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鸡群有良好的体重与均匀度,是开产整齐和维持较长产蛋高峰期的基础。各个品种鸡体重标准不同,如果70%以上的鸡达到适宜的标准体重,且均匀一致,即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从鸡的生长发育规律来看,雏鸡1~8周龄生长发育特别迅速,这时如果饲养管理不善,就会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出现雏鸡的强弱差别,给以后的饲养管理带来不便。而且这种差别也很难补齐,因此,从雏鸡2周龄起,就应重视鸡群的体重与均匀度。影响雏鸡体重与均匀度的因素很多,如饲料的品质及供给方式,鸡舍的温度及热源,喂料和饮水器具的放置,断喙技术等。各品种、各日龄的雏鸡体重都不相同,要对照品种标准进行。从雏鸡两周龄开始,  相似文献   

2.
对5~7日龄雏鸡断喙进行得好坏,直接影响鸡群以后的生产性能。但这一重要环节常被忽视,而由没有经验的人员来完成断喙的操作,给以后种鸡饲养埋下隐患。断喙是种鸡雏必需经历的处置,它对鸡群育成期的均匀度、成活率和24周龄时的性成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断喙的目的种鸡雏断喙可防止生长期鸡啄肛、啄羽、啄趾等恶癖;提高鸡群的成活率和均匀度,同时也可以减少饲料浪费。断喙的准备工作:①断喙宜在6~8日龄进行,这时喙不很坚硬,出血量较少,鸡体较小,容易操作;②开始断喙前停食3~4小时,使雏鸡保持轻度饥饿。断喙后提供…  相似文献   

3.
一、育成期(43~126日龄)1.转群和脱温一般要转群2次。第1次是6周龄雏鸡转入育成鸡舍,第2次是17~18周龄育成鸡转到产蛋鸡舍。转群最好是在清晨或晚上进行,转群前4~6小时停料;转群前3天和入舍后3天,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转群当天连续24小时光照,保证采食和饮水。育成鸡转到产蛋鸡舍时要根据鸡体重大小对鸡群进行调整,体重小的放在光线比较好的上层,体重大的放在下层。对于严重发育迟缓的鸡及时淘汰。  相似文献   

4.
选择10日龄海兰褐商品蛋雏鸡,通过称重分群饲养,进行体重、均匀度、日耗量、死淘数和部分器官生长发育情况的测定。结果表明:称重分群饲养显著提高青年鸡的体重和均匀度,显著降低青年鸡的死淘率和耗料量,显著提高青年鸡部分器官的发育速度,增强其抵抗力。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雏鸡生长性能及体重均匀度的影响,本试验选取刚完成转群的28日龄海兰褐雏鸡480只放入1栋半开放式鸡舍,光照强度由照明设施和饲养位置决定。利用光照度计对光照强度进行测定,并根据鸡舍内光照强度不同将雏鸡分为强光组(84.10±66.67 lx)和弱光组(3.42±2.44 lx),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鸡,试验期为28 d,记录鸡群在4~8周龄的生长性能及体重均匀度情况。结果表明:雏鸡在第5周更适合弱光光照,第6周之后,强光组与弱光组在生产性能以及体重均匀度上差异不显著,但是强光组比弱光组更加适合雏鸡生长,提高雏鸡体重均匀度。  相似文献   

6.
蛋鸡育成期的均匀度是衡量后备鸡群质量的一项重要的生产指标,它是指鸡群内部个体间体重大小的整齐程度。严格地说,指体重分布在平均作重正负10%范围内的鸡只数占称重鸡只总数的百分比,就是要控制平均体重保持在标准体重范围的下限。均匀度高的鸡群减少了过肥和瘦小鸡的数量,节约了饲料,降低了死亡率,可使鸡群按时开产,产蛋高峰期峰值高而平稳,持续时间长,提高种蛋合格率。所以说,均匀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要提高  相似文献   

