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深圳坪山农业园种猪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查阅资料,监测农业园的水、土壤、大气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十多年来该养猪场对用边环境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至2004年该农业园用水质量属于清洁水平,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属安全级,从空气中氨气浓度和细菌数指标来看,场区空气质量比场外差,距离场区越远,空气质量越好,按相关标准评判,均处在卫生标准的允许范围。过去12年间,该农业园的土壤肥力逐年上升,土壤和农业园用水所含的5种金属元素有较小幅度升降。研究表明,规模化猪场通过合理选点、环保、种养结合、绿化、加强舍内废弃物管理等措施可以确保长期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2.
1存在的环境问题 场区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场地选择,场区规划布局不合理,设计时场区绿化和粪尿处理考虑不充分,造成场区空气质量差,有害气体含量高,尘埃飞扬,粪便乱堆乱放,污水横流,土壤、水源严重污染,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和媒介虫类大量孳生传播,禽场居民点相互污染。  相似文献   

3.
1 科学选址 畜禽养殖场的环境会直接影响到畜禽产品的卫生质量.畜禽饲养场应选择无工业污染、环境安静之处,防止工业三废和噪音对畜禽的侵害.空气、水质、土壤均应经过专门机构检测并达到规定的标准.其中空气质量必须符合GB3095-1996中新国标一级.家禽用水须达到国家居民生活用水标准(GB5749-85)的要求.土壤环境质量参照农业部制定的无公害食品标准、蔬菜产地环境条件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场区要科学设计,合理施工,做到地面硬化、粪便易除、光线充足、通风良好、防暑防寒.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青海省乐都县容生生态养殖场现状和原有规划的调查与分析,结合现有生产环境和资源条件,对其场区布局进行重新规划,并对其生产工艺和场房利用进行了设计和改进。结果显示,该猪场可以在科学设计、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完成其原定目标,并在调整其发展重点后实现万头养殖规模。  相似文献   

5.
防止规模化猪场恶臭及有害气体危害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芳彬 《养猪》1998,(3):36-37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居民对肉类需求量的快速上升,城郊规模化养猪场发展很快,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实施“菜篮子”工程,相继建起了一批出栏千头、万头、甚至10万头以上规模的养猪场。京、津、沪规模养猪场就达3500个,深圳市绿美特农业园还建成年产10万头猪...  相似文献   

6.
对猪场阻断病原传播途径的生物安全措施分三个方面(猪场周围环境、场区、场区与外部接触区)进行了介绍,旨在提高养殖户的生物安全意识,更好地防治各种猪病。  相似文献   

7.
1科学选址 畜禽养殖场的环境会直接影响到畜禽产品的卫生质量。畜禽饲养场应选择无工业污染、环境安静之处,防止工业三废和噪音对畜禽的侵害。空气、水质、土壤均应经过专门机构检测并达到规定的标准。其中空气质量必须符合GB3095—1996中新国标一级。家禽用水须达到国家居民生活用水标准(GB5749—85)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低碳养猪业规模化猪场设计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美芝 《猪业科学》2010,27(5):28-30
根据我国北方采暖地区养猪场设施建筑现状、人类建筑节能减排措施,提出低碳养猪业的规模化猪场设计新理念,即通过建筑节能减排技术从设计上保证猪舍建筑具有良好的节能、保温、隔热效果。另外,在猪场设计中采用热损失低的采暖方式、发展太阳能猪舍建筑、利用地源热泵技术进行猪舍供暖和降温、进行屋顶绿化设计和对猪场场区进行绿化等,使猪舍成为"绿色建筑"。为低碳化的规模化猪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环境保护 1.1合理规划对新建猪场要进行全面系统的环境评估,着重处理好猪场与外界的关系。新建猪场必须距铁路和国家二级公路不少于1000m,距三级公路不少于500m,距四级公路不少于200m。场区要净、污道分开,生活区和生产区分开。既要使猪场所产的粪便尽可能施用于本地土壤,又要使本地收获的作物及牧草解决该猪场所需的大部分饲料。主要采用污染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实现生态型生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生产的迅速发展,猪场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为防止周围环境污染对猪场的危害,须合理选择建场场址、合理规划场地(场区划分、道路和绿化规划等)、严格卫生防疫制度和完善防疫设施等。猪场的环境保护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保护猪场环境免受外界的污染,二是防止猪场对自身环境和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养猪的效益很大部分取决于猪场的环境。猪舍卫生管理、疫病防疫,保持猪舍干燥通风,猪舍的温湿度、圈舍内空气质量等直接影响猪群的生长发育、影响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生猪异位发酵床垫料中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酰胺醇类和大环内酯类共54种抗菌药物残留量的LC-MS/MS检测方法,经超低温冷冻粉碎后的垫料样本,以费休氏-库仑滴定法测定水分,用Mcllvaine-Na2EDTA缓冲液和乙腈提取,经亲水亲脂平衡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用LC-MS/MS法测定抗菌药物残留量,最终结果以折水后含量表示。方法具有简便、高通量、抗干扰的特点,可以满足生猪异位发酵床垫料中主要兽用抗菌药物残留检测的要求。利用该方法,对12家养殖场垫料样本中5大类兽用抗菌药物的残留量进行了检测。12家养殖场垫料样本中共检出25种抗菌药物,各场垫料样本抗菌药物总残留量在0.7 g/t~28 g/t之间,其中四环素类药物对总残留量的贡献率在91.3%~98.8%之间。  相似文献   

