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明广西典型煤系地层分布区土壤硒元素的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为富硒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业种植结构的合理调整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西合山市典型煤系地层分布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土壤Se、有机碳和主要元素含量,并对土壤Se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区表层土壤pH为6.04,呈弱酸性;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56%,约为全国均值的4.5倍;Se平均含量为1.28 mg/kg,高于全国表层土壤Se平均值,变异系数为0.58,属中等变异,其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Se含量呈右偏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分布于0.82~1.42 mg/kg。不同地层Se含量依次为二叠系合山组(2.01 mg/kg)>三叠系马脚岭组(1.35 mg/kg)>三叠系北泗组(1.08 mg/kg)>二叠系茅口组(1.06 mg/kg)>三叠系板纳组(0.78 mg/kg),呈含煤地层明显高于其他地层的规律。土壤富Se样品773件,占比达96.63%;Se中毒样品27件,占比为3.37%。表层土壤Se含量过剩区域(≥3.0 mg/kg)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表层土壤全硒(Se)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合理开发利用当地土壤Se资源,采集三元区754个土壤样品和22个主要农产品样品,分析农作物的全Se含量特征,各类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的全Se含量,及其与土壤其他元素(有机质、K2O和S)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三元区表层土壤平均全Se含量为0.52mg/kg,达到富硒土壤(0.40mg/kg)标准;土壤全Se含量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较大,以黄壤土类、其他林地利用类型、二叠系翠屏山组地层发育的土壤全Se含量较高;三元区种植的部分水稻、地瓜和黄豆等农产品全Se含量达到相应的富Se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根据不同地质背景的环境质量和产出富硒农产品的质量,评价不同研究区富硒农产品的优劣.[方法]研究了汕头市后坪、林招、金浦、兴平、东坑5个富硒土壤区Se的分布特征、成因来源以及所产出的富硒农产品,分析了研究区Se的迁移、转化和富集规律,按地质背景的不同分析了土壤有益元素、有毒有害元素的含量及其对农产品品质和富硒能力的影响.[结果]农产品的富硒主要受农产品类型、地质背景特征和土壤Se有效性的影响.[结论]农产品富硒的机制和Se的来源主要受不同地质背景下农产品对重金属元素吸收系数及营养元素含量高低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锗硒对高原牦牛抗氧化功能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选用青藏高原东部的黄河首曲草原年龄、胎次、营养状况相近的产奶牦牛40头,随机分4组,在同等条件下进行试验,探讨β–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Ge-132)、硒(Se)对抗氧化系统功能的影响以及锗(Ge-132)、硒(Se)、铜(Cu)、锌(Zn)在抗氧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全血Ge-132、Se、Cu、Zn含量的变化。试验期共50 d, 每隔10 d采集血样, 测定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力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和全血中的Ge-132、Se、Cu、Zn含量,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给产奶牦牛适当补充Ge-132、Se能提高机体抗氧化系统的功能,提高全血Ge-132、Se及Cu的含量,降低全血Zn的含量,并且Ge-132、Se联合应用效果优于Ge-132、Se单独应用,Ge-132、Se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武夷岩茶主产区土壤及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采集武夷岩茶主产区(名岩区和丹岩区)土壤和茶叶样品,检测Co、 Mo、 Se、 Zn、 Cu、 Cr、 Pb、 Cd、 As和Hg十种微量元素含量,并运用相关性分析土壤对茶叶微量元素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名岩区土壤累积的微量元素(除As外)含量不如丹岩区丰富。茶叶对不同元素富集系数值差异明显,对Cu和Hg的富集能力最强,对Zn、 Se和Cd的富集能力较强,而对非必需元素As、 Pb和Cr的富集能力最弱。两茶区茶叶中Hg和Co含量差异最大,土壤元素含量对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影响很大。名岩区的土壤和茶叶样本中微量元素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丹岩区的部分土壤样本中Cu、 Cr含量超出茶叶产地标准限值,但茶叶样本均在安全范围内,且Co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不同水分条件下施加不同形态和浓度的硒(Se)对水稻Se吸收与转运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湿润灌溉和常规灌溉下,土施0、1.0、5.0 mg·kg~(-1)的Na_2SeO_3 [Se(Ⅳ)]和Na_2SeO_4 [Se(Ⅵ)]对水稻Se吸收与转运的影响。