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育彬 Mack.  LA 《麦类作物》1997,17(1):3-5,14
一些含有1BL.1RS小黑麦易位的品种被认为耐A1毒害,但这种耐性基因位于1RS还是位于小麦染色体上尚不清楚,1988年至1992年间的ColumbiaMO用55中软红粒冬小麦遗传背景材料回交获得含有Kavkaz衍生的1BL.1RS和Amigo衍生的1AL.1RS易位的6个F4近等基因系,在液培条件下裂区设计法测定了1RS耐A1性的表达。所有小区采用含1mg/LAl的AlCl3进行处理,对照不含A  相似文献   

2.
以三交组合(10-A/88-1643//川育12号)的F9代群体的112个稳定株系为供试材料,研究了T1BL.1RS易位染色体对小麦农艺性状间偏相关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些性状间的偏相关在T1BL.1RS易位系和非易位系群体内均达到显著水平,一些性状间的偏相关则公在T1BL.1RS易位系群体内,抽穗期与每小穗结实粒数呈极显著的负偏相关;而在非易位系群体内,抽穗期与每小穗结实粒数则呈显著的正偏相关。这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测定了硬粒小麦的两个代换系Langdon1D(1A)和Langdon(Edmore-1B)及其具有不同胚乳蛋白组分的F2衍生系的籽粒产量性状和质量性状。测量结果,其产量性状和面粉质量性状有显著的基因型间差异,但籽粒的N水平差异不显著,根据尺码-排除液相层析法、面团揉和时间和峰值电阻法测得结果表明,具有Eemoreγ-45带的所有基因型的质量参数,如SDS-沉降值、麦谷蛋白的比例(P1%)均提  相似文献   

4.
作者以前曾设想利用粘果山羊草(Ae.kotschyi)的Sv型细胞质与1BL-1RS染色体互作产生的雄性不育培育杂交小麦(Toriyama等,1991,1993),在此设想中,雄性不育保持系可通过两个渠道获得,即回交法(Nonaka等,1993)和花药培养法.本文报道花药培养的结果。用 1BL-1RS染色体携带者911-B-8-10(简称st.911)与13个日本品种杂交,用 F1及 B1F1植株的花药进行培养,F1的胚形成频率高于亲本(日本品种),B1F1的胚形成频率低于 F1代。st.911和F1代较高的胚形成频率部分地得益于 1BL-1RS染色体.因为抗叶锈病基因Lr位于1RS染色体臂上,所以在再生单倍体植株上人工接种叶锈病菌(21B小种)可以选出抗病个体。用抗叶锈的加倍单倍体与带有1B染色体的(Sv)-中国春和带有1BL-1RS染色体的(Sv)-Saimon杂交,前者的F1表现出较高的自交可育性,而后者的F1表现出完全雄性不育,这说明,通过花药培养获得的抗叶锈病的加倍单倍体系可以用作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  相似文献   

