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被测交的5个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中,没有1个能使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恢复可育性。分别以纯合型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Rs1046和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杂种中杂3号作父本与具有不育细胞质的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花叶恢杂交,成功地将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导入到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花叶恢中。以作者自己选育的具有不同来源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作父本与得到的具有波里马细胞质的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株不断回交,并将所有回交后代种子混合种植,建立起了一个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轮回选择群体。  相似文献   

2.
属间体细胞杂交创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鉴定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获得了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4号与新疆野生油菜野油18的对称性体细胞杂种。杂种当代建成的6株植株中有2株雄性不育株。用中双4号做轮回亲本与不育株回交,不育株率随回交代数增加而升高,至BC3代大部分株系的不育株率接近100%,到BC4代不育性稳定,群体中无育性分离现象。用波里马CMS的恢复系和保持系与其测交,6个甘蓝型油菜品系均可保持该不育系的不育性,表明该雄性不育胞质与Pol不育胞质不同。  相似文献   

3.
细胞核雄性不育杂交同菜选育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报道了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RA1和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RA82的选育过程,调查了两用系群体内育性表现。结果表明,2个两用系内可育株与不育株的比例符合1:1的理论值,RA1群体内可育株自交后代均为完全可育,而RA82群体内可育株自交代后代育性分离比例为3:1。对细胞核雄性不育杂种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单株角果数通常存在较强的超亲优势和超标优势,而每角粒和千粒重则表现为负向优势。目前已获得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恢复基因,并获得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优异结合。  相似文献   

4.
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的创建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和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有着完全不同的恢保关系;分别以纯合型显性核不育系和显性核不育系杂种为显性核不育基因的供体,采用有性杂交方法将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导入到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LtfA中;用测交和连续回交方法,选育出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DGCMS-Yi-3A和DGCMS-153A及其保持系Yi-3B和153B;并从波里马的恢复系中筛选出2个显性细胞核+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92-5916和92-5942。  相似文献   

5.
白菜型油菜雄性不育材料的发现和育性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89年3月,我们在油菜甘白种间杂交(81008X托品)F_4代白菜型油菜品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经过两年多的观察研究,其测交和回交后代无育性分离,现有白菜型油菜品仲中存在着保持和恢复基因。初步认为,该不育材料属于核质互作的细胞质不育类型。该不育材料在盛花前总不育率为98.76%,盛花后育性有变化。与波里马不育系高温敏感型相比,其育生变化除高温因素外,对光照长度是否也有一定的诱导作用,或需要一定的积温后才能导致育性发生变化进行了讨论。后期可育株自交和兄妹交结实指数分别为0.044和0.090,低于自交不亲和结实指数1.0的标准,剥蕾自交结实指数也仅5.133。根据其雄性不育和自交不亲和双重性质、作者认为,该不育材料用于配制杂种,纯度可能优于白菜型油菜自交迟钝系和标志性状杂种。  相似文献   

6.
小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T9023A的选育及育性恢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丰富T型杂交小麦的不育系和恢复系资源,以优质多抗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轮回亲本,对T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T504A连续回交选育不育系,研究其雄性败育特点,并进行恢复系鉴定和育性恢复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回交转育获得不育系T9023A,其不育性稳定,雄性败育彻底,花药干瘪细长、不开裂,I_2-KI染色显示,花粉败育类型为圆败和典败。以具有野燕麦(Q型)细胞质的小麦品种川农26和川农27与T9023A测交,其测交F_1自交结实率(国内法)分别为80.3%和62.6%,川农26对T9023A的恢复能力更强一些。T9023A/川农26的F_2群体可育株与不育株分离比符合15∶1,表明川农26携带有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2对主效恢复基因。  相似文献   

7.
用普通甘蓝型油菜(B.napus L.)中油821与埃塞俄比亚芥(B.carinata Braun)进行正反交,在对后代向甘蓝型方向选择的同时,中油821×埃塞俄比亚芥正交组合出现的不育株,广泛选择反交组合的可育株对其进行成对测交。根据测交后代的育性表现逐代选具有保持能力,遗传稳定的后代。进而医得性状一致,无育性分离的异核型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的保持系。用不同的生态类型甘蓝型油菜品种或品系测交表明,在欧洲及亚洲类型的甘蓝型油菜中皆有它的恢复系。它的恢保关系与玻里马雄性不育系统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用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合型恢复株作母本,纯合型显性不育监保系作父本去雄杂交,经过自交和测交筛选。转育了一份对细胞质不育和显性核不育为恢复的广恢品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育性分离世代中,利用不育细胞质和显性核不育性对恢复基因传递的鉴别作用,可以显著提高目标基因型的选择机率,是转育广恢品系快速有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可育两用系选育成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育种家们把克服优质所带来的油菜产量降低的希望主要寄托在杂种优势的利用上。目前,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是细胞质雄性不育和细胞核雄性不育。核不育两系因大田制种要拔掉50%的可育株,使其利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我校从1982年开始了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的研究与利用,杂交品系华杂2号已开始在生产上试种示范。但是,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的育种程序复杂,育种周期较长,雄性不育系的繁殖成本较高,同时,象nap、波里玛和陕2A细胞质雄性不育存在着育性不稳定现象,即雄性不育在不同的条件下育性会发生变化(杨光圣、  相似文献   

