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以桉树、杨树和栎树3种人工林木屑为主料栽培玉木耳,比较3种木屑栽培玉木耳的总糖、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差异和重金属铅、镉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木屑栽培的玉木耳营养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杨树木屑栽培玉木耳除了总糖含量略低于栎树木屑外,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和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配方,桉树木屑栽培玉木耳的营养成分效果最差。3种木屑栽培玉木耳的干耳片中重金属铅、镉含量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绿色食品(食用菌)的要求。通过比较分析3种木屑栽培玉木耳的营养成分和重金属含量的差异,以期为利用3种木屑栽培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与质量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粤北韶关地区引进玉木耳,采用液体菌种扩繁生产种。在秋季进行棚内地面立式栽培,通过降温、加湿、通风等管理措施,出耳效果良好;在冬季,采用保温、保湿、少通风等管理措施,保证玉木耳缓慢生长;至翌年春季,"回南天"的温暖高湿使玉木耳蓬勃生长。玉木耳抗逆性强,病虫害发生较少,生物转化率达110%以上。  相似文献   

3.
较详细介绍玉木耳挂袋出耳管理技术,包括菌袋制备,生产大棚准备,菌袋运输,菌袋休养,挂袋出耳管理,采收与晾晒等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4.
木材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木屑,利用这些木屑作为基质进行食用菌栽培,不仅可以解决食用菌原料紧缺问题,还可以废物利用。本文采用单纯型格子法进行混料设计,筛选以桉树木屑、杨树木屑和栎树木屑为主料栽培玉木耳的配方,考察各组配方上的菌丝生长速度、长势、产量和农艺性状,并以产量为指标,优化得到玉木耳栽培配方为15.2%桉树木屑、20.8%杨树木屑、44%栎树木屑、15%米糠、2%豆粕粉、2%玉米粉、1%石膏,此配方栽培玉木耳每袋干耳产量达74.5 g(每袋装湿料1.25 kg),比对照高24%,生物学效率比对照高33.89%。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玉木耳的培养料配方,且有利于提高玉木耳产量,缩短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5.
玉木耳是由吉林农业大学李玉院士团队选育的食用菌新品种,名为玉木耳或白玉木耳,在福建、浙江等南方地区俗称竹耳。玉木耳以小兴安岭、佳木斯桦南地区、伊春地区品质上佳。玉木耳对产地环境要求极高,产量低,价格高,营养丰富,是替代黑木耳的又一珍贵食用菌,食用方法与黑木耳相同,泡发后食用。1形态特征玉木耳圆边、单片、小碗、无筋、肉厚,是木耳种植者追求的最佳品质。玉木耳状如耳朵,是一种新兴的可人工栽培的菌类。新鲜的玉木耳呈胶质片状,晶莹剔透,耳片直径4~8厘米,有弹性,腹面平滑下凹,边缘略上卷,背面凸起,并有纤细的绒毛,呈白色或乳白色。干燥后收缩为角质状,硬而脆性,背面乳白色;入水后膨胀,可恢复原状,柔软而半透明,表面附有滑润的粘液。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素可荤,不但为菜肴大添风采,而且能养血驻颜,祛病延年。  相似文献   

6.
正玉木耳又名雪耳、白玉耳、白木耳,是从毛木耳中发现的白色变异菌株,经分离纯化、驯化栽培获得的遗传稳定的毛木耳新菌株[1]。玉木耳口感清脆,含有丰富的多糖,具有较高的抗癌活性,且色泽温润如玉,晶莹剔透,洁白无瑕,营养丰富,商品性好,是木耳界名副其实的"白富美",堪称品质优良的"木生海蜇皮",倍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2]。近两年玉木耳食用菌特色栽培是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的优质项目,又是助力精准扶贫、农村农民致富的  相似文献   

7.
玉木耳是食用菌当中的一个新品种,随着其栽培的不断推广,如何更好地开发玉木耳的价值成为食用菌行业发展需要着重考虑的重要问题。在我国,饮料市场在一年四季都保持着足够的活跃度,创造出巨大的价值。进一步挖掘玉木耳的缓解人体疲劳的优点,开发相应的乳饮料对于玉木耳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对于玉木耳的营养价值进行分析,并结合人体疲劳产生的机制,就可以明确在玉木耳乳饮料中究竟是哪些物质对于疲劳具有缓解的作用,其原理又是怎样的。从而为玉木耳乳饮料的研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甘蔗渣为主料,筛选出适合玉木耳栽培的培养基配方,为甘蔗种植区甘蔗渣资源化利用及拓展食用菌栽培原料领域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不同比例的甘蔗渣为主要原料,木屑、玉米芯、麦麸等为辅料配制成7个培养基配方,以木屑和玉米芯常规配方为对照,通过吊袋方式栽培,比较不同甘蔗渣添加比例对玉木耳菌丝生长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甘蔗渣添加比例对玉木耳菌丝生长及生物转化率的影响不同,其中玉木耳平均产量以配方4(甘蔗渣40%、木屑30%、玉米芯10%、麸皮20%)最高,生物转化率达到90.7%,且菌丝生长旺盛、整齐,洁白、粗壮。研究证明在主、辅料搭配合理的情况下,以甘蔗渣作为主料栽培玉木耳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介绍陕西省商洛市以杂木屑为主要原料的高产栽培玉木耳技术,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不使用化学药剂,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生产绿色玉木耳产品。  相似文献   

10.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分析玉木耳(white mutant strain of Auricularia fuscosuccinea)、九里湖木耳(A. fuscosuccinea)、黑木耳(A. auricula)8129和毛木耳(A.polytricha)781四个菌株之间的遗传差异性.结果表明,玉木耳与九里湖木耳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大于0.99;4个菌株在遗传距离0.53的位置上可以分为三类:九里湖木耳和玉木耳为一类;黑木耳8129,毛木耳781各为一类.  相似文献   