5.
小麦籽粒体积是最稳定的产量组份,它对出标率亦有决定性影响.为了确定与G603—86的大粒(单粒重高于60mg,粒重约9mm)性状有关的染色体,用G603—86(P1)与Favorit(P2)的一套单体系杂交,先获得F1单体系,再由F2群体中选出3个F1二体系.在田间对F3二体系进行试验测定.用标准方差分析法分析表明,两亲本材料在粒重、粒长性状上有显著差异,但在粒宽或籽粒形态密度等性状上差异不大;部分同源染色体对粒重及所有粒重组份有明显效应,而基因组对这些性状均无明显影响;G603—86的6D和4A染色体能明显提高粒重,4A、4B、2B、3A及1B染色体能显著增大粒长,1A、1B染色体则可增加粒宽,6D、6A染色体可改进籽粒形态密度;G603—86小麦的大粒性状受位于多条染色体上并影响籽粒维度、形态及密度的不同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油菜黄籽突变体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甘蓝型油菜显性黄籽突变体933044产生于甘蓝型黑籽油菜复合杂交第8代。通过933044与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品系93431和721—1杂交,研究种籽粒色性状遗传。在933044×93431杂交组合中,F1表现黄籽,F2黄籽株与黑籽株呈3∶1分离。在933044×721—1杂交组合中,F1表现黑籽,F2黄籽株与黑籽株比例3∶13。以上结果表明突变体的黄籽性状受1对显性黄籽基因和1对上位显性黑籽基因互作控制。用Yc—yc和Bc-bc表示2个基因座的2对等位基因,Yc为显性黄籽基因,Bc为上位显性黑籽基因。黄籽性状的广义遗传力h2B=69.88%~86.18%,表明突变体933044黄色种皮性状有较高的遗传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测定了硬粒小麦的两个代换系Langdon1D(1A)和Langdon(Edmore—1B)及其具有不同胚乳蛋白组分的F2衍生系的籽粒产量性状和质量性状。测得结果,其产量性状和面粉质量性状有显著的基因型间差异,但籽粒的N水平差异不显著。根据尺码一排除液相层析法、面团揉和时间和峰值电阻法测得结果表明,具有Edmoreγ—45带的所有基因型的质量参数,如SDS—沉降值、麦谷蛋白的比例(P1%)均提高了;具有1D/1A染色体的代换系,其这种效应更加明显(提高2倍)。同时含有1D染色体和γ—45基因的基因型,其质量性状参数超过只含有1D或γ—45基因的基因型。这表明,除混粉参数、峰值电阻和阻尼衰退外的所有质量性状都有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8.
两个成熟期不穗发芽、籽粒α-淀粉酶水平始终保持很高的小麦品种与一个低α-酶的对照品种杂交,其F1、F2和BC1代分别种植,收获后对各群体籽粒分别进行α-淀粉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高水平籽粒α-淀粉酶的分离和重组受一个隐性等位基因控制,这种遗传方式使得很难把低活性的α-淀粉酶纯合个体与杂合个体(低活性α-淀粉酶表现型,但带有高活性基因)区分开来,并且这一遗传方式对小麦育种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称之为后熟α-淀粉酶的遗传基因并不与位于6B染色体长臂上的有芒抑制基因B2连锁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一些抗白粉病广谱性有效抗源已在小麦中确定出来,但在许多品种中抗性基因的特性还未知.从1982年国际冬小麦白粉病与锈病圃筛选的10个冬小麦品系作为试材,研究了作用基因的数量与抗白粉病的遗传模式.每个品系都同敏感性品种Chancellor杂交,在温室内用127号B.graminis小种接种亲本、F_1、F_2、BC_1(Chancellor×F_1)及F_3代群体幼苗,评价了白粉病反应.除过ST1-25外,所有亲本都表现抗性。遗传分析表明,C39和SI5中的抗性受3个显性基因控制,A55-2、R107、GO4779、OK75R3645及BulkPV63-6中的抗性由简单的部分显性基因控制.Armada与Chancellor间杂交产生的F_2、F_3及BC_1群体抗性表现不一致,但至少表明Armada有1个抗性基因,很可能是以前指出的Pm4b.VPM1和ST1-25中抗性各由1个隐性基因控制.10个亲本中表现出3至11个不同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10.
MR365的香味遗传及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R365及其作香味供体育成的香稻不育系湘香2号A、新香A、湘香2号S与V20B、V41B、珍汕97B、明恢63等非香亲本杂交,采用KOH溶液法测定杂交组合F1、F2、B1F1植株和F2米粒的香味表现,结果表明,MR365的香味遗传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在杂交水稻育种中,利用MR365育成了几个香稻不育系,并选配出一批香型杂交稻组合,其中香优63、新香优77、新香优80等高产优质组合已通过省级审(认)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对8个临型小麦杂种的公顷穗数、穗粒数、结实小穗数、株高、千粒重和产量进行了超标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组合的结实小穗数、株高、穗长、千粒重4个性状均具有明显的正向超标优势。有6个组合的公顷穗数正向超标优势也较明显,2个组合表现负向优势。穗粒数有5个组合表现负向优势。通过试验筛选出两个强优势组合,它们是:LSF4561/R89774-1-8-8-5和LSF87-5305/R89774-1-8-8-5。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油菜优质胞质不育系492A、保持系492B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艺性状好的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系224-2同时分别与非优质的胞质不育系D6A和保持系D6B杂交,使遗传基因转育到D6A、D6B之中,再从(D6B*224-2)BC1F2中选株与(D6A*224-2)BC1F2中分离朱育株测充、回交、同时测定父本品种,。这样能较快地稳定农艺性状,并将不育基因、保持基因和优良品质基因等整合到亲不育系、新保持系中,新不育系492A和新保持系492B的特征性多倾向于224-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小麦—黑麦1染色体易位系进行一般性鉴别和特殊性分析,分离单克隆抗体(mAb),分别用于识别在1B染色体编码的Mr40000γ—黑麦碱(808/10)和醇溶蛋白(218/7).用2—丙醇水溶液对面粉、粗粉或半籽粒进行提取.并直接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分析表明,当IRS与1A、1B和1D发生易位时,mAb808/10表现出阳性反应,而非易位小麦反应很弱.抗体mAb808/10对黑麦碱的束缚决定于能保持三维结构的蛋白质,如果蛋白质降解,抗体反应就会消失.mAb218/17几乎对1BL.1RS易位系的2—丙醇提取物不起反应,但对其它被测小麦呈阳性颜色反应.因此,1BL.1RS易位系的检测能够通过mAb808/10的阳性反应或mAb218/17的阴性反应来完成.此外,对单个2—丙醇样品提取物进行两项ELISA操作,能够鉴别出三个群体:1BL.1RS易位系、1AL.1RS易位系和非易位小麦.这些ELISA分析方法较之其它Gli—B1醇溶蛋白或Sec—1黑麦碱的免疫分析法具有简化步骤,缩短时间,样品筛选率高和可适用于面粉、粗粉或半籽粒样品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甘蔗新品种丰产性稳定性估测及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广义联合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福建省1995-1996年甘蔗新品种区试试验资料的8个供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进行估测和评价。结果表明:闽糖88-103蔗茎产量比对照种增产31.5%,经L.S.R测验,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其回归系数接近1,是一个高产稳产、早中熟、适应性广、农艺性状优良的新品种;选50蔗茎产量比对照种增产22.6%,增产达显著水平,回归系b〈1,是一个高产稳产、中晚熟、适应性广的甘  相似文献   

