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大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大丰区大蒜田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特点,并总结了大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西甜瓜嫁接苗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武汉和海南地区西甜瓜嫁接苗上的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为西甜瓜工厂化嫁接育苗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前西甜瓜田间萎蔫现象发生严重,而西瓜甜瓜萎蔫原因复杂,主要由生理性和病虫害等因素引起。为缓解生产中西甜瓜田间萎蔫现象的发生,从生理性急性萎蔫、真菌性萎蔫、细菌性萎蔫、根结线虫、地下害虫5个方面综述了西甜瓜田间萎蔫的原因及发生规律,并提出选育和推广抗性品种、科学管理土壤、科学繁育种苗、加强田间管理、加强植物检疫和提高田间诊断能力5大防治措施。未来,要做好西甜瓜品种、栽培、植保3者的协调工作,应加强西甜瓜抗性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创新,充分挖掘并利用好西甜瓜野生资源,从中挖掘抗性基因,从而通过基因工程选育多抗品种;应推广嫁接栽培,将高抗多种病虫害和对果实品质无不良影响的西甜瓜嫁接砧木作为未来嫁接繁殖工作的核心;还应加快建立病原菌快速检测技术体系,研制病菌检测和病虫害快速诊断试剂盒等快速检测手段,提高西甜瓜田间病原菌精准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为提高西瓜甜瓜病虫害防控水平,总结和交流西甜瓜主要产区工作经验,深入研讨全国及西北地区特色西瓜甜瓜生产发展前景、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更好地促进西甜瓜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由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细菌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研究室及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兰州综  相似文献   

5.
正1大丰地区大棚蔬菜病虫害重发原因盐城市大丰区地处苏北沿海中部,大棚蔬菜栽培以番茄、茄子、青椒等茄果类和黄瓜、丝瓜等瓜类为主,绿叶菜类种植不多。近年来随着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蔬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常年种植面积近4万hm~2。大棚蔬菜大规模、长时间种植,致使土壤中菌源积累增多,土壤连作障碍充分显现,大棚蔬菜病虫害发生日益加重。经过多年调查,大丰区大棚蔬菜主要病虫害有黄瓜霜霉病、黄瓜白粉病、黄瓜靶斑病、番茄晚  相似文献   

6.
2014年5月19—22日由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主办,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协办,盐城市农业委员会、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盐城综合试验站承办的“设施西甜瓜简约化栽培技术观摩与病虫害防治研讨会”在江苏盐城举行。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许勇、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产业处副处长唐婷、江苏省农科院副院长常有宏、  相似文献   

7.
推荐了西甜瓜—冬瓜、西甜瓜—莴苣两种周年生产模式,667 m~2年生产总值最高达2万元。同时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大棚西甜瓜高效栽培技术,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病虫为害已严重制约我国西甜瓜生产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尤其在设施栽培快速发展之后,栽培管理不当造成的病害频发现象愈加突出,使瓜农损失惨重。对此,《中国蔬菜》编辑部特别采访到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西甜瓜病虫害防控岗位专家古勤生研究员,请他来为瓜农朋友支支招。古勤生老师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鲜活的生产实例,为广大瓜农朋友推荐了一套不仅能将病害扼杀在"摇篮"里,还能结出高品质西甜瓜的技术——"西甜瓜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他特意强调:这套技术的成败关键在于瓜农要转变种植理念,做到"预防为主、全程防控"。  相似文献   

9.
《中国瓜菜》2019,(2):53-55
经过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探索制定了适于江汉平原的大棚西甜瓜与莴笋轮作周年生产技术模式和规程,主要内容包括产地环境条件、大棚要求、品种选择、周年茬口模式、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该模式将西甜瓜与莴笋的高效益茬口有机衔接优化,对促进江汉平原及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大棚西甜瓜与大棚莴笋相互带动发展,提高种植综合效益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甜瓜细菌性果斑病,又称细菌性果腐病,是一种国际性检疫性病害,也是湖南省西甜瓜上常见病害,近年在邵阳、衡阳等主要西甜瓜种植区发生逐渐加重,已对湖南省西甜瓜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将该病害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作介绍。  相似文献   

