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配施磷、钾肥对桑树春季生产性能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世玉 《广西蚕业》1998,35(3):27-30
本试验对桑树春季配施P、K肥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说明:在每株桑树施用纯养分含量23克的情况下,按N:P:K=10:4:5、N:P=10:4、N:K=10:5的配比施用,其春叶产量比纯施N肥分别提高25.81%、15.05%和9.67%;新梢总长度N、P、K区、N、P区分别比纯N区增加38.23%和8.80%、N、K区比纯N区减少8.8%;配施P、K肥,比单一施N肥的桑叶干物含量增加,止芯叶比例提高,桑叶成熟度及春叶质量将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2.
种茧育春伐桑园氮磷钾肥比例对桑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桑园其他管理措施一致的条件下,改变N、P2O5、K2O肥的施用比例,并对桑叶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是N∶P2O5∶K2O=10∶5∶5的施肥比例,可适当提高春季发芽率和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春叶产量及全氮含量,极显著提高秋叶产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及速效磷含量,同时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及桑树生长。  相似文献   

3.
施肥对羊草有性生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羊草是欧亚大陆东端草原带的主要建群种,然而在自然条件下有性繁殖能力低,种子产量少,严重制约着对它的人工利用。合理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不同时期施用N、P、K肥对羊草抽穗率、结实率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施用N、P、K肥虽然对当年羊草的抽穗率和抽穗数均没有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羊草的结实率和结实粒数,从而提高羊草种子产量。从施肥种类和施肥时间上看,施用N、K肥和早期施肥对羊草结实和种子产量影响更大。经极差分析得出,理论上在5月羊草孕穗前期施用120 kg/hm2尿素、100 kg/hm2硫酸钾、不施用磷肥的组合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4.
通过1985~1989年的多点试验,桑树施用N、P、K三元复合肥比单施氮肥增产桑叶5.9%,养蚕试验可提高收茧量5.2%;施用N、P、K、Mg含镁复合肥可增产桑叶18.7%,养蚕试验可提高收茧量9.8%。含镁复合肥可明显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的总糖含量增加显著,磷、钾元素也有较多增加。在较大面积上生产性试用也取得了显著效果,受到广大蚕农欢迎。  相似文献   

5.
通过连续5年对W?默科特和红肉脐橙果园植株叶片N、P、K、Ca、Mg、S、Fe、Mn、Zn、Cu和B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间,各元素含量差异较大。江津柑橘园植株叶片P、K、Ca较为丰富,N含量多数年份为低量到适量范围,S含量多为适宜到高量,而Mg、Mn和B含量多为适宜范围,Zn全部处于缺乏范围,Fe和Cu不同年份差异较大,从缺乏至适量和高量均有分布。总体而言,两个品种大多数营养元素含量差异较小,而K和Mg含量差异较大,且表现为W?默科特K含量显著低于红肉脐橙,而Mg含量则相反。因此,江津柑橘园需要增施有机肥,适当补充N和Mg肥,部分果园需要补充Fe和Cu肥,大量补充Zn肥。  相似文献   

6.
对陕西省蚕桑主产区石泉、汉滨、平利、汉阴、紫阳、勉县等县区的19个有代表性的桑园土壤主要养分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桑园土壤肥力水平普遍偏低,有机质含量平均只有1.29%,速效N、P、K含量分别为37.25 mg ? kg -1、26.32 mg ? kg -1和51.94 mg ? kg -1,缺乏比例分别为67.65%、58.82%、85.29%。不同类型桑园的土壤养分丰缺程度差异较大。进行了“有机-无机桑树专用复混肥”施肥试验示范,施用专用肥比单施尿素增产桑叶11.94%,比施用N、P、K的掺混肥增产6.44%。提出目前桑园肥培管理尤其要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和氮、磷、钾的配合,因地制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桑树专用肥。  相似文献   

7.
针对江西茶园施肥存在重化肥、轻有机肥的现象,研究施用商品有机肥、枯饼、化肥三种不同肥料种类对茶树产量、茶叶生化品质以及对红壤结构改良与培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丘陵红壤茶园施用商品有机肥与化肥相比芽头密度增加2.93%,增产8.85%,茶叶内在品质氨基酸含量增幅48%,土壤容重显著降低,茶园土壤的p H值提高幅度为6.67%~8.27%,有机质提高39.26%~49.23%,全N提高57.14%~77.78%,全P提高7.89%~10.52%,全K提高13.21%~22.01%,速效N提高52.51%~66.19%,速效P提高69.88%~73.96%,速效K提高24.50%~34.80%。  相似文献   