7.
一、挑雏第1次挑雏应在鸡雏到达育雏室时进行,挑出弱雏、小雏单独饲喂,残雏应予以淘汰,以净化鸡群。第2次挑雏在雏鸡6~8日龄进行,也可在雏鸡首次免疫时进行,把个头小、长势差的雏鸡单独隔离饲喂。二、分群管理1.大小分群。通过目测可以粗略分群。最好采用自动刻度盘称,在刻度盘上标出正常范围。夜里闭灯,拿一折网把鸡分开,进行分群管理。分群时结合进行转群或扩群。2.强弱分群。最简单的办法是在鸡舍中把鸡赶到一边,通过料水引诱和驱赶,把跑在前面的鸡作为强群,后面的鸡作为弱群,中间的是一般群。如果结合一定时间的断水、断料,分群效果会更…  相似文献   

8.
<正>蛋鸡育成期指从育雏结束到开产前的一段时期,一般为7周龄~20周龄,育成鸡的质量好坏对蛋鸡一生的生产性能都有巨大的影响。育成期的主要任务是在保证育成鸡具有高的成活率和体格充分发育的基础上,严格控制体重和性成熟,培育出均匀度在85%以上、具备高产潜力的合格鸡群。均匀度主要包括体型、体重、性成熟三个方面。在实际生产当中,以体重的均匀度最为重要。体重均匀度是指群体中体重在标准体重上、下10%范围内的鸡只所占的百分  相似文献   

9.
依据鸡的外貌与生理特征进行选择l.选种时间l.1初选:一般在6 ̄8周龄进行,选留羽毛生长迅速、体重不过大的个体作种用。l.2第二次选种:在育成期20~22周龄进行,选留品种特征明显、体型结构良好、身体健康的育成鸡作种用。1.3第三次选种:蛋用种鸡一般在早春和晚秋进行。因为春天选择淘汰,便于组织春季繁殖和分群配种工作;秋季选择淘汰,可以对完成一个产蛋年或500日龄产蛋的成年鸡进行鉴定,便于选优去劣,选出的高产蛋鸡群继续作种用。不理想的个体均淘汰,以降低成本。2.高产蛋鸡的选择高产蛋鸡要求体型小,体躯稍长,喙短粗、微弯曲、结实有力,头…  相似文献   

10.
1 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3月龄内的雏鸡,15~45日龄内最易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盲肠球虫一般1~2周龄小鸡发生较多,病鸡经7天后才逐渐好转.2~5周龄的幼鸡发病多呈急性过程,6周龄以上的鸡一般呈慢性过程.成年鸡多为隐性带虫者,临床症状虽不明显,但体重和产蛋均受影响.该病通常在雨水较多、气温在22℃~33℃的春夏季多发.阴雨潮湿,鸡群过分拥挤,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K,日粮配合不当,肉鸡从网养转为走地鸡等都利于球虫病流行.  相似文献   

11.
选用良种鸡。产蛋鸡应选用体重小、饲料利用率高的品种,同一品种以中等体重为宜,产蛋量相同,体重大的比体重小的鸡耗料多。实行笼养。笼养因环境稳定,活动量小以及饲养密度大,减少了散热量,因此吃料相应减少,根据测算,笼养比散养一般可节省饲料20%~30%。喂配合饲料。根据鸡的品种、日龄、用途来确定饲料中的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比例,并适当补充一些蛋氨酸、赖氨酸、氨化胆碱等添加剂,可使饲料利用率明显提高。按季节配料。鸡群在冬季消耗热量多,应当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占饲料总量的65%~70%为宜)。…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养鸡条件下,良好的后备鸡经过科学的饲养管理,22~23周龄时,产蛋率可以达到50%,23周内上升到80%以上,27~28周龄时产蛋率可以超过90%。但在现实养殖业中经常见到不少鸡群开产日龄滞后,开产后产蛋率上升缓慢。27~28周龄才达到80%,  相似文献   

13.
调整饲料配方.在实际生产中,高产鸡的产蛋高峰可持续4个月以上,高水平饲料也应适当延长喂养时间.此后,应根据产蛋率的下降情况减少高蛋白质饲料的用量,避免营养浪费.鸡群在免疫接种、分群、转群、断喙时,饲料中的维生素含量和蛋白质水平可适当增加.  相似文献   

