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浅析生态型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世界目前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预计2025年将会有二分之一以上人口居住在城市,因此城市生态环境将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城市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各国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呈正向变化关系。城市化会加速产业结构的变化,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较低,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缓慢。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控制城市人口的政策以及城市吸收农村人口的能力低下等。运用城市化水平方程对中国城市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预测表明,中国2010年的城市化水平可有达到40%以上。中国应控制人口增长,采取促进城市发展的政策,消除城乡壁垒,全方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中国城市化进程,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非常迅速,迄今世界城市人口已占人口总量的50%,预测到2010年将跃升至70%.我国也不例外,目前已确大小城市700余个,其中人口超百万的城市34个,人口超千万的北京、上海已成为世界级都市.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人类生活水准的提高,一种清新的农业形态--观光农业正以强劲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作为观光农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光果业更是一枝独秀,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非常迅速,迄今世界城市人口已占人口总量的50%,预测到2010年将跃升至70%.我国也不例外,目前已确大小城市700余个,其中人口超百万的城市34个,人口超千万的北京、上海已成为世界级都市.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人类生活水准的提高,一种清新的农业形态--观光农业正以强劲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作为观光农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光果业更是一枝独秀,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5.
世界城市化与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全球看 ,城市化程度不断有所提高。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 ,1940年13 6 % ,1950年28 4 % ,1988年41 3 % ,1998年50 %。据联合国预计 ,2005年全球城市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发达国家 ,由于工业化程度高 ,二、三产业的比重大(一般占95 %以上) ,城市化的发展较快。现在他们的城市人口已占其总人口的75 % ,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其总人口的37 %。全球不同区域城市化的发展不平衡。北美与欧洲人从本世纪中期以来多数居住在城市 ,拉丁美洲人(从60年代以来)、中东人…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各国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呈正向变化关系。城市化会加速产业结构的变化,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城市化水平较低,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缓慢。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控制城市人口的政策以及城市吸收农村人口的能力抵下等。  相似文献   

7.
农业人口一步步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农村人口一步步向城市人口转变,因而导致农业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小,城市人口却越来越大,这是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基本含义.我国人口城市化是从“十一五”时期开始的,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是城乡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还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其发展进程中,农村人口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往往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浅析,提出合理途径,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资本逐步向农村前移,利用农村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开办企业,发展农牧副业等。然而,从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具体表现在: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乡人口分布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等方面。可见,推进农村城市化、加快小城镇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是当前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剧烈的人类活动.目前全球超过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国的城镇化率2012年已经达到52.57%.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0%-70%,城市人口将超过10亿.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在给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商机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城市消耗了全球75%的资源,是各种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城市正在面临生态功能退化、空气水体严重污染、人居环境质量恶化等问题.探讨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和恢复途径,提升城市生态服务功能,是目前生态学急需研究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0.
据法国全国人口研究所日前发表的“人口与社会“报告,世界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将加快,今年全球城市人口将逾半。据统计,1900年城市人口仅占世界人口一成,1950年升至三成。2030年,这一比例将升至六成,即世界80多亿人中有50亿是城市居民,而目前全球的城市人口为33亿。  相似文献   

11.
浅谈城市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城市绿化作为其组成部分,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各城市在绿化过程中应当解放思想,认真对待绿化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以生态学理论为基本原则,根据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标准,提出了岳阳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和城市绿地规划的建议。岳阳市生态园林城市绿化建设的目标是:到2005年规划建设绿化覆盖率达到36%,绿地率达到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m^2;到2015年规划建设绿化覆盖率达到40%,绿地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m^2。规划中注重城市生态体系的建立。注重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城市绿化和生态园林的建设,达到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旧城更新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旧城更新中千城一面现象及形成的原因,并分析了旧城更新、历史文化保护与千城一面的关系,以期为城市规划中旧城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选取阜阳市具有代表性的社区为调查样本,以问卷调查、深度座谈、实地考察等方式,通过调查进城农民的生活、工作状况以及诉求,根据进城务工农民目前生活呈现出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分析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城市融入障碍,提出对策建议,从增强融入意识、提升融入能力、增加融入保障、促进心理融入等4个方面探索与阜阳市实际相配套的农民市民化城市融入机制,旨在为推进阜阳市及整个皖北地区的农民市民化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佛山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及优势条件,指出现代都市农业要向专业化和区域化发展,不同地域确定不同的主导功能.在对佛山市都市农业进行功能分区的基础上,探讨了未来佛山市都市农业生产布局与空间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曹娓  马珂  王渊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224-7225,7228
分析了城市湿地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以及城市发展对城市湿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森林城市的概念及安康市概况,运用SWOT分析法,对安康市在森林城市建设中的优势(S)、劣势(W)、机遇(O)与挑战(T)进行综合分析,最后针对SWOT要素对安康市森林城市建设进行了战略分析。  相似文献   

18.
龙井和珲春市牛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压滴镜检法和血涂片染色法,检测龙井和珲春地区牛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共检测21头牛,检出率为100%,比较2种方法,检测出的附红细胞体平均感染率分别为55.25%,58.52%,2个地区附红细胞体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66.58%,55.11%;采用压滴镜检法检测,表现临床症状的牛与不表现临床症状的牛的附红细胞体平均感染率比为56.22:29;放养牛与圈养牛的附红细胞体平均感染率比为59.72:8.  相似文献   

19.
郭惠  李达  朱冬冬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229-7230
从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所特有的叠城现象出发,将现存的徐州城称为城上城,将叠城称为城下城。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形成城下城的自然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总结了现存城下城的形态特征与城上城的城市规划现状。发现徐州城上城是在旧城改造的格局上发展起来的,由此认为,在现存徐州城上城的城市规划中,应积极发掘两汉文化,理性地保存城市特色,以有助于传承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而提出了城下城对徐州现存城市的空间格局、道路格局及精神文化层面的影响,以期为本土文化的设计和规划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市花市树往往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反映城市市民的文化传统、审美观和价值观.调查了当前全国各省地级市及直辖市市花市树评选情况,分析了所选用市花市树的种类状况和特征及不足,发现292个城市中有167个城市评选了市树,209个城市确定了市花;所选的植物种的重复率较高,平均3个城市选用的市花或市树雷同,市花市树分布48个科,76个属,106种;市民对市花市树的认知不够,对市花市树的宣传不足,多数城市的市花市树缺少植物学名,主要以俗称为主等情况.剖析了目前这种状况的背景与原因,并为如何充分开发市花市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