结果显示,施Se显著促进水稻生长,秸秆干质量和籽粒产量较CK增幅,湿润灌溉下分别为22.35%~39.76%和35.42%~61.94%,常规灌溉下分别为19.18%~57.23%和4.02%~55.37%。根、茎、叶和籽粒各部位Se含量随Se处理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低、高浓度Se(Ⅳ)处理,在湿润灌溉下,根Se含量分别是CK的3.69倍和12.05倍,茎硒含量分别是CK的2.71倍和20.33倍,叶硒含量分别是CK的1.95倍和10.76倍,糙米硒含量分别是CK的6.94倍和29.72倍,精米硒含量分别是CK的6.86倍和31.61倍;在常规灌溉下,根硒含量分别是CK的2.12倍和5.56倍,茎硒含量分别是CK的2.51倍和11.70倍,叶硒含量分别是CK的2.97倍和10.94倍,糙米硒含量分别是CK的4.53倍和23.69倍,精米硒含量分别是CK的5.29倍和23.37倍。Se浓度、Se形态和水分条件对根、茎、叶、糙米Se含量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根系Se含量在湿润灌溉下表现出Se(Ⅳ)处理显著高于Se(Ⅵ)处理;茎Se含量在高浓度Se处理下,湿润灌溉显著高于常规灌溉,Se(Ⅳ)处理显著高于Se(Ⅵ);籽粒在湿润灌溉下的Se含量显著高于同浓度下的常规灌溉处理。相对于常规灌溉,湿润灌溉显著增加水稻茎/根、糙米/茎、糙米/叶Se转运系数,增幅分别为40%~158.82%、44.23%~94.73%和6.78%~228.85%。研究表明,相比常规灌溉,湿润灌溉更有利于Se向籽粒转运。  相似文献   

7.
硒(Se)、硅(Si)在减少植物对Cd的吸收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以籽粒低镉积累杂交籼稻宜香2115和籽粒高镉积累杂交籼稻川谷优2348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Se、Si及其配施对杂交籼稻Cd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e、Si对水稻茎、叶、穗和糙米中Cd、Ca、Cu、Mn、Zn、Se和Si含量有显著影响。川谷优2348中Cd、Ca、Cu、Mn和Zn含量均显著高于宜香2115,Se和Si含量则低于后者。Se、Si降低宜香2115茎秆Cd、Cu、Mn含量、穗部Cu含量及川谷优2348叶片Cd含量,增加了两个品种叶片及川谷优2348茎秆中Ca含量。Si+6μmol/L Se处理显著降低宜香2115茎秆中Zn、叶片中Cd、川谷优2348茎秆Mn以及穗部Ca含量,促进宜香2115叶片Cu、Zn含量的升高;Si+12μmol/L Se处理抑制川谷优2348茎秆Cd、Zn和宜香2115穗部Zn的积累,促进川谷优2348茎秆中Cu和穗部Mn、Zn的积累。所有Se、Si处理均降低宜香2115穗部Cd含量,但高浓度Se处理下川谷优2348穗部Cd含量下降幅度变小甚至略升。宜香2115在单施6μmol/L Se下糙米Cd含量最低,川谷优2348则在Si+6μmol/L Se和12μmol/L Se下糙米Cd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玉米、大豆饼等饲料组成低硒(Se)基础日粮,将1026只1周令罗斯蛋用雏鸡分为9组每组分3个重复组。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Se 含量为0.045ppm;其余为试验组,日粮 Se含量分别为0.095、0.145、0.195 0.295、0.495、0.995、4.995和7.995ppm。试验期6用,研究不同日粮 Se 水平对雏鸡血液学指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血,血浆的 Se 含量及谷脘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均可反映雏鸡的日粮 Se 水平及 Se 缺乏或 Se 中毒,但各项指标反映的敏感性并不完全相同。Se 缺乏或过量使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 Cp<0.05,(增重明显减慢)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确定出罗斯蛋用雏鸡的 Se 需要量范围为0.145~0.495ppm,而以0.195ppm 最佳,日粮 Se 含量≤0.095或≤0.995ppm,雏鸡出现 Se 缺乏症或中毒症。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3μmol/L Se(亚硒酸钠)对杂交籼稻品种宜香2115(籽粒低Cd积累)和川谷优2348(籽粒高Cd积累)幼苗在不同浓度(0、0.1和1mmol/L)Cd胁迫下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加Se显著增加了不同浓度Cd胁迫下2个水稻品种幼苗的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但川谷优2348叶绿素b含量下降;加Se可增加2个水稻品种体内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且川谷优2348的2种抗氧化物质含量均高于宜香2115,表现出品种间差异;在1mmol/L Cd胁迫下,Se主要通过促进川谷优2348合成更多的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来提高对Cd的耐受性,而宜香2115主要通过Se促进植物螯合肽的合成来降低Cd的毒害;加Se能使幼苗维持较高的根部活力,从而降低遭受Cd胁迫伤害的程度;随着Cd胁迫程度增加,2个水稻品种幼苗地上部Cd含量显著上升,加Se可直接抑制2个水稻品种对Cd的吸收;在Cd胁迫下,Se能降低2个水稻品种地上部Ca、Zn含量,但对Cu、Mn含量变化的影响存在品种间差异,而Se对2个水稻品种根部矿质元素含量影响表现一致,即在Cd胁迫下根部Ca、Cu含量增加,Mn、Zn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10.
