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接第五期) 六.渔用疫苗的使用方法 渔用疫苗是通过接种对象体内产生免疫力不定期达到预防疾病效果的,因而,有可能因接种对象自身不够健康而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效果。因此,要使渔用疫苗最大限度地发挥效果,平时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卫生管理是重要的基础因素。渔用疫苗只有正确使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对鱼类实施免疫接种的途径有别于其它动物。目前,渔用疫苗的免疫接种途径主要有如下四种:  相似文献   

2.
渔用疫苗的研发和应用是防控病害、保障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最安全有效的措施之一,而渔用疫苗的递送途径直接关系到免疫效果。注射免疫效果最佳,大部分渔用疫苗均以注射免疫为主要递送途径,但由于该途径具有费时费力、易伤鱼体、不适用于小规格鱼体等缺点,因而浸泡和口服免疫逐步成为目前渔用疫苗递送途径的研究热点。浸泡免疫操作简单,不伤鱼体,但所需抗原量较大,而超声波、活载体及穿刺等辅助方法或技术可有效提高浸泡免疫效果。口服疫苗解决了小规格鱼体免疫的问题,避免鱼类应激反应,利于大量鱼类同时免疫,也具有很好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综述渔用疫苗各种递送途径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6,(10)
正接种疫苗是预防动物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经过接种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发生免疫失败的情况。本文主要探讨是非疫苗质量因素引起的免疫失败。1动物免疫失败的表现1.1接种过疫苗的动物不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或应答显著减弱,并由此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国内外渔用疫苗产品研发与应用现状,目前全球超过140种疫苗获得生产许可,中国渔用疫苗相关研究涉及病原27种(类)。未来水生动物疫苗佐剂、抗原载体技术、规模化生产工艺和水产免疫基础等方面将成为研究热点,浸泡口服、多联多价疫苗及区域差异化免疫方案等将成为重要的技术需求,渔用疫苗将为水产动物疫病防治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1,(1)
<正>养猪场建立疫苗免疫抗体监测制度可以达到:(1)避免免疫失败:猪场在接种疫苗后,应该及时采集血液样本(一般在接种疫苗以后3~4周进行),分离血清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6.
大菱鲆迟缓爱德华氏菌福尔马林灭活疫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菱鲆为免疫对象,采用0.5福尔马林灭活的方法,将迟缓爱德华氏菌制成全菌疫苗,验证了其具有可靠的安全性。以浸泡和注射两种免疫接种方法对养殖大菱鲆14d内进行2次免疫,第二次免疫后第10天,对免疫鱼和各自的对照鱼进行爱德华氏菌的人工感染试验,获得注射接种疫苗的大菱鲆对腹水病的免疫保护率为70,浸泡接种疫苗的大菱鲆对腹水病的免疫保护率为35。表明注射和浸泡接种迟缓爱德华氏菌全菌疫苗都能使大菱鲆对腹水病产生免疫效果,并且注射免役效果优于浸泡免疫。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5,(1):25
<正>1膜免疫(口服接种)口服疫苗有Rota Shield、Rotarix、Rota Teq。由于轮状病毒是肠道病毒,肠道黏膜免疫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口服免疫可有效地刺激黏膜免疫细胞产生分泌型Ig A并引起全身免疫。2被动免疫何家惠等用RV弱毒株Na86F90制成的疫苗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效果可靠,特别是与大肠杆菌苗同时免疫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
嗜水气单胞菌3种疫苗对斑点叉尾免疫原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经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菌体脂多糖(LPS)和菌体外膜蛋白(OMP)作为免疫原,分别接种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 Rafinsque)后,通过测定受免鱼的凝集抗体效价,头肾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用A.hydrophila活菌攻毒的方法,探讨了斑点叉尾对A.hydrophila的3种疫苗的免疫应答状况和对活菌攻毒的免疫保护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对斑点叉尾经腹腔注射接种3种疫苗均能刺激受免鱼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3种疫苗的受免鱼均产生了特异性凝集抗体,接种F-Ah灭活菌苗的试验鱼最高,接种OMP疫苗的试验鱼其次,而接种LPS疫苗的试验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最低;与未接种疫苗的对照鱼相比,受免鱼头肾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明显上升,头肾和血液中吞噬细胞活性由高到低依次是LPS、OMP和F-Ah免疫接种的斑点叉尾;活菌攻毒的结果证明接种3种疫苗的受免斑点叉尾A.hydrophila的感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相对免疫保护力(RPS),以OMP免疫接种后的斑点叉尾RPS最高,达到72.5%,接种LPS的斑点叉尾稍差,RPS为62.5%,而RPS最低的是接种F-Ah的免疫组,RPS只有24.2%。  相似文献   

9.
佐剂(Adjuvant)可通过增强巨噬细胞活性而促进机体T细胞或B细胞的反应,参与半抗原或抗原免疫应答。随着人们对渔用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细胞因子(Cytokine, CK)作为新型佐剂能显著增强疫苗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本文综述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干扰素(Interferon, IFN)、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CSF)、趋化因子(Chemokines)和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类型、特征及作用及作为渔用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为系统了解和深入研究渔用细胞因子佐剂的分子机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6,(7)
正动物的免疫接种是用生物制品接种在动物体内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但是,在给动物接种疫苗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现就动物免疫不良反应表现、原因及防治措施做简要概括。1免疫不良反应表现1.1正常反应是指疫苗本身的特性引起的反应。大多数动物在接种疫苗后不会出现明显的反应,少数动物注射部位会出现肿胀,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反刍停止,暂时性减食反应和精神沉郁,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水产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渔用口服疫苗的研究不断深入,渔用口服疫苗佐剂也成为研究热点。目前,人们已研制出多种渔用口服免疫佐剂,常见的有聚合微球体、免疫复合刺激物、霍乱毒素、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和细胞因子等。陈昌福等以莨菪碱作为佐剂口服免疫接种草  相似文献   

