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HPLC法同时测定茶叶中4种儿茶素类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夫生 《中国茶叶》2008,30(9):24-2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4种儿茶素类化合物EC、EGC、EGCG、ECG。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5μm,150mm×4.6m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25:74:1)混合液,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270nm,进样量:10μL。线性方程分别为EGCG:Y=24.254X+464.34,R=0.9993;EC:Y=669.55X+19.14,R=0.9947;EGC:Y=5196.80X-65.17,R=0.9984;ECG:Y=518.76X+71.53,R=0.9991。结果显示,本法操作简便,能同时用于4种儿茶素的含量测定;线性关系好;精密度RSD在1.0%左右;可在8h内测定;EC、EGC、EGCG、ECG的回收率分别为99.6%、98.7%、98.7%、99.4%。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定量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DNA1组分在香蕉组织中的分布和含量,建立以SYBR Green-I荧光染料为标记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方法。利用B1-F/B1-R引物扩增海南BBTV DNA1组分并构建到pMD18T sample载体,再以B2-F/B2-R引物测定该质粒的标准曲线,其线性方程为Y=-3.247×LOG(X)+8.01,相关系数r2=0.997,扩增效率为103.2%,标准质粒检测灵敏度约为214 copies/μL。分别选取染病香蕉的嫩叶、叶鞘、假茎和球茎各100 mg,提取DNA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病株各部位均含BBTV病毒,但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嫩叶(3.08×108 copies/mg)叶鞘(2.50×108 copies/mg)假茎(1.29×108 copies/mg)球茎(1.67×107 copies/mg),呈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3.
吴琼  王明月  吕岱竹  陈健 《热带作物学报》2018,39(11):2279-2282
本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检测甘蔗中噻虫胺残留量的方法。甘蔗植株、茎 秆及嫩稍样品经乙腈-水(V∶V=2∶1)提取,Envi-Carb 复合 PSA 固相萃取小柱净化,ACQUITY UPLC BEH C18 色谱 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源(ESI+ )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采用 Envi-Carb 固相萃取 小柱,以乙腈为淋洗液,在小柱中添加 PSA 净化效果最好。在甘蔗植株、茎秆及嫩稍中分别添加 0.04、0.4、1 mg/kg 噻虫胺,平均回收率为 81.4%~109.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 0.9%~10.9%。该方法的最小检出量为 0.4 ng,在甘蔗 中的最低检出浓度(LOD)为 0.04 mg/kg,能满足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大豆低聚糖粉中棉子糖和水苏糖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HPLC)。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RID),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carbohydrate柱(4.6mm&;#215;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75:25,V:V),流速1.0mL/min,柱温30℃。实验结果表明:棉子糖和水苏糖分别在1~10mg/mL、1~10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5、0.9971;2种糖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57%、1.81%(n=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8%、96.0%。该分析方法适用于大豆低聚糖粉中棉子糖和水苏糖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第2代棉铃虫是危害花生最严重的世代,95%左右的卵产在花生中上部的嫩梢、嫩叶、花萼和茎基上,平均每株落卵19.6粒。在花生上的卵量和幼虫量与第1代蛾量密切相关,卵量(Y1)与第1代蛾量(X)关系式为:Y1=-315.9+1.7783X(n=6,r=0.8562);幼虫量(Y2)与第1代蛾量(X)关系式为:Y2=31.3+0.134X(n=6,r=0.8652).在第2代棉铃早产卵初盛期应用B.t菌剂(含孢子100亿个/ml)200倍液喷雾3次,或1.8%齐螨素乳油675ml/hm^2兑水810kg喷雾2次,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叶》2009,(2):43-43
用V(石油醚):V(丙酮)=1:1混合溶剂提取,经弗罗里硅土柱层析净化除去干扰物质,采用气相色谱,微电子捕获检测器(斗ECD)测定茶鲜叶中主要的6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0.010mg/kg;茶鲜叶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添加浓度为0.05、0.20、1.00mg/kg,  相似文献   

7.
降解除草剂异噁草酮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长期施用长残留除草剂的土壤,采用高压富集的方法,从两种培养液中共分离出3株细菌,根据菌株的形态特性和生理生化特征,对此3个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 W2为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 Y1和X同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W2、Y1和X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是30℃、35℃和30℃;W2培养基的pH值为6.0~9.0,Y1和X的最适pH值为6.0~8.0;W2生长最适异噁草酮的浓度是200mg a..i.•L-1,Y1和X生长最适异噁草酮的浓度是100mg a..i.•L-1。  相似文献   

8.
