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地中海水牛引进我国后,在广西地区的气候适应性及其生长发育情况。[方法]本试验选取地中海杂交后代水牛32头,对其生长发育前期阶段(0~12月龄)的体重、体斜长、体高、胸围、腹围等参数进行连续跟踪测定,并对其的生理生化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地中海水牛及其杂交后代水牛之间的体温、呼吸、脉搏等生理数值和各项血液生化指标没有差异(P>0.05),并与先前引进的摩拉、尼里及其杂交水牛数值相似;地中海水牛与摩拉、尼里和本地的杂交后代初生重是差异不显著的(P>0.05),随着月龄的增长,地中海水牛与摩拉、尼里杂交后代的各月龄体重增长速度比地中海—本地杂交水牛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地×摩、地×尼杂交水牛在0~12月龄之间的生长速度基本相同;地×摩、地×尼和地×本的杂交水牛1~12月龄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腹围变化趋势大体一致。[结论]地中海水牛引进我国后,不仅能够完全适应我国南方地区尤其广西的环境气候条件,而且表现出良好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以德宏芒市尼里拉菲×摩拉×德宏本地水牛和摩拉×德宏本地水牛为研究对象,对其杂交类型及胎次和高峰奶量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两种杂交类型间的高峰奶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胎次对杂交水牛高峰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1胎奶水牛高峰奶量与3、4、5胎高峰奶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胎次和杂交类型间不存在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3.
过去,在我国南方地区水牛是重要的役用家畜,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现在的水牛已经变成了乳、肉、役兼用型家畜。而奶水牛是广西特色农业产业之一,一直以来,广西的水牛奶产量都位居全国前列,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广西的奶水牛存栏数量稳居全国之首,达到5.35万头,产奶量2.65万吨。2018年广西为贯彻落实国家奶业发展政策措施,加大奶水牛产业发展力度,在稳固发展摩拉、尼里/拉菲水牛外,大力推广地中海水牛,进一步推进奶水牛规模养殖,做大做强民族奶业品牌,推动广西奶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但是,广西的奶水牛产业仍然偏小偏弱,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水牛繁殖率低、品种资源匮乏、冷冻精液精子活力差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破解这些难题,广西从2007年开始首次从国外引进少量地中海水牛冻精与本地水牛、摩拉水牛、尼里/拉菲水牛进行杂交试验。2011年再次从国外引进3万支地中海水牛冻精开展杂交改良推广应,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地中海水牛杂交改良效果良好,产奶量明显提高。2014年广西首次从澳大利亚引进活体原种地中海水牛59头,截至2019年12月底,地中海水牛纯种扩繁至300多头,其中核心能繁母牛200头,种公牛50头(采精公牛14头)。现将2019年牛场执行精细化饲养管理,提高地中海水牛冷冻精液质量与数量的做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弄清河川型水牛与沼泽型水牛杂交后代的核型,以及与其育性和亲本核型的关系,用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培养法对尼里拉菲水牛、德宏水牛及尼里拉菲水牛×德宏水牛F1代公牛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制作染色体标本,并进行G-带染色;利用BEION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对染色体标本分别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确定其染色体核型。根据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并结合其育性,分析染色体核型与其育性的关系。结果显示,尼里拉菲水牛核型为2n=50,XY;德宏水牛核型为2n=48,-4,-4,-9,-9,+t(4;9),+t(4;9),XY;尼里拉菲水牛×德宏水牛F1代公牛核型为:2n=49,-4,-9,+t(4;9),XY。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意大利地中海水牛冻精的授精效果及其在我国生长适应情况。[方法]利用国内首次引进意大利地中海水牛冻精与我国现有的摩拉、尼里——拉菲和本地水牛进行人工授精,试验选取自然发情的摩拉水牛20头,尼里水牛16头,本地水牛32头,年龄在2.5~9岁之间,采用直肠把握子宫角深部输精法,配种后40 d应用B超进行早期妊娠诊断怀孕情况。