8.
调查分析青岛崂山茶产区的土壤有效态、矿质元素与茶叶品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茶园土壤中有效态Mn、B、Mo的含量较低,而N、P、Fe、Zn的含量较高;有益矿质元素Mo在茶叶中缺失较为严重,并与茶园土壤有效B、有效K呈较强的正相关性;茶叶中P、K与叶绿素及咖啡碱呈正相关性,Zn与茶多酚呈正相关性,而B、Ca与氨基酸呈正相关性,茶叶中Mn、Ca、Mg的含量则可能对总糖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议在茶园土壤管理方面应保证N、P充足的前提下,适当增加Mn、B、Mo、K的施用.  相似文献   

9.
风沙土麻黄基地土壤培肥措施及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土壤培肥措施对风沙地改良效果,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了麻黄Ephedra sinica地风沙土土壤N、P、K养分资源特征,养分生物学特征及培肥措施对麻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风沙土土壤全量养分资源和速效养分资源都十分贫乏.风沙土土壤自身对于N、P、K的吸附效率很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各种营养元素在麻黄生长中都表现出明显的缺乏,缺乏顺序为:K>N>P.根据麻黄生物学产量的变化,可以将麻黄生长发育过程分为4个阶段:快速生长阶段、缓慢生长阶段、第2次快速生长阶段和植株产量下降阶段.施肥对麻黄产量具有明显影响,对麻黄的增产作用顺序为N>P>K.施用有机肥、翻压秸秆等培肥措施均能明显提高风沙土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在不同pH值土壤条件下进行施肥处理对巫溪红三叶鲜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牧草的产量和品质,在强酸性土壤上施用N60P120K135,巫溪红三叶鲜草总产量最高,高于对照185.0%;在酸性和中性土壤上施用N90P120K90鲜草总产量最高,分别高于对照115.0%和95.5%.施肥显著提高巫溪红三叶粗蛋白质含量,施用N60P60K90,强酸性土壤、中性土壤头茬草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高于对照113.1%和46.0%;但在酸性土壤上,施用N90P120K90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高于对照43.6%.  相似文献   

11.
以四川丘陵蚕区桑园夏伐式养成的春秋两季桑树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施用量及配比施入氮(N)、磷(P)、钾(K)肥,调查桑树叶片、枝条、新梢等不同部位的N、P、K 3种养分的含量、吸收量及分配比例,为桑树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从肥料种类来看,桑树不同部位的养分含量及养分吸收量均为N>K>P;从养分分配来看,桑树各部位在春、秋季和全年的养分分配均为叶片>枝条,其中春季为叶片>新梢>枝条。桑园按照不同施用量及配比施入N、P、K肥对桑树各部位的N、P、K含量和吸收量及其分配比率有明显影响:N(X1)、P(X2)、K(X3)施肥处理2水平(X12=600 kg/hm2,X22=210 kg/hm2,X32=300kg/hm2)、处理3水平(X13=900 kg/hm2,X23=315 kg/hm2,X33=450 kg/hm2)的桑树各部位养分含量和吸收量大多显著高于处理1水平(X11=300 kg/hm2,X21=105 kg/hm2,X31=150 kg/hm2)、0水平(不施肥)。研究结果表明,桑园合理增施N、P、K肥有利于提高桑树各部位N、P、K的含量和吸收量,推荐按照处理2水平施入N、P、K肥。  相似文献   

