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体外试验探讨了改性麦饭石对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效果,分别从吸附剂添加量、溶液pH值、振荡时间、平衡温度4方面研究了改性麦饭石对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效果,并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在37℃添加0.1%改性麦饭石,60 min内可以达到吸附平衡,随着溶液pH值的增加,吸附率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了麦饭石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的等温吸附特性,以及不同麦饭石添加量、振荡时间、温度、pH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麦饭石对AFB1的等温吸附曲线能很好地吻合Freundich等温线,温度不影响麦饭石的吸附能力。在一定范围内,麦饭石对AFB1的吸附率随麦饭石添加量、pH和振荡时间的增加而上升,但单位吸附量随麦饭石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3.
董志岩  童斌 《饲料研究》1997,(12):9-9,8
鳗鱼饲料添加麦饭石的试验福建农科院畜牧所董志岩童斌缪伏荣冯玉兰麦饭石是一种天然矿物。它具有溶出和吸附两大特性:能溶出多种对动物机体有益的元素如铁、铜、锰、钴、锶、锌等;能吸附消化道中的有害重金属如铅、镉、银和有毒气体如NH3、H2S等;调节机体新陈代...  相似文献   

4.
桑枝粉对水中Cr(VI)离子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枝粉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具有吸附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功能。采用桑枝粉吸附去除水中Cr(Ⅵ)离子,考察pH值、吸附时间、桑枝粉用量、Cr(Ⅵ)离子溶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测定吸附等温线,对等温吸附规律和吸附动力学过程作数学模拟。结果表明,桑枝粉对水中Cr(Ⅵ)离子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吸附量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吸附平衡时间为6h;桑枝粉用量增加,吸附去除率提高;Cr(Ⅵ)离子溶液初始浓度增大,吸附去除率下降。适宜的吸附条件为:桑枝粉用量5g/L,pH值1.5,温度25℃,吸附时间6h,Cr(Ⅵ)离子溶液初始浓度为10mg/L。桑枝粉对Cr(Ⅵ)离子的等温吸附规律符合Freundlich、Langmuir和Temkin模式,吸附呈单分子层形式,吸附性能良好,吸附易于进行。吸附动力学过程可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式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5.
桑枝粉对水中Cr(Ⅵ)离子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枝粉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具有吸附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功能。采用桑枝粉吸附去除水中Cr(Ⅵ)离子,考察pH值、吸附时间、桑枝粉用量、Cr(Ⅵ)离子溶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测定吸附等温线,对等温吸附规律和吸附动力学过程作数学模拟。结果表明,桑枝粉对水中Cr(Ⅵ)离子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吸附量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吸附平衡时间为6 h;桑枝粉用量增加,吸附去除率提高;Cr(Ⅵ)离子溶液初始浓度增大,吸附去除率下降。适宜的吸附条件为:桑枝粉用量5 g/L,pH值1.5,温度25℃,吸附时间6 h,Cr(Ⅵ)离子溶液初始浓度为10 mg/L。桑枝粉对Cr(Ⅵ)离子的等温吸附规律符合Freundlich、Langmuir和Temkin模式,吸附呈单分子层形式,吸附性能良好,吸附易于进行。