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提高大宗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冬珍 《中国茶叶》2004,26(4):28-29
大宗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农产品,近几年来大宗茶出口量基本稳定在20万t左右,占茶叶总产量的30%左右.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名茶生产在全国各地纷纷上马.由于名茶生产效益好,市场俏,产品供不应求,促使了名茶生产不断发展壮大,产量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市场得到全面拓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茶叶产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打破了大宗茶"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以名优茶为主、大宗茶为辅的格局.以浙江省为例,2002年茶园面积202万亩,茶叶产量13.9万t,产值33.7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4.0万t,产值26.4亿元,分别占茶叶总产量和总产值的28.8%和78.3%.自从名优茶"异军突起",大宗茶的经济效益就一直低下,几乎是几十斤大宗茶的价格只能抵一斤名优茶.长此以往,大宗茶生产中的问题越积越多,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的深入,促进了商品流通,国内茶叶市场异常活跃。1993年,国内市场名优绿茶和高档大宗茶的价格还将继续上扬,对茶叶生产者来说,应多生产名优绿茶和高档大宗茶,压缩低档茶生产,这才有可能获得高效益。现对1993年国内茶叶市场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不同茶树品种实行优质绿茶机械化采摘的适应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宗茶机械化采摘已在生产中普遍应用,技术较为成熟。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优质绿茶的效益显著高于大宗茶,并在生产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然而当前优质绿茶主要靠人工采摘来完成,由于采茶工紧缺,采茶高峰期有些地方无法将茶叶及时采下,导致效益降低;采茶工资普遍上涨,增加了茶叶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纳雍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中南部,是贵州的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时期所产的"姑箐茶"已成为贡品茶。2000年以来,南于县委、县政府领导重视,茶叶产业被列入全县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目前,全县茶叶种植管理较为规范的茶园约9921亩,具一定规模的茶叶公司有5家,有加工名优茶、大宗茶的配套机械设备156台(套)。据统计,2006年生产成品茶265吨,产值2000余万元。其中大宗茶200吨,产值600余万元;名优茶65吨,产值1400余万元。茶叶产品多次荣获国际金奖,及各种国家级、省级奖项;6个产品获得省名特农产品认证,5个产品获地区优质农产品认证;5个茶场获得有机茶认证,认证面积达5471亩。  相似文献   

5.
谢继金  周继法 《茶叶》2000,26(Z1):314-315
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茶叶生产成本居高难下,这将是继农残问题后茶叶出口面临的又一个难题,要从搞好大宗茶机采和提高茶机热效率等方面,尽快降低以采、制成本为主体的茶叶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我国名优绿茶中无机元素含量及其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立锋  石元值  韩文炎 《茶叶》2003,29(2):83-85
茶叶中一些无机元素对茶叶的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一些无机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益。对2001年我国主要名优绿茶生产省的135只名优茶进行无机元素的含量分析表明,我国名优茶的无机元素含量较高,尤其是一些与茶叶品质有关元素如镁、锌、硫的含量较高,反映出我国名优茶品质总体良好,其中四川、贵州、云南省的名优茶无机元素含量较高。同时与浙江省的71只大宗茶的无机元素进行比较发现,名优茶中钾、磷、镁、锌的含量明显高于大宗茶,而大宗茶中钙、铁、锰、铝的含量高于名优茶。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在机械采茶方面的研究主要有茶树品种、机采适期及茶机选择等内容,揭西大洋机采以加工大宗茶炒茶为主,与手工采茶相比具有成本低、利润高的优点,存在茶叶附加值低、茶园生态建设受限及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建议推广生态茶园建设、名优茶机采技术及配套的加工技术,提高茶叶品质,增加茶叶品类,从而提高大洋茶叶的产值和附加值.  相似文献   

8.
近10年浙江茶叶生产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10年来,在市场经济指导下,浙江茶叶生产不断改革、调整,发生了巨大变化。作者从以下十个方面总结了浙茶改革成就,分析了发展趋势:一是生产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二是生产指导思想从数量产值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三是生产重心从大宗茶向名优茶转移;四是新发展茶园从有性系品种向无性系良种转移,五是大宗茶采摘从手采向机采过渡;六是名优茶加工由手炒向机制发展;七是茶叶生产从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八是生产方式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九是茶叶产品从普通农产品向绿色食品方向发展;十是农业部门工作职能向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转变。  相似文献   

9.
李建华 《中国茶叶》2005,27(5):17-18
浙江诸暨是西施故里、越国古都,产茶历史悠久.全市现有茶园12万亩,2004年产茶5500吨,产值2.3亿元.主产绿剑茶、石笕茶、西子丽人茶等名优茶和珠茶、烘青、炒青等大宗茶.诸暨茶叶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7.1%,茶叶产业是该市的特色优势产业,并被列入诸暨市十大农业块状经济之一,茶叶生产已成为诸暨山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名优茶产销形势的快速发展,不少茶叶专业户放弃了大宗茶的生产,全年都加工名优茶,导致了大宗茶初制机械的闲置、浪费。针对这一情况,1993年,义乌市农业局分别在杨梅岗农场和道人峰茶厂进行试验,探索利用现有大宗茶初制机械(烘青茶机)加工优质绿茶(或称机制毛峰)的途径和方法,一举取得了成功并继而推广开来。如今,利用大宗茶初制机械加工优质绿茶与利用名优茶机加工名优茶,已成为义乌市用机械加工名优茶的两大特色。 一、加工工艺要求 在加工优质绿茶时,原有用于加工烘青毛茶的全套初制机械,包…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茶叶市场上大宗红绿茶价格低廉,产品滞销,许多红绿茶产区已不采制夏秋茶,影响了全年收入,实是可惜。为此,本刊记者就夏秋茶的有关问题走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沈培和研究员,请他提出指导意见。本刊记者问(下同):在目前市场状况下,红绿茶产区怎样采制夏秋茶才能  相似文献   

