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体温是衡量母猪发情与否的关键生理指标。母猪发情期与间情期体温的明显不同,是运用红外热成像监测母猪体温变化以鉴定母猪发情的依据。该研究基于Y3TB01体温筛查智能摄像机和红外热像仪C3实时非接触拍摄母猪红外热图像,并运用图像分析技术获取体温,为非接触式测温用于鉴定母猪典型生理状态提供支持。试验以空怀期、发情期、妊娠1~8 d和妊娠9~16 d大白初产和经产母猪共720头为研究对象,利用红外设备和电子体温计分别测量母猪的眼睛、耳、耳蜗、乳房、外阴、臀部和直肠温度,筛选不同胎次发情母猪和返情母猪的体表关键部位温度,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运用Y3TB01体温筛查智能摄像机可以代替直肠温度测定,准确监测母猪体表温度(相关系数为0.973);红外热像仪C3检测体温异常母猪的体表温度,臀部温度可以作为筛选大白初产发情母猪和返情母猪的测定部位(准确率分别为77%和72%),外阴温度可以作为筛选大白经产发情母猪和返情母猪的测定部位(准确率分别为88%和81%)。因此,Y3TB01体温筛查智能摄像机和红外热像仪C3配套技术能准确监测母猪体温和异常体温报警,明确不同胎次不同生理时期大白母猪体表部位温度和体温分布,准确鉴定出发情母猪和返情母猪。研究为非接触式测温鉴定母猪发情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对规模化猪场母猪的饲养管理与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夏季,分别从预产期前35 d、28 d、21 d、14 d和7 d开始提高母猪采食量1 kg/(头·日),研究提高饲喂量对母猪妊娠期天数、产仔数、初生窝重及个体重、断奶窝重及个体重、母猪泌乳力、断奶后发情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猪在预产期前21 d开始增料,妊娠期极显著短于预产期前7和14 d增料,仔猪初生窝重、初生个体、断奶窝重、母猪泌乳力、断奶后发情时间以预产期前21 d开始增料为最好,与其他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但增料时间对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个体重等方面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从1979年5月开始至1981年12月止,对十五头同龄陆川母猪,分三组、三批进行不同营养水平和日粮结构的试验。第一批高组日喂DE4644大卡/头,DCP153克;中组DE3750大卡/头,DCP124克;低组2790大卡/头,DCP96克。试验结果母猪产仔数并无明显影响(高组12头,中组11.2头,低组12.2头),仅初生重稍低一些(高组7.48公斤,中组6.8公斤,低组6.8公斤)。双月断乳重高组86.2公斤,中组78.63公斤,低组78.2公斤。但中、低组比高组分别可节约配合精料17.5公斤和54.7公斤。经方差分析,除初生重、断乳重差异显著外,产仔数差异不显著。第二批试验以粗料(统糠)为主和青料为主的日粮结构。粗料组日喂配合粗料1.45公斤,青料0.5公斤,折合DE3137大卡,DCP100克;青料组日喂青料5公斤,配合粗料0.75公斤,折合DE3045大卡,DCP99克。哺乳期两组日粮一致。试验结果粗料组初生头数10.8头,窝重6.45公斤,双月断乳重85公斤。青料组初生头数11头,窝重6.4公斤,双月断乳重86.83公斤。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故在同样营养水平下使用粗料与青料为主日粮,效果是相同的。第三批是验证南方猪饲养标准。中组为“南方标准”(妊娠前期DE3863大卡,DCP115克,后期DE5661大卡,DCP186克),低组为低于“南方标准”15%,高组为高于“南方标准”15%。哺乳期日粮三组相同,日喂DE10218大卡/头,DCP354克/头。试验结果高组产仔数11头,初生窝重8.1公斤,断乳窝重107公斤;中组产仔数12.6头,初生窝重8.1公斤,断乳窝重112.7公斤;低组产仔数11.25头,初生窝重7.75公斤,断乳窝重98.64公斤。三组以中组较好。但经方差分析,初生重、初生窝重、断乳重差异不显著。故在生产中也可使用低于《南方标准》15%组,以节约饲料,降低养猪成本。  相似文献   

