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岳云霞 《湖南农机》2010,37(1):26-2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一门综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交叉的系统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具体包括机械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等内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正在向着更快、更便捷操作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水稻机械化整地技术包括翻地技术、旋耕技术、打浆平地技术、筑埂技术、施肥技术等,详细介绍上述几种技术的作用、优势及相关作业机具,为水稻机械化整地作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智武 《湖南农机》2012,(5):148+150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小麦、玉米两茬平作机械化技术是在冬小麦、夏玉米耕、播、管、收过程中,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高效率、高质量特点,机械化作业,以达到提高生产率、增产增收的综合性技术。本技术是多种农业、农机技术的充分运用,具体包括:小麦精少量旋耕播种技术、小麦联合收获技术、化肥机械深施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玉米铁茬播种技术、玉米联合收获技术。一、推广条件小麦、玉米两茬平作机械化技术在我市的普及推广是我市广大农机战线工作者充分研究国内农机、农艺发  相似文献   

5.
地方动态     
河北省秋季重点推广七项农机化技术河北省农机局结合本省实际,组织农机、农艺技术人员遴选出今年秋季主推7项农机化技术。这7项技术包括: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小麦播后镇压技术、农机深松耕技术、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薯类机械  相似文献   

6.
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包括机械播种技术、机械施肥技术、机械植保技术、机械中耕技术、机械收获技术、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和机械耕整地技术,其关键技术就是机械播种(包括机械深施肥)技术、机械收获(包括秸秆还田)技术和机械耕整地技术。下面介绍这三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项多功能的综合性技术,一般有:自动控制技术、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系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伺服传动技术以及检测传感技术等,该项技术是一种密集型的系统工程。最新一代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中采用的CNC系统,该系统具有智能化、高性能、为量化以及系统化、轻量化等诸多优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这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光辉未来。文章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在我国的发展、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多维度与全链条农机多机协同技术,实证检验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此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技术有用性、技术易用性、技术成本、吸收能力、资源就绪度、竞争压力、外部支持对技术采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411、0.399、0.208、0.175、0.290、0.407、0.156,技术有用性的影响最大,组织间信任对技术采纳影响不显著。组织吸收能力、外部支持在技术特性3个维度对技术采纳影响关系中均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组织资源就绪度在技术易用性、技术成本对技术采纳的影响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技术有用性对技术采纳的影响关系中无显著调节作用。提出了提升技术的实用化程度、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用户自身能力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机电一体化技术直接导致了自动化技术的产生,它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技术,机械本体技术、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驱动技术、智能化、网络化等是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掌握创新核心技术是推进机电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福建农机》2015,(2):12-15
<正>1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大田耕整、开沟、种植、植保、排灌、收获、秸秆还田、烘干等机械化技术。其中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技术为主体技术,耕整、开沟、排灌等环节采用的机具和技术与其他作物的相应环节基本相同。1.1机械化种植技术1.1.1机械化直播技术1.1.1.1撒播机开沟覆盖播种机械化技术1)节本增效情况:该技术省去了育苗、耕整地、移栽等环节,节约工时2~3个,节约成本200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黄河上中游水资源特点及大型灌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结合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特点及目前国内外发展概况,提出了黄河上中游大型灌区推广管道输水发展节水灌溉的思路,并通过试验示范工程进行了技术经济论证。同时认为黄河上中游大型灌区推广管道输水发展节水灌溉具有有利的条件,节水效益十分显著,对解决该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当地工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以及缓解黄河中下游的水危机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液压随动系统主配电气中位未整定准确和温漂作用是调速器系统出现主配频繁调节的主要原因之一。技术人员对调速器液压随动系统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提出了静态平衡理论和主配中位纠偏原理,探索出了主配电气中位自适应方法,进而通过调速器电气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功能软件开发,实现了主配电气中位自动诊断及智能纠偏功能,并通过真机测试验证其功能效果,完美解决了液压随动系统主配电气中位未整定准确或由于温漂作用导致的调速器系统主配频繁调节问题,保证了机组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3.
王双艳 《湖南农机》2016,(7):142-14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大力提倡中学生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一定的成果,中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就具体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及相关教学成果评估而言,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简要分析了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提升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土壤水分对枣树光合特性及耗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年生盆栽梨枣幼苗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正常水分、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梨枣树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的光合特性以及蒸腾耗水量。结果表明,在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中度和重度胁迫均降低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表观量子效率(AQY)、光合有效辐射范围以及暗呼吸速率(Rd),但果实膨大期光合能力显著高于成熟期。果实膨大期中度胁迫使得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升高,但水分利用效率(WUE)保持不变,而重度胁迫下气孔导度(Gs)、Pn、Tr和WUE均下降。果实成熟期中度和重度胁迫均降低Gs、Pn和Tr,但中度胁迫下WUE不降反升。此外,梨枣树这2个时期总耗水量均随着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显著减少,且相同土壤含水率下果实膨大期耗水量均大于成熟期。  相似文献   