12.
氮、磷、钾对春季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春季桑叶1 脱氧野尻霉素(1 deoxynojimycin,DNJ)产量,采用“3414”肥料设计方案,调查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对桑叶中DNJ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均对桑树(Morus alba)不同部位叶有较显著影响,随着单因素施肥量的增加,桑叶不同部位叶中DNJ含量也随之增加,在2水平(N2P2K2)时达到最大;进一步以桑叶DNJ产量为目标函数,氮、磷、钾肥的施肥水平为调控因子,模拟其之间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的施肥水平及其配比均能显著影响桑叶中DNJ含量。模拟的肥料效应函数表明,桑叶中总DNJ最佳经济产量为23.23 kg·hm 2,推荐施肥指标为N 286.11 kg·hm-2、P2O5 95.22 kg·hm-2、K2O 159.62 kg·hm-2。该最佳施肥通过生产实践证实后,可为DNJ高产桑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不同磷肥用量对高羊茅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武汉地区研究了不同磷肥用量对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s生长状况、草屑积累量、氮(N)磷(P)钾(K)养分含量及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N、K肥(N 15g/m2,K2O 12g/m2)基础上,P肥能明显促进草坪草分蘖并提高成坪后叶绿素含量,施P(P2O5)2.5~20.0g/m2处理的分蘖数是不施P对照的2.81~4.32倍,叶片SPAD值比对照高15.8~18.2.草屑积累量和高羊茅总干物量随P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P 10.0g/m2范围内,地下部干物质量也随施P增加而增加,继续提高P用量有下降的趋势.高羊茅舍N量因施P而明显下降,地上部P、K含量随P肥用量增加而显著提高,而地下部P、K含量各处理差异不显著.P肥用量10.0g/m2时高羊茅N积累量达到最高值(7.51g/m2),是对熙的2.71倍;随着P用量的增加P、K养分积累量持续上升,且P积累量与P用量呈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草坪生长质量及肥料利用效率,认为在试验地力条件下新植高羊茅的P肥(P2O5)用量以5~10g/m2范围为宜.  相似文献   

14.
养分添加是促进退化草地恢复常用的管理措施。以贝加尔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CK(对照,不施肥),N(单施氮肥,100 kg/hm2),P(单施磷肥,100 kg/hm2),K(单施钾肥,100 kg/hm2),NP(氮、磷肥混施,均为100 kg/hm2),NK(氮、钾肥混施,均为100 kg/hm2),PK(磷、钾肥混施,均为100 kg/hm2),NPK(氮、磷、钾肥混施,均为100 kg/hm2),研究贝加尔针茅草原包括建群种和优势种在内的6种植物的比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养分含量等叶片性状对养分添加的响应,旨在探讨草原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叶片特性随养分供给条件发生的变异及其与土壤理化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种植物的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 SLA)、叶绿素含量、叶片养分在不同养分添加下都发生了变化,但变化的范围和方向都不尽相同。综合6种植物进行分析,SLA与叶绿素含量、叶片含N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叶片含P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叶绿素含量与叶片含N量、土壤铵态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片含N量与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P<0.05);叶片含P量与土壤P、土壤速效P含量和土壤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合研究表明,贝加尔针茅草原植物叶片含N量较低,植物叶片性状受N素影响显著,但不同物种对N素添加的反应不同,土壤养分供给的差异是叶片结构特性和叶片养分组成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桑园种草养鸡模式对土壤化学质量变化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分析种草养鸡3年桑园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探索桑园种草养鸡模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受鸡群生理代谢的作用和影响,桑园种草养鸡后,增加了土壤中N、P、K和Mg元素的含量,桑园土壤存在着酸化的趋势,种草养鸡模式加速了桑园土壤的钙素退化。  相似文献   

