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黔北麻羊种质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黔北麻羊的来源与变化、分布地的生态环境特征、体型外貌、生理指标、生产性能、繁殖性能的研究,并与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相关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黔北麻羊在其分布地的生境特征、体型外貌、生理指标、生产性能、繁殖性能方面具有特点和特色,是一种比较独特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2.
宜昌白山羊是我国优良的肉皮兼用以肉为主的地方山羊品种,分析了宜昌白山羊选育历史、体型外貌、生产性能、适应性、杂交利用等种质特性,同时对宜昌白山羊种质资源保种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贵州地方山羊及南江黄羊CPT-1A mRNA水平的品种和组织差异,以黔东南小香羊、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以及南江黄羊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对肝、肾、心、肺、背最长肌、半膜肌、皮下脂肪中CPT-1A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从器官组织分布模式来看,黔北麻羊和南江黄羊CPT-1A mRNA水平都以肾中最高(0.0019和0.0019),贵州黑山羊以肝中最高(0.0074),贵州白山羊以背最长肌中最高(0.0011),黔东南小香羊各组织中无差异;从品种差异来看,心和肾中CPT-1A mRNA水平以南江黄羊最高(0.0018和0.0019),肝和肺中以贵州黑山羊最高(0.0074和0.0027),皮下脂肪中以黔东南小香羊(0.0007)最高,背最长肌和半膜肌中各品种无差异。结果提示,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以及南江黄羊CPT-1A基因的器官组织分布模式存在差异,肝、肾、心、肺和皮下脂肪中CPT-1A mRNA的表达存在品种间差异,此结果为研究该基因与贵州地方山羊脂肪沉积及肉质性状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贵州高寒山区放牧型羔羊的优化杂交组合,探索本地黑山羊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选取日龄相近的F1南江黄羊(♂)×(♀)本地黑山羊、F1努比亚山羊(♂)×(♀)本地黑山羊及贵州本地黑山羊羔羊各30只,按品种分成3组,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观测其90 d后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屠宰性能。研究结果表明:F1努比亚山羊(♂)×(♀)本地黑山羊组的日增重、体高、胸围、屠宰率、净肉率等指标均优于F1南江黄羊(♂)×(♀)本地黑山羊组和本地黑山羊组。说明F1努比亚山羊(♂)×(♀)本地黑山的生产性能比较优良,适合在贵州高寒山区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雷公山山区放牧山羊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mRNA表达的组织分布规律,使用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对黔东南小香羊、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和南江黄羊的肝、肾、心、肺、背最长肌、半膜肌以及皮下脂肪组织中ACC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黔东南小香羊、黔北麻羊、南江黄羊ACC1 mRNA均主要在皮下脂肪中表达,其水平分别为3 919.545 6、900.556 8、1 550.559 2;贵州黑山羊ACC1 mRNA主要在肝脏内表达,其水平为2 367.425 8;贵州白山羊ACC1 mRNA主要在肌肉组织和肝脏中表达,其水平分别为背最长肌420.110 9,心351.436 1,半膜肌268.031 1,肝200.414 1。在皮下脂肪和肝脏,贵州白山羊ACC1 mRNA的表达水平都明显低于其他品种。由此可见,雷公山山区放牧山羊ACC1 mRNA主要在皮下脂肪和肝脏中表达。  相似文献   

