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6条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对44份桃栽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扩增出141条带,其中120条带具有多态性,百分率高达85.1%,每条引物扩增条带在4条到13条不等,平均8.8条.44份材料的相似性系数在0.404~0.979之间,表明供试的44份桃品种间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UPGMA聚类分析将桃资源材料分为5个亚组.  相似文献   

2.
28份余甘子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8份余甘子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其指纹图谱。【方法】从96条ISSR引物中筛选得到9条核心引物,用作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收集的华南地区28份余甘子品种分子标记,利用UPGMA聚类分析余甘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以核心引物UBC809和UBC886组合构建余甘子DNA指纹图谱。【结果】9条ISSR核心引物对28份余甘子样品扩增共得到68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67条,多态率为97.23%。通过聚类分析将28份余甘子样品聚为4类,其中大果油甘和甜油甘5号遗传分化较大,各单独聚为一类,珍珠油甘、甜油甘2号和甜油甘4号聚为一类,其余23个品种聚为一类。利用核心引物UBC809和UBC886组合,成功构建了余甘子DNA指纹图谱,供试28份余甘子品种(系)每个都有一套唯一的指纹图谱编码。【结论】成功构建了28份余甘子种质的指纹图谱,可用于余甘子种质资源的分类与鉴定,同时可用于余甘子杂交新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3.
基于ISSR标记的西南地区石斛资源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石斛属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指导,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西南地区的23份石斛属植物和1份金石斛属植物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并采用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20条ISSR标记引物中筛选出11条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共检测出151个扩增位点,平均每条引物扩增位点为13.7个;其中多态性位点148个,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8.01%;24份石斛总扩增条带为1 084条,平均45.1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 012条,占比为93.4%;24份石斛材料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63~0.78;在相似系数0.68处将24份石斛材料分为7个类群。西南地区石斛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13份广西收集引进和选育的香蕉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广西香蕉品种改良及枯萎病抗性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利用PoPgen 1.32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数,DICE法计算遗传相似系数.利用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8条扩增产物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利用其从13份香蕉种质材料中扩增出234条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29.25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29条,多态性比率97.86%,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Na)1.9786、有效等位基因数(Ne)1.4023、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I)0.260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0.4135.13份香蕉种质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0~0.90,其中,巴贝多与GK1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为0.50,抗枯1号与抗枯5号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为0.90.在遗传相似系数0.59处可将13份香蕉种质资源聚成四大组,其中第Ⅱ组在相似系数0.74处被分为a和b亚组.在遗传相似系数0.90处可将13份香蕉种质材料完全区分开.[结论]广西香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利用ISSR分子标记可将遗传背景及形态特征不同的香蕉种质资源进行有效分类,可用于香蕉种质资源分类、亲缘关系鉴定及辅助育种等研究.  相似文献   

5.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2份桃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2条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得到57条清晰可辨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2条,总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为38.60%,平均为31.87%。每条引物扩增条带数介于3-8条,平均4.75条。12份桃种质资源总Shannon信息指数I为0.2006,平均为0.1669;总Nei基因多样性(h)为0.1349,平均为0.1125。P、I、h均表明12份桃种质资源总体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高。12份桃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介于0.0357-0.2589,平均为0.1455;遗传相似度介于0.7719-0.9649,平均为0.8658。根据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可将12份桃种质资源分为4个类群。  相似文献   

6.
应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对73份丝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0条ISSR引物中筛选获得多态性引物15条,共扩增出99条DNA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6.6条,多态性条带92条,非多态性条带7条,多态性比例在66.67%~100%,平均多态性比例为92.90%,种质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454 5~0.959 6。通过UPGMA聚类分析可知,0.59为阈值时,分为2类,有棱丝瓜和普通丝瓜;0.66为阈值时,分为4类,分别是常山花斑普通丝瓜、绿色或淡绿色普通丝瓜、来源于浙西地区的短棍棒有棱丝瓜和来自两广地区的长棍棒有棱丝瓜。  相似文献   

