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山东省引黄灌区的农业用水状况 ,提出引黄灌区需遵循引黄补源、以井保丰 ,井渠结合的基本农业生产用水思路 ,在区域范围内合理规划调控地表水、地下水 ,以保证灌区有限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并通过工程及节水配套的应用与集成 ,总结出黄河下游灌区农业节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是华中地区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大碑湾灌区是湖北省典型的多水源灌区,通过水库、泵站和塘堰联合调度为灌区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供水。通过对大碑湾灌区发展历史的回顾,分析大碑湾灌区在工程建设、用水管理和机构管理方面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结合当前面临的形式和挑战,提出全面推进现代化、高标准灌区建设;积极进行水价和市场化管理改革;推进灌区管理机构改革,探索新型水利组织形式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新时期下,我国大部分农村面临着劳动力紧缺的现状,农村劳动力实质性短缺状态持续,制约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农业机械化应用,将农艺农机紧密结合,推广农作物生产新机具、新技术,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进程,形成现代化农业生产观念,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效载体和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耕地使用现状不容乐观,耕地面积减少在灌区呈普遍状态。在铜东灌区内,选择7个样点展开调查分析,耕地面积因非农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占用、弃耕地的产生共减少1580 hm2,占总设计灌溉耕地面积的48.1%。其中,农业结构调整而进行的退耕还林是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以及弃耕地的产生主要与灌区地理位置、水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灌区经济开发建设有直接关联;劳动力的流失是造成弃耕地的主因。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灌区农业生产效率评价多采用单项投入与产出指标的不足,引入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设定表征生产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CCR模型对江苏省35个灌区相对生产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相对效率分析表明,江苏省综合效率整体不高,灌区间差异较大,全省平均值为0.634,其中3个灌区为DEA有效;不同区域农业生产技术的利用及推广程度相当,灌区相对生产效率的不均衡主要由生产规模不合理引起.可以通过减少投入来提升非DEA有效灌区的生产效率,所有非DEA有效灌区改进生产效率能节约的有效灌溉面积、水资源及农业人口分别占投入量的20.7%,13.3%,9.4%.相对DEA效率的比较可为灌区生产效率的改进途径、农业节水潜力的计算等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西北现代生态灌区建设理论与技术保障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灌区是我国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石。然而西北地区独特的气候、地貌及社会经济状况导致了灌区生产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难以满足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通过系统分析西北灌溉农业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过度开发、土壤盐碱化严重、生态环境功能低下等方面的问题,阐述了西北现代生态灌区的内涵与特征,并基于农业生产“功能水分”来源,将西北灌区划分成了灌溉依赖型灌区、灌溉主导型灌区、灌溉补充型灌区和灌溉提质型灌区4类。以灌区农业生产系统、物能输配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为建设对象,提出了灌区生态服务功能优化配置、灌区农田物能调控和灌区生态系统安全评估三大核心理论,构建了灌区系统控污与景观价值提升技术、灌排系统管控技术、作物生境要素综合调控技术三大关键技术,从而形成了西北现代生态灌区理论与技术保障体系,为我国西北灌溉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农业用水管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阐述目前我国灌区农业用水管理在运行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灌溉工程情况、水生态环境、灌区水管单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健全农业水资源管理机制的建议,以推进灌区农业用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灌区农业生产综合效率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中国灌区农业生产综合效率的空间差异性,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对全国440个灌区2010年的农业生产综合相对效率进行评估,并基于不同区域灌区农业生产投入及其冗余状况对生产效率提升途径进行探索。结果表明,8个灌区的相对效率为1.000,达到DEA有效;灌区间农业生产效率差异显著,绝大部分(327个)不足0.300,省区尺度生产效率无明显空间分布规律;各投入指标对应存在冗余灌区个数分别为319(有效灌溉面积)、369(绿水)、155(蓝水)、298(化肥)及207(农业机械);非DEA有效灌区5个投入指标的可减少量占所有评价单元投入总量的比例分别为23.8%、39.2%、18.1%、29.0%以及19.9%。综上可知,各非DEA有效灌区应根据自身投入指标冗余状况优化配置和管理资源以提高区域综合农业生产效率,其中绿水资源高效利用是全国范围内广泛面临的问题;东北和西北地区需注重水土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而南方粮食主产区应注重水肥高效利用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白龟山灌区是河南省重要的产粮区,地处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农业生产与农田水利工程息息相关。针对目前灌区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渠系配套设施老旧、灌溉能力受限、管理体制不健全、水资源分配不均、先进技术和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了应用新技术升级改造现有设施,完善管理机制,培养专业人才,构建水资源评估体系,科学分配水资源等优化策略,对于提高灌区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推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是华北地区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石津灌区是河北省重要的大型灌区,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通过联合调度为石津灌区供水。分析了灌区1960-2011年期间农业用水的变化,可知地表水源供水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在地下水水源供水方面,近年来有缓慢增加的趋势。这体现了河北省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对农业用水的影响,既包括水库方面的因素,也有灌区自身的因素。介绍了石津灌区在农业用水保障方面的现状及经验,并提出了未来保障农业用水的相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山东省引黄灌区的农业用水状况,提出引黄灌区需遵循引黄补源、以井保丰,井渠结合的基本农业生产用水思路,在区域范围内合理规划调控地表水、地下水,以保证灌区有限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并通过工程及节水配套的应用与集成,总结出黄河下游灌区农业节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引黄灌区合理补偿农业成本水价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补偿农业成本水价是提高灌区经济收入、保证灌区实现良性运行、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对于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选择河南省人民胜利渠引黄灌区为试点,开展合理补偿农业成本水价综合对策和措施研究。对人民胜利渠灌区农业水价的成本构成和水费征收方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水费征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补偿农业成本水价的综合对策与措施。研究成果对于合理计算农业成本水价、保证灌区正常运行、进一步提高引黄灌溉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设施农业是综合应用工程装备技术、生物技术和环境技术,按照动植物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最佳环境,进行动植物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  相似文献   

14.