吸附动力学过程可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式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耐镉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植物耐镉性的影响,并为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参考,以从湖南株洲清水塘化工厂重金属污染土壤样品筛选鉴定出来的一株耐镉性较强的真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基本生物学特性和对镉胁迫下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生长与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哈茨木霉生长的适宜pH约为7,最大生长量的培养时间约为72 h;哈茨木霉对镉离子的吸附率在镉浓度为100 mg·L-1时最高,达到63.54%;在镉浓度为0~300 mg·L-1条件下,哈茨木霉对镉离子的吸附方式主要为细胞壁吸附;在不同镉浓度下,哈茨木霉均能产生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正常培养条件下(镉浓度为0 mg·L-1时),哈茨木霉产IAA量为30.88 μmol·L-1,镉浓度为300 mg·L-1时,产IAA量为10.46 μmol·L-1;外源添加哈茨木霉能有效缓解镉胁迫对狗牙根根长的抑制、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并有效促进狗牙根对镉离子的吸收。本试验研究结果不仅为镉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提供重要菌株,同时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体外试验,将腐殖酸钠(humic acid sodium)与不同吸附剂进行复合,并进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脱毒效果研究,筛选出对ZEN吸附效果最佳的复合剂,并对构成复合剂的2种吸附剂比例进行研究,选出最佳比例,在本研究中称为最佳复合剂G,进一步研究反应体系不同因素(缓冲液pH、温度、处理时间、复合剂G的添加量、玉米赤霉烯酮的初始浓度、碱解析)对复合剂G吸附ZEN的影响。结果显示,1)试验中几种吸附剂中,腐殖酸钠与活性炭(active carbon)复合之后,脱毒效果高达95.17%,解析率约为4.94%,单独使用腐殖酸钠吸附ZEN的脱毒率为79.53%,通过腐殖酸钠与活性炭复合,其脱毒效果更好,并且复合剂G与ZEN形成的复合物非常稳定;2)在37℃条件下添加0.15%的复合剂G,在1 h内达到吸附平衡,随着溶液的pH升高,吸附率逐渐升高,pH在7~8之间时达到最高;3)ZEN初始浓度对复合剂G吸附ZEN有显著影响(P 0.05),其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向含有镉和锌重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中添加几种金属离子进行试验,旨在研究这几种金属离子的添加是否会影响钝顶螺旋藻粉对镉和锌吸附性能的影响。经过试验得出Mg~(2+)、Na~+两种金属离子的添加抑制了钝顶螺旋藻粉对Zn~(2+)的吸附性能,具有较大的抑制作用,Ca~(2+)、K~+的添加也抑制了钝顶螺旋藻吸附重金属Zn~(2+)的量,但影响的吸附性能不大;试验还得出金属离子Mg~(2+)、Na~+的添加对钝顶螺旋藻吸附Cd~(2+)的性能几乎不影响,但是金属离子Pb~(2+)和Cu~(2+)的添加较大幅度的降低了钝顶螺旋藻吸附Cd~(2+)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开发利用廉价生物吸附剂并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废水的处理,对食用菌菌糠进行了表面改性并研究了改性前后食用菌菌糠对Pb2+和Zn2+的吸附特性,调查了污水pH、重金属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和温度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食用菌菌糠吸附剂用量分别为16g/L和12g/L时,pH值分别为5和6、初始重金属浓度为20mg/L、吸附时间为3h、25℃条件下,达到了最大吸附量,对Pb2+和Zn2+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79%和88.96%,处理后的Pb2+和Zn2+浓度分别为1.442mg/L和2.208mg/L,接近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排放浓度1mg/L和2mg/L。食用菌菌糠对Pb2+和Zn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leundlich模式。  相似文献   

10.
麦饭石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麦饭石因其外貌似麦饭团而得名 ,是由花岗岩风化形成的一种对生物无毒无害 ,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矿物保健药石。它含有近20种对人和动物体有益的元素 ,对水质 pH值及水中矿物质元素有双向调节作用 ,能吸附有毒重金属、细菌、有机物及异味。麦饭石广泛应用于农业、饲料工业、动物养殖、食品工业、环境保护、医药及护肤化妆品等行业中。本文仅就麦饭石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简述。1麦饭石中的矿物质元素一般而言 ,优质麦饭石应为中性偏碱次火山岩 ,其岩石化学成分中 ,SiO2 含量应在65 %~70 %之间 ,Al2O3 含量应大于1…  相似文献   

11.
