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利用康氏木霉与酵母混合发酵处理稻草秸秆,结果表明酵母菌和康氏木霉之间不仅无颉颃,且酵母菌能促进康氏木霉的生长;单因素试验确定混合发酵最适发酵时间为3d,最适发酵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4.5;正交试验得出酵母最佳添加量为70%,酵母在第三天加入,尿素添加量为1%.发酵料蛋白含量可达11.21%,还原糖含量达到25.4...  相似文献   

2.
试验首先研究了绿色木霉、红芝共同发酵对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降解的影响,然后进行了二次发酵接种酵母生产蛋白饲料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木霉、红芝接种比例为1∶4、接种量为35%、共同发酵时间8d、二次发酵时,酵母接种量7%、发酵时间为24h时培养基的真蛋白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白腐真菌降解玉米秸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通过对4种配方(主料为74%的玉米秸秆粉和1%石灰,加入不同配比的玉米面和麦麸,按添加比例分为处理Ⅰ:20%、5%,处理Ⅱ:15%、10%,处理Ⅲ:10%、15%和处理Ⅳ:5%、20%)生产的白腐真菌曲种发酵奶牛常用粗饲料玉米秸秆的效果研究,旨在筛选出以玉米秸秆为主料生产白腐真菌菌种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处理30d,各处理组菌种均能发酵玉米秸秆,降低粗纤维含量,提高粗蛋白(CP)含量。菌种培养基对发酵玉米秸秆CP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粗纤维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74%的玉米秸秆和1%的石灰添加5%的玉米粉、20%的麦麸配合生产的白腐真菌曲种对玉米秸秆的发酵效果最好,可降低生产成本,更适宜作为生产白腐真菌菌种的配方。  相似文献   

4.
白腐菌发酵玉米秸秆最佳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玉米秸秆为材料,研究白腐菌对其发酵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发酵后玉米秸秆中的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为指标,以白腐菌发酵玉米秸秆时的秸秆含水率、温度、接种量、起始pH为主要影响因素,筛选白腐菌发酵玉米秸秆的最佳条件。【结果】白腐菌发酵玉米秸秆的最优条件为:秸秆含水率为70%,温度为30 ℃,接种量为0.25 g/kg,起始pH为4,在此条件下发酵7 d,秸秆粗纤维含量由348.7 g/kg下降为299.4 g/kg,粗蛋白含量由58.3 g/kg升高为116.6 g/kg。【结论】筛选出了白腐菌发酵玉米秸秆的最佳条件,为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稻草粉和麸皮为主要原料,利用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1∶ 1)混茵固态发酵产纤维素滤纸酶.以初始pH、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装样量、含水量为研究因子,通过对拟康氏木霉和黑曲霉(1∶1)混茵固态发酵产纤维素滤纸酶的最佳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固体培养基含水量为50%,初始pH 5.0,装样量15 g/500 mL,接种量为8%,30℃恒温培养5d.  相似文献   

6.
为了合理利用小麦秸秆资源,提高秸秆腐解程度,利用实验室方法对小麦秸秆进行模拟田间腐解试验,通过对腐解物的物理变化和养分检测分析秸秆腐解程度,结合水稻种子发芽率试验分析秸秆腐解物对稻种是否有毒害作用,以期为秸秆原料的高效、高质、合理化利用提供参考。即以夏季收获的小麦秸秆作为腐熟物料,设置纯水、米曲霉、黑曲霉、里氏木霉、绿色木霉、康宁木霉、哈茨木霉、链霉菌属等8个处理,在室内分隔试验,培养60 d后,观测不同处理腐解产物的pH值、颜色、气味,检测有机质、养分含量,测定腐解产物浸提液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室培养60 d后,黑曲霉、哈茨木霉、米曲霉、康宁木霉处理腐解产物具有腐解成熟的物理特征,pH值维持在8.1左右,适宜真菌生长,颜色深,气味重;黑曲霉、哈茨木霉、康宁木霉处理腐解产物风干总养分含量达到4.2%以上,表明其养分不易流失;水稻发芽率试验中纯水、哈茨木霉与康宁木霉处理在本试验中发芽率分别为85.3%、86.3%和84.2%,相对于空白对照略微提高,表明上述处理对水稻种子萌发不仅无毒害作用,而且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此说明,在小麦秸秆堆肥腐熟过程中,按一定比例添加哈茨木霉菌或康宁木霉菌能促进秸秆的腐解,提高秸秆腐熟物的品质,有利于后续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7.
以玉米秸秆和麦麸为原料,利用具有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力的黑曲霉、地衣芽孢杆菌、酵母、植物乳酸杆菌4种菌混合发酵,降低原材料的纤维素含量,提高玉米秸秆的饲料营养价值。由单因素试验确定各种菌接种时间、发酵时间、无机水含量、温度;由正交试验确定秸秆和麦麸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6 d、秸秆与麦麸比例为2∶1、水的添加量50 mL,粗纤维降解率为26.68%。采用4种菌分批发酵,即先用黑曲霉和芽孢杆菌发酵72 h后,再添加酵母和乳酸杆菌继续发酵,粗纤维下降率为27.95%,蛋白质含量为24.67%。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菌群发酵稻秸制备有机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稻草秸秆作为饲料应用价值低及资源化利用中单一菌种发酵降解低等问题,研究复合微生物菌群降解稻草秸秆快速还田的最优腐解发酵条件并评价其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粉碎的稻草秸秆固体培养基中加入0.2%的MgSO_4`7H_2O、0.8%的KH_2PO_4及2.0%的尿素;加水量为1:1.5;腐解初始温度为30℃;初始pH为7.0;接种复合微生物菌液为10:3(kg·L~(-1)),复合菌液为枯草芽孢杆菌、热带假丝酵母、白腐真菌、黑曲霉以菌液3:1:1:1组合;好氧发酵周期为25 d。发酵结束后的固态基质中C/N比值降低83%,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下降53.56%、50.86%和49.33%;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增加1.68 g·kg~(-1)、0.24 g·kg~(-1)和25.25 g·kg~(-1)。此复合菌群降解稻草秸秆迅速,腐解产物可作为有机肥应用于土壤改良。  相似文献   

9.
张辉  吴华  兰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598-4599,4683
[目的]探讨不同发酵时间白腐真菌对玉米和油菜秸秆的降解效果。[方法]设置6个时间点(0、20、25、30、35和40 d),测定油菜和玉米秸秆的木质素含量和降解率变化。[结果]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玉米和油菜秸秆的木质素降解率均呈下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发酵培养20 d时,油菜秸秆的木质素降解率达到最大,为58.07%;在发酵培养35 d时,玉米秸秆的木质素降解率达到最大,为33.62%。[结论]白腐真菌对玉米和油菜秸秆的降解效果显著,其中对油菜秸秆的降解效果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产朊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白地霉、酿酒酵母、绿色木霉、黑曲霉与米曲霉发酵白酒丢糟生产蛋白质饲料的效果.结果表明:白地霉、黑曲霉、绿色木霉和热带假丝酵母效果最好,发酵后白酒丢糟的蛋白质质量分数提高了6.49%以上;对这4种菌进行组合筛选,发现由黑曲霉、绿色木霉和白地霉组合发酵,能将白酒丢糟的蛋白质质量分数提高9.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