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园间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月  丁文国  朱丹 《江苏蚕业》2010,32(2):29-31
桑园实行综合开发集约经营,多层次利用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总体效益,是稳定和发展蚕桑生产的一条有效途径。桑园合理间作是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只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合理间作,每667m^2可增加收入千元左右。指导和鼓励蚕农进行桑园合理间作,是提高桑园综合效益、增加蚕农收入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成片改造老桑和建设蚕桑园区的同时,利用幼龄桑园成片规模套种经济作物,不仅可提高桑地单位面积复种指数,还能较大幅度提高蚕农经济收益.湖州市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引进国外果蔬汁先进加工设备,实行胡萝卜订单生产,秋季利用幼龄桑园成片套种日本优质胡萝卜"新黑田五寸人参"获得成功,实践证明,一般每667 m2套种收入550元左右.  相似文献   

3.
钱银川 《蚕桑通报》2005,36(1):64-65
海宁市盐官镇养蚕历史悠久,全镇22个行政村,8000多户农户养蚕,桑园面积约733 hm2,全年饲养蚕种35000张左右,产茧1500 t左右.蚕桑生产是盐官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近几年由于受市场影响茧价不稳,影响了蚕农的收入.因此,如何综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桑园的总体效益,已成为蚕农的迫切要求.为此盐官镇根据榨菜企业的快速发展,指导蚕农在桑园里套种榨菜,并在近几年迅速推广发展.盐官镇的桑园套种榨菜优质高产配套示范方,是省级出口加工蔬菜优质示范基地,2003年桑园套种面积已达到348 hm2,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园套种榨菜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蚕桑生产的稳定与否,关键在于效益,主要看单位面积桑园的经济收入。近年来蚕茧价格剧烈波动,蚕茧质量不稳,蚕农生产信心严重受挫,为提高蚕桑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我站在桑园综合开发上下功夫,发动蚕农积极开展桑园套种、套养和利用桑枝条栽培黑木耳等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桑园套种油葵高产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桑园套种,关键在于选好套种作物。杂交油葵具有生长周期短、种植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优良特性。我们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桑园套种杂交油葵技术,通过合理安排播种时间,翻耕并施足基肥,早播种就可以在翌年4月初桑叶开始采收的时候陆续收获油葵。每亩投资约95元,油葵亩产量约105公斤,产值800元,仅此一项每亩桑园就可提高产值700多元。实践证明实施桑园套种油葵,既充分利用了地力,减少杂草生长,又增加了蚕农的收入。  相似文献   

6.
桑菜套种稳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桥镇是海宁市重点蚕桑产区,种桑养蚕历来是当地农户的一项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全镇桑园面积稳定在550 hm2左右.但是受茧丝行情的剧烈波动、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和城镇化建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近几年斜桥镇蚕农养蚕积极性下降,蚕种饲养量逐年减少,并出现部分桑园弃管的现象.榨菜种植及其加工业又是斜桥镇一项传统特色产业,斜桥榨菜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声誉.近年来,斜桥镇充分利用当地的传统优势和产业优势,指导农户推广桑园套种榨菜,提高桑园综合产出,增加蚕农收入,保持蚕桑传统产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实行规模化养蚕以后,户有桑园面积较多,绝大多数蚕农都能从过去的几分地一下予增加到现在的好几亩,而如何利用从当年的11月份到翌年的4月份这6个月的桑园“冬闲期”,继续发挥桑园的夹套效益,实践证明,推广桑园套种榨菜,一般亩夹套收入均在5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 发展间作桑园,是提高桑园经济效益,稳定桑园面积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我县一方面狠抓桑园管理,提高亩产茧量,增加养蚕收入;另一方面下功夫狠抓了桑园的间作套种。使桑园亩产值由原来的二、三百元增加到四、五百元。桑园面积得到稳定,并且出现了再次  相似文献   