DM-2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沙枣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DM-2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沙枣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动态试验研究各因素对分离、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沙枣多糖样品溶液浓度为0.7 mg/mL、pH值为10、上样速率为2.5 BV/h、上样量为3 BV、洗脱剂浓度为55%、洗脱速率为1 BV/h、洗脱剂用量为3 BV时,吸附率和解吸率分别达到84.05%和97.3%。说明在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DM-2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沙枣多糖的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用粪分析法对蛋氨酸锌饲喂奶牛的表现吸收率进行了测试。试验分3组,每组同质奶牛4头,3组分别在饲料中按日粮加入6mg/kg、20mg/kg、60mg/kg锌含量的蛋氨酸锌。试验结果,3组奶牛的表观吸收率依次为85.02%、73.29%、64.66%。结果表明奶中锌不能和蛋氨酸锌的添加量成比例地增长,饲料中锌的食入量较低,奶中锌的表观吸收率较高。饲料中蛋氨酸锌的添加量以20mg/kg左右为宜。这项研究结果为奶牛饲喂蛋氨酸锌制取高锌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于室温20 ℃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0、0.5、1.0、1.5、2.0、2.5、3.0、3.5 mg·L-1)的碘化钾溶液处理下瑞德红三叶(Trifolium pretense)种子吸水率,幼苗植株Vc和碘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碘化钾浓度的上升,红三叶种子吸水率、植株碘含量会显著增加(P<0.01),并均在碘化钾浓度为3.0 mg·L-1时达到最大;而苗期植株Vc含量会随着碘化钾浓度增加而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试验对壳聚糖(CS)与Zn(Ⅱ)离子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螯合时间、Zn(Ⅱ)起始浓度、反应物的质量比、反应液的pH值进行优化,以螯合率为考察指标,并通过红外光谱对螯合物的组成进行表征,选择最优螯合条件。结果表明,壳聚糖与Zn(Ⅱ)的最佳螯合工艺为:Zn(Ⅱ)的起始浓度5mg/ml、pH值4.0、壳聚糖与Zn(Ⅱ)的比值5:1、螯合6h。红外光谱研究显示,CS与Zn(Ⅱ)发生了螯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稻草和麸皮为主要原料,在室温条件下(温度不定)通过单因素筛选出康氏木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对氮源、接种量、麸皮添加量、含水量、发酵时间和初始pH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的最佳发酵条件:氮源为尿素,添加量3%,接种量2%,稻草麸皮比7:3,营养液添加量150%,初始pH值3.0,发酵时间72 h,此时,羟甲基纤维素酶和滤纸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6.
马志强  史毅  种培芳 《草地学报》2022,30(6):1475-1484
为探究外源缓解剂对草坪草修复镉(Cd)污染土壤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镉为污染物,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作为修复草种,茉莉酸甲酯(MeJA)为外源缓解剂,设定培养皿和土壤作为培养环境,对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植物体内镉含量和土壤镉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芽实验中,MeJA浓度为50 μmol·L-1时,与单一镉处理相比,发芽率、活力指数分别增加117.39%和492.63%;75 μmol·L-1的MeJA处理较单一镉处理,转移系数和溶液中镉含量分别增加63.33%和23.10%。土壤培养环境中,施用浓度为75 μmol·L-1的MeJA后,较单独镉胁迫,转移系数和根系镉含量分别增加了62.07%和32.45%,富集系数上升97.80%,土壤镉含量最低点出现在MeJA施用浓度为50 μmol·L-1时,较单一镉处理下降23.28%。说明适宜浓度的MeJA可缓解镉对草地早熟禾的损害,提升草地早熟禾对土壤中镉离子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乳化剂对乳清蛋白溶液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亲水性的蔗糖酯还是亲油性的单甘酯,当加入到乳清蛋白溶液时,都能够有效阻止蛋白质分子的聚合。乳清蛋白Zeta电势值(绝对值)和体系的电导率值都是随着乳化剂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表面张力值都是在添加量为0.01%时达到极大值,而后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体系的黏度值随着添加量的增加一直增大。此外,同单甘酯相比,蔗糖酯能够更有效地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值、电导率值及乳清蛋白粒子的Zeta电势大小。  相似文献   

18.
陈莉  张宇  马沛勤 《草业科学》2013,30(5):812-817
为了去除重金属废水中的Cr6+,本研究以白菜(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渣为研究对象,应用二次回归旋转正交设计法,研究白菜渣对Cr6+的吸附效果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50 mL 10 mg·L-1的Cr6+溶液中,加入0.1 g白菜渣,pH值为5、温度为70 ℃、浸泡时间为5 h,预测的最大吸附率为99.73%,与实测结果98.7%接近。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二级动学模型,这说明该吸附机理是以多分子层吸附和化学吸附为主的混合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