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沼气池启动后,加强日常管理、控制好发酵过程是提高产气率的重要技术措施。要使沼气系统长时间内产气好、产气旺,必须做好"三分建池,七分管理"。1.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沼气池建好后,由于一些农户缺乏沼气技术知识,管理使用不当,致使新建的沼气池在既不漏水又不漏气的情况下,产气缓慢或产气点不着火,甚至不产气。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1原料酸碱度失衡当沼气池内p H值过低时,沼气微生物不能正常活动,  相似文献   

2.
沼气池的日常管理和安全使用直接影响到沼气发酵质量和沼气池的使用寿命。“三分建池,七分管理”是沼气池高效使用的宝贵经验。因此,加强沼气池科学的日常管理,是确保正常产气的关键。 一、沼气池的日常管理 1.沼气池要经常进出料:为了保证沼气微生物有充足的食物,并  相似文献   

3.
在沼气发酵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和调整发酵条件,维持产气的稳定性,达到产气好,产气旺。达到以上效果需要按照以下操作要点,做好沼气池的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4.
户用沼气池装入原料和菌种,启动使用后,加强日常管理,控制好发酵过程条件,是提高产气率的重要技术措施。要使自家的沼气池经久不衰地产气好,产气旺,必须把沼气池当做有生命的生物体看待,不能当做垃圾坑,什么东西都往里倾倒。应按照沼气微生物生长繁殖规律,加强沼气池的科学管理。一、经常搅拌以提高产气率沼气池运行后,经常搅拌沼气池内的发酵原料,能使原料与沼气细菌充分接触,促进沼气细菌的新陈代  相似文献   

5.
户用沼气池的启动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用沼气池的发酵启动和日常管理得好坏,直接影响着沼气池的产气情况."三分建池,七分管理",因此,应做好沼气池的发酵启动和日常的管理,使其产气早,产气好.  相似文献   

6.
沼气池装入原料和菌种,启动使用后,只有加强日常管理,才能使自家的沼气池经久不衰地产气好、产气旺。应该而且也必须把沼气池当作有生命的生物体看待,不能当作垃圾坑,什么东西都往里倾倒。要按照沼气微生物生长繁殖规律,加强对发酵条件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徐欢 《新农业》2006,(12):52-52
沼气池能否常年正常运行,不断地供应充足的沼气和无公害的沼肥,关键问题是对它进行科学的日常管理。要达到产气旺,产气好,应按照以下操作要点,做好沼气池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8.
王鸿林 《福建农业》2013,(12):103-103
影响沼气发酵的因素众多,但在沼气发酵过程中,温度是影响沼气发酵产气率的关键,温度适宜则沼气微生物繁殖旺盛、活力强,厌氧分解和生成甲烷的速度就快,产气就多。当发酵温度在8℃以下时,仅能产生微量的沼气。所以在冬季到来之前,必须加强日常管理维护,提高广大农户管理沼气池的能力,采取适当的越冬措施,保证正常产气。  相似文献   

9.
彭爱华  董兵 《河南农业》2013,(13):23-24
新建成或已大出料的沼气池,经过检验确定不漏水、不漏气之后,即可向池内投入发酵原料。从投料到沼气池能够正常稳定产气燃烧的过程称为沼气发酵启动。在沼气池正常产气使用期间要进行科学的运行管理,使沼气池稳定产气,发挥预期的效益。一、沼气发酵启动沼气发酵启动是人工制取沼气的关键环节,根据沼气发酵原理,采用  相似文献   

10.
三、沼气池的日常管理沼气池启动使用后,要想经久不衰地产好气,产气旺,必须加强沼气池的日常管理。1.勤加料,勤出料加入沼气池的发酵原料,经沼气细菌发酵分解,逐渐地被消耗或转化。如果不及时补充新鲜原料,沼气细菌就会吃不饱、吃不好,产气量就会下降。根据一般家庭日常用气量和常用沼气发酵原料的产气量,户用沼气池正常启动使用2~3个月后,每天应保持20公斤左右的新鲜畜禽粪便入池发酵。三结合沼气池,每天有3~5头猪或1头牛的粪便入池发酵即可满足需要,平时只需加适量的水,以保持发酵原料的浓度。2.强化沼气池的越冬管理沼气池要越冬时,要…  相似文献   

