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双链型”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高效配套技术及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实施了“双链型”复合农业生态系统,总结了稻田套种牧草养鹅和稻田养鸭的方法和田间管理技术,探讨了种草与养鹅、种稻与养鸭在时间上的相互衔接,开展了草 鹅-稻 鸭周年复合生态系统与常规稻-麦轮作方式的比较效益分析,表明该农业生态系统为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示范模式。  相似文献   

2.
研究实施了“双链型”复合农业生态系统,总结了稻田套种牧草养鹅和稻田养鸭的方法和田间管理技术,探讨了种草与养鹅、种稻与养鸭在时间上的相互衔接,开展了草+鹅-稻+鸭周年复合生态系统与常规稻-麦轮作方式的比较效益分析,表明该农业生态系统为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示范模式。  相似文献   

3.
“双链型”林-牧草-鹅-龙虾生态农业模式的高效配套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了"双链型"林-牧草-鹅-龙虾生态农业模式的合理建设方案,集成了林间种植牧草、牧草养鹅的高效配套技术。阐明了种草与养鹅、鹅与龙虾共育在时间上的相互衔接,分析了林-牧草-鹅-龙虾生态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稻、虾、草、鹅"模式是利用稻虾互利共生、稻田冬季休耕的特点,在稻田养虾,待稻虾收获后,在稻田种草养鹅;是一种周年高效循环种养模式,其生产过程绿色安全、节本增效,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效益和应用推广前景。该文从田间工程设置、品种选择、田间种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模式总结,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稻鸭复合系统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稻田养雌鸭(180只/hm^2)不施农药、稻田养雄鸭(180只/hm^2)不施农药、稻田施农药不养鸭、稻田不养鸭不施农药4个处理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粮食产量依次为6201.0kg/hm^2、6153.0kg/hm^2、5995.5kg/hm^2、4518.0kg/hm^2,分别比稻田不养鸭不施农药的增产27.14%、26.57%、24.64%。其中稻田养雌鸭不施农药处理比稻田施农药不养鸭模式增产水稻3.4%,增收成鸭324kg/hm^2;养鸭不施农药的水稻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效果为76.5%.其中防病效果为91%,防虫效果达74.5%,杂草控制系数为0.64。可见稻田养鸭不施农药是一种良性循环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桐庐县几年来对“三种五养技术”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套成熟的稻田养鸡、养鸭相结合的种养模式与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鱼、养鸭、种稻、栽高笋是充分利用稻田资源,加速发展淡水养殖的有效途径,也是开展水田生态农业,加强综合利用的一种有效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乡村音画     
<正>稻灯养鸭生态技术模式稻田养鸭技术是以生产绿色的稻米、蛋鸭和肉鸭为宗旨的种养结合生态农业技术,其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产出绿色、生态的农副产品,还能极大提高种养经济效益。而稻鸭共育和灯光诱虫技术的结合,则更能有效控制稻田有害生物危害,降低养鸭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那么,稻灯养鸭生态模式配套技术都有哪些呢?让我们观看视频了解。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稻田养鸭"就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运用到稻田管理上,以防治蟛蜞、蝗虫等稼害。特别是珠三角沙田地区多蟛蜞,蝗虫一类的稻田虫害,"稻田养鸭"很早就成为当地较为普遍的种养结合模式。明万历年间,陈经纶首次尝试用鸭子灭蝗虫大获成功。随后,其五世孙陈九振依先法将养鸭治蝗运用到稻田管理上。"稻田养鸭"在南方水田地区十分适用并逐渐流行,人们将水稻种植与鸭子养殖结合起来,形成"鸭埠之制"。"稻田养鸭"开始大规模、有组织地在广东沙田地区发展起来,对当时养殖业发展和商品经济繁荣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明清时期是"稻田养鸭"的传统技术阶段,以稻田放鸭为具体表现形式,主要充当补充鸭粮与生物防治的角色,在广东广袤的沙田地区普遍实践。  相似文献   

10.
稻田综合种养典型模式效益与配套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介绍了江苏省东台地区两种稻田综合种养典型模式基本情况,分析了两种种养模式成本投入和产出效益,总结了稻田养鸭和稻田养虾的配套关键技术,旨在响应中央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稻田综合种养,推动农业持续增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水稻生产的综合效益,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西安村创新示范"一稻两鸭"(即"一季中稻养两批鸭")新的生态模式配套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稻田养鸭示范基本情况在杨桥镇西安村示范稻田养鸭6.67公顷,先后分两批次放养适龄鸭苗3000只,示范"稻鸭共育"生态种养技术模式。水稻为一季杂交稻,鸭子为本地麻鸭。杂交稻播种时间为4月底至5月上中  相似文献   