11.
自2007年农业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来,先后建立了水稻、棉花、油菜、西甜瓜等50个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自2008年正式启动后,设育种与种子研究室、病虫害防控研究室、栽培与耕作研究室、综合研究室,分别在全国19个省市设20个试验站,与全国各地"西甜瓜之乡"密切合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十大技术、八大模式",本刊将从本期起陆续以每期4~5版的篇幅大力推介该成果,以期对全国西甜瓜产业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哈密瓜原是新疆特产,由于距离内地较远,长途运输至内地,成熟度、口感与新鲜度都会大打折扣。近几年,如何在河南本地成功种植新鲜美味的哈密瓜成为有关专家的一个重要工作方向。为了促进哈密瓜在河南省的大棚种植,提升品质,发展产业,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创新工程"西甜瓜病虫害防控"团队组织了大棚哈密瓜栽培植保技术培训。此次技术培训的召集人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创新工程"西甜瓜病虫害防控"首席专家古勤生研究员。2015年9月24—25日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西  相似文献   

13.
江苏作为全国西甜瓜种植的优势区域之一,对全国西甜瓜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江苏南京的浦口区种植西甜瓜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江苏省现代农业(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浦口示范推广基地调研了浦口区2021年度西甜瓜产业发展现状,针对目前面临的产业发展风险加大、生产水平参差不齐、基地基础设施较差和连作障碍发生明显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以推动当地西甜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代军 《中国瓜菜》2012,(3):68-69
<正>2012年3月22—24日,由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和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西甜瓜种传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办公室联合主办,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栽培与耕作研究室、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潍坊综合试验站(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伟丽种苗有限公司、山东省园艺学会等单位联合承办的2012年"全国西瓜甜瓜嫁接育苗集约化生产观摩与研讨会"在泉  相似文献   

15.
正大丰区地处江苏沿海中部,蔬菜常年种植面积7.33万hm2次,经济效益显著,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2017年春季由于长期干旱,大丰区蔬菜蚜虫大发生。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蚜虫的防治工作,我们分析了2017年我区蔬菜蚜虫发生的特点及重发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6.
西甜瓜是我地农民的主要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66.7hm^2以上,但由于病毒病的大发生,种植面积呈下降的趋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2003年,西甜瓜病毒病的大发生造成了许多农户血本无归。鉴于2005年又是西甜瓜病毒病大发生年,为避免造成大面积减产、减收,我们简要介绍西甜瓜病毒病的发病特点原因以及防治对策,以供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上海地区西甜瓜白粉虱的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西甜瓜白粉虱的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设施西甜瓜化肥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5 个设施西甜瓜主产区化肥农药投入、病虫害发生种类及防治、 主要茬口生产投入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设施西甜瓜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生产投入大的现象普遍;化学 药剂防治是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技术手段,农药使用品种最多达30 种;全生育期施用化肥折合氮磷钾纯养分含量分别平均为 25、15、30 kg ·( 667 m2-1;肥料农药仍为设施生产投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建议替代或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推广水肥 一体化、高温闷棚、嫁接育苗、蜜(熊)蜂授粉等技术,形成规范的减肥减药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西瓜甜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9,(12):88-90
北京市西甜瓜创新团队以"质优、境佳、标清、效高"为目标,针对北京地区西瓜甜瓜种植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规律,开展了西瓜甜瓜白粉病、土传病害、蓟马、蚜虫和红蜘蛛4项高效绿色防控(减药)技术研究工作,开展了西瓜甜瓜种子包衣处理技术和全程立体绿色防控技术2项集成示范工作,在植保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方面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20.
曾学军  秦冲  徐伟  徐欢 《长江蔬菜》2016,(13):44-46
绿斑驳花叶病毒病主要为害葫芦科瓜类作物,不仅导致作物减产,还会影响产品食用品质,近几年在全国各西甜瓜产区都有发生,为害性大。介绍了武汉地区绿斑驳花叶病毒病发生情况、主要为害症状等,并将其与其他病毒病区分,旨在为西甜瓜种植户提供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