14.
<正>调整饲料配方在实际生产中,高产鸡的产蛋高峰可持续4个月以上,高水平饲料营养应适当延长维持时间。此后,应根据产蛋率的下降情况减少高蛋白质饲料用量,避免营养浪费。鸡群在免疫接种、分群、转群、断喙时,饲料中的维生素含量和蛋白质水平可适当增加。喂料少给勤添每次给料不超过饲槽的1/3,尽量让鸡把料槽内的饲料吃净后再加料,严防剩余饲料发霉  相似文献   

15.
黄炎坤  王涛  姬正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735-735,757
在7、14、21、28日龄分别从同批次同舍相同饲养环境下饲养的AA肉仔鸡中随机抽出20只健康鸡只.先进行活体称重,再分别解剖,摘取其心脏、脾脏、法氏囊进行称重,研究不同周龄末肉仔鸡心脏、脾脏和法氏囊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体重之间比例关系.结果表明:心脏、脾脏、法氏囊重量随着日龄和体重的增加呈现递增趋势;而其与体重的比值与日龄和体重的增加呈不规律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商品肉鸡的育肥期为28~56日龄,此期间饲养管理的总原则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生长速度,提高商品合格率。一、合理分群鸡只育雏结束,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应随时进行强弱、大小、公母分群。分群最好在夜间或早晨进行,并在饮水中加入多维素以防产生应激。二、饲料更换雏鸡进入育肥期  相似文献   

17.
薛玉华 《饲料博览》2013,(10):49-49
在规模养鸡生产中,根据鸡群的日龄或季节不同适时的更换饲料,是鸡群生产潜能能否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正常生长阶段,饲料按照鸡群的生长发育循序渐进的进行替换,才能发挥鸡群高产稳产的生产性能.1 换料原则鸡群在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对于各种营养素的需要不同,在鸡群生长的不同时期,必须饲喂能够满足鸡群营养需要的饲料.0~49日龄饲喂雏鸡开食料或育雏期饲料;50~119日龄饲喂育成期料,育成鸡换料时不可以直接换成产蛋鸡料,要饲喂过渡料;120~133日龄饲喂产蛋前期过渡料,以利于骨骼中钙储备,此时饲料中的蛋白质和钙的含量要比育成期料高;134日龄以后饲喂高峰料.  相似文献   

18.
<正>断喙、修喙是指借助专用的器械切断鸡只喙尖,使其失去啄伤皮肉和啄吃鸡蛋的能力,从而避免形成恶癖,还兼有节省饲料的效果。断喙应在7~10日龄时进行,也可在2~10周龄时进行,最迟不要晚于18周龄,产蛋期断喙会导致产蛋率下降。如实在舍不得,则至少应把鸡群中的"凶手"捉出进行断喙。某些早期被断喙的鸡在性成熟后,喙又会重新生出,且参差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朝那鸡良种繁育中心所饲养的固原鸡种鸡群5232个母鸡151日龄到365日龄间的群体产蛋数据为依据,对固原鸡种鸡群产蛋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固原鸡开产日龄在22周龄,到27周龄时产蛋率仍在50%左右浮动,到32周龄时产蛋率才达到61.89%,仅到35周龄时产蛋率下降到52.9%,到365日龄时产蛋率到了44.7%,说明固原鸡的群体产蛋水平比较低,而对其产蛋等生产性状等没有进行选育可能是产蛋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另外营养水平和低温因素也是产蛋率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1995,(9)
1.适时断喙断喙后可以防止鸡发生啄羽、啄肛等恶癖,防止钩甩饲料,减少浪费,有助于鸡生长发育整齐,提高成活率。断喙一般在雏鸡6~7日龄时进行。若错过此时,也可在30日龄或70日龄时进行。2.限喂控制体重蛋鸡在育成期(一般为60~150日龄)必须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