11.
沼气池如何使用好与日常管理有很大的关系,常言道“三分建池,七分管理”,日常管理得好,就会获得好的产气率。 一、经常出料要及时将池内发酵残料抽出,原则是“出多少,进多少,坚持先出后进”。残料抽出后,池内料液液面不能低于进出料管口的上沿,避免池内沼气从进出料管跑掉。  相似文献   

12.
<正>一、沼气池的日常管理技术沼气发酵应具备以下6点:一是严格密闭的沼气池;二是充足和适宜的发酵原料;三是适当的发酵液浓度;四是适宜的发酵温度;五是适宜的酸碱度;六是添加充足的接种物。达到以上条件后,沼气池才能顺利产气,如果沼气池产了气不会管理的话,同样会使停止沼气中断。那么如何加强沼气的日常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温度是沼气发酵的重要条件,温度适宜则细菌繁殖旺盛,活力强,厌氧分解和生成甲烷的速度就快,产气就多。冬季温度低,不利于沼气发酵产气。因此,加强沼气池的冬季管理十分重要。发酵温度通常划分为三个范围:46℃~60℃称为高温发酵,28℃~38℃称为中温发酵,10℃~26℃称为常温发酵。当发酵温度在8℃以下时,仅能产生微量的沼气。所以农村沼气池在冬天必须采取越冬措施,以保证正常产气。根据几年来农村沼气建设及管理经验,沼气池越冬管理的要领在于:  相似文献   

14.
进入冬季后.沼气池产气少、难管理。有些沼气池甚至出现冻裂。因为温度是沼气发酵的重要条件,温度适宜则细菌繁殖旺盛,活力强,厌氧分解和生成甲烷的速度就快,产气就多。冬季温度低,不利于沼气发酵产气。因此,加强沼气池的冬季管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沼气发酵的适当温度为10-35℃,低于10℃发酵受抑制,产气停止。平安县所建水压式沼气池,采用的都是自然温度发酵,其中,有一部分沼气建成启动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配套猪舍温棚,如何安全越冬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确保这些沼气池在冬季能继续产气,甚至产好气。保持沼气生产和使用的持续性,就必须在沼气的冬季生产中因地制宜地采取以下几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沼气池如何使用好与日常管理有很大的关系,常言道"三分建池,七分管理",日常管理的好,就会获得好的产气率。  相似文献   

17.
沼气发酵是指各种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被各类沼气微生物分解转化,最后生成沼气的过程。发酵原料在沼气池内要停留一段时间才能得到较充分的分解利用,人畜粪便的停留时间一般需40~80d、作物秸秆需120d以上。虽经过长时间的发酵,但仍有一些难以分解的物质会变成沼渣残留在池内。沼渣会使沼气池有效容积减少,产气率下降。所以,沼气池的日常管理中,进出料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发酵原料充足又不漏水不漏气的情况下,只有做到有进有出,及时清出沼渣并补充新鲜原料,沼气池才能正常产气。  相似文献   

18.
新建沼气池的发酵启动和日常管理技术的好坏,对产气率的高低影响较大,相同结构的沼气池,管理是否合理、科学,其产气效果和连续产气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把握好沼气池的合理启动和精心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沼气建设的不断发展,数量的逐年增加,沼气池的日常管理对其使用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措施,才能保证沼气池产气好、产气旺.  相似文献   

20.
过去沼气推广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冬季产气效果不好或不能严气,影响了使用率。近几年,我省农村户用沼气发展迅速,建设标准日趋完善,建设质量逐步提高,而且一年到头都可以正常产气使用,关键在于注重了日常的运行管理,特别是农户水压式沼气池的越冬管理。沼气池的越冬管理时期为寒露到春分,从寒露开始,气温低于地温,沼气池由吸热变为放热,池温下降速度加快,因此,要做到"池内增温,池外保温",防止池体冻坏,并使发酵维持在较好水平,达到较高产气率。为了确保沼气池的安全使用和正常越冬,现就有关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