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南阳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南阳有武候祠、医圣祠、汉宛城遗址、山陕会馆、福胜寺塔、文庙大殿,南阳有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衙—内乡县衙,南阳汉画馆收藏画像石刻3 000余块,南阳积淀着丰富独特的历史价值与社会价值。南阳园林文化内涵丰富,在自然和人文两方面都体现着南阳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南阳园林文化。  相似文献   

2.
全国著名旅游城市秦皇岛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丰富的本土文化底蕴,地处秦皇岛的高职院校大都开设旅游英语专业。但是在教师的教学中以及指导学生实习和实训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向中外游客宣传和推介秦皇岛的本土文化时困难重重,秦皇岛本土文化没能得到有效推介。分析了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教学和实习改革对策。旨在使学生在涉外旅游中更好地输出秦皇岛本土文化,使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秦皇岛高校学报现状、秦皇岛经济、文化现状以及借助地方经济、文化形成学报特色和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做出贡献的学报的分析,认为秦皇岛高校学报完全可以为挖掘秦皇岛市的经济、历史文化资源.为秦皇岛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服务,成为实现高校和秦皇岛结合的媒介和纽带、桥梁;学报也可以依托秦皇岛的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为学报自己的发展扩大空间;为繁荣学术研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尽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4.
杨洪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660-4661,4689
解析了留园历任园主人因爱石成痴而留下的奇闻轶事,及其为丰富留园石文化而做出的贡献,突出了留园历史悠久、一脉相承的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出留园石材数量种类繁多,不同材质、形状、颜色的石头均形质兼美,认为对于石的多角度、多层次审美构成留园石文化的重要内容,并且留园的石头大多由于不同寻常的经历而使园林充满了浓郁的人文色彩,丰富了园林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景观园林作为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物质形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缩影。以我国景观园林中的水景观为例,浅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水景观设计中的作用。通过对我国景观园林中水景观设计发展历程的分析,总结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影响。指出在园林设计中,风景园林师需要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丰富自有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体系,从而实现传统景观园林设计向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的更新转变。  相似文献   

6.
根据广东海洋大学地处热带、濒临南海的区位特征及海洋学科的办学特色,突出热带滨海型景观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分析了园林专业教学改革基础及建设成效,由此研究了热带滨海型景观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策略,即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教学师资团队建设,整合课程教学资源,强化并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健全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等。实践成果表明,广东海洋大学新型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办学思路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园林与扬州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密切相关。园林建设发展了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推动了扬州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园林建设是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现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扬州在大力建设生态园林中,宜特别注意依法治林,突出文化特色,尊重自然规律,以人为本,城乡联动,规范管理,科技兴林。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作为实现乡村振兴关键一环的乡村文化,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内生动力源泉,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然而当前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乡村大量劳动人口流失、领导干部带头作用弱化、公共基础文化设施不足、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等一些突出问题,阻碍了乡村文化振兴。由此,应从提升主体内生动力、打造有力干部队伍、丰富公共基础设施、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着手,在痛点上精准发力,为实现乡村振兴助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城市景观风貌严重受欧陆之风的影响,正逐渐失去自己的个性、风格特色。景观设计急需寻求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归路——怎样更好地发挥民族特色和文化精神——传统园林及传统文化的研究,探讨,极具当代性意义。在景观设计中体现民族文化,就需要我们更好地研究、保护和继承,发扬我们传统园林景观及文化理念,重新认识和发掘传统园林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第五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室外造园,茂名风韵景点以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与现代园林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通过传统的造景手法表达茂名独有的文化特色:传统的民族英雄冼夫人文化、传统南玉艺术文化、现代三高农业文化。而在施工图设计的深化过程中,运用各种造园手法,通过细节处理,将创意设计方案进一步深化为功能结构完善、景观效果突出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1.
陈晓刚  荣侠  林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016-6018
立足于景观文化这一新兴学科,认为景观文化是基于文化景观优良传统基础上的综合创造。主要对景观文化的产生、发展过程予以简单梳理,从时间发展顺序、研究的侧重点差异方面介绍了国外景观文化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在国内景观文化的研究现状与研究进展方面,着重从理论内涵研究、景观生态学研究、本学科的交叉研究进展以及景观文化的类型研究方面进行梳理。与此同时,认为我国的景观文化研究尚存在若干问题,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景观与现代景观文化的割裂、研究方法上的割裂、传统文化对景观的影响、地域景观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区域景观网络格局的割裂与保护开发的缺失方面。  相似文献   