15.
少耕秸秆覆盖对小麦间作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小麦少耕留茬条件下,3个供水处理对小麦间作玉米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留茬处理对小麦/玉米间作产量影响不显著,供水处理显著影响间作产量;留茬少耕条件下,中、高供水处理较低供水处理间作产量分别高27.24%、29.90%,未留茬条件下,中、高供水处理较低灌水处理产量分别高29.74%、35.56%。同等供水条件下,高留茬少耕处理较未留茬处理收获后土壤含水量在低、中、高供水水平下分别高4.79%、10.95%、4.28%。留茬处理对间作耗水量影响不显著,但在同种留茬方式下,间作耗水量随供水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大,高供水留茬少耕处理较中、低供水处理耗水量分别高7.73%、16.37%,未留茬高供水处理耗水量较中、低供水处理分别高9.10%、16.18%。留茬处理对间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无显著影响,相同留茬不同供水处理的WUE在中、高供水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而中、高供水高留茬少耕处理WUE较低供水处理分别高17.80%、11.63%,未留茬处理时中、高供水处理WUE分别较低供水间作高21.83%、16.68%。  相似文献   

16.
蔬菜钵苗旋转式取苗机构动力学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一种应用于蔬菜钵苗全自动移栽机的旋转式取苗机构——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系取苗机构,建立机构的动力学模型,采用动力学方程组序列求解法进行求解,得到机构在一个工作周期内链条、太阳轮轴心、中间轮轴心、行星轮轴心、太阳轮与中间轮啮合点、中间轮与行星轮啮合点等处的受力随行星架转角变化的规律。设计了机构的物理样机,开展机构动力学试验,测试得到机构物理样机在4种不同工作转速下的动力学特性,同时验证了机构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单向卧式引水泵站采用的竖井式进水流道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三面进水竖井进水流道,为分析三面进水下竖井进水流道的水力特性,基于雷诺时均N-S方程和k-ε标准湍流模型,采用CFD技术对该卧式泵站的三面进水竖井流道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控制中墩的线型以及中墩宽度b形成不同的三面进水流道,从而分析不同三面进水流道的水力特性,具体分析不同方案进水流道出口断面的轴向速度分布、水平剖面的流线和速度分布以及流道水力损失的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中墩宽度下的三面进水流道,流线型中墩较矩形中墩其流速分布均匀度和速度加权平均角均较大,采用流线型中墩可以获得较好的流态;对于流线型中墩,随着中墩宽度b的减小,过水断面面积逐渐增大,各方案流速分布均匀度和速度加权平均角逐渐增大,当b=0.075B时,此时流线型中墩泵进口断面上的压力分布较矩形中墩更为均匀.  相似文献   

18.
为定量评估澜沧江中上游及元江水电开发对水资源的消耗并判断其影响因素,同时与全流域对比澜沧江中上游水电开发水资源消耗水平,以澜沧江中上游和元江两个不同水热、地形条件的干流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总蒸发水量法计算水电站水足迹。结果表明:元江干流的2座水电站水足迹平均值为3.19 m^3/GJ,澜沧江4座水电站平均值为0.51 m^3/GJ,均低于全国水平,显示出澜沧江中上游水电开发巨大优势。气温对计算结果影响最大,其次是地形因素。  相似文献   

19.
根据田间试验资料,分析了3种肥力水平:低肥、中肥、高肥条件下大豆光合速率Pn、气孔阻力Rs在初花期和盛花期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初花和盛花期大豆叶片光合速率、Rs的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盛花期的Pn明显高于初花期,无论在初花还是盛花期,中肥条件的叶片Pn最大,高肥次之,低肥最低;叶片气孔阻力以中等肥力最低,低肥最高,和光合速率变化趋势非常符合。  相似文献   

20.
新仁泵站现存问题及改造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50~60年代建成的中小型泵站中,大多数存在着设备陈旧、耗能大、效率低等问题。以对哈尔滨地区的7座中小型排灌电力泵站调研分析为基础,从新仁泵站的现状出发,通过总结该站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节能技术改造措施,着重解决了该泵站在电气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改造后的经济效益做出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