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不同干制方式对香菇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干制方式对香菇还原糖和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干制方式之间香菇还原糖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采用烘干方式干制的香菇还原糖含量最高,不同干制方式对香菇还原糖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晒干>阴干>烘干;(2)不同干制方式之间香菇多糖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烘干的香菇多搪含量最高,不同干制方式对香菇多糖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晒干>阴干>烘干,采取晒干方式干制的香菇多糖含量最低;(3)不同干制方式对香菇多糖和还原糖的影响规律相似,香菇的最佳干制方式为烘干,这样可使香菇还原糖和多糖得到最大的保留.  相似文献   

2.
毕玉霞  董红霞  方磊涵  孙学领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298-9298,9301
探讨了不同的炮制方法对黄芪中糖含量的影响,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了黄芪及其炮制品还原性糖、水溶性糖和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黄芪及其炮制品中水溶性糖含量依次为:生品>米制>酒制>盐制>炒制>盐麸制,生品的含量最高。而还原性糖依次为:生品>米制>酒制>盐制>炒制>盐麸制,生品的含量最高。黄芪炮制后其多糖含量均比生黄芪高,多糖含量依次为:酒制>盐制>炒制>米制>盐麸制>生品,酒制最高。为黄芪在临床应用中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苦瓜为原料,在研究苦瓜茶制作工艺中苦瓜的切片厚度、杀青时间、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4个单因素对苦瓜多糖含量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苦瓜茶制作的最佳工艺,提高苦瓜茶中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苦瓜茶最佳工艺为:切片厚度1 cm,杀青时间30 min,烘干温度60℃,烘干时间12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的苦瓜多糖含量为2.026%。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亚临界水提取豆渣中还原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利用亚临界水对豆渣中的可溶性大豆多糖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试验表明,豆渣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亚临界水温度为140℃,液料比为30:1 ml/g,提取时间为7 min,压力为1.2 MPa,盐酸提取量为6ml,该条件下还原糖得率达到57.2%.[结论]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亚临界水提取法最大的优点是提取时间明显缩短,且多糖得率提高.一般在多糖酶活力测定时,DNS添加量为3ml较适宜,且还原糖含量与吸光度之间的线性范围较宽.  相似文献   

5.
优选脱糖大枣最佳醇提工艺,使大枣中单糖含量降低,多糖和低聚糖保留下来。采用苯酚-硫酸法和3,5-二硝基水扬酸法对大枣样品进行总糖和还原糖(单糖)的含量测定,并根据总糖与还原糖之差,反映出多糖及低聚糖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综合加权评分法,以还原糖脱除率,多糖及低聚糖含量和枣渣得率这三个指标,对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加醇量、提取次数这四个因素进行考察,优选出最佳的脱糖大枣醇提工艺。结果表明,在考察的四因素中,乙醇浓度有极显著性差异,加醇量有显著性差异。综合考虑,选出脱糖大枣最佳醇提工艺为用16倍量的无水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一次,每次40 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得到的大枣渣中多糖及低聚糖的含量由原大枣粉末的41.08%升至59.14%,还原糖的脱除率高达70.22%,枣渣得率为68.00%,说明此醇提工艺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无花果多糖提取工艺,研究其生物功能.【方法】采用响应面与酶法联用优化无花果(Ficus carica)多糖的提取工艺,测定无花果多糖对糖尿病诱导大鼠血脂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无花果多糖提取最佳优化条件为酶解温度50.36℃,酶用量0.06g和pH 4.73.该条件下无花果多糖提取预测值为34.47%,验证值为34.13%.用无花果多糖连续给大鼠灌胃给药28d,发现无花果多糖能显著降低正常大鼠血糖(P0.05),极显著降低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P0.01),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的FBG、HbAlc、TC、TG,升高HDL含量.【结论】获得了无花果多糖提取最佳工艺参数,无花果多糖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并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7.