10.
1970—74期间,用普通小麦的 T 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品种或品系)和具有 timopheevi 细胞质的恢复系研完了它们对雄性不育育性恢复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普通小麦中,根据各品种对不育系和恢复系育性反应,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由这三种类型品种转育成相应的易恢复或难恢复不育系,或不能转育成不育系。不育系育性恢复的难易,可通过具部分恢复力的恢复系与不育系或保持系(品种)测交鉴别。难恢复的不育系,可以通过易恢不育系的保持系来改良.恢复系与具有部分恢复力的品种杂交,有可能提高其恢复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油青四九菜心细胞核不育系的转育。[方法]以法45抗热大白菜不育系为不育源,通过常规杂交转育得到油青四九菜心细胞核不育系、新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结果]用可育品系与雄性不育系中不育株和甲型两用系中不育株杂交,以及新甲型两用系中可育株正反交,测定15个菜心可育品系基因型均为MsfMsf。按雄性不育系杂交转育方案,育成了大白菜细胞质油青四九菜心的新甲型两用系,雄性不育系和临时保持系。按照回交转育方案,完成了大白菜细胞质和菜心细胞质4个世代雄性不育系的转育,其后代雄蕊育性分离比例完全符合回交转育模式。[结论]在雄性不育系的转育过程中,注意同型株的选择,会有很好的转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报道了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 RA1和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 RA82的选育过程 ,调查了两用系群体内育性表现。结果表明 ,2个两用系内可育株与不育株的比例均符合 1∶ 1的理论值 ,RA1群体内可育株自交后代均为完全可育 ,而 RA82群体内可育株自交代后代育性分离比例为 3∶ 1。对细胞核雄性不育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率的研究结果表明 ,单株产量、单株角果数通常存在较强的超亲优势和超标优势 ,而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则表现为负向优势。目前已获得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恢复基因 ,并获得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优异结合  相似文献   

13.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物质代谢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对玉米Mo_(17)核背景三种雄性不育细胞质(T、C、S)系及正常可育细胞质(N)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花药组织的物质代谢系统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小孢子发生及败育的所有过程中,雄性不育细胞质系花药组织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以及淀粉酶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可育细胞质系。讨论了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物质亏损”现象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与展望(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国内外油菜杂种优势研究的历史,作者将其划分为探索、准备和应用三个阶段.对当前国内外利用油菜杂种优势的主要途径,如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细胞核雄性不育杂种,自交不亲和系杂种以及生态型雄性不育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基于对历史与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今后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趋势,即把优质育种、杂优育种和抗病虫育种紧密结合起来;以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为重点,多种利用途径相结合;同时预计生物技术在油菜杂种优势研究上将有较快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油菜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GCMS)三系是在综合了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CMS)三系和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优点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本文根据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的显隐性的不同,将GCMS分成显性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DGCMS)和隐性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RGCMS)。  相似文献   

16.
1993 ~1997 年通过对不结球白菜POL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不同品种或品系测交F1 及后代兄妹交、回交的世代遗传分析,研究其对雄性不育的恢保能力。试验结果表明,64 份不结球白菜品种或品系对该不育系雄性不育性的恢保能力不同,可分为完全保持系(4 份) 、完全恢复系(2 份) 、半恢复半保持系(7 份) 、高保持系(17 份) 、高恢复系(1 份) 和不稳定保持系(33 份)6 种类型。半恢复半保持测交F1 的兄妹交及回交可育株∶不育株呈1∶1 分离,可育株自交呈3∶1 或全恢复可育性。控制该胞质雄性不育的细胞核基因由1 对主效基因和若干微效基因所组成,恢复可育基因为显性,该不育性对温度敏感。  相似文献   

17.
白菜型油菜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白菜型油菜优良自交系进行种间杂交,轮回杂交,回交及多代选育,育成了白菜型油菜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800A,2818-2等。经观察,育性基本稳定。通过两年的测交,已找到了7个不同来源的恢复源,初步实现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配套。  相似文献   

18.
白菜型油菜雄性不育材料广丰A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白菜型油菜品种“广丰油菜”(Brassica chinensis)中的雄性不育株,通过测交、选择和回交育成白菜型油菜雄性不育材料广丰A。广丰A属核质互作的细胞质不育类型。根据广丰A的育性变化与29A—样,可能受高温和积温的共同影响,并具有一些共同的保持品种和恢复品种。广丰A与29A可能是同型细胞质。由于白菜型油菜自交衰退严重,对白菜型油菜“三系”选育中,自交所需的代数提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具有萝卜细胞质的一系列甘兰型油菜胞质雄不育系(Rac),其雄不育性十分完全和稳定,也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但存在幼叶黄化,花器官变异以及恢复系难找等问题。本研究结果表明:(1)Rac的幼叶黄化与雄不育性因子无直接关系;(2)可通过不同基因型的甘兰型油菜品种(品系)测交转育和选择,获得幼叶无黄化现象的Rac系;(3)在转育过程中,着重选择花冠大、花瓣鲜黄色、花药呈针状以及蜜腺退化不严重的Rac系,将有助于提高结籽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是当前利用油菜杂种优势的主要途径,也是最重要的授粉控制系统之一,而利用远源杂交引入近源种胞质来获得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是发掘新型胞质雄性不育系和提高雄性不育育性稳定性的有效手段。【方法】本研究以新疆野生油菜与甘蓝型油菜湘油15号属间杂种后代为基础,通过多代回交育成了不育性稳定的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993A。【结果】研究表明不育系1193A自交不结实,异交结实正常,具有典型的不育性状,恢保关系比较表明其与pol CMS具有不同的恢保关系,败育的时期主要发生在单核花粉期,在花药败育过程中绒毡层出现径向肥大和液泡化,挤压小孢子,最终导致花药败育。【结论】该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993A不育性稳定彻底,与pol CMS是不同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