15.
李德芳  谭石林 《中国麻作》1999,21(1):20-21,29
利用红麻种子特殊颜色低产材料SCS1与高产抗病新品种KB2,KB11回交两次,从后代中选育出种子特殊颜色SCS11-06-1,SCS11-09等六个品系用74-3和KB2作双重对照,其中SCS11-06-1,SCS11-9表现突出。三三重复产量对比试验中,比74-3分别增产35.4%和37.5%,达到或超过KB2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对8个临型小麦杂种的公顷穗数,穗粒数,结实小穗数,株高,千粒重和产量进行了超标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组合的结实小穗数,株高,穗长,千粒重4个性状均具有明显的正向超标优势。有6个组合的公顷穗数正向超标优势也较明显;2个组合表现负向优势,穗粒数有5个组合表现负向优势。通过试验筛选出两个强优势组合,它们是:LSF4561/R89774-1-8-8-5和LSF87-R39774-1-8-8-5。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以前曾设想利用粘果山羊草(Ae.kotschyi)的S^v型细胞质与1BL-1BS染色体互作产生的雄性不育培育杂交小麦(Toriyama等,1991,1993),在此设想中,雄性不育保持系可通过两个渠道获得,即回交法(Nonaka等,1993)和花药培养法。本文报道花药培养的结果。用1BL-1RS染色体携带者911-B-8-10(简称st.911)与13个日本品种杂交,用F1及B1F1植株的花  相似文献   

18.
大豆不同来源短叶柄性状的遗传和有关农艺性状表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吉林引入的短叶柄材料公交7622—4—1—4 在南京与2 个长叶柄亲本南农94—524、洪引1 号杂交,表现一对基因分离结果,其与南京发现的短叶柄材料NJ90L—1SP杂交,F1 和F2 均表现为短叶柄,表明二者有相同的遗传基础,因NJ90L—1SP受两对隐性基因控制,故推论公交7622—4—1—4 可能亦受两对隐性重叠基因控制。从南农86—4×D76—1609 组合BC2F2 群体初步结果表明,D76—1609 短叶柄性状与豆荚伏茸毛间存在连锁现象,重组率r= 3.01±1.21% 。源于NJ90L—1SP和公交7622—4—1—4 的短叶柄叶枕不正常,农艺性状较差,尚难直接利用;源于D76—1609 的短叶柄与长叶柄后代相比表现晚熟、较易倒伏,但有可能获得高产、抗倒重组类型。  相似文献   

19.
高粱——苏丹草杂交草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Piper)Stapf)属高粱属植物中的不同种,但它们的染色体数(2n)均为20,杂交不存在遗传障碍。由于两者的遗传关系较远,性状差异很大,杂交后的F1结合了二者的优点,表现出了强大的杂种优势,叶宽、叶长、分蘖等主要经济性状接近高亲,株高眼过高亲,生物产量比高粱和苏丹草增产50%-100%。高粱  相似文献   

20.
利用红麻种子特殊颜色低产材料SCS1与高产抗病新品种(系)KB2、KB11回交两次、从后代中选育出种子特殊颜色SCS11-06-1、SCS11-09等六个品系用74-3和KB2作双重对照,其中SCS11-06-1、SCS11-9表现突出,在三重复产量对比试验中,比74-3分别增产35.4%和37.5%,达到或超过了KB2的产量水平。且在人工接炭疽病菌条件下,SCS11-06-1、SCS11-09均表现为高抗水平,高产抗病不早花特殊颜色种子标记品系的成功转育,将来对规范我国红麻种子市场,减少或消除假冒伪劣种子的流通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