4.
选择日龄、体况较一致的二元杂(长白×约克)后备母猪27头,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共9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饲粮锌、硒和维生素E均设置3个水平,分别为:锌(45.0mg/kg,85.0mg/kg,125mg/kg);硒(0.10mg/kg,0.25mg/kg,0.40mg/kg);维生素E(15IU/kg,30IU/kg,45IU/kg),目的是研究饲粮微量元素锌、硒和维生素E对后备母猪生长发育和血清生殖激素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喂给含锌量85mg/kg,含硒量0.25mg/kg,含维生素E量45IU/kg饲粮时:(1)后备母猪的初次发情时间最早,分别为(187.4±6.6)d,(185.9±8.4)d,(189.1±7.3)d(P<0.05);(2)血清雌激素及孕激素浓度在不同日龄情况下均显示最高水平(P<0.05或P<0.10)。综合所考察的参数,后备母猪饲粮中含锌85mg/kg,含硒0.25mg/kg,含维生素E45IU/kg是适当的组合用量。  相似文献   

5.
《南方农业》2011,(6):60
一是良繁体系"夯基"。建成荣昌猪资源保护场和保护区7个、标准化扩繁场(点)50余个。二是标准化规模养殖"保量"。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累计建成适度规模规模养殖场(户)500多个,规模生产养殖率达62%,确保常年存栏母猪15万余头,年产仔猪300万余头,出栏肥猪85万头。三是政策保障"化险"。坚持每年安排3000万元财政扶持政策及成立农业担保公司。四是监管体系"控疫"。  相似文献   

6.
脲铵氮肥用作小麦追肥的肥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脲铵氮肥是新近研制的复合氮肥.研究表明,脲铵氮肥用于小麦全期追肥在碱性潮土上的肥效显著好于氯化铵、尿素和碳酸氢铵,N当季吸收率达77.19%,N的当季吸收量和吸收率比氯化铵分别增24.9 kg/hm2和13.26个百分点.比尿素分别增加43.05 kg/hm2、22.98个百分点.比碳酸氢铵分别增加80.7 kg/hm2、43.02个百分点.酸性水稻土上的N吸收量和吸收率比氯化铵分别减少14.25 kg/hm2、7.58个百分点.比尿素分别增加6.15kg/hm2、3.32个百分点.比碳酸氢铵分别增加31.8 kg/hm2、16.98个百分点.在碱性潮土上的小麦平均产量8134.2 kg/hm2,极显著地高于碳酸氢铵和尿素.与单施粉状氯化铵相比虽有增产,但增产差数未达显著.在酸性水稻土上小麦产量虽比尿素、碳酸氢铵增产,但增产差数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展示当归绿色高效施肥技术,2021年在岷县中药材绿色种植基地开展示范性试验。试验设7个不同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当归形态特征、产量、收益及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常规施肥[复混肥料(总养分≥45%, N-P2O5-K2O为20-15-10)750 kg/hm2、 磷酸二铵300 kg/hm2、 有机肥(有机质≥45%, N+P2O5+K2O≥5%)1 200 kg/hm2]而言,6种施肥模式当归芦头径增加0.14~0.40 cm、根长增长0.16~3.03 cm、主根径增加0.15~0.34 cm、单根鲜重增加10.67~26.16 g/株;当归产量增加333.90~1 740.90 kg/hm2,产量增幅为2.69%~14.03%,较常规施肥增收3 665~15 159 元/hm2。阿魏酸含量增加了0.014~0.020 百分点,挥发油含量增加了0.07~0.14 百分点,醇浸出物含量增加了0.8~2.9百分点。6种模式对当归根部形态特征、产量、收益、有效成分等均有正效应。  相似文献   

8.
基于能繁母猪存栏量和猪粮价比的猪肉价格预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生猪生产有内在规律性,猪肉价格存在约40个月的长期变化周期,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增减影响10个月后的生猪供给。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当期猪肉价格和猪粮价比是当期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单向原因,10个月前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和10个月前的猪粮价比是当月猪肉价格的单向原因。建立了包含10个月前能繁母猪存栏量偏离率和10个月前猪粮价比偏离率且综合季节性因素、趋势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的猪肉价格预报模型。用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猪粮价比数据回归获得模型参数,基于10个月前的猪粮价比预报2012年猪肉价格,平均准确率为95.6%;用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能繁母猪存栏量数据回归获得模型参数,基于10个月前的存栏量偏离率预报2012年猪肉价格,平均准确率为97.2%。猪粮价比模型预报2013年4月猪肉价将出现周期性低点,价格为19.89元/kg;能繁母猪存栏量模型预报2013年5月将出现周期性低点值,价格为20.88元/kg。  相似文献   