浅谈甜菜生产机械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等工业发达的国家甜菜生产全面实现了机械化,综合他们的共同点是:实现了丸粒种子、农药、化学除草剂商品化,为精密播种和化学除草创造了条件;制定了茎叶一刀平切的机械收获标准,为机械收获开辟了道路;国家技术物质条件雄厚,昂贵的农业劳动力为机械化奠定了基础。我国大部分甜菜产区如内蒙古、宁夏等地,有精耕细作的传统习惯。据调查,河套灌区人工种植甜菜每亩需23~25个工日,而苗期管理、块根挖掘、青头切削是劳动强度大、用工量最多的时期,又是农业生产劳动力最紧张的季节。只有因地制宜,实现机械化,才有可能解决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15.
灌区和灌溉系统是重要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提高依赖于灌溉管理以及相关的制度改革。灌溉用水问题的复杂性,导致灌区产权的差异化。不同的产权性质决定不同的管理体制。我国传统的灌区管理体制存在严重的缺陷,直接影响水资源使用效率。新时期应当在政府投入、市场机制和政策制度等方面改革灌区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6.
面对变幻莫测的政治经济形势和未知风险,中国的粮食安全并非高枕无忧,能否推进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实现稳产保产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降低进口依赖风险依然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长期课题。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配合机械化生产技术,实现全程机械化,能够节省大量劳动力,填补青壮年离开农村后形成的劳动力缺口,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我国农业的稳步发展得益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将全新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到水稻生产全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十分显著。根据目前水稻生产的各主要环节,进行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可以迅速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认可。  相似文献   

17.
王作渊 《南方农机》2024,(3):177-179+183
配套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可以改善区域的基础灌溉条件、提高灌溉保证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作物增产、农民增收,有效促进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型跨越升级,实现节水与增收的共赢。水资源作为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不利于农业生产,采取高效节约的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可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基于此,笔者以武威市凉州区金羊灌区为例,提出了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推广和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率的措施,如持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使用高效灌溉技术、改善输水方法、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等,推进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发展应用,进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灌区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农业机械化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分析,论述了农业机械化是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的必然选择,阐释了农业机械化在应对劳动力短缺矛盾、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要想全面实现现代化农业,就必须依托农业自动化控制技术,这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机械自动化符合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逐渐减少、传统生产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的改革需求。文章主要对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20.
农业物联网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以人力为主的现有生产模式与劳动力持续减少、人均农业资源匮乏与农业资源利用率低、新农民年轻化与劳动力老龄化是阻碍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主要矛盾。依赖智能装备实现精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是解决以上矛盾的重要途径。农业物联网是以挖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装备精准化水平、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的新兴技术,集农业信息感知、数据传输、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于一体,并根据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以及农产品物流的重大需求,形成典型的产业应用。本文重点总结了近年来农业信息感知方向在农业个体标识研究与感知机理及工艺的最新发现、农业信息传输方向在低功耗广域网的最新成果、农业智能信息处理方向的农业大数据技术与农业人工智能技术的重大突破,提出以农业业务模型驱动农业业务控制、以设备管理设备的农业物联网架构,人的主要角色是实时数据与价值信息的消费者,农业物联网驱动的农机装备智能化作业是最主要的劳动力来源;进而对比国内外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与集成现状,分析农业物联网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策略,最终得出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未来研究重点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