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设施草莓栽培面积逐年递增,生产效益不断提高。由于设施栽培形成的高温多湿小气候,为病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灰霉病常造成花及果实的大量腐烂,感病品种病果率可达30%~60%,对草莓的产量、品质影响很大,因此设施草莓灰霉病防治已成为当前草莓病害防治的主要问题。为此,将设施草莓灰霉病的发生及无公害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1设施草莓灰霉病的发生1.1发病症状草莓灰霉病以花期侵染为主,病菌侵染花瓣后呈淡褐色病斑,并迅速扩展到全瓣、萼片和幼果,也可侵染叶片。果实(已转白或已着色)  相似文献   

2.
保护地草莓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的,草莓灰霉病是一种重要病害,特别是花器和果实一旦染病,就会很快腐烂,并迅速传播,对品质和产量影响很大,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40%~50%.为了指导生产,现将草莓灰霉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引起的灰霉病是设施草莓生产的一种常见病害,危害日益严重。草莓发生灰霉病后,一般减产20% ~30% ,重者达50% 以上,甚至绝收。草莓灰霉病主要为害花器、果实、叶柄和叶片,不同部位表现症状不尽相同。由于田间环境的多变性及品种差异,近年来草莓灰霉病不断表现出一些新的症状。  相似文献   

4.
文章简要介绍了草莓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以期为草莓灰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保护地草莓灰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霉病是国内外草莓的主要病害,尤其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近些年来无论发病率还是危害性,均呈上升趋势.使用化学药剂防治草莓灰霉病,虽然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在花期使用药剂也容易会造成授粉受精不良,出现畸形果等现象,影响商品价值,同时也迭不到绿色果品的要求.加强综合防治技术,是草莓生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草莓灰霉病的发生特点及症状表现,并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可以为农业生产中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美玲  李勤 《长江蔬菜》2011,(20):67-68
番茄灰霉病是保护地番茄的常见病害,主要侵害果实,损失较大,一般为害造成减产20%~30%,严重的可高达50%以上,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是需要重点防治的真菌性病害。药剂防治是番茄灰霉病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根据当地灰霉病菌的抗药性,选用登记的用于番茄灰霉病防治的药剂,轮换使用,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丽  周增强  侯珲 《北方园艺》2016,(12):112-114
以"甜查理"草莓为试材,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2种杀菌剂对草莓灰霉病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毒力试验中,50g·L~(-1)己唑醇SC的毒力最强,EC_(50)值为0.051 9mg·L~(-1);500g·L~(-1)异菌脲SC、430g·L~(-1)戊唑醇SC和400g·L~(-1)氟硅唑EC对草莓灰霉病菌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田间试验中,50g·L~(-1)己唑醇SC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81.57%~85.42%;500g·L~(-1)异菌脲SC、430g·L~(-1)戊唑醇SC和400g·L~(-1)氟硅唑EC对草莓灰霉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均在74%以上;10%多抗霉素WP和3%中生菌素WP对草莓灰霉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效均能达到65%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防治草莓灰霉病的高效低毒药剂,我们选用2种新型药剂开展了田间药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8%唑醚·啶酰菌WG30 g/667 m2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其药后14 d的防效达57.55%,可在草莓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哈茨木霉对设施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3×10~8 CFU·g~(-1)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108 CFU·g~(-1)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每667m~2施药量100~150g,对设施种植草莓灰霉病的防效最高可达75%左右。哈茨木霉可以用于防治草莓灰霉病,在草莓坐果期开始施药,每667m~2每次施药量100g,可取得较好的防治病害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用6种杀菌剂进行草莓灰霉病的防治试验,并分别设1次用药和2次用药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次用药和2次用药处理,啶酰菌胺和啶菌噁唑防治草莓灰霉病的效果均较好,极显著高于其他参试药剂;多菌灵防治草莓灰霉病效果较差,极显著低于其他参试药剂。生产上建议使用啶酰菌胺、啶菌噁唑防治草莓灰霉病,并注意交替用药。同时,田间管理过程中应合理调控大棚温湿度,以减轻草莓灰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设施草莓灰霉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设施草莓灰霉病的发病条件及症状,通过掌握其发病规律,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包括品种选择、施肥等管理技术,以及药剂防治措施等,对设施草莓灰霉病的科学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灰霉病是草莓较易发生的病害,发病快,暴发猛,危害重,是当前制约设施草莓生产发展的主要病害。为了寻找防控草莓灰霉病的有效方法,我们在河南省永城市草莓种植基地经过两年的摸索,总结出了一套防治经验,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灰霉病是大棚番茄上易发生、蔓延快、病菌抗药性强、经济损失大的重要病害之一。由于连续低温多雨,台州市番茄灰霉病发生严重,造成减产约30%~50%,损失惨重。文章分析番茄灰霉病流行的原因,并提出无害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宁南县草莓栽培面积的扩大,草莓灰霉病的发生蔓延逐渐加重,对产量影响很大。一般田块减产20%~50%,严重制约了我县草莓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现将其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草莓灰霉病(Strawberry Gray Mould)是南方草莓产区为害严重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草莓栽培地区都有发生,20世纪70年代后发病逐渐加重,特别在南方采果期正值春雨时节,发病更为严重。露地栽培及半促成栽培均发生严重,大棚內在不注意湿度管理时,也容易严重发生。草莓灰霉病的发生,常造成花及果实腐烂,感病品种的病果率在30%左右,严重的可达60%以上,对草霉产量、品质影响很大。1草莓灰霉病的发病特征草莓灰霉病的发病部位在果实上,果实染病多从残留的花瓣或接触地面的部位开始,也可从早期与病  相似文献   

17.
草莓是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实柔嫩多汁,香甜可口,深受广大市民喜爱.在草莓生产中,除栽培管理技术外,病害是影响草莓产量的主要因素.作者在调查上海地区草莓病害种类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为害草莓的主要真菌病害草莓灰霉病(Botrytis cimerea),并做了室内及田间药剂防治试验.一、室内试验1.试验目的:探求几种不同浓度的常用农药对灰霉病孢子发芽的抑制作用,为田间药剂防治提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对灰霉病的防治试验多见于草莓和番茄,对辣椒苗期灰霉病的防治试验较少。为了更好的开展辣椒越冬育苗工作,我们对6种化学药剂进行了2a的田间药效试验,其结果表明,唑醚·氟酰胺和嘧霉胺+木霉菌两种杀菌剂(组合)的平均防效为95.5%和93.7%,适宜作为防治辣椒苗期灰霉病的推荐药剂。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观光采摘园的快速发展,草莓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草莓病害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影响了草莓种植业的健康发展。现将草莓生产中常见的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总结,以供生产参考和同行交流。1灰霉病1.1发病症状草莓灰霉病是草莓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其发病快,危害重,常导致烂果造成减产。叶片染病时,在叶缘出现"V"形病斑,背面有白色绒毛。花器染病时,先由花萼逐步延伸到子房及幼果,最终导致整个  相似文献   

20.
正草莓灰霉病是草莓生产中一种常见的病害,随着草莓生产的发展,对草莓的危害日益严重,以大棚栽培发生最重,一般减产20%~30%,重者在50%以上,甚至绝收(图1)。主要危害草莓花器、果实、叶柄和叶片,不同部位表现症状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