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姜桥  陈雷  娄喜山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764+4769-4764,4769
[目的]为检测海带中铅寻找更适合的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样品前处理,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海带中的铅。[结果]铅的最低检出限为0.0852μg/L,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回收率为89.1%~107.2%。[结论]该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对环境污染轻,用于海带中铅的检测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应用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水产品及标准物质中铅含量进行了实样检测,试验对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条件进行了探讨与优化,并对铅的线性范围、最低检测限、回收率、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了评价验证。通过添加基体改进剂,仪器的响应值显著增加。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铅最低检测限为1.67μg/L;铅在1.67~50.00μg/L浓度范围内,与其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0.000 9x 0.001 9,线性系数r=0.999。在样品中添加0.50、1.00、2.00 mg/kg 3个浓度水平的标准溶液,回收率达到82.7%~91.7%,相对标准偏差为2.3%~6.0%。标准物质铅含量的检测值在标准物的允许误差范围内。该方法比以往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适合水产品中痕量铅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方波溶出伏安法是一种检测土壤重金属镉离子的有效方法,但是铅离子的存在往往会对镉离子的检测产生消极的干扰。本研究结合了化学修饰电极、机器学习算法和方波溶出伏安法,提出了一种用于在铅离子存在条件下检测镉离子的新方法。首先使用铋膜/离子液体修饰电极来检测镉离子,分析影响溶出电流的相关参数;其次使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和方波溶出伏安法表征修饰电极的形态学和电化学属性;最后通过获取的不同浓度下镉离子和铅离子的溶出伏安图谱,建立用于预测镉离子浓度的数学模型。此模型不仅可分析铅离子对镉离子检测的交互影响,而且在镉离子和铅离子溶出峰值电流和镉离子浓度之间建立了非线性关系。通过改进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算法(PSO-SVM),在不同的铅离子浓度范围下对镉离子浓度检测精度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不同铅离子浓度存在条件下,高效检测出重金属镉离子的浓度,并利用实际样品进行了测试,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前水质中重金属污染的日益加剧,人们对生活饮用水中的重金属检测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重金属铅的检测,出现了许多新的检测方法。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日常工作经验,对当前生活饮用水中的重金属铅检测方法做简单的概述。  相似文献   

5.
生物化学技术在铅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目前以生物化学技术为基础的铅离子检测方法,阐述了今后铅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电沉积羧基化石墨烯(Carboxylated Graphene,CG)-铋(Bismuth,Bi)膜修饰的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建立一种电化学检测铅离子的新方法。[方法]首先将裸GCE进行预处理,通过电沉积法将CG沉积于GCE上;然后将该电极浸入含铋离子和铅离子的溶液中,再将Bi膜沉积于电极表面,制成CG-Bi膜修饰的GCE;利用修饰好的GCE作为工作电极,实现对铅离子的检测。[结果]考察铋离子浓度、溶液pH值、沉积电位、沉积时间对铅离子检测的影响,并且获得这些影响因素的最适宜条件为铋离子浓度0.3mg·L~(-1)、溶液pH 4.5、沉积电位-1.2V、沉积时间350s。在最适宜的试验条件下,利用方波伏安法对不同浓度的铅离子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0.075~0.500mg·L~(-1)的铅离子浓度范围内,峰电流值与铅离子浓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2mg·L~(-1)。采用同一电极和不同电极对0.3mg·L~(-1)的铅离子进行测定,峰电流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39%和8.62%。同时考察了100倍浓度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钾、氯化铝、硫酸铜、硝酸锌、乙酸镉和氯化钙对0.4mg·L~(-1)铅离子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100倍浓度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钾、氯化铝、硝酸锌和氯化钙对铅离子的测定影响较小,而100倍浓度的硫酸铜和乙酸镉对铅离子的测定影响较大;最后将该方法用于水样中铅离子的检测。[结论]这种新的电化学检测铅离子方法步骤简单、使用方便、检测快速、线性范围宽、选择性高,有望在食品检验、环境分析等领域实现应用。  相似文献   

7.
用原子荧光光谱仪对硝酸、高氯酸、盐酸等试剂中的铅含量进行了检测,采用食品湿消解法分析了铅空白值来源。试验检测出铅在不同食品消解过程中试剂用量也应有所区别,应合理调节试剂用量,为降低铅空白值,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阐述茶叶中铅和铬含量的背景,研究了添加铅铬绿对茶叶中铅和铬含量、茶叶感官的影响,以及添加铅铬绿与否,茶叶的冷水洗脱情况,借此探讨茶叶中铅铬绿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快速、低成本地获取土壤铅元素含量信息,设计开发一种土壤铅元素快速检测系统。该系统基于阳极溶出伏安法检测原理设计,由土壤铅元素检测仪和上位机数据处理软件组成。土壤铅元素检测仪基于阳极溶出伏安法检测原理设计,以MSP430混合信号处理器为控制核心,集恒电势仪、电流-电压转换放大电路、电源模块为一体,通过RS232串口通信协议与上位机连接。上位机数据处理软件负责向检测仪发送指令和检测参数,并接收检测仪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使用标准铅离子溶液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土壤铅元素快速检测系统检测得到的溶出峰电流与铅离子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度,相关系数R2=0.995 1。采用该检测系统对取自不同种植区的16个土壤样本的浸提液进行铅离子浓度检测,其检测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结果的相对误差8%,且具有很好的重复性。该系统能够实现农田土壤铅元素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
葡萄糖氧化酶抑制法检测食品中镉、锡、铅的残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检测重金属使用的国标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存在仪器费用高等缺陷。为了建立快速、简便、只要比色即可测定镉、锡、铅的酶抑制法,选择葡萄糖氧化酶(GOD)—辣根过氧化物酶(POD)催化体系,优化了试验条件;利用金属离子对酶活的抑制作用,测定了重金属离子镉、锡、铅对葡萄糖氧化酶活力的影响。所测镉、锡、铅检出限分别为1.3,0.4,1.4μg/mL。研究了检测实际样品中镉、锡、铅的方法,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2.7%~105.7%;标准差≤1.0%。  相似文献   