16.
四川丘陵地区桑园合理施氮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四川丘陵地区桑园偏施和过量施用氮肥的问题,设置0、120、240、360、480 kg/hm2尿素共5个施氮量试验组,通过比较与分析不同试验组桑叶产量和部分品质性状成绩,建立不同生产目的桑园施氮效应函数,提供合理的施氮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少施或过量施氮都会降低桑叶产量及桑叶中营养活性物质的含量和桑叶营养活性物质的产量。240 kg/hm2的桑园施氮量能显著提高桑叶营养活性物质的含量;360 kg/hm2的桑园施氮量能显著提高桑叶产量及桑叶营养活性物质的产量。依据分别建立的桑园施氮量与桑叶产量、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桑叶DNJ产量的肥料效应函数,推荐以生产养蚕用叶为目的的桑园最佳施氮量为360 kg/hm2,以提高桑叶DNJ含量和产量为目的的桑园最佳施氮量分别为299.56 kg/hm2和294.72 kg/hm2。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丘陵地区桑树平衡施肥的数学模型建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通过桑园科学施肥提高四川丘陵蚕区的桑树产叶量与生产效益,采用现代肥料二次回归"3414"设计方案,分别以桑叶产量为目标函数,选取对桑树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的肥料元素氮(N)、磷(P)、钾(K)的施肥水平为调控因子,模拟桑树产叶量与N、P、K之间的回归关系。得到三元二次、二元二次、一元二次共3种7类N、P、K肥料效应函数,各类型函数获得最佳桑树产叶量的肥料因素权重表现为K>PK>P>NPK>NK>N>NP,产投比的肥料因素权重表现为K>PK>NPK>P>NK>NP>N。其中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Y=20 313+0.25X1+43.48X2+34.47X3-0.01X12-0.14X22-0.06X32+0.05X1X2+0.02X1X3-0.07X2X3,其中X1、X2、X3分别为N、P、K肥料因子)为全因子模型,可作为桑园的推荐施肥方案。单因素效应分析显示K肥对桑树产叶量及产投比的影响最大,因而在所有模拟的函数中K肥因子的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Y=25 002.27+44.728X3-0.084X32)获得的最佳产叶量和产投比最高,用600.00 kg/hm2 N、210.00 kg/hm2 P2O5、254.33 kg/hm2 K2O的最佳施肥方案,获得的桑树最佳经济产叶量达到30 945.00 kg/hm2,投入的肥料价值为4 403.65元/hm2,产投比高达17.57。该最佳施肥方案通过生产实践验证后,可为四川丘陵蚕区高产桑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施磷对越冬期高羊茅生长、养分吸收及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给华中地区冷季型草坪草养分护理提供依据,在武汉布置试验研究磷肥对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s Schreb.)越冬期生长、养分吸收和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钾肥基础上增施磷肥(P2O55~25 g/m2)显著促进草坪草生长和品质改善,与对照相比,各施磷处理越冬期分蘖数、株高、叶面积、地上部生物量、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均有显著地提高;显著提高草坪草地上部氮、磷、钾含量,促进养分吸收;叶片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随磷肥施用而显著下降,明显降低低温对高羊茅的伤害程度;磷肥的适宜用量范围为10~15 g/m2,过低或过高用量磷肥均会对草坪草生长、质量及抗寒性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施氮和刈割对盐角草生长及盐分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梁飞  田长彦  张慧 《草业学报》2012,21(2):99-105
为了研究施氮与刈割对盐角草盐分累积规律及其生长的影响。本试验在大田种植情况下,研究刈割处理和4个氮水平(0,150,300,450 kg/hm2)对盐角草的生长、钾钠钙镁含量及其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能够增加盐角草生物量,提高钾钠钙镁的累积量,但施氮对盐角草体内盐分离子含量的影响与离子种类、生育时期及刈割有关。随施氮量递增,盐角草体内4种阳离子浓度变化趋势发生转变,但方向与拐点存在差异。刈割能够增加鲜物质量,减少干物质累积量。刈割能够提高盐角草体内钾离子浓度及其累积量;钠钙变化与施氮量有关;镁的浓度主要与刈割时期相关。随施氮量增加,刈割处理中钠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拐点在150~300 kg/hm2;未刈割相反。刈割盐角草体内钙含量随着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拐点出现在300 kg/hm2处;未刈割反之,但拐点出现在150 kg/hm2处。花果期的镁浓度随着施氮量增加而降低;收获期镁浓度随着施氮量增加呈逻辑斯谛增长模式。本试验条件下,施氮刈割能够促进盐角草生长及提高盐渍土的生物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20.
研究选择树龄依次为5、8、13和18年椪柑(Citrus reticulate Blanco ?Poncirus trifoliate)为对象,测定、分析椪柑果实品质及叶片养分含量、对应的土壤养分性状,旨在揭示椪柑果实品质随树龄的变化及其与叶片-土壤养分关系。结果表明,5至8年树龄椪柑果实单果重大且果形偏扁;13年树龄椪柑果实单果重小且果形偏圆;18年树龄椪柑果实单果重大且果形偏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72%)低,可滴定酸含量(1.02%)高,固酸比(10.70)低。随着树龄延长,叶片N和P含量先降低后升高,Zn含量先升高后降低,K、Mg和Mn含量上升,Ca和B含量下降。椪柑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与叶片Ca/K、Ca/Mg、Ca/Mn、Ca/(K Mg)、Ca/(Mn+Fe)、Zn/(Mn+Fe)呈显著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叶片Ca/K、Ca/Mn、Ca/(K Mg)呈显著负相关。结果显示,较长树龄椪柑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可滴定酸含量高与叶片低Ca、Zn含量和高K、Mg、Mn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