为寻求柴胡生产的最佳采收期,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总糖和还原糖、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采收期柴胡糖类含量动态积累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延后,柴胡中总糖、多糖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3号样品(7月15日采收)和8号样品(10月2日采收)的总多糖含量有2个高峰期。最佳采收期为7月中旬。建议在北方于7月中旬至8月初采收教好,柴胡糖和皂苷含量最高。该试验方法简便、快速、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优化山楂提取工艺,比较不同炮制方法与山楂多糖含量关系方法:采用Design expert 8.0软考察液固比、超声时间、提取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标准曲线法求不同炮制工艺山楂总多糖含量;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液固比52.3:1、超声时间1.62 h、提取温度81.1℃,多糖提取率为7.79%,多糖含量:生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山楂炭,分别为:7.72%、6.41%、4.92%、3.79%。结论 该工艺简单可靠,结果可以为山楂炮制质量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黄精多糖含量为参考指数,研究黄精药材和黄精饮片经炮制后对黄精中黄精多糖含量的影响,为黄精在实际生产中优选出更加合理的炮制工艺。[方法]预试验采用黄精药材和黄精片的不同炮制方法进行试验,得到多组样品,每个样品粉粹成细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精多糖的含量,对比得出最适合工厂生产的工艺。再选取润制时间、焖制时间和蒸制时间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设3个水平,以黄精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黄精炮制工艺进行优选。最后,用优选的炮制工艺进行可验证性试验。[结果]酒黄精饮片的炮制过程中,润制时间为主要因素。对于浸出物的分析,影响浸出物含量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蒸制时间、润制时间、焖制时间,即蒸制时间过长,浸出物含量明显会下降,说明酒黄精饮片在炮制过程中蒸制时间不宜过长。对于黄精多糖的分析,影响黄精多糖含量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润制时间、焖制时间、蒸制时间,即润制时间和焖制时间越长,黄精多糖的含量会越来越高。[结论]该试验以黄精多糖含量为指标,通过比较,得到黄精饮片加15%的黄酒润制10 h,蒸制10 h,焖制10 h,取出,干燥,为黄精生产最佳工艺条件且可行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以5个不同果皮颜色的普通型无花果品种的秋果为试材,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色素的变化,以及果皮色素含量与果实糖分累积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花果果皮中叶绿素含量先升后降,类胡萝卜素含量先降后升,花色苷含量在成熟期呈持续上升的趋势。无花果果皮颜色是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苷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果实成熟期不同色素的含量因品种而异,红色和紫色品种果皮中的花色苷含量远高于黄色和黄绿色品种。紫色品种M121成熟期不仅花色苷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而且叶绿素含量在5个品种中名列第二,一方面揭示了决定无花果色泽的色素多样性,另一方面表明了M121品种在抗氧化活性等方面具有的潜在的优势。无花果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持续上升,可溶性糖的大量积累早于花色苷的大量积累。各品种叶绿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均呈负相关,类胡萝卜素和花色苷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菜用甘薯叶中的多糖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对菜用甘薯叶片还原糖和总糖的吸收光谱、测定和提取条件进行研究,以间接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菜用甘薯叶片中还原糖的最适检测波长为493 nm,DNS显色剂用量为2.0 mL,显色反应时间为10 min,显色反应后静置时间10 min。还原糖及总糖样品液提取水浴温度为100℃,水浴时间为30 min;总糖样液酸解时盐酸用量为2.0 mL,沸水浴时间为20 min。此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和回收率符合实验要求,可准确测定菜用甘薯叶片中的多糖含量,实现了对菜用甘薯叶片中还原糖、总糖和多糖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2.
几种木本观赏植物抗旱生理特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一品红、变叶木、橡皮树、无花果为材料,测定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自由水与束缚水比值及脯氨酸含量,并对3项指标进行了隶属函数分析。结果显示:一品红、变叶木和无花果的细胞质膜透性显著高于橡皮树;叶片自由水与束缚水比值大小为无花果>一品红>变叶木>橡皮树;无花果和一品红的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变叶木和橡皮树,并且变叶木叶片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橡皮树。各项指标的隶属函数综合分析显示橡皮树抗性最强,其次是变叶木和一品红,无花果的抗旱性最差。  相似文献   

13.