恩施富硒茶园土壤重金属和氟含量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恩施地区富硒(Se)茶园土壤重金属及氟(F)元素含量,并结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标准及F的土壤健康标准,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及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恩施地区10个典型茶园土壤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以期为该区茶园土壤重金属和F污染风险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铅(Pb)和铬(Cr)含量均在土壤背景值范围内,3个茶园土壤镉(Cd)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土壤F含量普遍偏高;Pb和Cr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小于1,说明土壤未受该元素污染;F和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均大于1,大部分土壤处于污染水平;从综合污染指数来看,土壤以轻度污染为主,有必要加强土壤F和Cd的风险防治工作以保证有机茶的品质安全。通过对富Se茶园土壤、茶叶中Cd、Pb、Cr、Se、F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中Cd、Pb、Cr、Se含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茶叶Se含量与土壤Cr全量,茶叶Cd含量与土壤有效态Cd含量、Se全量,茶叶Cr含量与土壤有效态Se含量,茶叶F含量与土壤有效态F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茶叶Pb含量与土壤有效态F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土壤中添加硒(Se)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研究镉(Cd)胁迫下人参菜生长、品质、矿质元素及Cd、Se积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d胁迫抑制了人参菜生长,降低了其品质,Cd在人参菜内大量积累。单独施Se、单独接菌和Se菌交互处理提高了人参菜的株高、茎粗、根长、植株分支数及生物量。维生素C、总黄酮、总酚含量显著增加,人参菜品质得到改善。人参菜中钙(Ca)、铜(Cu)和锌(Zn)含量增加,但镁(Mg)、铁(Fe)未受影响。单独施Se、单独接菌和Se菌交互处理降低了人参菜根系对Cd的吸收,抑制了Cd向地上部的转运,叶片中Cd含量较Cd处理分别降低了41.94%、70.50%和72.28%。综合来看,土壤施Se和接菌均能促进Cd胁迫下人参菜的生长,提高其品质,降低其可食用部位中Cd含量,尤以Se菌交互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施硒对花生镉吸收与抗性及化学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低镉(Cadmium,Cd)浓度与高Cd浓度条件下,施硒(Selenium,Se)对花生生长、抗逆生理、Cd吸收积累及Cd在花生植株中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Cd条件下施Se均显著影响花生生物量。施Se可以缓解细胞膜的损害,降低丙二醛的积累。Cd胁迫抑制了花生的光合作用,随Se浓度增大,花生叶片光合速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d污染条件下,随施Se浓度增大,花生叶片及根系Cd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在Se浓度为0.25 mg·kg~(-1)时效果最显著。在低Cd处理(3 mg·kg~(-1))和高Cd处理(30 mg·kg~(-1))条件下,施加0.25 mg·kg~(-1)Se使花生地上部分及根系Cd含量分别下降了12.71%、46.13%和21.29%、36.00%。花生植株中Cd形态以氯化钠提取态(FNaCl)、醋酸提取态(FHAc)和水提取态(FW)为主要形态。施Se处理可提高花生根部FHAc和FW提取态Cd的分配比例。研究结果显示,适量施Se可有效降低花生植株体内活性态Cd的比例,减少Cd的吸收。  相似文献   

13.