9.
在低山区和丘陵河谷区同时进行施肥对优质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肥使优质稻产量提高999 75~2041 6kg/hm2,蛋白质含量提高0 95~3 57个百分点;在施N135kg/hm2基础上,蛋白质含量与施磷量成正相关,与施钾成二次函数变化;蛋白质总量以施N135kg/hm2、P2O575kg/hm2、K2O45~90kg/hm2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为摸清我国主产烟区烟田土壤农药残留状况,从全国13个主要植烟省的代表性植烟县市采集了431个土壤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分析了土壤中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残留。结果表明:六六六及滴滴涕含量均未超标,有机磷类农药含量均较低。六六六检出率为100%,含量范围为1.01~10.74μg/kg,平均为2.80μg/kg;滴滴涕检出率为100%,含量范围为0.18~410.88μ.g/kg,平均为15.44μg/kg;敌敌畏检出率为97.1%,含量范围为ND~2.01μg/kg,平均为0.27μg/kg;乐果检出率为63.6%,含量范围为ND~1.77μg/kg,平均为0.18μg/kg;甲基对硫磷检出率为88.8%,含量范围为ND~1.20μg/kg,平均为0.14μg/kg;马拉硫磷检出率为100%,含量范围为0.09~7.95μg/kg,平均为1.29μg/kg;对硫磷检出率为99.5%,含量范围为ND~3.46μg/kg,平均为0.5μg/kg。  相似文献   

11.
干旱、冻害是限制陇东旱作冬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采用膜沟方式栽培,可克服自然降水利用率低、冬小麦越冬死亡率高、土壤保墒保温效果差等弊端,使土壤含水率较露地平播提高2 44~3 17个百分点,土壤温度提高2 3~3 2℃,越冬死亡率降低11 59个百分点,冬小麦单产较常规覆膜栽培和传统露地平播栽培分别增产899 1kg/hm2和1331 25kg/hm2,增产率分别达25 9%和43 7%。  相似文献   

12.
六个候选基因多态性与母猪繁殖性状关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同一个大白猪猪群中采用PCR-RFLP法进行了雌激素受体(ESR)基因、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卵泡促激素β亚基(FSHβ)基因、核受体辅激活蛋白1(NCOA1)基因、催乳素(PRL)基因、备解素(OPN)基因等6个与繁殖性能相关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白猪群体ESR、PRLR、FSHβ 和 OPN 基因的优势基因是B等位基因; NCOA1 和PRL 基因的优势基因是A等位基因。对初产母猪,NCOA1基因AB基因型个体总产仔数(TNB)、产活仔数(NBA)和出生窝重(BLW)分别比AA基因型个体少1.12 头、1.08 头和1.71 kg,差异显著(P < 0.05);PRL基因AA型个体TNB、NBA和BLW分别比AC基因型个体多3 头、3.23 头和5.13 kg,BC基因型个体TNB、NBA和BLW分别比AC基因型个体多3.37 头、3.84头和4.75 kg。对经产母猪,PRLR基因各基因型个体之间在TNB和BLW上存在显著差异(P < 0.05),杂合型个体比纯合型个体TNB和BLW分别少1.0~1.5头和1.0~1.4 kg;PRL基因AA和BC基因型个体分别比AC基因型个体BLW重1.08和1.05 kg(P < 0.05);OPN基因BB基因型个体比AA基因型个体TNB多2.13 头(P < 0.05)。在对合并基因型结果分析中发现,ESR和PRLR基因的A等位基因对TNB表现出正效应,OPN基因的B等位基因对TNB、NBA和BLW都表现出正效应。  相似文献   