12.
稻田养鸭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农业综合技术,续稻田养蟹技术之后在我省绿优稻米生产区推广的新的无公害生产绿优稻米的有效途径。稻田养鸭生态农业综合技术,主要利用鸭子的自然生活习性,把经过驯水锻炼的雏鸭日夜放养于移栽不久的水田中,利用鸭子的生活习性为水稻治虫,施肥、中耕、  相似文献   

13.
生态农业的核心是模式建设。介绍全州县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应用生态系统原理,汲取传统农业精华,与生态农业技术相结合,优化配置稻田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实践"猪—沼—稻—灯—鱼"、"稻—灯—鸭"、"稻—稻—食用菌"等稻田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14.
稻田养鸭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农业综合技术,续稻田养蟹技术之后在我省绿优稻米生产区推广的新的无公害生产绿优稻米的有效途径.稻田养鸭生态农业综合技术,主要利用鸭子的自然生活习性,把经过驯水锻炼的雏鸭日夜放养于移栽不久的水田中,利用鸭子的生活习性为水稻治虫,施肥、中耕、除草.  相似文献   

15.
稻田养虾效益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华容县发展了稻田养虾模式,农时种稻、闲时养虾,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效益,有效改善了因低湖田、冷浸田水患频发而粮食生产效益低的问题,也解决了季节性抛荒问题,把低湖田、冷浸田变成了"香馍馍"。华容县有16个乡镇、超过2600公顷稻田养虾,年产小龙虾4800吨、稻谷2.4万吨,产值2亿多元。北景港镇天星洲村共有132公顷低湖田,其中112公顷已发展稻田养虾,2014年全村稻谷产值353万元、小龙虾产值405万元。1.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稻田养虾是典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虾稻"共生共养,既破解  相似文献   

16.
作为浙江省杭州市级粮食功能区,金英农业560亩种植基地每年都被评为水稻高产示范方。据负责人童金英介绍,她一直很看好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所以在今年初实施了稻鹅泥鳅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现在已经有了可观的收获。稻鹅、泥鳅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就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的措施,既种植晚稻又养殖鹅和泥鳅,使稻田内的水资源、青杂草、水生动  相似文献   

17.
民国至20世纪80年代,是"稻田养鸭"传统技术阶段向现代技术阶段的过渡转型时期。民国时期,一套简单可行的"稻田养鸭"技术体系基本完成。后因工业化农业的兴起,化肥和农药等化学物品进入农田,"稻田养鸭"技术因不能满足人们高产高效的生产要求而倍受冷落,发展处于停滞阶段。在现代农业自我审视和观念转换的浪潮中,传统农业中的"稻田养鸭"技术重新获得人们关注。"稻田养鸭"技术从传统阶段进入现代阶段;"稻田养鸭"从简单的"稻田放鸭"转化成为系统的"稻鸭共生";"稻鸭共生"技术使传统的"稻田养鸭"技术在现代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2012年的晚稻收割季节,浙江省杭州市金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传来喜讯:今年已成功实现亩产"千斤粮、万元田"目标。这是金英农业大力发展稻田立体式生态种植、养殖模式所带来的成效。据负责人童金英介绍,她一直很看好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所以在今年初实施了"稻、鹅、泥鳅"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现在已经有了可观的收获。"稻、鹅、泥鳅"高效生态种养模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在稻田中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生态种养模式,促进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2018年开展了"一季中稻+一季虾"与"一季晚稻+两季虾" 2种"水稻+南美白对虾"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一季中稻+一季虾"模式产值24.660万元/hm~2,平均纯收益10.635万元/hm~2;"一季晚稻+两季虾"模式产值44.670万元/hm~2,平均纯收益达19.620万元,2种模式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为进一步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危害,七星分公司通过利用水稻、鸭子共育,实现生产绿色有机水稻种植和鸭子养殖。鸭稻共育生态模式主要是利用水稻和鸭子之间同生共长关系构建起来的一种立体种养生态农业系统,在水稻分蘖盛期时将鸭子放入稻田中生活,直到水稻抽穗期将鸭子赶出稻田,通过以田养鸭,以鸭促稻,兼顾鸭子的成长和水稻的生长,达到动物和植物同生共育,改变传统稻田单一种植模式,实现"化肥、农药、除草剂"使用零增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水稻与鸭子双丰收,从而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