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开发新型低糖健康烘焙产品,拓展赤藓糖醇的应用领域,应用响应面分析方法,选择赤藓糖醇添加量、面团炀发时间及泡打粉添加量3个自变量因素,以曲奇饼干的感官评定综合得分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优化分析,确定赤藓糖醇饼干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赤藓糖醇添加量为小麦粉用量的14.85%,面团炀发时间20.06min,泡打粉添加量为小麦粉用量的0.15%,制成品的感官评定综合得分最高,为89.89分。选取此参数组合进行验证试验,所得曲奇饼干形态完整、色泽金黄、口感酥脆、组织细密,感官评定综合得分为90.01分。  相似文献   

2.
对酥心糖的工艺参数及赤藓糖醇替代部分砂糖对酥心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赤藓糖醇对酥心糖的口感、颜色和抗氧化性影响不大,并能促进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的增殖,降低酥心糖的热值.  相似文献   

3.
拮抗根癌农杆菌的真菌筛选与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壤中筛选出对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T-37有拮抗作用的真菌菌株,采用琼脂柱法筛选真菌菌株,滤纸片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出来的52株真菌中首次筛选到1株对根癌农杆菌T-37有抑制作用的拮抗真菌Xj-Ⅴ-2,当Xj-Ⅴ-2菌株26℃,140 r·min-1,摇瓶发酵到第9天的发酵液其抑菌效果最为明显,抑菌圈直径为5.2cm,同时,生物量也达到最大,为0.460g·40mL-1.Xj-Ⅴ-2菌株所产生的抑菌成分主要向胞外分泌,且抑菌效果与生物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1-deoxy-D-xylulose-5-phosphate synthase,DXS)是2-C-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2-C-methyl-D-erythritol-4-phosphate,MEP)途径中的第一个关键酶,在植物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明确红花...  相似文献   

5.
采用离子排斥色谱法对赤藓糖醇及发酵产物L-赤藓酮糖进行了分析。以高交联度磺化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多孔微球作为固定相的Aminex HPX-87C离子色谱柱为分析柱,利用示差折光检测器分析了发酵液中赤藓糖醇和L-赤藓酮糖。通过色谱条件优化,选定了60℃柱温和30%(V/V)乙腈作为流动相。发酵液样品中赤藓糖醇和L-赤藓酮糖的平均回收率在97.2%~101.8%,精密度偏差在0.9%~2.4%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降解地膜对南疆棉田土壤水热及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降解地膜对南疆棉田土壤水热及棉花产量的影响,选取3种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天壮1号(T-1)、天壮2号(T-2)、天壮3号(T-3)]及一种新型生物降解地膜(HS),以PE普通地膜为对照,通过测定棉田降解地膜的降解情况及土壤水热,计算其棉田耗水及土壤生长度日,筛选适宜南疆棉田生产的降解地膜。结果表明:在棉花进入吐絮期时,T-3和HS的降解率达88.6%和58.7%,而T-1和T-2仅为15.9%和13.4%。不同降解地膜对棉田的水热状况也存在一定影响,对于生育期总耗水量而言,T-3和PE的耗水量较大,为688.6 mm和690.7 mm,但T-3的耗水模数明显高于PE处理。在土壤生长度日上,4种降解地膜在棉花全生育期土壤生长度日均低于PE地膜,其中T-3和HS的土壤生长度日比PE地膜低了294.3℃·d和222.8℃·d。在棉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上,T-1比PE高6.2%和7.2%,HS明显低于PE地膜,但T-3和PE地膜差异不大。综上,T-1和T-2增温保墒效果好,产量较高,但降解效果差。T-3降解速度较好,增温保墒的性能低于PE地膜,但能够满足作物对温度和水分的需求,使棉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接近PE地膜。因此,在南疆棉田降解地膜T-3替代PE地膜应用于棉花生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胡长庆  鲍玉婷  徐伟  郑春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664-1666,1742
[目的]筛选丝状石油降解真菌,并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从宁波象山港及镇海炼化厂卸油区域受原油污染的海水和土壤中筛选目标菌株,并对其降解原油的速度、耐油性、接种量、氮磷营养需求等进行探讨。[结果]得到3种目标菌株,分别为丝壶菌属(Hy-phochytrium Zopf),网囊霉属(Dictyuchus Leitgeb)和腐霉属(Pythium Pringsheim),并命名为S-3、T-1和T-2。3种菌株均具有降解原油快速高效的特点,接种量在0.5%~1.0%(V/V)时,处理5d对原油的平均降解率达到57.00%~65.00%。S-3菌株耐油性强,适应寡氮磷营养环境;T-1和T-2菌株耐高氮磷营养环境,但高原油浓度不利于其对原油的生物转化。[结论]丝状石油降解真菌作为一种生物治理石油污染的新型微生物资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的赤藓糖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赤藓糖醇的方法。[方法]采用Alltech Prevail Carbohydrate ES色谱柱(4.6 mm×250mm,5μm),乙腈∶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器为RI 2000。[结果]线性范围为10~100μg,相关系数r=0.997,RSD=2.12%(n=7),样品回收率在99.3%~103.2%。[结论]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赤藓糖醇的方法,该法分析准确,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9.