13.
稻油轮作制下控释氮肥的施用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稻油轮作方式,控释氮肥施用对作物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前茬施用控释氮肥对后茬作物的后效特点,明确稻油轮作制下控释氮肥施用最佳轮作周期,为稻油轮作体系控释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2014—2015年在安徽省水旱轮作区开展稻油轮作方式控释氮肥田间试验。试验设前茬作物不施氮肥 (N0),前茬作物分次施用普通氮肥 (PU) 和一次基施控释氮肥 (CRU) 3个处理。后茬作物进行裂区试验,后两个处理设施氮和不施氮两个副区,施氮处理仍按前茬氮肥处理施用。分析了稻–油轮作方式和油–稻轮作方式控释氮肥施用对作物产量、氮素吸收、氮肥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及前茬作物控释氮肥的施用后效。 【结果】 控释氮肥较普通氮肥周年产量、吸氮量、氮肥利用率、贡献率、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和纯收入,在稻–油轮作方式后茬施氮条件下分别提高8.0%、31.0%、17.2个百分点、5.8个百分点、2.7 kg/kg、2.6 kg/kg、12.8%,后茬不施氮条件下分别提高5.9%、23.5%、19.1个百分点、4.9个百分点、3.3 kg/kg、3.3 kg/kg、10.9%;在油–稻轮作方式后茬施氮条件下分别提高15.6%、34.9%、21.8个百分点、11.5个百分点、4.4 kg/kg、4.5 kg/kg、17.1%,后茬不施氮条件下分别提高6.8%、22.2%、25.9个百分点、6.0个百分点、4.2 kg/kg、3.8 kg/kg、11.1%。前茬水稻季和油菜季施用控释氮肥当季氮肥利用率、残留利用率和累积利用率分别为36.1%、11.6%、47.7%和29.3%、14.1%、43.4%,均显著高于普通氮肥。控释氮肥前茬水稻季施用氮肥当季利用率和累积利用率高于油菜季施用。 【结论】 稻油轮作下,一次性施用控释氮肥较分次施用普通氮肥均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吸氮量、氮肥利用效率和纯收入。控释氮肥于前茬水稻季施用效果优于油菜季施用,建议控释氮肥于稻–油轮作方式下施用。   相似文献   

14.
湿帘冷风机-纤维风管通风系统对妊娠猪猪舍的降温效果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夏季高温严重影响母猪生产性能,为缓解空怀妊娠母猪夏季热应激,该文采用湿帘冷风机-纤维风管通风系统,以风管定点送风、开孔喷射出风的模式,将冷风输送至妊娠猪活动区域进行局部降温试验,对照猪舍采用自然通风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在舍外日平均最高气温39.9℃,平均温度31.5℃、湿度85.6%时,试验舍和对照舍日平均温度、日平均最高温度分别为27.7、29.6和30.2、32.5℃(P0.01),湿度分别为87.5%和82.5%(P0.05);试验舍风管纵向开孔出口平均风速为7.23 m/s,风管下风速从高往低逐渐衰减,母猪活动区域风速为0.99 m/s,对照舍风速为0.16 m/s(P0.01)。试验舍和对照舍CO2浓度分别为1 849和2 444 mg/m3(P0.05),NH3浓度分别为1.48和4.96 mg/m3(P0.01)。试验舍和对照舍平均温湿度指数分别为70.4和73.6(P0.01),有效环境温度分别为12.1和19.5℃(P0.01),试验舍全天均处于舒适范围。母猪平均皮温分别为33.3和34.1℃(P0.05),呼吸频率分别为72.3和87.5次/min(P0.05)。从生产性能来看,试验舍和对照舍6~9月母猪采食量分别为81.0和72.0 kg/(头·月),试验舍显著高于对照舍(P0.05),7~11月试验舍和对照舍母猪分娩率分别为89.3%和78.9%,窝产活仔数分别为12.6和11.7头/窝,出生窝质量分别为18.0和17.1 kg/窝,以上指标均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湿帘冷风机-纤维风管系统的局部降温和风冷效果好,可有效改善舍内热环境,缓解母猪热应激。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型式分娩哺育栏对母猪行为的影响,该试验设计了组合式分娩哺育栏,并进行了饲养试验,同时与普通矩形分娩哺育栏进行了比较。分别记录母猪在哺乳期的采食量以及仔猪的日增质量。在母猪哺乳期的第9、11、14、18天,采用监控设备对8头母猪的行为进行了录像。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式和矩形分娩哺育栏内母猪的站立时间分别占各种行为发生时间的22.74%和6.73%,坐立时间分别占2.22%和7.72%,躺卧行为分别占72.50%和84.55%,组合式分娩哺育栏内母猪走动时间占1.13%,矩形分娩哺乳栏内母猪不发生走动行为。组合式分娩哺育栏组母猪的姿势转换次数高于矩形分娩哺育栏组,每天平均数分别为99次和53次。组合式分娩哺育栏组和矩形分娩哺育栏组每头母猪的采食量分别为5.92 kg/d和5.24 kg/d,仔猪日增质量分别为229.93 g/d和224.85 g/d。组合式分娩哺育栏增加了母猪的活动空间,减少了对母猪身体的限制,母猪可以自由的表达各种行为,母猪的活动量增加,提高了母猪的福利状况,母猪的采食量和仔猪的日增质量因此而得到提高,提高了母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上研究了腐植酸增效复混肥料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设置了空白(CK)、磷钾肥对照(CK1)、常规复混肥料(CF)和腐植酸增效复混肥料(HF)处理,在轻度(S1)、中度(S2)、重度(S3)3种盐渍化程度土壤上,连续2年进行了小麦的田间试验,以探究腐植酸增效复混肥料对小麦产量、氮肥吸收利用及小麦全生育期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复混肥料相比,施用腐植酸增效复混肥料,1)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平均提高幅度为25.26%(2018年)和19.17%(2019年),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上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有所增加;2)促进小麦对氮素的吸收,氮素总累积量增幅为11.25~36.75 kg/hm2(2018年)和9.90~49.80 kg/hm2(2019年),在轻、中、重度盐碱土壤上,腐植酸复混肥料增产幅度分别为31.68%、20.53%、23.56%(2018年)和33.28%、18.86%、5.36%(2019年);3)氮肥利用率提高6.29~16.73个百分点(2018年)和5.47~27.69个百分点(2019年);4)明显增加0~2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土壤铵态氮含量则下降;5)土壤盐渍化程度直接影响小麦产量、氮素吸收等,施用腐植酸增效复混肥料较常规复混肥料促进植株氮素吸收,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随土壤盐渍度降低而提高,建议低度、中度盐渍化土壤上施用腐植酸增效复混肥料。  相似文献   

