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蚕桑生产向区域化、规模化、园区化、产业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东台市富东镇的桑园面积最近几年来已发展到20 0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0.4%, 目前6 600多户蚕农中,户有桑园3亩以上的近 6 000户,桑园5亩以上的187户,桑园8亩以上的有36户。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桑园0.8亩,户平桑园2.7亩,人均产茧100kg,人均茧款收入2 500 元,桑园面积达到全市的1/10强,栽植桑园的密度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射阳县是全国优质无病桑苗和蚕茧生产基地县,茧丝绸特色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一定的盛誉。目前全县拥有桑园千亩以上的村有16个,其中养蚕农户1.3万户,桑园面积4.8万亩,分别占全县的82%和86.2%;桑园面积3亩以上的农户7 780户,其桑园面积3.4万亩,分别占全县的51%和62%。  相似文献   

3.
周帅 《四川蚕业》2010,38(1):10-11
<正>射阳县是全国优质无病桑苗和蚕茧生产基地县,茧丝绸特色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一定的盛誉。目前,全县桑园总面积5.5万亩,年发种量15万张,年产茧11.5万担,实现蚕桑产值1.5亿元。全县拥有桑园达千亩以上的村有16个,其养蚕农户1.3万户,桑园面积4.8万亩,分别占全县的82%和86.2%;桑园面积3亩以上的农户7780户,其桑园面积3.4万亩,分别占全县的51%和62%。蚕桑业已逐步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一大优势产业,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亦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4.
<正> 近几年来,我们注重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合理调整农村产业布局,不断完善蚕桑生产责任制,强化服务体系,加强了蚕桑重点基地的建设,促进了蚕桑生产的持续稳步发展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县现有桑园11.6万亩,蚕农100422户,户平承包桑园1.16亩,其中承包桑园1亩以上的57016户,67280亩,占58%;2亩以上的12590户,27840亩,占21%;3亩以上的4439户,14560亩,占10.5%。蚕茧总产连续七年居全省首位。  相似文献   

5.
周帅 《江苏蚕业》2010,32(2):49-50
射阳县是全国优质优质无病桑苗和蚕茧生产基地县,茧丝绸特色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一定的盛誉。目前,全县桑园总面积5.5万亩,年发种量15万张,年产茧11.5万担,实现蚕桑产值1.5亿元。全县拥有桑园达千亩以上的村有16个,其养蚕农户1.3万户,桑园面积4.8万亩,分别占全县的82%和86.2%;桑园面积3亩以上的农户7780户,  相似文献   

6.
我队近年来.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种桑养蚕,蚕桑生产逐年发展,一九八○年,全大队桑园面积二百二十亩一分七厘,养蚕一千一百四十六张,产茧四万四千九百四十斤,收入六万七千一百零六元,去年又扩种桑一百三十九亩三分三厘,新老桑园面积达三百五十九亩五分,养蚕二千五百张,产茧八万五千八百一十八斤,收入一十三万一千四百六十八元.产量产值都比八○年翻一番.去冬今春落实了生产责任制水田包干到户,生产队也把集体桑园包干到户,这样不但不挖桑,而且社员还利用自留地种植桑园五十三亩七分,种一亩桑以上的就有六十户,全大队桑园面积目前已达四百一十三亩二分,种桑养蚕达六百户.  相似文献   

7.
罗红柏 《四川蚕业》2010,38(3):47-48
1蓬安县蚕业土地流转历程及现状 在蓬安蚕桑发展进程中,较早就进行了桑园地流转探索。从1989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大力发展蚕桑吨茧户,要求全县发展年产吨茧的农户500户,年产半吨茧的农户1000户,户平有桑园达到8亩以上。而规划有技术、有劳力的农户,  相似文献   

8.
《四川蚕业》2017,(2):58-59
<正>1东兴镇蚕桑基本情况东兴镇位于阆中市北部,距市区16km,幅员面积48km~2,辖12个行政村,15300余人,2015年全镇桑园面积6000余亩,其中有500亩以上的基地村5个,有100亩以上的社20个,有桑园3~10亩以上的大户150户。大部分桑园栽植为九十年代末、二十世纪初,树龄较长,加之该镇属于山区地貌,森林覆盖率增大,导  相似文献   

9.
嵊县石璜镇赵宅村,是我公司蚕桑典型示范村,近年来,选派1名蚕桑辅导员,常住赵宅村,蹲点辅导,5年蚕茧翻一番。石璜镇赵宅村,全村有397户,1294人,水田896亩,桑园总面积332.2亩,其中投产桑园292.2亩。1987年全村饲养蚕种910盒,总产蚕茧3.3820屯,产值168659元,比1982年分别增长102%、175%。同时涌现一批蚕桑专业、重点户,其中年产茧0.5吨以上的有2户,0.25吨以上的有30户,0.1吨以上的158户。  相似文献   

10.
<正> 我们于1987年11月中旬对时码乡桑灯村的蚕桑生产责任制进行了完善试点。时码乡桑灯村是1984年新发展的一个蚕桑重点村,有301亩桑园,占耕地面积的15%。栽桑当时,由于思想基础不够牢,工作不够细,因此,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1.承包不适当。全村189户承包桑园303亩,虽然户平已达1.6亩,但1亩以下户和缺乏劳力、房屋、技术等基本承包条件户还占一定比例,不利于分类指导和发挥规模效盖。2.桑园夹种多,不合理间作严重。个别蚕户为扩大行间搞夹种,隔一行抽一行桑。3.个别农户在桑园内取土建房。由于上述情况的出现,导致了桑  相似文献   