棉纤维糖分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棉花纤维含糖检测中常用的糖分提取方法.水煮提取法、80;酒精提取法、0.05; Triton X-100溶液提取法.[方法]分别用这三种方法提取棉纤维中的糖分,并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可溶性总糖、用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测定还原糖来评价这三种提取方法.[结果]三种提取方法间所提取的含糖量结果差异不显著,但用水煮法制备的提取液测定出的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均稍高于其他两种提取方法.[结论]该方法耗时较短,成本低,因此建议选用水煮提取法,提取液可同时用于棉纤维的可溶性糖和还原性糖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山楂加工中还原型VC和氧化型VC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山楂加工过程中还原型VC和氧化型VC含量的变化。【方法】通过观测山楂打浆、糖煮和干燥工序中还原型VC和氧化型VC含量的变化,来研究其变化规律。【结果】应用EDTA 二钠和茶多酚处理能控制打浆中还原型VC损失,添加六偏磷酸钠可控制氧化型VC损失。真空糖煮比常压糖煮有利于山楂还原型VC含量的保持,但对氧化型VC含量影响不大。干燥对山楂还原型VC与氧化型VC含量均有显著影响。真空干燥和微波干燥有利于山楂还原型VC含量的保持。【结论】山楂果实含有较多的氧化型VC,其在加工过程中变化较明显,对山楂制品的总VC含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无花果果实品质与耐贮性,以无花果品种布兰瑞克为试材,进行果实生长发育期追施钾肥对果实品质与贮藏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适量增施钾肥能提高无花果采收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减缓冷藏期间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抑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和维生素C的损失,较好地保持了果实的品质,提高了果实的耐贮性。无花果每年每株2次追施1.0 kg氯化钾时,果实贮藏效果最佳。西北林学院学报22卷第6期黄鹏增施钾肥对无花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枇杷果脯真空渗糖和微波真空干燥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红军  杨勇  吴振  师萱  陈岗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254-2256
[目的]提高枇杷果实的附加值。[方法]通过试验优化详细探讨了枇杷果脯的真空渗糖和微波真空干燥工艺参数,确定枇杷果脯的最佳制作工艺。[结果]试验表明,枇杷果脯最佳真空渗糖工艺参数为糖液浓度40%、柠檬酸用量0.25%、渗糖温度40℃、渗糖时间90 min;最佳微波真空干燥工艺参数为真空度0.07 MPa、微波强度5.06 W/g、微波干燥时间16.4 min;按此条件进行验证试验,枇杷果脯质量最佳。[结论]研究建立了枇杷果脯的真空渗糖和微波真空干燥工艺参数,可为枇杷果实的精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在果脯制作过程中,采用真空渗糖取代旧工艺的糖煮,井且改浸糖抽空为喷糖抽空,以及增加一道没有抽空液的空抽工序和涮糖工序,同时在浸糖前后利用温差加强渗糖的综合速制果脯的新工艺.指出由这种新工艺制作的果脯,色、香、味、型、营养均优于旧工艺制作的果脯,配方合理,甜酸适口,在真空中能连续化机械生产,省工、省料,成本低,利润大。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无花果叶的化学成分、多种生物活性和临床应用等的研究进展。以不同采收期的无花果叶为原料,根据其大小、含水量、组织结构等特点,试制无花果叶袋泡绿茶,确定了杀青、揉捻、炒制等加工步骤的工艺参数,形成完整的无花果叶绿茶炒制工艺,提高了无花果叶的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无花果花芽分化与营养物质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布兰瑞克"无花果花芽形态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花芽分化期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在小花形成前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在花托分化前有积累,但此后则逐步下降;淀粉含量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不同品种和年限人参中糖类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不同品种和年限人参糖类成分的含量,并分析其分布规律。[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高丽参、西洋参、林下参和园参的总糖、还原糖和可溶性多糖含量分别进行检测。[结果]不同品种人参总糖含量以林下参最低;还原糖含量以林下参最低,高丽参和园参含量最高;可溶性多糖含量以林下参和高丽参最高。不同年限园参的检测发现,7年生园参的总糖含量明显降低,还原糖含量明显升高。[结论]不同品种人参糖类含量存在差异,且差异与生长环境和加工程序有一定关系;不同年限园参中糖类的含量与其生长年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