11.
张明华 《食用菌》2008,30(3):34-35
用五节芒草粉进行玉木耳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五节芒草粉可以替代部分木屑栽培玉木耳,控制占原料30%以下的草粉用量可以改善培养基的养分和通透结构,有利于菌丝体的生长和子实体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2017,(6)
<正>玉木耳是毛木耳的白色变异菌株,耳片洁白如玉,肉质滑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与多糖,具有较高的抗癌活性,还有清肺益气、降血脂、降血浆胆固醇、抑制血小板凝聚等诸多特效。由于抗杂能力强,生物学效率高,加上人们对白色食品的天然喜爱,市场前景好,是木耳栽培的又一宠儿。江西省上饶市农用微生物科学研究所与江西省鲜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结合产业扶贫政策,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2021,(5)
对玉木耳液体菌种培养配方、培养温度、接种量以及初始pH进行比较试验。结果:玉木耳液体菌种培养基最适配方为:葡萄糖20 g,玉米粉5 g,豆粉5 g,磷酸二氢钾0.5 g,硫酸镁0.5 g,酵母粉1 g,消泡剂0.2 g,水1 000 mL。较佳培养条件:培养温度为22℃,培养液的初始pH为6.5,每升培养液的接种量为3 mL以上。  相似文献   

14.
液体菌种应用是玉木耳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试验比较7个玉木耳液体菌种基本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供试最优配方是豆粉2.5 kg,玉米粉2.5 kg,蔗糖5.5 kg,葡萄糖5.5 kg,KH_2PO_41.0 kg,MgSO_40.5 kg,培养96 h后菌丝干重达0.85 g/100 mL,且一致性好。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不同果树木屑作为食用菌培养料的可行性,以4种果树木屑为试验对象,研究其对玉木耳和灰树花菌丝生长和原基分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葡萄、无花果木屑浸出液能加快玉木耳菌丝生长,梨树、桃树木屑浸出液能增强玉木耳菌丝长势;葡萄、梨树、桃树木屑浸出液会减慢灰树花的菌丝生长速度,葡萄、无花果木屑浸出液能促进灰树花菌丝长势.将4...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初步研究木屑浸出液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采用PDA平板培养方法,考察葡萄树、梨树、桃树、无花果树、柳树、紫薇树、香樟树、桂花树8种木屑的浸出液对灰树花、猴头菇、灵芝、玉木耳和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中添加28%林果树木屑的浸出液能加快猴头菇菌丝生长速度,且菌丝长势好;葡萄树、梨树、桃树、紫薇树、桂花树木屑浸出液会降低灰树花菌丝生长速度,葡萄树、无花果、紫薇树、桂花树木屑浸出液会增强菌丝长势;添加林果树木屑浸出液能增强灵芝菌丝长势,其中无花果树、柳树、紫薇树、香樟树木屑浸出液还能加快灵芝菌丝生长速度;葡萄树、无花果树、柳树、紫薇树、香樟树木屑浸出液能加快玉木耳菌丝生长速度,但葡萄树、香樟树木屑浸出液会减弱其菌丝长势;添加16%的无花果树、紫薇树、香樟树木屑浸出液能加快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速度、增强长势。  相似文献   

17.
玉木耳大豆秸秆栽培配方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木耳(Auricularia cornea cv.Yu Muer)是毛木耳的白色变异新品种,其抗杂能力强,有较强的适应性。目前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普遍较低,且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设计13个不同比例的大豆秸秆栽培配方,以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和投入产出比为考察指标,筛选和优化玉木耳大豆秸秆栽培基质配方。结果表明,配方5 (大豆秸秆16.2%、粗木屑32.4%、细木屑32.4%、麦麸15%、大豆粉2%、石灰1%、石膏1%)和配方4 (大豆秸秆32.4%、粗木屑24.3%、细木屑24.3%、麦麸15%、大豆粉2%、石灰1%、石膏1%)可作为玉木耳的木屑替代配方,其中配方5较对照配方产量提高了6%,配方4与对照配方产量相近。配方4和配方5的投入产出比均高于对照,且这2个配方的粗蛋白、总氨基酸的含量也较高。本次试验为改良玉木耳基质及大豆秸秆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玉木耳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夏季,三明真菌研究所科技人员在仙游县九里湖地区采集到一个野生木耳菌株,经鉴定为木耳属(Auricularia)琥珀褐木耳(Auuicularia fuscosuccinea)。笔者对该菌株进行驯化栽培。在驯化过程中获得一个该菌株的纯白色变异株。经多年栽培,证实该白色变异株的白色性状能稳定遗传,依据其颜色特征命名为玉木耳。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栽培效果,以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谷壳、麸皮、米糠为原料,设计5个栽培料配方,研究不同配方对玉木耳‘明玉1号’菌丝生长、子实体发育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配方A、B、E适宜栽培明玉1号,其中以配方A生物学效率较高,但原料成本高,子实体的口感稍差;配方E生物学效率稍低,与配方A差异显著,但原料成本较低,子实体口感较好。玉米芯、甘蔗渣、谷壳不宜作为‘明玉1号’栽培主料。  相似文献   

20.
研究毛木耳墙式两头出耳、一头出耳和吊袋出耳3种出耳方式在产量、商品性状及抗病性方面的差异。结果为:吊袋出耳产量最高,感病率低,商品性状较好;其次为墙式两头开口出耳;墙式一头出耳后开另一头口,用工较多,较困难,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