11.
黄广才是江西省全南县金龙镇水西村村干部 ,他从 1988年开始种桑养蚕 ,至今已发展到 7亩桑园。 2 0 0 2年养蚕 2 6 5张种 ,产茧 980kg ,种桑养蚕收入 10 780元 ,亩桑产茧 14 0kg,亩桑收入 15 4 0元。在他的带领下 ,全村 2 10户农户已有 5 3户种桑养蚕 ,杂交桑园面积达到 2 31亩 ,其中连片种植 30亩以上的基地有 5个 ,种桑 5亩以上的大户有 2 0户 ,10亩以上的专业户有 2户。 2 0 0 2年全村养蚕 80 5张 ,产茧 2 8175kg,种桑养蚕收入达到 30 9万元 ,占全村农业总收入 10 5 8万元(不含工副业收入 )的 2 9 2 %。在 2 0 0 2年蚕茧价格偏低的情…  相似文献   

12.
随着蚕桑生产向区域化、规模化、园区化、产业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东台市富东镇的桑园面积最近几年已发展到1340hm2,占总耕地面积的40.4%。目前6600多户蚕农中,户有桑园0.2hm2以上的近 6000户,桑园0.3hm2以上的187户,桑园0.5hm2以上的  相似文献   

13.
实行规模化养蚕以后,户有桑园面积较多,绝大多数蚕农都能从过去的几分地一下予增加到现在的好几亩,而如何利用从当年的11月份到翌年的4月份这6个月的桑园“冬闲期”,继续发挥桑园的夹套效益,实践证明,推广桑园套种榨菜,一般亩夹套收入均在5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4.
<正> 在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射洪农村中,蚕桑大户引导农民向集约化、专业化规模经营发展,代表了蚕桑生产经营的发展方向。他们在发展“四边桑”、“大行间作桑”的同时,充分利用非耕地、鸡啄地和开垦荒山荒坡,积极发展家庭“小桑园”,为自己形成规模经济奠定了牢固的物质基础。最近,我们调查分析了这些大户桑树的结构状况,发现形成蚕桑大户与发展小桑园有密切关系。1987年,射洪县养蚕收入超1000元的户有245户,其中有小桑园的户为186户,占1000元户的79%,拥有小桑园181.98亩,户平0.98亩。见表一。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秋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盐城市蚕桑生产进入低谷期,部分地区毁桑现象严重,全市桑园面积因此减少3万亩,减幅10.7%,但仍然是全省稳桑工作做得最好的地区。射阳县2007年桑园面积5.2万亩,到2008年底桑园面积增加到5.5万亩,增幅达到6.2%。在这一轮调整期中,该县的桑园面积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加。该县蚕桑生产主要集中在特庸、盘湾两个重点镇,这一区域的桑园面积占全县总面积90%以上,5亩以上的规模大户主要集中在这一地区。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合作桑园”的发展概况与经营形式苍溪县在八十年代初就建起集体桑园近2万亩。1982年实行户营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部份桑园平分到户(或先包后分),由于自主安排,收入归己;一部份采取联产承包,定额上交,双层经营。结果,前者多因“单一种植”的传统观念而挖桑种粮;后者由于有合同规约,桑园得以保持下来。据1989年统计,全县有912个社(组)幸存桑园4100亩,有桑树881万余株,由7045户承包,年上交集体141400元,平均每个社(组)有桑园4.4亩,亩栽桑  相似文献   

17.
《四川蚕业》2015,(4):39-40
<正>蚕桑产业是涪城区主要特色优势产业之一,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骨干产业,全区现有桑园2.5万余亩,养蚕农户1万户,2015年养蚕6万张,产茧2400t,农民茧款收入9600万元。养蚕农户户均售茧收入近1万元。近年来,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探索产业发展新方式,流转土地集中建设标准化桑园,返包给农户,扩大户营规模、提升集约化水平,重点培育20亩以上的蚕桑专业大户或家庭农场,促进了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从  相似文献   

18.
<正>青石公社是石泉县迎丰区一个半高山地区,7个大队34个生产队,606户,2890人,右424亩耕地,宜于发展多种经营生产。80年桑园发展到150亩其中密植桑园56亩,四边  相似文献   

19.
<正> 淮阴县古寨公社有一万八千人口,三万亩土地。一九六八年全社桑园八百亩,产茧三百担,粮食总产六百万斤。一九八二年桑园发展到五千二百亩,占可耕地的百分之十七,户平桑园一亩三分七厘,全年五季蚕共发蚕种八千八百二十一张,总产茧四千五百五十担,全社户平产茧一百二十一斤,创全地区户平产茧最高记录。九房大队总产蚕茧一千零四担,成为全省第一个蚕茧超千担的大队。另外,八二年全社嫁接桑苗三千五百  相似文献   

20.
桑园养鸡效益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兴化市周奋乡谭堡村蚕户董永明,1984年开始,在桑园边空地搭起鸡舍4间,用聚乙烯网作鸡栏将桑园四周栏好,利用桑园养鸡,蚕桑综合效益显著提高,为长期、稳定地发展蚕桑生产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一、桑园养鸡的经济效益董永明全家3口人、两个劳力,承包桑园1.7亩(因建鸡舍、蚕室和种蔬菜,实有桑园1.5亩),粮田2亩。1987年养蚕6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