9.
实行规模化养蚕以后,户有桑园面积较多.如何利用从当年的11月份到翌年的4月份这6个月的桑园"冬闲期",继续发挥桑园的套种效益,实践证明,推广桑园套种榨菜,一般每667 m2套种收入可在5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湖南新植桑园面积快速扩张,幼龄桑园前期投入大、效益不高,为了增加蚕农收入,开展了幼龄桑园套种辣椒、豇豆试验示范。围绕套种作物的栽植特点、培管措施、病虫害防治方法、收获方式,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东台市是全国茧丝绸主产区之一。全市现有桑园面积0.9万hm2,年饲养蚕种50多万张,生产蚕茧1.75万t,蚕农养蚕年收入达到5.5亿元,平均667m2投产桑园收入4500元,6.5万户蚕农户平均年养蚕收入8460元,茧丝绸行业产值达到15亿元,利税超亿元。蚕桑生产已成为东台市农民重要的骨干致富  相似文献   

12.
宁南县桑树病虫害发展趋势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宁南县是我省蚕桑产业发展重点产区,现有桑园面积14666.7hm~2(22万亩),在海拔1600m以下地区推广"6215"桑园栽植模式,桑园宽行内套种马铃薯、黄豆等经济作物,增加蚕农收入。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桑园套种方式的改变,桑红蜘蛛、桑粉虱、桑蓟马、桑螟虫、桑褐斑病、桑里白粉病等桑树虫害的发生增多,危害增大。  相似文献   

13.
桑园套种蔬菜的技术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栽桑园和成林桑园的晚秋、冬季和春季桑树开叶期桑园内充足的光照和空间,在桑园行间套种蔬菜,不仅对蚕桑生产没有影响,还可充分利用养蚕空闲劳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桑园单位面积产值,是蚕桑生产中一种成功的立体生态种植模式,对巩固桑园基础,增加蚕农收入,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圈,提高蚕业综合经济效益都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年来湖南新植桑园面积的快速扩张,幼龄桑园前期投入大、效益不高,为了在养蚕空闲期增加蚕农收入,成功开展了幼龄桑园套种辣椒、豇豆试验示范。本文围绕套种作物的栽植特点、培管措施、病虫害防治方法、收获方式,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提出了套种原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 为提高桑园的经济效益,我县坎北乡新安村六组蚕农张道军1987年秋进行了桑园套种平菇试验,在0.4亩桑园中栽培平菇,收获四次共1000余公斤,收入1400余元,加之全年养蚕2.7张,收入410元,亩产值可达4500多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张道军桑园套作平菇的有关技术处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苗启军  周帅 《北方蚕业》2010,31(3):51-52
近年来,幼龄桑园和老龄桑园锯桩芽接改造后,桑园套种其它经济作物可提高面积桑园的经济效益。在不影响桑园丰产性能的前提下,中药材白术可与1-2年未成园的桑树间作套种,一般可产白术干货120kg/667m2,每667hm2桑园可增收1500-2000元。  相似文献   

17.
《江苏蚕业》2016,(4):37-38
推广桑园套种药材,开辟桑园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拓展蚕农增收空间,有利于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桑园进行合理间作,可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桑园产出率,增加蚕农的收入。尤其是蚕桑生产低潮时期,积极引导蚕农开展桑园合理间作,是“空中取钱”,提高桑园综合效益,稳定蚕桑生产基础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桑园养鸡的发展前景及技术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青 《蚕桑通报》2012,43(3):58-59
蚕桑产业在桐乡有着悠久的历史,曾是桐乡农业经济的支柱。但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蚕桑产业逐渐萎缩。2011年全市实际投产桑园面积为8537hm2,饲养蚕种25.8万张,全年蚕茧产量2.37万t,产值4.36亿元,平均产值3400元/667m2。为了进一步加快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高桑园经济效益,增加蚕农收入,近年来我市探索发展桑园养鸡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桑园养鸡是一种对桑园进行立体开发的模式,能有效利用桑园的剩余空间,实现"以叶养蚕、以园养鸡、以鸡肥桑"的桑园循环综合利用目标,成为促进蚕桑产业发展和提高蚕农收入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利用桑园冬春季空闲时间,推广间套种技术,可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几年来在大庄镇三岔河村建立核心示范样板,带动周边乡镇每年发展桑园套种面积达50hm2,套种大白菜平均亩产达2000—3000kg,产值达3000—4500元。现将主要操作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