[结果]:摩拉、尼里——拉菲和本地水牛受胎率分别为50.00%、75.00%、56.25%,平均人工授精配种受胎率为58.82%,品种间人工授精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1)。[结论]表明引进地中海水牛冻精开展杂交组合,改良我国现有的水牛品种,提高其生产性能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漳州市位于福建省南端,属南亚热带气候.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水系发达,高温多湿,无霜期长达330天左右,饲草资源丰富,适宜水牛生长繁殖.我市自1964年开始从广西水牛研究所引进印度摩拉水牛及冻精,杂交改良闽南本地水牛,经过改良的摩杂牛--闽南奶水牛,能大大提高本地水牛的产奶量(本地水牛年平均产奶量350~500 kg,杂交水牛达1 639.5 kg),乳脂率也较高,因此闽南奶水牛在我市很受欢迎.现已有摩拉水公牛9头,巴基斯坦尼里公牛3头,闽南奶水牛5 000多头,继续发展闽南奶水牛的势头很好.据调查,闽南奶水牛一般以农户家庭式饲养(户养几头或十多头),饲养管理水平较差,产奶量偏低,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就尤为重要,下面就饲养管理技术作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7.
<正> 我省黄牛属于南方小型牛。体型矮小、役力也小,出肉率少,经济价值低,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改良。 我省从1973年开始用么拉水牛对本地水牛进行试点改良。后来陆续引进夏洛来、辛地红、抗旱王、海福特和西门塔尔牛对省内部分县的耕牛进行杂交改良。结果加大了体型和役力,提高出肉率,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经济效益不够明显,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从1984年开始在泰和县选择西门塔尔杂交改良牛进行试验,探讨耕牛乳、肉、役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德宏水牛进一步级进杂交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外周血及耳组织细胞培养法与染色体G-带分析对20头德宏本地水牛、25头摩拉与德宏二元杂水牛以及35头尼里与摩拉和德宏三元杂水牛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德宏水牛染色体数均为2n=48;二元杂水牛染色体数均为2n=49;三元杂水牛出现2n=49,2n=50两种类型。[结论]从细胞遗传学角度首次阐明了德宏水牛染色体核型特征,揭示了德宏水牛二元杂、三元杂后代染色体多态性遗传规律,并探讨了染色体多态性遗传机理及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丰富我国乳用良种水牛遗传资源、扩大种源、促进中国水牛杂交改良和水牛奶业的发展,文章对近几年引进意大利地中海水牛冻精对我国几个地方品种水牛(摩拉水牛、尼里/拉菲水牛、摩拉×尼里水牛以及本地水牛等)人工授精的情况进行资料汇总。结果表明:地中海杂交水牛平均情期受胎率为58. 82%,各杂交组合间差异不显著(P0. 05),杂交后代生长发育正常。地中海×摩拉、地中海×尼里/拉菲杂交公牛染色体数为2n=48+XY,母牛染色体数均为2n=48+XX;地中海×本地水牛杂交后代染色体有三种类型,分别为2n=48、2n=49、2n=50。各种杂交组合的怀孕期在309. 40~322. 89 d之间,平均为(314. 11±12. 07) d,杂交后代初产年龄最早为887 d,最晚为1 185 d,平均为(1 029. 71±130. 32) d。第一泌乳期平均泌乳天数为(316. 24±55. 62) d,总产奶量为(2 036. 18±590. 89) kg,305 d产奶量为(2 086. 16±383. 08) kg。地中海杂交水牛乳成分主要指标均略高于《广西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说明地中海水牛能适应我国气候环境,并且杂交改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盈江县牛人工授精受胎率,2013-2015年(每年的7~10月)对德宏本地黄牛30头、德宏水牛30头、杂交奶水牛30头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表明:发情率、受胎率分别为96.7%、73.3%(本地黄牛);93.3%、53.3%(德宏水牛);90%、50%(德宏杂交奶水牛),同期发情处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水牛饲养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为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促使水牛由单一的役用转为向乳、肉、役综合利用方向发展,自1982年开始进行水牛杂改工作,至1987年止,全县利用么拉和尼里牛冻精共冷配本地母水牛351头,受胎185头,情期受胎率  相似文献   