硒、硅及氮源对多花黑麦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yoshida溶液培养多花黑麦草幼苗,研究了Se对幼苗生长和N、P、Ca元素含量以及不同氮源(NH4NO3、CO(NH2)2、NaNO3、NH4C1)下Se(0.1mg/L)、Si(SiO240mg/L)、Se与Si共施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Se1.0mg/L显著抑制苗长,Se浓度≥0.25mg/L显著抑制幼苗增重,对幼苗分蘖无显著影响;Se并未显著提高多花黑麦草幼苗N、P、Ca含量(仅Se0.125-0.50mg/L显著提高幼苗根中Ca含量).不同氮源培养时,硝态氮与酰胺态氮显著促进幼苗增重;同一氮源经Se、Si及Se与Si共施处理未显著促进幼苗增重.  相似文献   

14.
对模拟土柱淋溶下的 1 5~ 2 0 ,35~ 45 ,75~ 85 cm土层土壤作各种形态硒含量测定 ,结果表明 ,淹水土壤硒的迁移主要受硒铁化合物还原淋溶机制控制 ,其次受富里酸键合硒淋溶及机械 (粘粒 )淋溶等机制的影响 ;外加的叶蛋白硒在土壤中分解成水溶性有机硒随水淋溶 ,少量以富里酸硒积累在中下层土壤 .Se6 (Na2 Se O4)及 Se4 (Na2 Se O3)溶液经土柱淋溶 ,主要形成富里酸硒积累于土壤 ,且表土层积累率高于中下部土层 ,Se6 积累又高于Se4 .淋溶过程中 Se4 的迁移强度比 Se6 大  相似文献   

15.
硒对水稻镉毒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为探究外源四价硒[Se(Ⅳ)]对水稻镉(Cd)吸收和分布的影响,采用水培试验方法,参考稻田土壤淹水后硒的主要存在形态,研究外源Se(Ⅳ)对不同浓度Cd处理下水稻Cd吸收、转运的影响及其解毒机制。结果表明,在低浓度Cd处理(0.5μmol·L-1)下,外源Se(Ⅳ)对水稻Cd的积累和分布影响不显著,但在高浓度Cd处理(5.0μmol·L-1)下,外源Se(Ⅳ)会显著降低水稻对Cd的吸收和转运。不同浓度Cd处理均会增加水稻对Se的吸收,影响Se在水稻体内的分布,并且显著减少Se向地上部的转运。Cd、Se复合处理会导致水稻地下部非蛋白巯基(NPT)含量增加,同时改变Cd在地下部的亚细胞分布,使细胞壁组分的Cd含量上升,细胞可溶物质组分和细胞器组分的Cd含量下降,从而减少Cd向茎叶的转运,降低地上部的膜脂过氧化程度。由于试验所选用的水稻品种对Cd、Se抗性较强,不同处理下水稻地上部抗氧化酶活性与总抗氧化容量差异均不显著,且水稻生物量及表型特征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探讨硒(Se)缺乏雏鸡十二指肠黏膜中细胞因子IL-4和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抗氧化关系。选择SPF雏鸡为试验动物,采用富硒酵母(SEY)饮食调节控制雏鸡血液及十二指肠黏膜中Se含量。一组为Se缺乏组(SeD),饲喂饲料中Se含量0.01 mg·kg-1;另一组对照组,饲喂正常Se水平饲料(补充SEY,Se含量为0.40 mg·kg-1)。ELISA检测雏鸡十二指肠黏膜中GPXs(GPX1、GPX2和GPX4)及细胞因子IL-4和IL-6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试验第7、14 d和21 d,与对照组相比,SeD组血液及十二指肠黏膜组织中硒含量第7、14 d和21 d均减低(P0.05或P0.01);与相应的对照组比,SeD组中GPXs(GPX1、GPX2和GPX4)的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SeD组的雏鸡十二指肠粘膜细胞因子IL-4和IL-6表达量升高(P0.05或P0.01)。证明了SeD导致雏鸡十二指肠黏膜中抗氧化能力降低,细胞因子IL-4和IL-6的表达量升高。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萝卜体内含硒量,研究了在不同Se肥用量的田间处理下,萝卜对土壤中Se的吸收、迁移特点和Se肥对萝卜产量、品质及生理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Se肥可明显提高萝卜的Se含量,随施Se量的增加,萝卜Se含量在施Se量为112.725g/hm2时达最高,在施Se量为74.925g/hm2时,萝卜Se含量增加最快,是萝卜中Se含量积累的最大效率浓度。施Se肥处理的萝卜产量较对照降低,但未达显著水平。萝卜的Vc含量随施Se量的增加,各处理均增加,在施Se量为112.725g/hm2时到达顶峰;蛋白质含量除施Se量为149.85g/hm2时比对照有小幅度增加外,其余处理的蛋白质含量都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对照,以施Se量为149.85g/hm2时的含量最低;土壤Se浓度上升,可显著提高硝酸还原酶活力,但降低了萝卜中硝酸盐含量,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综合分析施Se量对萝卜含Se量、产量、各品质因素以及食用安全性的影响,施Se量以不超过37.125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8.
