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蛋白日粮选育对鹌鹑氮代谢和血清尿酸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日本鹌鹑N(Normal)、B(Brown)品系和杂种群(BN),共进行8个世代(6~20周龄)的选育试验,在粗蛋白(CP)18%日粮条件下分选育组、非选育组以及对照组(CP24%),N、B基础群中选留15种家系,以采食量为主选性状,以产蛋率和排泄氮量为辅选性状作为选育指标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各世代间采食量无显著差异,同世代各品系间选育组采食量均高于非选育组,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世代间产蛋率有增高的倾向,选育组平均累积产蛋率与非选育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选育组各世代遗传改良极为显著(P0.01);选育组排泄氮量和血清中尿酸含量在改良2世代后明显低于非选育组和对照组(P0.05),排泄氮量分别降低9%~17%左右,BN与N、B比较其排泄氮量有明显降低,但各世代遗传改进量不明显。通过选育N、B新品系,能够显著降低排泄氮量,在BN杂种群中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肉兔配套系的Y系、N系、G系和K系的种兔进行了专门化品系选育。结果表明:4个专门化品系经过1个世代的选育,主要选育性状指标都比0世代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主要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在品系要求的范围之内,系内个体的一致性较高,达到了品系形成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3.
从1992~1994年对我省育成的“953”巨型长毛兔新品系0~4世代的繁殖性能、生长发育性能、产毛性能及生活力进行了研究测定。研究表明,该品系体型大,繁殖及产毛性能好,饲料转化率高,早期生长快,3~4世代后各项经济性能指标趋于稳定。现有核心繁殖群7200只,生产群25万只,已在本省及全国推广种母兔20余万只,所有经济性状及推广数量已超过了预定指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新品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羊毛弯曲明显整齐度、油汗洁白度及光泽明亮度为选育性状 ,采用 5分制评分方法将这些质量指标数量化 ;通过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 ,经过 10年 4个世代选育研究 ,在中国美利奴 (新疆型 )中育成毛质优品系。品系群三个选育性状的平均评分值分别达到 4 87± 0 16、4 90± 0 19和 4 90± 0 17,较 0世代分别提高 2 7 15 %、2 7 93 %和 2 7 2 7% ;品系群平均净毛量达 3 92kg。各项指标全面超过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养猪研究会顾问组组长李炳坦教授为主的全国11位养猪专家,不久前在胶州市进行了“里岔黑猪瘦肉型新品系选育研究”鉴定验收。专家一致认为: 1.里岔黑猪瘦肉型新品系选育研究,经过近5年的工作,走出了一条杂交合成母系的新路子,建立了二世代选育群,按课题合同要求,选育群的各项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6.
选用日本鹌鹑N、B(Normal、Brown)品系和杂种群(BN),共进行8个世代(6~20周龄)的选育试验,各品系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CP18%日粮条件下分选育组、非选育组以及对照组(CP24%),N、B基础群中选留15种家系,以采食量为主选性状,以产蛋率和排泄氮量为辅选性状作为选育指标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世代数的增加选育组和对照组的适应力均有显著升高(P〈0.05),N品系的各世代遗传改进量为0.26;另外,世代间产蛋率有增高的倾向,选育组平均累积产蛋率与非选育组较显著升高(P〈0.05),特别是选育组各世代遗传改良极为显著(P-〈0.01)。各世代间采食量无显著差异,同世代各品系间选育组N、B采食量均高于非选育组,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选育组排泄氮量和血清中尿酸含量在改良2世代后明显低于非选育组和对照组(P〈O.05),排泄氮量分别降低7%~15%。综上所述,通过选育N、B新品系,能够改善产蛋性能,且显著降低排泄氮量,在BN杂种群中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申农Ⅰ号’猪的培育是上海市农委1998年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该猪是采用“长×(大×二)”杂种猪经横交固定、世代选育的方法而正在培育的一个母本新品系,目前选育工作已进入三世代。为了解申农Ⅰ号一世代猪的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及肉质性状,课题组进行了肥育性能测定。这一次性能测定是以申农Ⅰ号猪的一世代为试验猪,以“杜×(长×大)”洋三元猪作为对照猪。  相似文献   

