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对伪狂犬病在部分工厂化猪场流行情况的调查,表明本次流行的特点是:以危害仔猪为主,对怀孕母达成也较为严惩,剖检病变以扁桃体化脓灶、肝脾灶状坏死、肾脏点状出血为特征,应用生物学方法试验和猪伪狂犬病乳胶凝集试验(LAT)诊断试剂盒(华中农大提供)地发病猪只进行诊断试验,均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伪狂犬病在部分工厂化猪场流行情况的调查,表明本次流行的特点是:以危害仔猪为主,对怀孕母猪危害也较为严重,剖检疫变以扁桃体化脓灶,肝,脾灶状坏死,肾脏点状出血为特征,应用生物学方法试验和猪伪猪犬病乳胶凝集试验(LAT)诊断试剂盒(会中农大提供)对发病猪只进行诊断试验,均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正伪狂犬病病毒(PRV)属于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可感染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其中猪最易感。该病自1902年发现以来,已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本文通过对猪伪狂犬病简介、诊断方法、分子生物学特征、致病机理等方面介绍,总结出猪伪狂犬病的综合防控措施及净化要点,以供同行参考。1伪狂犬病简介1.1病原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  相似文献   

4.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 PR)是由疱疹病毒科的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家畜及野生动物的急性传染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在我国,该病对猪的危害很严重,引起仔猪的高发病率,成年猪症状微轻,常呈现隐性带毒,成为新的传染源。用血清学方法检测猪血清中伪狂犬病病毒抗体,在猪伪狂犬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疫苗免疫效果的检测上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伪狂犬病病毒(PRV)属于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可感染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其中猪最易感。该病自1902年发现以来,已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本文通过对猪伪狂犬病简介、诊断方法、分子生物学特征、致病机理等方面介绍,总结出猪伪狂犬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出适合猪伪狂犬病防治需要的准确、实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我们选择乳胶凝集试验(LAT)、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GID)、血清中和试验(SN)3种猪伪狂犬病血清学诊断方法,以进口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方法作为标准,对45份猪伪狂犬病被检血清样品进行了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7.
猪伪狂犬病(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致死率高、危害严重的急性传染病,笔者分析了洞口县该病的发生情况,并对猪伪狂犬病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技术进行总结,提出加强猪伪狂犬病防治知识普及工作和提高猪伪狂犬病综合防治技术,以达到控制猪伪狂犬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生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多种家畜的一种以发热、奇痒、繁殖障碍、脑脊髓炎为主要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我镇一些大、中型养猪场和农村养猪户饲养的生猪不断发生伪狂犬病,对养猪业的发展造成极大威胁,为此,本文针对生猪伪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结合对伪狂犬病的防治工作,提出对伪狂犬病的诊断和防治对策,供同行和养猪场(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伪狂犬病传染性较强,可危害可各类家畜。本文以猪伪狂犬病作为研究对象,介绍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等,且就该病的防治进行简单分析,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PRV)引起,最早发现于美国,因临床表现与狂犬病类似,故称伪狂犬病。该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呈上升趋势,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导该病的流行。我国自1947年刘永纯从猪体分离到PRV以来,已有24个省(市)、自治区报导流行。本文主要对血清学、分子生物学诊断与检测方法,以及鉴别诊断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