12.
优化茶叶结构加速茶叶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燎远 《福建茶叶》2000,(4):39-39,7
根据市场形势,我省茶叶生产“十五”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质量为重点,以品牌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发展名优茶,稳定大宗茶,开发有机茶,实现茶叶可持续发展.计划到“十五”期末,全省茶园面积10-12万hm2,产量10-12万t,产值30-35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3.0-3.5万t,产值20-25亿元,大宗茶与名优茶产量比为7:3,产值比3:7,平均每公顷产值3万元左右.从茶叶生产现状及发展目标出发,笔者认为我省今后继续优化茶叶结构,加速茶业产业发展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去年10月,浙江省茶叶机械工业公司举办了第十七届茶叶机械展销订货会,今年3月又将举办第七届名优茶机械展销会.自改革开放以来,每年秋季的大宗茶茶机展销会已走过了17个年头,名优茶茶机展销会也将进入第七个年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茶机展销会的购销活动体现了社会需求的状况.近年来,由于茶叶市场的牵动,茶叶机械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茶机行业正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行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农村劳力转移,采茶劳力紧缺,工资上升,采茶质量严重失控,这已成为手工采茶的通病,它严重抑制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因此,茶区必将发生一场采摘制度的改革。除名、特、优茶外,其它大宗茶的手工采摘将会逐步被机采所取代,这是茶叶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不少茶叶专业户和国营茶场、乡镇茶场的领导和职工都看到了机采的许多优越性,但机采的经济效益和茶叶产量如  相似文献   

15.
我国茶叶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我国茶叶机械化发展现状与特点我国茶叶机械,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行业规模初步形成。此后企业体制改革和名优茶生产的快速发展,改变了茶机行业的格局,促进了名优茶机械的快速发展,使整个行业显现出新的形势和特点。1.经过重组、改制,以龙头企业为主的茶机行业格局基本形成经过多年努力,20世纪80年代,一个以生产大宗茶加工机械为主、初具规模的茶机行业初步形成。当时,我国有专业茶机制造厂60余家,其中部、省(市、自治区)定点茶机专  相似文献   

16.
饮料大战与茶叶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郁风 《茶叶》1995,21(2):2-4
根据当前我国饮料市场的现状,全面论述了茶叶消消费面临的严峻形势,多种饮料竞争激烈,大宗条营销不畅;文中提出了干茶、液茶一齐上的战略,同时指出:弘扬茶文化要联系消费实际。预言:茶叶消费的前景肯定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茶叶的百花丛中 , 福建茶叶一枝独秀 . 福建晋朝就有茶 , 唐朝已产贡茶 . 福建的茶 树品种、良种普及率、茶叶品类、特种茶、天福茶博院等位列五个 " 世界之冠 " . 福建茶叶 总产、总值、品种、品类、良种分布、茶博院等名居六个 " 全国第一 " . 茶叶出口占全国第 二、茶园采摘面积为全国第三 . 福建名茶层出不穷 , 茶叶人才遍布全省 , 茶叶文化源远流长 , 福建茶叶可谓誉满古今中外 .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 福建茶叶不断发展 . 这一切都意 味着福建是一个茶叶大省 .  相似文献   

18.
茶事 信息     
《茶叶》1992,(4)
“提高机制名优茶和大宗茶品质”学术讨论会在绍召开由浙江省茶叶学会、省农机学会茶机专业委员会和绍兴市茶叶学会联合召开的“提高机制名优茶和大宗茶品质”学术讨论会于12月2日至3日在绍兴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来自生产、加工、流通、管理、科研和教学部门的代表47人。会议由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谢丰镐主持,理事长胡坪致开幕词,中国农机化研究院刘金荣高级工程师讲话,最后由茶机专业委员会主任殷鸿范作小结。会上,代表们围绕提高茶叶品质这个中心畅  相似文献   

19.
我国名优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是世界上唯一生产绿、红、青、黑、白、黄六大茶类的国家。尤其是我国的名优茶,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铁观音、普洱茶、安化黑茶等,它们或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或产自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或具特有的加工制作工艺,特色极其鲜明~([1])。2016年全国名优茶产量107万吨,占全年茶叶总产的44%;产值1170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69.6%。2016年名优茶产量与上年相比仍增加8.1%,产值增加12.5%,增长率明显高于大宗茶~([2])。与大宗茶相比,名优  相似文献   

20.
茶是承载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名片"之一,茶文化品牌的发展和传播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拼配是茶叶加工中的重要工艺,是提升茶产品品质、丰富茶产品种类的重要技术.本文从大红袍茶叶拼配技术的现实意义出发,依据大红袍茶叶拼配技术的具体实践,探讨拼配茶的茶文化品牌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可以通过挖掘文化底蕴、打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