12.
指出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现代元素的时代感是当代景观设计中的两大主旋律,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中国本土文化,在现代城市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方面,其中蕴含的思想、手法也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以合肥翰林百草园为例,阐述了其立意及规划手法。认为翰林百草园景观设计立足于园区独特的传统养生文化内涵,展现其鲜明特色,同时呼应徽派建筑风格,使环境和建筑相融合,让人们在体验独特的养生文化的同时享受美丽的视觉盛宴;在坚持突出主题、强调特色,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亲近自然、绿色生活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规划定位及园区用地现状,植被分布情况,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将园区分为入口广场区、观赏药圃区、养生保健区、生态水体景观区、林木保育区、康华休闲区6个主要功能区;在植物配置上,采用现代植物配置手法,将乔木、灌木、地被和水生植物搭配种植,使木成林,草成片,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城市园林景观趋同现象日益严重。风景园林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在园林空间内通过造景要素展示历史事件和人文是为满足人们对园林景观中文化特色渴求的有效方法,但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在体现地域文化方面,常常走入几个方面误区,具体表现为:地域特色的缺失,表现为对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事件的争夺;对优秀作品的模仿抄袭,是缺乏文化内涵的表现;所谓的异域风情,则是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双重缺失。  相似文献   

14.
以瓮安水瓮田梯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为例,从景观类型、地域文化特征等方面,对山地梯田湿地景观设计的立意构思到景观营造的思路与方法进行探讨,分析设计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策略。提出山地梯田湿地景观设计应以"生态文化"为主线、地域文化为内涵、"减量设计"为手法,将主题理念与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相结合,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山地梯田湿地景观。  相似文献   

15.
以新的文化思潮为线索,阐述了俄罗斯风景园林分别经历东正教拜占庭文化,欧洲大陆古典园林艺术以及来自东方文明的中国文化的影响,通过与自身地域文化中的民族特性和人文属性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了极具俄罗斯本土风格的园林。苏联时期,由于政治和权利机构意志的原因,又出现了苏联模式的园林景观。再现今新的形势下,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俄罗斯园林的民族传统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植物的文化内涵就是植物被赋予的某些象征意义及情感寄托。该研究在归纳传统文化中植物内涵的基础上,探讨植物文化内涵在园林景观中与建筑、山石、水体等其他要素的融合,以及在不同景点和环境中如何通过植物配置充分体现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以期为以后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文化内涵的充分彰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脚步加快,人们对现代园林的需求已经从简单的观赏转变为实用与美观并重。目前,人类已经意识到了维持原有的发展模式将不能持续,必须将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人类在重新审视自然的同时也应当重构自身与自然的关系,重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就要求一个更加人性化的生存空间,能突出时代的脉搏、包容性的发展及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使得未来的居住空间不仅仅富有居住属性也能将社会人文生活与文化内涵相融合,这离不开城市中的园林绿化。在现代园林中已经从单纯的追求艺术美感转变为追求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美感的享受。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巴蜀园林的特点,强调了其与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明显不同的大众性,以及拥有"景自天成"的自然精髓和"朴质之美"的人文精神。探究了巴蜀园林的植物配置,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挖掘了园林深藏的意境美。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巴蜀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景观的发展正在经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现代景观应平等地呈现给所有的市民.景观场所的本质是人们的生活区域,应符合生态要求、公众休闲的基本需求和一定的文化需求.其实践表现为景观设计,其契机主要是为市民创造公共的开放空间.从景观的概念、大众化发展入手,选取点状空间和绿道线性空间构成体系的角度,来探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景观设计,对创建更具大众化和符合生态的城市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