大规模开展香蕉类胡萝卜素种质资源评价,发掘高类胡萝卜素的品种资源,提高主栽品种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对于提升香蕉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开展此项研究需要建立高效的香蕉果肉类胡萝卜素提取和测定体系。本文拟建立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1290),适用于香蕉果肉的类胡萝卜素提取及测定的方法。利用YMC-C30色谱柱,在450 nm检测波长和柱温20℃条件下,比较了不同的料液比(g:mL,1:6、1:9、1:12、1:15)、定容溶液的比例(V:V,MTBE:甲醇=1:0、1:1、1:2)、流动相(V:V,甲醇:乙腈=4:0、3:1、2:2、1:3、0:4)、流速(0.6、0.8、1.2 mL/min)等对类胡萝卜素组分鉴定和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提取试剂正己烷:丙酮:无水乙醇=2:1:1(V:V:V),果肉与提取试剂的料液比为1:9,超声波破碎30 min,重复3次,定容溶液MTBE:甲醇=1:1时,香蕉类胡萝卜素组分分离的效果最好。当色谱条件A相以甲醇:乙腈,B相以MTBE(100%)为流动相,进样量为10 μL,流速为1 mL/min进行梯度洗脱时,可以很好的鉴定并分离类胡萝卜素的主要组分。利用优化后的体系进行检测不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香蕉品种,发现香蕉果肉中的主要类胡萝卜素组分为叶黄素、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高类胡萝卜素含量的‘French somber’香蕉品种约含9.79 μg/g,而低含量的‘中蕉8号’香蕉品种只有约0.201 μg/g,这也表明不同香蕉品种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差异相对较大。本文中以香蕉果肉为材料所建立的类胡萝卜素提取与检测方法,操作简单,精确度高,为科研工作者在香蕉类胡萝卜素的功能研究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测定抱茎苦荬菜药材中总黄酮和腺苷的方法。方法:采用UV—VIS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采用RP—HPLC法测定腺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为:XDB—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体积比为6:9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0nm,流速为1ml/min^-1。结果:腺苷进样量在0.072—3.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相对标准差(RSD)为1.35%。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适合测定抱茎苦荬菜药材中总黄酮和腺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朱珠  吕岱竹  袁宏球 《热带作物学报》2013,34(12):2484-2488
构建戊唑醇在香蕉样品中的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残留检测方法。香蕉样品经乙腈提取,Strata Florisil(FL-PR)萃取小柱提纯净化,应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测定,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戊唑醇在香蕉全果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0.06%~91.28%,相对标准偏差为2.46%~2.69%;在香蕉果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3.42%~102.85%,相对标准偏差为2.36%~3.33%。在香蕉全果检出限为0.001 mg/kg,果肉中检出限为0.001 2 mg/kg,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稳定性好。结果准确可靠,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可用于香蕉样品中戊唑醇农药残留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1.
竹螟是将乐县重要竹类食叶害虫之一。调查发现竹绒野螟和竹织叶野螟是其主要种类,主要危害毛竹、绿竹、苦竹。竹绒野螟发生更为严重,在将乐一年发生1代,以小幼虫越冬。采用拉丁方设计和正交试验对竹螟开展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森得宝和轻质CaCO3按1∶10混配使用防效最佳,用药4 d后校正防效达到85%,生产上可推广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气候因素的影响;通过不同药剂混配试验筛选出混配药剂的最佳组合,即杀螟杆菌(10.0×109个.g-1)500倍液,40%氧化乐果14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白僵菌按4.0×109个.g-1进行配比,不仅直接杀虫,还能增加林间带菌量、持续控害,宜于林间推广应用。一些自然天敌也具有持续控害作用,需要加以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印度萝芙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印度萝芙木枝条顶芽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外植体最佳灭菌方法为0.08%HgCl2处理时间20min 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为MS+L-半胱氨酸0.02mg·L-1+6-BA2.0mg.L-1+NAA0.2mg·L-1,诱导率可达100% 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为MS+L-半胱氨酸0.01mg·L-1+6-BA1.0mg·L-1+NAA0.1mg·L-1 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1.0mg·L-1,生根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苯醚甲环唑和噻呋酰胺在香蕉上的残留消解行为和膳食摄入风险,于2016年在云南进行了规范残留试验,研究了全蕉、蕉肉和土壤中的消解过程并进行了长期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1.45×10 7x+4.14×10 4,R 2=0.9962;噻呋酰胺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2.99×10 6x+1.43×10 4,R 2=0.9954。在0.04~ 1 mg/kg添加水平下,苯醚甲环唑的平均回收率为75%~11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6.2%;噻呋酰胺的平均回收率为76%~114%,RSD为3.0%~9.5%。