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治葡萄黄叶病有新招黄叶病是葡萄栽培上常见的缺铁生理病害。经重复试验,对发生黄叶病的葡萄进行土壤调酸,可有效降低局部土壤的pH值,使土壤中被固定的部分无效铁转变为有效铁。承德县农业局生产的秧床育秧调酸剂,由硫酸和填充料按比例配制而成,每袋重2500克...  相似文献   

2.
<正>葡萄黄叶病是一种缺铁性生理病害,在石灰性土壤中时有发生。近年来,一些产区葡萄缺铁黄叶病面积迅速扩大,对产量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3.
1葡萄缺铁症葡萄黄叶病是由缺铁引起的,最初症状是幼叶的叶脉间叶肉先褪绿黄化,至白化,叶片边缘变褐枯死.严重缺铁时,整株叶片小、黄化、节间短,生长衰弱,落叶早,结果少或不结果.即使坐果,果粒发育不良.如果轻度缺铁,当年及时矫治可恢复正常,一般新梢叶片转绿较快,老叶片转绿较慢.缺铁症状容易在新梢和新展的叶片上发生.前一年叶片早落,根系发育不良或结果量大,均加重黄叶病的发生.防治方法: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偏碱性土壤追肥应以酸性肥料为主.一旦发生黄叶病,叶面喷洒0.2%硫酸亚铁或硝基黄腐酸铁800倍液矫治.  相似文献   

4.
在渤海湾地区,缺铁黄叶病是冬枣树的重要生理病害,主要原因是本地土壤内的碳酸钠含垃高,土壤的pH值过高,致使土壤中的铁多呈不溶状态.从而引起缺铁的现象。冬枣树缺铁的典型症状足,叶片为黄绿色或黄白色,而叶脉仍为绿色,使叶片呈绿色网纹状,如不及时治疗,全叶呈白色,最后从叶缘开始出现褐色枯焦斑,直至全叶枯死。随后新梢顶端枯死,出现枯梢现象。症状以幼树和大树的新梢部位最突出。缺铁性黄叶病严重威胁着冬枣生产,因此有针难。性地采取各种有效防治措施,是渤海湾地区发展冬枣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县土壤母质属于冲击性黄土母质和碳酸盐洪积冲积物,土壤pH值在7.3—8.5之间,苹果黄叶病发生比较普遍,据1983年调查,全县发病面积达3000余亩,占苹果栽植面积30%以上,病园发病株率为37.8—83%,病株病梢率为53—91%。危害轻者,长势衰退,产量下降;重者树冠焦梢,甚至整株死亡。为此,我们自1984—1986年进行了喷铁肥防治苹果黄叶病的试验,旨在选出最佳铁肥及最佳浓度,为生产提供防治苹果缺铁黄叶病的有效措施。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孟姑集乡商庄果园进行,试材选用黄化级别基本一致的16年生金冠品种。试验肥料选用有机复合铁肥:硝基草碳黄腐酸铁复…  相似文献   

6.
防治板栗苗黄叶病新法我县近几年板栗育苗发生黄叶病比较严重,当长到25cm以后,上部新生叶片开始黄化,出现黄叶后生长不良,影响了苗木质量。据调查,凡发生黄叶病的地块,土壤pH值偏高。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了土壤调酸防治黄叶病的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调酸剂是...  相似文献   

7.
<正> 涿鹿位于怀来盆地,是河北省的鸭梨集中产地,地势高亢,气候较干燥冷凉.由于小气候优惠,梨果品质较好,含糖量高,多供应北京和出口,所以也是鸭梨出口基地之一.土壤系由黄土母质发育而成,因富含石灰,梨黄叶病发生较为普遍,其他果树如苹果、桃、李、杏、葡萄等以及杨、柳、紫穗槐等林木树种也都不同程度的有黄叶表现,病株喷铁后能回绿,因此可以认为涿鹿地区是我省典型的缺铁黄叶病发生区.  相似文献   

8.
我乡葡萄在冲积层沙质土壤上栽植,黄叶病发生严重,尤其是连续灌水或阴雨季节尤为突出。虽经埋施和喷施硫酸亚铁,喷施硫酸镁,效果均不显著。1990年7月5日和15日两次试用“喷施宝”(广西博白县沙白叶面宝厂生产),每支兑水60kg,每亩喷120kg,用背负手动喷雾器,自上而下将病叶、健叶、果穗一并喷布。喷后叶片即全部转绿;而未喷植株,7月底就有落叶和枯稍现象出现,直至9月底黄叶现象才逐渐消失。 此外,“喷施宝”喷布后,果穗提前着色7~10天,且粒大、色艳、有光泽,枝蔓成熟也好。“喷施宝”每支零售0.75元,每亩每次用费1.50元。“喷施宝”防治葡萄…  相似文献   

9.
来稿摘登     
来稿摘登70%氧氯化铜防治葡萄霜霉病、炭疽病药效试验葡萄霜霉病、炭疽病在山东省平度市葡萄产区普遍发生,危害较重,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以往防治多采用半量式波尔多液与内吸杀菌剂交替喷施。70%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是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研制,湖南省怀化兴华...  相似文献   

10.
黄叶病是生长在石灰性土壤和砂质土壤上的苹果、葡萄、桃、猕猴桃、梨等果树最常见的一种缺素症,是植物缺铁的典型表现。目前,陕西省果品面积已达1100万亩,绝大多数分布在黄土高原石灰性土壤上。该区土壤相对干旱缺水,通气性好,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高,一些矿质营养元素易处于高价状态而不易被植物吸收,其中对铁素营养影响最大。土壤中大量存在的重碳酸离子还会导致铁的生理钝化,影响铁在植物体内  相似文献   