11.
ICP-MS测定无公害农产品土壤样中的铅·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虹  张素珍  吴小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509-12509,12513
[目的]简便快速测定无公害农产品土壤样中铅(Pb)、镉(Cd)的含量。[方法]采用湿法消解样品,在硝酸介质中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Pb、Cd的含量。[结果]在最佳测定条件下,Pb、Cd的质量分数分别在1.70~1000.00mg/kg、0.05~100.00mg/k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3.4%和5.2%。[结论]该法具有简便快速、检出限低等特点,可满足土壤样中Pb、Cd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张光霞  刘书新  何海成  段文凤  丁虎  张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098-10099,10165
[目的]为评价沼肥利用的安全性以及深入研究沼肥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沼液中的铅含量。[结果]沼液中铅含量为0.029 4 mg/L。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169 6μg/L,加标回收率为97.8%~101.0%,相对标准偏差为2.1%。[结论]该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精密度好、检出限低、结果准确的优点,适用于实验室测量沼液中铅含量。  相似文献   

13.
采用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铅。测定波长为217.0,通带宽度0.5nm,灯电流为75%,检出限为0.5 mg/kg,说明该方法适用于测定含铅量较低的土壤。  相似文献   

14.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枸杞中的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简便快速测定枸杞中痕量铅的含量。[方法]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枸杞中的铅含量。[结果]采用干法灰化样品,以HCl-KBH4-K3Fe(CN)。为反应测定体系,铅的质量浓度在0~25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3。检出限为0.12μg/L(n=8)。加标回收率为99.6%~103.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6%(n=8)。[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可靠等特点,可满足枸杞中痕量铅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5.
酵母硒对亚慢性铅中毒小鼠排铅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酵母硒对染铅小鼠排铅作用的影响。选择雄性健康昆明小白鼠9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1组为阴性对照组,2组为醋酸铅模型组,3组为亚硒酸钠组,4~6组为酵母硒低、中、高剂量组。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组分别饲喂等量的醋酸铅,30d后测定每组小鼠血液、脑、骨、肝中铅的含量。结果表明,酵母硒组小鼠血液、脑、骨、肝铅水平均显著低于醋酸铅模型组(P<0.05)。可见酵母硒对亚慢性铅中毒小鼠具有明显的排铅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酸雨和铅复合污染对水稻幼苗期保护酶系统的影响,为酸雨和铅复合污染对植物的毒性机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苏香梗3号水稻幼苗为试材,采用模拟联合污染方法,共设4个处理,即对照(CK)、酸雨组、铅组、铅+酸雨组,研究了铅及酸雨复合胁迫对水稻幼苗的危害。[结果]酸雨(p H=3)与铅的复合胁迫使水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导致幼苗保护酶系统中SOD、POD升高后快速降低,CAT活性持续减弱。[结论]复合污染严重影响了水稻保护酶系统的正常功能,且复合污染的危害远大于单一污染之和。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直接固体进样技术,测定了G107国道两侧不同距离内采集土壤样品的铅含量。结果表明:采用直接固体进样方法,铅的检出限为0.016 ng,样品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8.6%~10.0%、回收率为84.5%~105.6%;距离G107国道100~1 500 m土壤样品的Pb含量为25.23~35.43 mg/kg。公路主干道两侧土壤铅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汽车尾气。  相似文献   

18.
赛曼校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甘蔗中的镉和铅(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快捷的利用赛曼校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甘蔗中的镉和铅的方法。[方法]利用微波消解样品,建立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甘蔗样品的镉和铅的方法。[结果]镉和铅的校正曲线在0-0.80μg/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检出限分别为0.015和0.030μg/L。2个甘蔗样品和1个有证标准物质镉和铅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7%-98.2%、104.6%-106.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高效,适合甘蔗样品中镉和铅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ICP-OES法同时测定果蔬中铅、砷、镉、铬、铜、锡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蔬样品经混酸消化后,控制一定的酸度,定容后应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对果蔬中铅、砷、镉、铬、铜、锡六种有害重金属进行测定,研究了分析测定条件,方法简单快速。测定结果表明,五种元素的加标平均回收率在91.0%~107%之间。其RSD均小于3.5%。按该方法进行处理及测定铅、砷、镉、铬、铜、锡,在选择的测定条件下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006 mg/kg、0.0003 mg/kg、0.00003 mg/kg、0.00005 mg/kg、0.00003 mg/kg、0.0006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