12.
我国渔用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先乐  曹海鹏 《水产学报》2006,30(2):264-271
翻开疫苗学的发展史,镌刻着以下里程碑:1796年Jenner首次发现预防天花的牛痘疫苗,开创了疫苗免疫防病的新纪元,1870年Pasteur发明了第一个兽禽疫苗-鸡霍乱细菌减毒活疫苗,1942年Duff研制了第一个渔用疫苗——杀鲑气单胞菌疫苗,1986年我国第一个渔用疫苗——草鱼出血病细胞培养灭活疫苗诞生。  相似文献   

13.
李明道 《畜禽业》2007,(12):25-26
<正>提高生猪疫苗使用效果,是控制生猪疫情发生的主要措施,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由于生猪疫苗的种类繁多,在传统的防疫过程中,生猪生长期的免疫程序不一,加之疾病等诸多的外界因素,生猪接种的疫苗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些,我们在防疫接种前,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存在影响防疫效果的因素,加以分析。选择最佳免疫接种时间,确保疫苗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疫苗是以病原微生物及其成分为材料,通过人工方法制成,使接种对象产生自动免疫、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剂。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设施化、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开发和使用水产疫苗防控重大水生动物疾病,显得尤为重要[1]。相比传统的抗生素类药物防治方法,接种疫苗在增强水生动物机体免疫保护力和抗应激能力、提高养殖成功率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因不规范使用化学药物而产生的环境污染和水产品质量风险,符合水产养殖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现介绍水产疫苗的接种方法、常用疫苗以及接种注意事项,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免疫佐剂简称佐剂,是先于抗原或与抗原同时使用时,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而本身并不引起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可以积极发挥辅助作用的一类物质。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渔用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DNA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已逐步开始,也促进了疫苗佐剂研究的迅速发展。与传统疫苗相比,开发新型  相似文献   

16.
科海撷英     
《畜禽业》2003,(7)
鼻腔接种犬瘟热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犬瘟热疫苗的接种途径多采用肌肉注射方法,最近,朝鲜学者研究了经鼻腔接种犬瘟热毒疫苗的免疫效果。试验选用50日龄犬12只,间隔2周3次经鼻腔接种犬瘟热病毒Lederle株弱毒活疫苗。在首免后5周经鼻腔攻击强毒,应用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SGUC)提纯抗原,且以羊抗犬IgA-HRP或羊抗犬IgG-HRP结合物建立ELISA,用于检测鼻拭子或血清样品的抗体效价。此外,将鼻拭子样品接种Vero细胞单层,用兔抗犬病热病毒抗体和羊抗兔IgG-HRP结合物建立细胞ELISA(C-ELISA),检测结果表明,鼻腔免疫犬鼻拭子和血清样品的…  相似文献   

17.
吴忆春  苗立中 《畜禽业》2006,(22):44-45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的主要技术措施,畜禽免疫失败就是畜禽虽然已接种了某种疫苗,但在规定的免疫期内仍发生这种传染病或抗体监测时达不到应有的抗体水平。引起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现简要归纳如下:1母源抗体影响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时会抑制疫苗的免疫反应,使雏鸡或仔猪首免失败。目前认为,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猪瘟等疫苗的接种都会因为母源抗体而影响其免疫效果。2疫苗因素2.1选用疫苗不当较常见的是使用的毒型与本地流行的毒型不一致,达不到免疫的目的。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疫区,用弱毒力的疫苗给7日龄以内…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5,(1):34
<正>很多养殖者误以为接种"三联苗"比接种猪瘟单苗免疫全面,殊不知,当前的猪瘟三联苗已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力,因为"三联苗"中含有"吐温-80"成分,会干扰猪瘟的免疫效果。当前猪肺疫多为A型,"三联苗"中的猪肺疫苗主要是防B型,不能对症,效果不理想。而即使用"三联苗",也不  相似文献   

19.
口蹄疫疫苗按常规剂量接种,同时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猪瘟弱毒活疫苗和猪瘟-猪丹毒二联苗)分别按照1、2、3倍剂量接种35~40日龄(阉割时进行)的仔猪;猪瘟疫苗和猪瘟-猪丹毒二联苗分别2倍剂量接种35~40日龄(阉割时进行),间隔1周后进行口蹄疫疫苗常规剂量的免疫接种,共分8组。通过正向间接血凝(PHA)试验检测猪瘟抗体,结果表明:对散养生猪同时进行猪瘟和口蹄疫双针防疫的免疫效果确实,是可行的。且不同免疫剂量猪瘟疫苗在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略有不同,剂量大的,则一定时间后抗体水平相对高些,在实际工作中,为避免疫苗本身质量、疫苗保管等因素导致防疫质量下降,我们建议猪瘟采用2头份剂量规范实施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7,(11)
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是控制我国重大动物疾病传染的有效措施。最终的免疫效果受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免疫程序和机体的免疫应答等多种因素影响。检验免疫质量最有效的方法是免疫抗体监测。通过有效的免疫抗体监测,可以确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免疫时间和合理的免疫剂量,以达到更加有效的免疫效果。从多方面对如何科学做好免疫抗体监测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