2-甲基-D-赤藓糖醇-2,4-环焦磷酸合酶(MDS)基因曾被认为是调控植物2-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MEP)途径的一个关键节点。为解析杜仲MDS基因序列信息和预测基因功能,以叶片cDNA为模板,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分离出杜仲MDS基因的cDNA克隆,并通过一系列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EuMDS基因cDNA全长976 bp,5′端非编码区长119 bp,3′端非编码区长146bp,编码236个氨基酸。推导EuMDS氨基酸序列中包含转运肽序列(A1~A56)以及多个植物MDS蛋白保守的功能位点(A84,A87,A89,A121,A213,A217,A221,A223,A228)。推导EuMDS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40.3%,β-折叠占13.6%,螺环结构占46.2%。推导EuMDS蛋白三级结构由3个亚单位组成,并相互围绕形成1个分子内腔。系统进化分析表明EuMDS蛋白与啤酒花MDS蛋白亲缘关系最为接近。预测所克隆的EuMDS基因在杜仲萜类生物合成中发挥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0.
溶磷细菌及组合对复垦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溶磷细菌对复垦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通过PVK平板稀释法从石灰性土壤中分离筛选溶磷细菌,将溶磷能力强的作为试验菌株,采煤沉陷区复垦第3年土壤为供试土样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单菌株及其组合对复垦土壤有效磷、磷吸附特性、油菜产量和吸磷量的影响。试验筛选出7株溶磷能力在296. 5~563. 5 mg·L~(-1)之间的菌株,其溶磷能力与溶磷圈直径(D)/菌落直径(d)的比值呈显著正相关;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RNA序列分析得出,W1、W6属于Enterobacter sp.,W2、W4属于Burkholderia sp.,W3、W5属于Rahnella sp.,W7属于Fluorescent pseudomonas。选择W3、W4、W7作为试验菌株,试验结果表明溶磷细菌可以提高复垦土壤有效磷、磷酸酶、蔗糖酶、油菜产量以及吸磷量,与单菌株试验相比,组合溶磷细菌对复垦土壤磷素影响较大,W3、W4、W7菌株组合复垦土壤有效磷、磷酸酶、蔗糖酶、油菜产量和吸磷量在所有组合中最高;溶磷细菌可以降低复垦土壤最大吸磷量(Xm)和吸附常数(k),W3、W4、W7 3株菌株组合复垦土壤最大吸磷量和吸附常数最小,分别为555. 6 mg·kg~(-1)和0. 002 8;因此在复垦土壤上W3、W4、W7 3株菌株共同施用对磷素有效性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石磊  郭庆港  李宝庆  鹿秀云  李社增  王洪港  马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68-12071,12096
[目的]筛选和鉴定能产Bacillomycin D的芽孢杆菌。[方法]通过PCR技术对36株具有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进行检测,筛选出具有Bacillomycin D合成酶基因的菌株,并利用快速蛋白液相色谱技术(FPLC)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检测,最后通过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对这些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共筛选出4株能产生Bacillomycin D的菌株,其中2株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2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结论]该研究为高效微生物农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产耐热纤维素酶菌株,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方法]分离筛选产耐热纤维素酶的菌株,并用菌种鉴定试剂盒进行鉴定。对产耐热纤维素酶的菌株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从江苏淮安土壤中分离出1株产耐热纤维素酶的细菌,将其命名为H3,经菌种鉴定试剂盒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H值为5.5,Cu^2+、Mn^2+对酶活性有一定的激活作用,Mg^2+、Zn^2+对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为降低纤维素酶生产成本以及推动生物质乙醇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两种途径筛选来自宁波海域的具有纤维素酶活性的海洋细菌。在实验室原有的365株海洋细菌资源库中,通过刚果红染色法筛选到27株纤维素酶活性菌株,活性比例为7.40%;在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的分离培养基中,共分离到70株海洋细菌,经过刚果红染色筛选到68株活性菌,活性比例为97.14%。在分析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大小的比值(Hc)时发现,两种途径筛选到的活性菌株在产酶能力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唯一碳源的分离培养基中,虽然活性菌株的比例高,但酶活力相对较小,Hc值大于2的菌株数为0;而从菌株资源库筛选活性菌株时,虽然活性比例小,但酶活力相对较高,其中有25.93%的菌株Hc值大于2,并且有两株Hc值高达5的菌株。