6.
1 优良品种的选育 母猪宜选用大约克(父本)×长白(母本)所产生的二元杂交母猪,再用杜洛克作终端父本,就可生产出杜大长纯三元杂交商品猪.培育后备母猪需从母猪的体型外貌、产仔性能、生产水平等方面进行多次筛选留用.后备母猪应经常运动,饲喂空怀母猪料,待到7~8月龄、体重100千克时便进行配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RHGAP11A基因与南江黄羊生长性状的关联。【方法】以南江黄羊(母羊,n=243)为试验材料,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筛选ARHGAP11A基因的SNP位点并分析其与性状之间的关联。【结果】在南江黄羊群体中共发现ARHGAP11A基因16个SNPs位点。g.3483AG和g.3621GA的纯合突变具有增加南江黄羊体重(2月龄、6月龄和12月龄)以及胸围(6月龄)指标的趋势(P0.05),而在g.3525AG位点AG型羊初生重、12月龄体重和12月龄胸围显著高于GG型个体(P0.05)。AAGT单倍型山羊体重体尺均高于AGGT和GGAT个体(P0.05)。【结论】南江黄羊母羊群体中ARHGAP11A基因突变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进一步验证其功能后在选育中可考虑其作为辅助选择标记。  相似文献   

8.
利用顺昌县现有和新引进的南江黄羊种群,采用家系内个体指数法,进行世代扩繁选育,结果表明:第3世代后备公、母羊2、4、6月龄体重比第1世代同期体重提高13.16%~16.43%,公羊差异显著,母羊差异极显著;公羊初生至6月龄平均日增重为95.5 g,母羊为90.0 g,分别比第1世代提高15.45%、15.38%;第3世代公、母羊6月龄胸围、体长和体高比第1世代提高5.88%~10.77%,差异均极显著;第3世代公、母羊6月龄体重、体长、体高和胸围的变异系数(C.V)与第1世代相比均有下降,体型外貌均匀整齐;3个世代的繁殖性能、羔羊初生重和每个世代内各月龄性别间体重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安徽省羊肉生产水平和养羊经济效益,引入世界著名肉羊品种波尔山羊和萨能奶山羊,与本地安徽白山羊进行杂交改良,并对安徽白山羊及其二元杂交(波×安,萨×安)、三元杂交(波×萨×安)和级进杂交(波×波×安,波×波×波×安)的生长发育与繁殖性能进行测定.结果显示,0~12月龄羊的日增重,波安F3(118.3 g)、波萨安(107.8 g)、波安F2(110.2 g)、波安F1(102.5 g)、萨安(84.5 g)分别比安徽白山羊(60.4 g)提高95.9%、78.5%、82.5%、69.7%和39.9%;产羔率,安徽白山羊(236.0%)>波安F1(213.3%)>萨安(209.0%)>波萨安(204.2%)>波安F2(198.6%)>波安F3(189.8%);2月龄断奶羔羊成活率,波萨安(94.9%)>萨安(93.6%)>波安F2(93.1%)>波安F3(92.5%)>波安F1(92.3%)>安徽白山羊(90.7%).试验结果揭示了“波萨安”三元杂交的生产效能最高,其次为“波波安”二元级进杂交.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选择恩施本地白山羊与南江黄羊、波尔山羊杂交一代为试验研究对象,试验设羔羊试验组、育肥试验组及其对照组(恩施本地白山羊纯繁一代),试验组用羔羊精料补充料、肉羊精料补充料和栽培的优质牧草(黑麦草、红三叶混播牧草)饲喂,对照组用传统精饲料(玉米)和天然牧草饲喂,其它饲养条件要求一致。试验总天数90天,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羊日平均增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说明在生产实践中值得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石屏县山羊品种由于高度近亲和乱交配,品种严重退化,体格变小.石屏县山区有广阔的草场和一定的畜牧养殖基础,怎样利用草场优势,改良山羊品种,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实践证明:只要加大山区科技示范力度,依靠和利用当地资源,用新的科学技术去发展畜牧业,必将是一项大有希望、大有作为的事业.  相似文献   