12.
新型多层楼房式猪舍智能化机械清粪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规模养殖业用地越来越紧张,多层楼房式猪舍逐渐被众多业主所接受。与多层楼房养猪相适应的清粪、环控、喂料等配套工艺技术是这一模式成功应用的关键。文章针对四层楼房式猪舍设计了一种楼房式猪舍自动化刮板清粪工艺,在大跨度小单元全进全出式猪舍,舍内一层每单元采用一拖二刮板清粪机将粪便从湿帘端刮入风机端主粪沟;二、三、四层采用刮粪机刮粪、收集粪便通过落粪管落入一层主粪沟;舍外主粪沟采用一拖一刮粪机清粪。整套工艺采用自动化智能化控制,该系统能够大幅度提高清粪效率,减少人工,节约用水,有效改善猪舍内环境,提高舍内猪群的健康水平,从而提高养殖场的总体效益。  相似文献   

13.
规模化奶牛场的出现,在提升了养殖效率的同时,也伴随着粪污大量集中产生。大量未被处理的粪污被排放至环境中,一方面会对空气、土壤、水源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资源浪费,故对粪污进行无害化以及资源化处理既可以保护环境,也能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现状。本文综述了我国规模化奶牛场粪污资源化处理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陈冲  齐飞  韩华  施正香 《猪业科学》2021,38(3):88-93
粪污处理模式的选择是影响猪场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对国内规模化猪场粪尿清理、污水处理、末端还田利用等环节进行了系统阐述,对比分析了不同粪尿清理及污水处理方式下还田利用的效果及投资运行成本。规模化猪场污水处理首选种养结合模式,当污水不具备资源化利用条件时可选择达到农田灌溉标准的经济、高效污水处理模式。对于用于农田灌溉用水的污水处理,从投资和运行成本考虑优先选择水泡粪+污水预处理+UASB+A/O模式,土地资源不足情况下选择干清粪+污水预处理+UASB+A/O处理模式。采用沼液还田时,若配套土地面积充足,可选择水泡粪+污水预处理+黑膜沼气处理模式,配套土地面积不足时选择干清粪+污水预处理+黑膜沼气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现场走访和随机采样检测等形式,选择福州辖区内获得省级《种畜禽场生产经营许可证》的4家条件较成熟的种猪场开展主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3个场基本具备开展无猪伪狂犬病的评估认证条件,其他病种通过查找原因、调整免疫方案和开展免疫效果评价与病原检测等措施,逐步达到各病种的净化条件,可在全市种猪场中起示范、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洛克沙砷对养猪场周围环境的污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2个有代表性的长期使用洛克沙砷的养猪场,测定其周围土壤及蚯蚓中的砷含量和蚯蚓体内几种酶的活性,并与实验室模拟试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长期使用洛克沙砷的养猪场周围的土壤及用饲喂过洛克沙砷的猪粪作肥料的土壤都存在砷污染。生活在其中的蚯蚓会造成砷的富集及酶活性的改变。蚯蚓可以作为检测土壤洛克沙砷的指示生物,同时证实模拟试验的结果对真实环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规模化猪场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在分析规模化猪场对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程度大小的基础上,相应地指出防止和治理规模化猪场造成环境污染的7条措施。  相似文献   

18.
搞好养猪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做到规模养猪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规模养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等造成污染,降低环境质量。其防治对策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完整的管理政策和一系列科学有效技术措施,其中养猪场的合理规划和布局、科学饲养、粪便的合理处理及利用等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9.
规模猪场粪污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青 《家畜生态学报》2007,28(6):167-170
搞好养猪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做到规模养猪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规模养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等造成污染,降低环境质量.其防治对策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完整的管理政策和一系列科学有效技术措施,其中养猪场的合理规划和布局、科学饲养、粪便的合理处理及利用等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不同清洁型日粮降低规模猪场中氮、磷污染物排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肥育猪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复合酶及微生态制剂3种清洁型日粮对规模猪场氮、磷排泄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无病的60 kg左右的苏钟猪15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正常磷水平)、负对照组(不加CaHPO4)、负对照+植酸酶组、对照+植酸酶+复合酶+和美酵素组、对照+微生态制剂组。结果表明,3种清洁型日粮均可降低粪、尿中氮的排泄量,其中植酸酶组粪中氮的排泄量较对照组降低了0.55%(P>0.05),植酸酶+复合酶+和美酵素组降低了10%(P<0.05),微生态制剂组降低了6.11%(P>0.05),其中植酸酶+复合酶+和美酵素组减排效果更佳,尿氮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粪中磷的排泄量植酸酶组较对照组降低了19.19%(P>0.05),植酸酶+复合酶+和美酵素组降低了36.63%(P<0.05),微生态制剂组降低了16.28%(P>0.05),其中植酸酶+复合酶+和美酵素组减排效果最佳,尿磷的排泄量植酸酶组降低了12%(P>0.05),植酸酶+复合酶+和美酵素组降低了16%(P<0.05),微生态制剂组降低了12%(P>0.05),以植酸酶+复合酶+和美酵素组减排效果最好。由此表明,在肥育猪日粮中添加清洁饲料可有效降低规模猪场中氮、磷排泄造成的环境污染,且以植酸酶、复合酶及和美酵素联合应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