苯醚甲环唑与噻呋酰胺在土壤、全蕉、蕉肉中的最低检测浓度(LOQ)均为0.04 mg/kg,最小检出量(LOD)均为5 pg。苯醚甲环唑和噻呋酰胺的消解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苯醚甲环唑在全蕉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6、20 d,噻呋酰胺在全蕉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0、27 d。风险评估研究表明,香蕉中残留苯醚甲环唑长期膳食摄入风险可以接受,而噻呋酰胺长期膳食摄入则具有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观察紫毛野牡丹种子的形态特征并测定其基本参数。结果表明:紫毛野牡丹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条件,全黑暗条件下种子发芽受到限制;低浓度(0-20 mg.L-1)的6-BA可提高紫毛野牡丹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浓度为10 mg.L-1时,效果最为显著。IAA抑制紫毛野牡丹种子的萌发,在一定范围内,发芽率随着IAA浓度的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以非洲菊无菌苗带节茎段为外植体,比较各种不同激素组合、浓度大小对非洲菊芽苗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8—1.2cm的非洲菊带节茎段为外植体,可以不通过愈伤组织途径,直接诱导出芽。非洲菊带节茎段诱导芽苗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3.0mg·L-1+NAA0.1mg·L-1。较高浓度的6-BA有利于增殖系数的提高,但容易出现玻璃化现象,高浓度的NAA会使芽苗叶色退绿,故最适合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mg·L-1 +NAA0.3mg·L-1。非洲菊芽苗生根的浓度范围较宽,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2mg·L-1。  相似文献   

16.
探讨外源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人参抗锈腐病的效果,以期通过施入外源物质来提高人参植株的抗性.测定了0~800mg·L-1不同浓度SA和MeJA溶液对人参锈腐病菌的影响,利用筛选的浓度(200 mg· L-1)处理二年生人参移栽苗,接种人参锈腐菌,调查人参锈腐病的发病率和病害严重度.结果表明,浓度为200 mg· L-1的SA和MeJA溶液对人参锈腐病菌无直接毒害作用,而经SA和MeJA处理的人参植株锈腐病发病率和病害严重度显著降低,SA的诱抗效果优于MeJA.  相似文献   

17.
HPLC测定生脉葡萄糖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Re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生脉葡萄糖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Re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Hypersil C18(4.6mm×250mm,5m),流动相为乙睛-0.05%磷酸(20:80),检测波长203nm,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40℃。结果人参皂苷Rg1在0.5-4.5 ?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6.2%);人参皂苷Re在0.5-4.5?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8.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生脉葡萄糖注射液人参皂苷Rg1、Re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超声波辅助提取大豆总木脂素及其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醇为浸提溶剂,超声波辅助提取不同品种大豆中的木脂素,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其含量进行分析,同时对浸提溶剂、料液比、浸提时间及次数等因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乙醇为浸提溶剂,料液比在1/8~1/12范围,浸提时间20 min,浸提2次效果比较理想;标准对照品在0~0.18 mg.mL-1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其总木脂素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6.081c+0.0445,相关系数r=0.9998,总木脂素检出限8.3×10-5mg.mL-1,平均回收率为94.4%,RSD为1.2%。该方法简便、实用、可靠,可对大豆木脂素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不同采收期、不同海拔朝鲜淫羊藿茎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期、不同海拔朝鲜淫羊藿茎中总黄酮含量。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淫羊藿苷为标准品,在270nm下测定吸光度,计算朝鲜淫羊藿茎中的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在0.06mg~0.42mg范围内,淫羊藿苷质量(mg)与吸光度A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60%,RSD=2.47%,r=0.9991。不同采收期朝鲜淫羊藿茎:6月16日(3.325%),7月13日(3.738%),8月1日(2.958%),8月17日(2.684%),9月2日(5.526%),9月16日(2.090%),10月2日(3.922%);不同海拔的朝鲜淫羊藿,海拔629米(3.509%),海拔805米(2.319%),海拔925米(2.777%)。结论随着采收期的不同茎中总黄酮的含量有所变化。本方法简便可靠、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朝鲜淫羊藿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为进一步研究朝鲜淫羊藿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黑毛石斛×鼓槌石斛杂交种蒴果为外植体,通过对种子无菌萌发和原球茎诱导、原球茎增殖及丛生芽诱导、生根壮苗以及移栽驯化研究,建立杂交石斛兰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最适合种子无菌萌发和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3 mg/L+琼脂6.8 g/L+蔗糖20 g/L+马铃薯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