8.
杜洛克猪新品系肉质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杜洛克猪新品系1-4世代同胞测定猪各项肉质性状的测定研究表明,其PH值为6.4,系水力为89%,肌内脂肪含量为3.96%,色值为15%。各项肉质指标均在育种目标规定的正常范围内,且肌内脂肪含量较高,说明该品系具有良好的肉质;世代选育未导致肉质下降,还相应改善了肉质;性别对肉质无明显影响;肉质性状间的相关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肌肉PH值、系水力和色值是衡量肌肉品质优劣的主要指标,而水份与脂肪含量是反映肉质风味的重要指标;随着胴体品质提高呈现肉质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长沙白猪系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和长沙市畜牧农场等单位正在进行选育的瘦肉型母系。现已选育到第四世代,其主要性能和体形外貌都较为理想。为比较长沙白猪与大约克夏猪、大约克夏×大围子之F_1杂交猪的肥育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指标,并探讨其适宜的饲粮营养水平和饲喂方式,在较少试验处理组合情况下,于1986年5月2日至9月27日在长沙市畜牧农场应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0.
杜洛克猪生长和胴体品质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完全闭锁的群体继代法对杜洛克猪进行选育 ,经过 1 4年 1 3个世代的测定与选择 ,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育种目标。主要经济性状的日增重比选育前提高 41 .43 % ,达 90kg体重日龄缩短 2 9天 ,单位增重饲料消耗节省 1 4.92 % ,胴体瘦肉率提高 5 .73个百分单位 ,背膘厚减少 3 0 .5 5 % ,眼肌面积和腿臀比例分别提高 6.1 6%和 6.46% ,胴体和肉质性状良好。  相似文献   

11.
对白色獭免R新品系选育群各世代间的选择进展进行了遗传响应分析,并估测了其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  相似文献   

12.
前言甘肃黑猪是内江、巴克夏与当地猪通过复杂育成杂交正在选育的一个猪种。各种性状正处在杂合状态向纯合状态转化的过程之中。肥育性状是黑猪世代繁育过程中选育的主要性状。用标化饲料逐代对肥育性状进行测定,排除由于饲养条件不稳定而造成巨大偏差,准确地进行选种是本试验的目的。为此,我们于1979年在饲料能量水平不同的条件下对甘肃黑猪一世代猪的肥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胜利白猪近交程度的分析及对主选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白猪Ⅰ、Ⅱ系经过7、8个世代的继代选育,群体平均近交系数分别达到8.36%和8.57%,随着群体纯合度的提升对主选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遗传力(h2)低的性状,如产仔数、产活仔数的影响不大,大体保持在1世代的性能水平。对于遗传力(h2)中、高的性状,如后备猪的生长速度和同胞育肥性能等性状,则随世代选育均有明显的改进,改进幅度在10%以上,显示适度近交没有影响世代选育的效果。杂交试验证明,杂交优势也未因群体近交系数的增大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杂交育种,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了体质强健好养、茧丝质优良、稳产丰产的中系蚕品种“东43C”和日系蚕品种“2065”,并组配成一代三元杂交种“东43C×7532·2065”。经二年省品审共同鉴定,其生命力、茧丝质性状、经济性状等各项鉴定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省审定标准,并于1996年4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的审定。  相似文献   

15.
黑花猪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饲养的主要猪种,经过1986年~1989年的连续选育工作,各项选育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地进展。为探索黑花猪在向瘦肉型猪改良过程中繁殖性状发生的变化,我们对黑花猪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及其性状间的遗传、环境和表型相关系数进行了估测。  相似文献   

16.
《养猪》2017,(1)
湖北阳新猪梅花星猪品系基于动物遗传育种理论指导下的世代选育工作,经过育种资源采集整合、性能测定、选种选配、世代繁育,以及开展繁殖力和生长发育性状等常规选育。试验通过利用传统方法对2月龄、4月龄、6月龄梅花星后备母猪的体尺、体重、背膘厚性状等开展测定选择。通过比较零世代选留群与供选群的选择差,以求获得较大遗传进展,此举将为建立梅花星核心育种群可持续世代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新疆白猪“21”型肉脂兼用型猪为素材,采用不完全群体继代选育法,从1997~2002年,经过5个世代的选育,育成了新疆白猪“21”型瘦肉型品系。主选性状全面达到育种目标。经过推广,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显现了“土三元”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丝羽乌骨鸡蛋品质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四川农业大学在成都黄忠种鸡场经过6个世代的连续纯系选育,培育出两个丝羽乌骨鸡蛋用新品系。本试验对这两个新品系的蛋品质性状进行了数据测定及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9.
草科鸡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草科鸡原产地选择草科鸡种鸡,建立30个家系,进行了3个世代的选育研究.通过选育和提纯,形成了外貌特征明显、优质性状突出、遗传稳定和生产性能良好的草科鸡种群;在选育过程中,进行了草科鸡体形体貌、种用性能、肉用性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营养成分的基础性测定,各种性能和指标呈世代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沂蒙黑猪在“七五”期间进行了五个世代的系统选育 ,遗传性能趋于稳定 ,体质外貌基本一致 ,生产性能有了一定提高。为了保存这一地方良种资源 ,山东省畜牧局于 1 995年 1 0月批准立项“瘦肉猪良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课题 ,确定继续对沂蒙黑猪进行选育。经过整群和选优 ,建立了 1个由 40头基本母猪、4个公猪血统组成的育种核心群。从1 996~ 2 0 0 0年 ,又进行了 3个世代的选育。为了检验七世代公猪后裔的育肥性能 ,2 0 0 0年 6~ 1 0月进行了本次沂蒙黑猪后裔 (同胞 )育肥性能测定。1 试验设计1 1 供试猪选择与分组在 2 0 0 0年七世代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