研究亮点:近年来微生物来源的纤维素酶研究在国内外一直是研究热点,但宁波海域乃至浙江海域内却尚未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本实验从宁波海域采集海洋样品,比较了两种不同途径筛选海洋细菌来源的纤维素酶的研究结果,为海洋微生物的有效筛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实验中获得了7株活性较高的纤维素酶活性菌株,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索江西红壤α-淀粉酶分离株的多态性。[方法]以江西红壤中分离的产α-淀粉酶的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16S rDNA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研究产α-淀粉酶菌株的多态性。[结果]从江西红壤中共分离到33个产α-淀粉酶的菌株,用HhaI酶对这些菌株的16S rDNA进行酶切,共得7种酶切类型。这些菌株存在表型差异,而且呈现丰富的多样性。菌株间遗传背景有很大相似性,但个别谱带之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具有丰富的生态多样性。[结论]该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产α-淀粉酶的菌株在红壤中具有丰富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15.
三环唑抑制稻瘟病菌MIC的测定及菌株产黑色素能力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三环唑抑制黑龙江省116个稻瘟病菌菌株黑色素化的MIC值、黑色素合成量及三环唑抑制菌丝黑色素生物合成的有效中浓度(EC50-H),测定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稻瘟病菌菌株产黑色素的能力差异较大,产黑色素能力最强的菌株与产黑色素能力最弱的菌株的黑色素产值相差7.26倍。从三环唑抑制稻瘟病菌黑色素合成来看,绝大多数供试菌株对三环唑表现为较敏感。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耐药情况,采用纸片扩散法对从辽宁地区分离到的65株大肠埃希菌进行ESBLs检测及耐药性分析,并用PCR方法对确证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进行TEM、CTX-M、OXA和SHV基因型检测。结果发现,在65株大肠埃希菌中,20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阳性率为30.77%;在20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9株为TEM型,1株为CTX-M型,8株为同时携带TEM型和CTX-M型,1株为同时携带TEM型和OXA型,1株为同时携带TEM型、CTX-M型和OXA型。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且产ESBLs菌株均为多重耐药菌株。可见,辽宁地区产ESBLs猪源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较高,流行的主要基因型为TEM型和TEM+CTX-M型。  相似文献   

17.
2株哌嗪-2-羧酸单一对映体产生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分离得到的哌嗪-2-羧酸单一对映体产生菌的鉴定,从分类学上为筛选得到生物安全性高的生产菌株提供指导。通过形态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基于16SrDNA序列分析的系统发育分析对实验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2株哌嗪-2-羧酸单一对映体产生菌,均为G-杆菌,通过16SrDNA序列同源性比较及系统发育分析,菌株210属于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菌株418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菌株210、418的生理生化特征与其系统发育关系最近的种存在差异。通过将目的菌株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和形态生理结果与相关已知菌的比较,菌株210、418生物安全性较高,具有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曲均革  金甚益  绕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816-8817,8822
[目的]筛选产纤维素酶的海洋真菌资源。[方法]从杭州湾海域采集海水和海泥(沙)等样品,采用海水PDA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然后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上进行真菌分离纯化,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产酶菌株,并对其中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菌株进行了26S rDNA ITS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共筛选到72株产纤维素酶的海洋真菌,两株高产菌株的同源序列比对结果分别与Penicilliumfuniculosum和Pseudocercosporella fraxini的同源性高达100%和99%。[结论]该研究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改造和定向进化奠定了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豆豉中筛选出高产纤溶酶的菌株,并通过平板筛选得到高产突变株。[方法]从6种不同豆豉样品中,筛选得到具有较高纤溶酶活性的菌株,采用物理化学诱变方法进行复合诱变,再利用纤维蛋白平板对诱变后菌株进行筛选。[结果]得到1株高纤溶酶活力菌株,命名为DC-YC41,酶活达到742 IU/ml。[结论]初步判断,得到的这株高纤溶酶活力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