7.
新疆梨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ISSR和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疆梨种质资源亲缘关系以及遗传多样性,旨在为供试梨资源的分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SSR和RAPD分子标记对48份梨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和遗传关系研究.[结果]14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13条清晰的谱带,其中101条显示多态性,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7.2条多态性谱带.19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63条清晰的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38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7.2条多态性谱带.基于ISSR和RAPD两种标记,利用UPGMA分别构建了48份梨资源的聚类树状图.ISSR和RAPD分别聚类以及两种标记混合聚类均将48份梨种质分为3类:第Ⅰ类群中包括1份种质;第Ⅱ类群中包括23份种质;第Ⅲ类群中包括24份种质.[结论]两种标记适合于梨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为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ISSR 标记对30份国外引进的辣椒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96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8条多态性引物对30份辣椒材料进行ISSR-PCR的扩增,共扩增1781条带,多态性条带数为1389条,多态性比率为77.99%。用NTSYS-pc2.10统计软件的UPGMA法对30份国外引进的辣椒种质材料的ISSR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在遗传相似系数GS=0.724(L1)处,可以将30份辣椒种质材料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共19份辣椒材料,第二大类共10份辣椒种质资源,第三大类:只有编号为167的一份辣椒资源。主坐标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大体一致,交叉分类结果更为直观。  相似文献   

9.
应用ISSR标记对32份洋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31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4条扩增产物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在32份资源样品中共扩增出39条带,其中31条带为多态性位点,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多态带数为7.75条,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79.48%。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52~0.960之间,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ISSR聚类分析表明,在L取值为D=0.68时,可将32份洋葱资源分成5类:第一类包括18份种质资源,主要以Yellow Sweet Spanish系统为主;第二类包括1份种质资源,为Bejo Daytona;第三类包括3份种质资源,为Yellow Globe系统;第四类包括9份种质资源,为Yellow globe danvers系统;第五类包括1份种质资源,为Yellow Danverssystem系统。较好地揭示了洋葱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可为洋葱遗传育种和杂交亲本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中国肾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100条ISSR引物对87份肾茶种质资源进行试验分析,发现20条引物能扩增出清晰条带。在87份供试材料中,20个ISSR引物共产生144条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0条,多态率83.3%,平均每个ISSR标记能产生6.0条多态性片段。87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8~0.98,但6份栽培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88~0.98,显示出栽培种的遗传基础相对狭窄。利用UPGMA聚类分析,供试材料可聚为2类,其中栽培品种单独聚成1类,野生材料聚为1类。结果显示,中国野生肾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评价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种质资源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为红豆草的良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国内外22份红豆草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用13条引物扩增共获得101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8条,多态性比率为97.12%,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7.8个条带,平均多态性条带为7.5条,平均等位基因数(Na)、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香农多样性指数(I)均值分别为1.97、1.49、0.30和0.46。【结论】遗传相似性系数聚类分析表明,22份红豆草种质资源在遗传系数0.69处可聚为4大类群,其中2668号和1号单独聚为一类,与其他材料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龙眼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1份龙眼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从100条内部简单重复序列(ISSR)引物中筛选出12条多态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出110个可重复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条带比例为64.1%.聚类结果将51份样品分为中国龙眼和泰国龙眼两大品种群,其中的中国龙眼品种群分为7组.结果表明,龙眼种质资源具有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SCoT分子标记对28份猕猴桃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UPGMA聚类关系研究。结果表明,8条引物对供试猕猴桃材料显示多态性,共扩增出75条清晰的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9.1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7.3%。遗传相似系数在0.47~0.86,显示供试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0.64处可将28份猕猴桃种质划分为3个明显的聚类分支,部分中华猕猴桃、2个软枣猕猴桃与多数美味猕猴桃种质聚类,显示中华猕猴桃、软枣猕猴桃与美味猕猴桃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种质亲缘关系较近;部分中华猕猴桃种质遗传变异较高,并与大籽猕猴桃有较近的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三叶青全国主分布区24份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从101个引物里筛选出22个能扩增出清晰具多态性的引物,共扩增出条带169条,片段大小在450~2 200 bp,其中多态性条带77条,多态性比例为46.7%。(2)NTSYSpc2.10e软件分析显示,供试三叶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一般,相似系数在0.77~0.99,浙江庆元种质与广西钟山种质亲缘关系最远。(3)UPGMA法聚类分析显示,24份样品被分为4大类,浙江种质全部聚在第Ⅰ类,第Ⅱ类以江西、广西、湖北、湖南等种质为主,湖南怀化与广西钟山为第Ⅲ类,贵州种质单独聚为第Ⅳ类。研究表明,ISSR分子标记适用于三叶青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研究成果首次从分子水平为合理引种、驯化、保护和利用三叶青野生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个种的27份核桃种质进行亲缘关系分析。从12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稳定、重复性好的10条引物对27份核桃种质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29条带,其中91条呈现多态性,多态性条带的比例平均为70.54%。不同核桃种质间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496 1~1.000 0之间。研究结果表明:27份核桃种质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铁核桃与核桃的亲缘关系较近(最近),与野核桃的亲缘关系最远。基于遗传相似性系数的UPGMA聚类结果表明,27份核桃种质按照种的划分被明显地分成4大组,与传统形态分类一致。该结果为核桃种质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研究16个分布于不同地区无患子种质的亲缘关系。基于优选出的13条ISSR引物和3对SRAP引物介导的稳定PCR扩增图谱,采用NTSYS数据分析软件计算材料间的Dice相似系数,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ISSR和SRAP条引物共扩增出90个稳定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5条,其中多态性条带共55条,多态性条带比率约为61%,表明分布于不同地区的无患子种质间存在较高的多态性,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各地区种质间的遗传差异较大。基于UPGMA法构建的分子树状图,可将16个无患子种质划分为3个大类,其中分布于福建与分布于四川的无患子种质亲缘关系最远,分子聚类结果并不完全与其地理分布一致。  相似文献   

