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侨眷、知青、场长、劳模、局长……这就是彭隆荣的人生轨迹。不相关联的几个身份连着一条线:执着、使命、梦想。苦干与坚韧,工棚里住了20年成为侨眷,由不得彭隆荣——父亲自马来西亚回国,他生在广东,叔叔、伯伯等近200名亲人留在了海外。15岁,知青彭隆荣来到海南,从此与南田农场结下不解之缘。38岁,大学毕业后的彭隆荣面临多种选择,但他毅然回到南田农场,挑起场长重任。彼时的南田农场是海南农垦5个特困农场之首,负债几千万元,1万多名职工半年没拿到工资。  相似文献   

2.
海南农垦南田农场创建于1952年,位于三亚市境内。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受强台风的影响,橡胶主业遭到严重破坏,企业经营困难重重,债务高筑,至1991年沦为全国十大亏损农场之一,位居海南农垦5个特困农场之首。1992年以来,南田农场新班,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对于周晓——海南农垦南田农场东风分场的黎族职工——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他家实现了农场提出的"四个一"小康目标;汪洋副总理在海南调研时到他家里做客。提起这两件事,一家人都乐得合不拢嘴。周晓说,今年他还要好好地种芒果,向管理要效益,实现增产增收。1992年,南田农场开始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周晓一家积极响应号召,于1993年承包了13亩地种植象牙芒果430株,后通过改接换冠将品  相似文献   

4.
正1873元,是1992年南田农场后更名为海南农垦神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泉集团")的职工平均收入。那一年,南田人精心呵护的7万多亩橡胶林,被一场台风撕裂得东倒西歪。全国农垦十大困难企业之一、海南农垦五大特困农场之首的帽子,重重地扣在了曾经因为干胶生产受到国务院嘉奖的南田人头上。人口近3万的南田,贫困职工达90%以上,先后共有2000  相似文献   

5.
海南南田农场土地总面积近20万亩,是一个以生产经营橡胶、芒果和旅游业为主的国有农场。近年来,南田农场大胆实施科技兴果、创立品牌和建设营销体系“三大战略”,大大推动了芒果产业化发展进程。2004年全场职工自营芒果种植面积达4.2万亩,产量达2.6万吨,产值达1.51亿元,产量和产值双双创历史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6.
黎楠  高建邦 《中国农垦》2006,(12):65-65
禤广明原是海南省南田农场房地产公司一名职工。几年来,他在26亩鱼塘里做足了文章,依靠立体养殖,每年纯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成为南田农场首屈一指的养殖大户。  相似文献   

7.
2006年5月21日,海南南田农场场长彭隆荣、南非西伐利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史蒂芬·库尔,分别在芒果产业合作意向书上签字,海南农垦与南非公司芒果产业的合作据此全面开始.  相似文献   

8.
芒果是海南农垦南田农场的龙头产业,是职工增收的一大亮点。近年来,南田农场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坚持以敢想、敢说、敢创、敢干、敢拼、敢赢的"六敢"创新精神,以"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示范带动作用增强"为目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发挥国  相似文献   

9.
董进丰是南田农场1981年并场队的黎族职工,全家6口人,其中劳力5人。1995年在农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之初,他积极响应农场号召,带头承包26.4亩地种植芒果1056株,1997年收获。随着品种的不断调优和管理技术的不断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芒果飘香的时节,我们来到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的南田农场。如今的南田与十多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满山遍野连绵起伏碧绿苍翠的芒果园,取代了当年断枝残桩满目疮痍的橡胶林,到处是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景象。目前全场芒果总面积已达3.8万亩,投产2.3万亩,2002年总产芒果18601吨,产值8185万元。江泽民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到南田去视察过,亲口品尝了南田人的芒果,对南田人的辛勤劳动给予高度的评价。芒果这一龙头产业的兴旺,带动了南田农场各行各业的发展,扩大了职工的就业门路。就业门路一:学做中介人。先从一个胡姓青年说起。他原来…  相似文献   