为外源性精氨酸(Arg)和硒(Se)在养羊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选取体重相近、同期发情处理的已孕湖羊20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即Se组:于妊娠期50d至分娩在基础日粮中额外添加Se 0.2mg/kg;Arg组:于妊娠期130d至分娩每天静脉注射L-Arg 70mg/kg体重;AS组:Se组和Arg组联用;对照组(CK):饲喂基础日粮。各组羊只分娩后立即采集新生羔羊的血液进行测定分析,以探明外源性Arg和Se通过母体对新生羔羊血清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比较,AS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增加(P0.05),Se组和AS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极显著增加(P0.01)。2)AS组血清精氨酸含量显著高于Se组(P0.05),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rg组血清精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rg组、AS组的血清鸟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Se组和对照组(P0.05)。3)AS组、Se组的血清Se含量极显著高于Arg组和对照组(P0.01)。妊娠湖羊日粮添加Se或与静脉注射L-Arg联用能够提高新生羔羊机体的抗氧化性,单独进行静脉注射L-Arg或与日粮添加Se联用能显著增加新生羔羊血清中的Arg和鸟氨酸含量,有利于新生羔羊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 MS)法测定了浙江省10个县(市、区)香菇中Cu,Fe,Zn,Cr,Ni,Se和Mn等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7种元素含量均符合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其背景值分别是Zn 86029 mg·kg-1, Fe 53845 mg·kg-1,Mn 22159 mg·kg-1,Cu 10912 mg·kg-1, Se 00473 mg·kg-1, Cr 00056 mg·kg-1,Ni 0 mg·kg-1。结果表明: 7种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区域差异和总体正相关性;与一般蔬菜相比,Zn含量是其3~5倍,Cu含量是其1~2倍,Mn和Se含量相当;Ni和Cr的含量远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原生地与引种区内贵定鸟王群体种的品质差异,为后续茶叶加工、资源选育与品种推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贵州省贵定鸟王群体种的3个原生地和3个引种区春季一芽一叶茶鲜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组分等生化成分及10种矿质元素进行测定,并进行氨基酸组分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原生地贵定鸟王群体种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均高于引种区,云雾镇方家茶园的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最高为44.32%和27.40%,云雾镇鸟王村上坝组茶园的咖啡碱含量最高,为3.54%。原生地除云雾镇鸟王村上坝组茶园外,贵定鸟王群体种的氨基酸总量、鲜味和苦味氨基酸总量均低于引种区,且引种区的甜味氨基酸总量高于原生地。对氨基酸组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甜味氨基酸中的苏氨酸和脯氨酸及苦味氨基酸中的亮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含量能较好地区分贵定鸟王群体种的原生地与引种区。原生地与引种区贵定鸟王群体种的Ca、Fe、Se、Zn、Mn和Mg等矿质元素含量差异较大,且Se含量符合富硒茶标准,原生地云雾镇中心茶场的Ca、Se、Zn、Mn和Mg等矿质元素含量最高;分别为305.42、2.52、22.33、419.86和252.19 mg/kg,都匀市黄河村茶园的Fe含量最高,为349.92 mg/kg。【结论】贵定鸟王群体种原生地与引种区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组分和矿质元素等生化成分含量差异较大,通过氨基酸组分的组成及含量特征可区分贵定鸟王群体种的原生地与引种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