12.
波尔山羊与黄淮白山羊杂交改良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波尔山羊公羊与黄淮白山羊配种的平均产羔率为 2 1 1 .3%。杂一代羔羊平均初生重 3.1 5kg ,其中母羔重 3.0 6kg ,公羔重 3.2 4kg ,比本地山羊大。早期生长发育快 ,初生至 30日龄和 30~ 6 0日龄日增重分别为 2 35g和 2 0 3g。 6月龄产肉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13.
鲁北白山羊与波尔白山羊杂交改良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肉羊高效生产技术推广项目由山东省财政厅下达,无棣县农业高科技示范园承担。根据无棣县养羊业生产发展实际,通过加速引进波尔山羊的纯繁与快推、扩大杂交改良面和推广科学饲养配套等技术措施,快速敢良鲁北白山羊,提高肉羊良种化水平和出栏商品率,带动农民加快致富步伐,促进肉羊生产向规模化、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山羊胎期肺的组织发生 ,将肺的发育分为 5个时期 :1胚胎期 (3~ 5周 ) ,肺芽分支形成主支气管 ,主支气管长度不断增长并萌芽出叶支气管 ,均衬以假复层柱状上皮 ;2腺状期 (6~ 12周 ) ,以支气管树发育为主 ,小支气管及终蕾衬以假复层和 /或单层柱状上皮 ;3小管期 (13~ 14周 ) ,以呼吸部发育为主 ,原始肺泡开始形成 ,呼吸性细支气管和原始肺泡衬以未分化的立方上皮 ;4囊状期 (第 15周 ) ,呼吸部发育显著 ,肺内细支气管及其末端呈现出“充气”状态 ;5肺泡期 (16~ 2 2周 ) ,以肺泡的形成和分化为主 ,肺泡上皮分化为扁平的肺泡 型细胞和立方形的肺泡 型细胞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山羊睾丸组织为材料,用RT-PCR法成功克隆了山羊DAZL基因的cDNA序列950 bp,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含有885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95个氨基酸,与牛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97%,编码产物含有典型的RNA识别基序RRM和DAZ重复基序;将山羊DAZL基因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EGFP-C1上,构建了山羊DAZ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DAZL,采用脂质体法将其瞬时转染至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中,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确定重组质粒在山羊BMSC内的表达和定位。  相似文献   

16.
用OARAE101、OARFCB11、MCM218、MCM38、BMS2508、BM143、INRA063及MAF65等8个微卫星座位,对福清山羊、戴云山羊及波尔山羊11个群体350份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1)11群体共检测到6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座位为8.60个,其中23个等位基因为11个群体所共有,4个等位基因为福建地方山羊所特有;(2)福清山羊、戴云山羊和波尔山羊总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5.33、4.58和4.80;(3)福清山羊的平均杂合度为0.7889,戴云山羊为0.7745,波尔山羊为0.7930;(4)福清山羊与戴云山羊Nei氏标准遗传距离为0.2415-0.3485,与波尔山羊为0.4552-0.5767,戴云山羊与波尔山羊为0.5845-0.7026.本结果表明福建地方山羊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具有较高的选择潜力.  相似文献   

17.
以宜昌白山羊为研究对象,探索了促卵泡素(FSH)不同剂量的超排效果。结果表明,CIDR+FSH+PG法处理宜昌白山羊,同期发情率100%,随着FSH剂量的增加,超排处理的宜昌白山羊黄体、回收胚胎和可用胚的数量增多。当FSH注射剂量为18 AU/只时,6月龄宜昌白山羊平均排卵点为18.60个、回收胚胎15.60枚,其中可用胚14.20枚;12月龄羊平均排卵点为20.00个、回收胚胎16.25枚,其中可用胚14.00枚。因此宜昌白山羊超排处理的适宜FSH剂量为18 AU/只。FSH剂量为18 AU/只时,6月龄羊的超排效果与12月龄羊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宜昌白山羊性成熟即可进行超排处理,该研究结果可为同期发情、超数排卵在宜昌白山羊产业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山羊补饲可以提高增重率,降低死亡率,是提高养羊生产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该文介绍放牧山羊补饲技术,包括补饲饲草的储备、时机选择、补饲方法和补饲量。  相似文献   

19.
山羊痘病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以皮肤、黏膜发生特异性的痘疹为特征,其流行快,发病率高,重者使病羊死亡,孕羊流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