11.
2006年9月,国家农业部批准同意在海南省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海南农垦南田农场建立国家级芒果良种良苗推广中心。据了解,该项目规划建设用地250亩,计划投资60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50万元,海南农垦自筹资金54万元。推广中心计划从国内外引进芒果良种良苗600种,2006年从省外引  相似文献   

12.
贡蓄民  袁燕梅 《中国农垦》2010,(5):F0002-F0002
<正>4月8日~12日,第九届世界芒果论坛在我国优质芒果盛产地海南垦区南田农场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出席并宣布论坛开幕。农业部总经济师杨绍品在论坛致辞中指出,近  相似文献   

13.
13年来,他带领农场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使农场经济实现飞跃发展,“十个经济指标”年年跃上新台阶。2004年,农场的主要经济指标又取得突破性增长的好成绩,其中全场社会总产值2.26亿元,劳均收入2.3万元,比上年增长15%。2100多户职工盖起了“芒果楼”、一部分职工还购买了小汽车,全场职工逐步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小康之路。 在海南省南田农场、职工群众都在交口称赞这个:[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关于南田芒果产业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之际,作者对海南三亚南田农场芒果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立健全监管体系,确保芒果质量安全;实施标准化生产,提升芒果品质;延长产业链,促使产品升级;完善销售体系,促进果农增收;实施品牌战略,获取最佳效应;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利用芒果论坛成果,促进芒果产业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一栋造价330多万的小洋楼,一部出行自用的小轿车,一家六口平淡而温暖的生活……海南农垦神泉集团(原南田农场)职工黄少明说,如果还像30多年前那样"盲种",自家这"芒果楼"就建不起来,"芒果车"也买不起来,家人为了生活只有四处奔波。"如今这红火的日子,都是屋后那连片的芒果树种出来的。"黄少明由衷感慨道。在南田,80%的职工都靠着种芒果奔上了小康,而这一切,用黄少明的话说,多亏了1993年南田农  相似文献   

16.
正3月18日上午,海垦神泉集团南田共享农庄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神泉集团东风分公司黎光分场隆重举行。该项目是海南农垦首个实施的共享农庄项目,毗邻海棠湾国家海岸旅游区,已被列为2017年海南共享农庄创建试点项目。本次开工的是项目468亩起步示范区工程,计划2019年春节部分建成并运营。海垦集团副总经理杨志成出席仪式并表示,南田共享农庄项目的率先奠基,标志着海垦六大共享农庄项目进入全面启动建设阶段。南田共享农庄项目职工参与度高,职工可以通过作物入股、参与建设工  相似文献   

17.
南田农场创建于1952年,距三亚市区20多公里,曾是一个以种植橡胶为主的国有大型企业,并因作出过重大贡献而受到过嘉奖,后因多方面原因而濒临倒闭。经过20年的再创业,南田农场发展成为名满天下、富甲一方的明星企业,从海南省农垦总局典型到海南省典型再到全国典型,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2001年以来,南田农场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农场”等18项国家级荣誉,被农业部、财政部、科技部确定为全国优质芒果示范基地、全国科教兴农与可持续发展综合示范县、全国科技星火计划示范项目单位、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南田农场职工禤广明1999年承包0.4hm2鱼塘搞养殖。2003年初他通过竞标,将鱼塘扩大到1.73hm2。几年来,禤广明依靠科学立体养殖,每年纯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2006年1~7月,他出售鱼、鸭、鹅、猪的纯收入,超过7万元。  相似文献   

19.
图片新闻     
<正>11月22日,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举办的第四期农垦宣传信息工作培训班在南田农场开班,来自全国各垦区从事新闻宣传、企业文化、品牌建设工作的负责人、工作人员等160人参加了培训。图为学员参观南田农场。  相似文献   

20.
王宏 《中国农垦》2006,(9):58-58
霍东龄,京信有限公司董事长,1970年插队海南省西联农场。 青少年时期的霍东龄跟当时大多数人一样,受当时“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而无心上学。1970年,他从广州七中毕业后便随知青大军来到海南,成为西联农场的一名农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