12.
水牛是我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之一。为了加速水牛的发展和提高水牛的品质,我区一九七八年开始引进摩拉水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水牛。五年来,用摩拉水牛冻精配种本地水牛1564头,产杂交牛636头,深受群众欢迎。为了摸索杂交牛的经济效益和生产能  相似文献   

13.
我县1985年底有水牛63,392头,其中繁殖母牛24,540头,占水牛群的38.7%。为了提高我县水牛的品质,除开展本品种选育之外,于1965年我们开始引进摩拉水牛,一九七七年又引进尼里一瑞菲水牛,全县十九个乡镇采取人工授精配种与本交结合,全面开展杂交改良,据1985年底不完全的统计,全县繁殖了杂种水牛2,193头,其中摩拉杂交,尼里杂交水牛和三品杂交水牛等达8,142头。而1986年仅有拉杂种1,540头,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牛乳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有水牛2276.0万头,乳、肉、皮等主要产品产量分别为265.0万吨、39.6万吨和11.9万吨,水牛头数及其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三位,水牛乳主要乳制品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广西本地水牛属沼泽型役用水牛,试验证明:采用河流型乳用水牛进行杂交改良,杂交二代水牛一个泌乳期泌乳量  相似文献   

15.
菲律宾水牛奶业现状菲律宾全国现有水牛320万头。1993年至1994年 ,水牛头数一度下降到最低点250万头。本地水牛属沼泽型水牛 ,历史上仅作畜力役用 ,日产奶量1.2千克。菲律宾年消耗4亿美元的乳制品 ,自产的乳制品只占全部牛奶供应量的2 %。为了提高奶制品的自给率 ,菲政府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水牛的杂交改良工作。当时从印度、巴基斯坦引进摩拉水牛的冻精 ,开始尝试对当地水牛进行杂交改良。期间水牛的杂交改良工作进展缓慢。1981年 ,联合国发展计划署 (UNDP)援助菲律宾开展水牛杂交改良的试验研究工作。试验结果表明 ,杂交改良水牛的泌乳…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1997-2005年人工授精技术、2002年胚胎移植技术、同期发情技术在盈江县水牛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结果1997-2005年盈江县应用水牛人工授精改良德宏水牛11 431头/次,受胎率50.81%;改良二品种杂交水牛660头/次,受胎率40.16%,德宏水牛的受胎率高于(P>0.05)二品种杂交水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用国产氯前列烯醇(PG)0.6mg/头·次处理后,水牛的同期发情率经产水牛高于青年水牛,(P>0.05),杂交水牛高于德宏水牛(P>0.05),体重401~530kg水牛高于体重300~400 kg水牛(P<0.05);发情明显水牛的可用率极显著高于发情不明显的水牛(P<0.01).经超排所获4枚可用鲜胚分别移植3头受体,90 d检查时的妊娠率为33.33%,但最终未产犊.  相似文献   

17.
德宏水牛是云南省优良地方品种,以耐粗饲、持久力强、繁殖力强、抗病力强而久享盛誉,过去只做役用和积肥。德宏州水牛奶业开发较晚,通过中——欧水牛开发项目,德宏州水牛奶业逐渐受到重视。本文简述了奶水牛和水牛奶特点,并初步分析了德宏州水牛奶业现状,从品种资源、市场、政策、效益等方面初步论述了该州水牛业的发展前景,探讨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一、发展过程我国水牛习惯供役用。广西畜牧研究所在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先后从印度和巴基斯坦引进了摩拉水牛和尼里水牛,和本地水牛杂交、繁殖出许多兼用型杂种水牛,并逐步向全区和外省推广。 1983年5月,我所在南宁市郊津头乡新兴大队首先选择一个农户养4头杂种水牛挤奶,接着又在白沙、亭子、沙井继续发展。从此每年都有新户发展也有旧户改行,到1990年12月止,发展到18户,共养大、小杂种奶用水牛246头,其中成年母牛121头,  相似文献   

19.
合浦牛杂交改良工作起步较早。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先后引进摩拉和尼里/拉菲公牛和冷冻精液,采用本交和人工授精相结合的办法改良本地牛,有较好的品改基础。水牛是本地牛改良的重点。到上世纪末,全县有良种公牛12头,人工授精配种点6个。三十多年来共杂交配种水牛26356头。配种受胎率45.1l%。  相似文献   

20.
刘学洪 《中国奶牛》2012,(23):23-25
云南省水牛乳用性能的杂交改良已有十多年历史。通过引入乳役兼用的河流型水牛与本地沼泽型水牛杂交,杂种水牛泌乳性能有很大提高。目前,云南省有乳用杂种泌乳水牛2.8万头,杂种牛一个泌乳周期的平均产奶量达1 000~1 500kg。为加快发展云南省奶水牛特色产业,目前,仍需要深入研究杂种水牛的泌乳特性、繁殖特点、营养需要以及饲养管理等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