17.
叶面喷施硼肥对烤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田间烤烟团棵期喷施不同浓度的硼砂,研究了硼肥对烤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浏阳地区,通过喷施900~1500g/hm2纯度为95%的硼砂,对烤烟打顶后的叶宽、叶长、叶面积以及产量没有明显影响,但显著地提高了烤烟产值、上等烟比例、均价,增加烤烟产值1189.5~4095.0元/hm2,提高上等烟12.8~15.5个百分点,降低下等烟10.8~16.3个百分点,提高均价0.98~1.49元/kg。但过高的硼肥喷施,反而不利于经济性状的改善,最佳的硼肥喷施用量为喷施硼砂1200g/hm2。  相似文献   

18.
以"双喜"品牌对烟叶原料的需求为导向,通过选配适宜亲本,工业评价早期深度介入,选育出烤烟新品系‘双喜1号’。其平均产量162.7 kg/667 m2,比‘K326’(对照)提高14.42%;产值2969.2元/667 m2,比对照提高19.73%;均价18.16元/kg,比对照提高6.24%;上等烟比例43.07%,比对照提高7.14个百分点;上中等烟比例84.38%,比对照提高4.07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性状均高于对照K326。烤后原烟颜色橘黄、成熟度好、叶面色差小、色度强、油分有、叶片结构较疏松、身份中等,总体外观质量略优于对照品种K326;主要化学成份含量适宜,比例协调;综合感官评吸质量与对照K326相当或略优。  相似文献   

19.
对60头平均体重为21.4kg的健康三元杂交生长猪(杜×长×大)的生产性能和血清激素水平进行研究,以确定生长猪日粮真可消化磷(TDP)的最佳添加水平。以TDP为指标,配制5种TDP含量不同的试验日粮(0.16%、0.20%、0.23%、0.26%和0.39%),并使日粮总钙与TDP的比例为2∶1。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将60头生长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结果表明:(1)根据生长猪平均日增重和日粮TDP含量的关系,可以得出一个生长猪平均日增重随日粮TDP含量变化的多元方程。根据该方程,可以推导出当日粮TDP含量达到0.34%时,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达到最大,为782g/d。(2)根据结果可以拟出一个耗料增重比随日粮TDP含量变化的多元方程。根据该方程知,当日粮TDP为0.34%时,耗料增重比最低,为1.07∶1。(3)根据结果推导出当日粮TDP含量在0.34%左右时,血清生长激素、骨钙素和胰岛素这三种激素水平达到最低点。(4)根据试验结果推导出当日粮TDP含量为0.34%时,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达到最高点。由此,本试验得出生长猪日粮TDP的最佳添加水平为0.34%。  相似文献   

20.
烟叶捆绑堆积烘烤作为一种新型装烟方法,通过技术研究与常规挂竿烘烤对比试验,烟叶烘烤烟叶后劳动成本、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质量明显增强。结果表明:与普通挂竿烘烤相比,体现出省工、节能、增值、增效等优势。捆堆烘烤减少绑杆、解杆工序,用工省0.49元/kg,装烟量增加34.1%,煤耗量节省25.1%,电节省25%,上等烟提高9个百分点,桔黄提高7个百分点,农民每667 m2的综合效益增加281.4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