11.
果树黄叶病传统的矫治方法是根施或叶面喷施硫酸亚铁 ,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 ,矫治后不久又恢复原来的黄叶。  近年生产的一种矫治果树黄叶病的片剂绿叶铁王(陕西省杨陵亚特尔农化厂生产 ) ,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且施用方便 ,整个生长季节都可使用 ,具体施用方法是根据树冠大小及缺铁程度 ,在树干距地面 30 cm高树干处钻直径为 7~ 8mm小孔 1~ 3个 ,深度 2 0~4 0 mm,用绿叶铁王数片 ,填入小孔内 ,之后用泥或甘油封口即可。经我们 2年多的田间试验 ,施药后 2 0天黄叶可变绿叶 ,且药效持久矫治果树黄叶病的新方法$河北省磁县林果技术服…  相似文献   

12.
桃城区现有山楂面积150hm^2,在生产中遇到的最突出问题是叶片黄化,这是平原地区引种山楂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1 山楂黄叶病发生的原因 山楂最适于生长在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在碱性土壤中,铁元素容易被固定,导致山楂树生长过程中缺铁。缺铁就会间接影响叶绿素生物合成的正常进行,从而导致山楂树黄叶病的发生。凡是土壤有机质贫乏及排水不良,灌溉水的水质含过量碳酸根以及盐碱地带均可加重发病。一般灌水量过大,土壤持水时间较长的黏重土质果园,以及果树树势衰弱或根系衰弱的果园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13.
果树缺铁黄叶病是较难矫治的生理病害,在我国石灰性土壤果园中,黄叶病率占到 20%~30%.主要发生于苹果、梨、桃、杏、葡萄等树种上.表现症状是叶肉部分为黄色,叶脉为绿色,沿叶脉周围开始发黄,严重者叶片变白,甚至焦边、落叶、死树.  相似文献   

14.
克黄灵     
果树缺铁,会引发黄叶病,光合作用受阻,生长迟缓,产量、品质下降。甚者,可致果树死亡。在我国西北、华北的广大石灰性黄土区,土壤中有效铁偏低,容易发生缺铁性黄叶病,果园发病率在20%~60%之间。陕西省  相似文献   

15.
苹果树发生黄叶病,主要是由于缺铁引起的。铁是叶绿素合成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矿质元素,缺乏时,就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使叶片失绿或黄化。苹果因缺铁造成的黄叶,主要原因是土壤的PH值过高,可用态的铁减少造成的,可用埋瓶浸根法防治。具体方法:在距主干1米  相似文献   

16.
对果树缺铁失绿病的防治,虽已有改良土壤、挖根埋瓶、叶面喷施螯合铁等方法,但多因效果不理想或成本高等因素未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树干注液器的研制成功为矫治果树缺铁失绿提供了新的方  相似文献   

17.
苹果树因铁营养失调而引起的黄叶病(失绿病),在我省朝阳地区发生较为普遍,病重园发病率达30~50%。在盘山、大洼、金县、黑山、锦县等地亦有发生。除苹果树外,山楂、梨、葡萄等树种上均有发病。一般在苗期和5年生以下的幼树上发病较重,如喀左县小城子村4年生苹果树发病率为30~50%;锦县原种场苗圃中的苹果、山楂树苗有几万株发病,病株率高达90%。为寻求苹果树缺铁营养诊断指标和防治黄叶病的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方法,我们在借  相似文献   

18.
<正> 葡萄黄叶病近年发生较普遍,尤其是早春连续灌水后旺盛生长期表现更为突出。如我场巨峰葡萄区,新梢叶片由黄绿转黄白,虽经埋施硫酸亚铁、喷施硫酸铁、硫酸镁等措施,但效果均不显著。今年试用“喷施宝”(广西产)每支兑水60公斤,分别于7月5日和15日喷洒两次后,叶片全部转绿,同时还有促进生长的良好作用。而对照区,则  相似文献   

19.
梨树黄叶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德新  程进 《西南园艺》2000,28(2):22-22
海滨盐碱地 ,黄河故道砂荒地栽培梨树易缺铁 ,发生黄叶病(又叫失绿病 )。表现为叶片黄白色 ,但叶脉保持绿色 ,旺盛生长期症状显著 ;开始部分枝条发病 ,逐渐全株发病 ,严重时新梢顶端叶片枯焦 ,影响树势 ,降低产量 ;壮树不发病或少发病 ,轻施硫酸亚铁可暂时纠正 ,但不能根治。其原因是 :梨园土壤透气不良 ,土质过坚实或太松 ,雨水过多或过旱等 ,使铁元素呈固定不可给状态而造成。因此改良土壤 ,增进土壤肥力是防治黄叶病的根本措施。1 施用微量元素  结合秋施基肥 ,将硫酸亚铁施入根围 ,一般 5~ 10年生植株可在施入的有机肥中加硫酸亚铁 …  相似文献   

20.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喷施铁肥对葡萄果实品质和农药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铁肥可以显著提高‘巨峰’葡萄果实品质,果实硬度、着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0.2%、64.1%、9.4%,而单粒重不受影响;对照果实检测出腐霉利、啶酰菌胺、嘧霉胺、多菌灵、异菌脲、戊唑醇、丙环唑、腈嘧菌酯等8种农药,喷施铁肥后果实仅检测出腐霉利、啶酰菌胺、嘧霉胺、多菌灵4种农药,而未检测出异菌脲、戊唑醇、丙环唑、腈嘧菌酯4种农药,可见,喷施铁肥可有效降低果实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