17.
美洲南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解决武威地区美洲南瓜品种归类不明确的问题.【方法】利用ISSR标记对28份美洲南瓜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结果】从48条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7条重复性高和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PCR扩增共获得56条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条带数为8条,多态性条带54条,多态性比率为96.43%,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60~0.93,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通过UPGMA分子系统聚类法,将28份美洲南瓜材料分为5个大类群.【结论】本研究为拓展美洲南瓜种质资源和发掘新种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勒杜鹃种质资源的ISSR分子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7份勒杜鹃种质资源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8个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4个引物,对17份勒杜鹃材料基因组DNA进行有效扩增,扩增出37条带,其中多态性带35条,多态性比率为94.6%。用NTSYS—pc2.10e软件计算勒杜鹃种质材料间的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17种勒杜鹃种质资源材料之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介于0.31~0.89之间,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9。其中11号与其他的种质材料相似系数较低,说明其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利用UPGMA进行的系统聚类分析表明,17份勒杜鹃种质资源材料可划分成2组,11号独立聚成一类,其余16份勒杜鹃种质材料聚成另一大类。供试勒杜鹃种质材料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迫切需要拓宽勒杜鹃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选择的富士芽变优系和12个苹果品种为材料进行分子鉴定,构建指纹图谱,并且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确定这13个苹果品种的亲缘关系.[方法]从100条ISSR引物中对供试样品进行PCR扩增筛选,采用NTSYSpc2.10t软件根据Nei's遗传相似系数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此分析亲缘关系,并采用POPGENE1.32软件计算多态性位点数、多态性点百分率,最终筛选出条带清晰、多态性较高、稳定且重复性好的引物.[结果]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3个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分别为UBC846、UBC881和UBC899,共在57个位点扩增出条带,其中50个为多态性位点,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86.11;.利用3条多态性ISSR引物构建的数字化指纹能够有效地区分出所有供试材料,且建立了13个苹果品种的亲缘关系聚类图,这13个品种的相似系数的变化范围在0.67 ~0.82,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结论]ISSR分子标记技术可以有效地用于苹果种质资源评价、指纹图谱的构建和苹果芽变品种的鉴定,为苹果的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多样性检测和栽培育种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谢琳  王健  张玄兵  沈雁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8):130-132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引种到海南的14个薄荷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条ISSR 引物中选取12 条多态性好、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对14份样品DNA 进行扩增,共得到276 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272 条,多态性达98.32%,说明14 个薄荷种质资源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5181~0.8732之间,平均为0.65。利用UPGMA 聚类分析,可在阈值为0.69处将其分为6大类。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分类法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