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生物保鲜剂是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提取或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的对人体安全的保鲜剂,具有高安全性、高效用和应用范围广等特点.通过植物源、动物源、微生物源概述了生物保鲜剂在鱼类保鲜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了各应用的优缺点以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水产品生物保鲜技术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产品生物保鲜剂的作用机理,介绍了乳酸链球菌素、壳聚糖、鱼精蛋白、茶多酚,酶类等不同来源的生物保鲜剂及复合生物保鲜剂在水产品保鲜的应用现状及进展,提出了采用生物保鲜技术结合其他保鲜手段,将更加全面地保持水产品的品质,在水产品保鲜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植物源、动物源、微生物源等生物保鲜剂在草莓保鲜上的应用,并对草莓生物保鲜剂的保鲜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草莓生物保鲜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冰温结合生物保鲜剂技术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胜平  谢晶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664-10666
阐述了冰温保鲜技术对水产品品质的影响,以及几种常见生物保鲜剂的抑菌作用。并介绍了冰温贮藏结合生物保鲜剂技术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为进一步研究冰温及生物保鲜剂技术和扩大它们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生物保鲜剂对水产品保鲜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系统回顾了茶多酚、溶菌酶、壳聚糖、乳酸链球菌素与葡萄糖氧化酶等常用生物保鲜剂在水产品保鲜上的应用,并分别比较了几种生物保鲜剂在水产品保鲜中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6.
生物源保鲜剂研究评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介绍了植物源、动物源和微生物源果蔬保鲜剂的类型、特点、保鲜机理及研究应用的概况,提出了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西北林学院学报21卷第3期李鹏霞等生物源保鲜剂研究评述  相似文献   

7.
生物保鲜剂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动植物、微生物中采取或是使用新生物工程技能获得的保鲜剂叫做生物保鲜剂,它无危险、无危害、高效等性能是我们注重的话题。该文全面叙述了不同生物保鲜剂的性能和它在水产品储藏生产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侯伟峰  谢晶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1):68-72,93
南美白对虾容易受微生物的侵袭而被污染,属易腐食品,对其保鲜方法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系统回顾了低温保鲜技术、气调保鲜等传统保鲜方法在南美白对虾上的应用,同时也介绍了目前还未在南美白对虾上得到广泛应用的生物保鲜剂和环境控制系统(EMS)的保鲜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复合保鲜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鲜核桃在贮藏运输过程中易被腐败菌侵染而导致货架期和贮藏时间缩短。本文将探讨几种无毒、可生物降解、无污染的新型贮藏保鲜剂,其中包括化学保鲜剂(ClO_2、1-MCP)、植物源保鲜剂(中草药类、木醋液、CF)、微生物源保鲜剂(解淀粉芽孢杆菌、纳他霉素),综合分析不同保鲜剂处理对鲜核桃的贮藏效果的影响及其对致腐菌的抑制作用,并对鲜核桃采后防腐保鲜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商业化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水产品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等营养素而脂肪含量相对较低,深受人们喜爱,也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品中由于水分、蛋白质等成分含量丰富,极易在微生物和内源酶的作用下发生蛋白质、脂肪等的降解或氧化而腐败变质,从而缩短了货架期,降低了商业价值。气调包装保鲜技术是指通过使用高阻隔性能的复合包装材料,并调整食品贮藏环境中的气体组成来改善食品贮藏品质并延长货架期的技术,因其安全性高、保鲜效果好而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品保鲜领域中,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气调包装复合其他保鲜技术(低温、紫外杀菌、臭氧处理、超高压处理、化学保鲜剂、生物保鲜剂)在水产品保鲜领域中的应用,旨在为气调包装在水产品保鲜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已有的研究表明该复合技术能有效地降低水产品贮藏末期微生物总数、挥发性盐基氮、三甲胺、生物胺等指标,并维持较高的感官评分、水分含量、鲜度值,可有效延长水产品的货架期,未来可以从气调包装复合保鲜技术的抑菌机理、理化指标变化机理、包装材料及模式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乳酸链球菌素是由乳酸链球茵产生的一种高效、无毒、安全、无副作用的天然食品防腐剂。介绍了乳酸链球菌素(Nisin)的特性及其抑菌防腐机理,并就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2.
纳他霉素是一种新型生物防腐剂和医用抗菌剂。介绍了纳他霉素的理化性质、抑菌机理,对纳他霉素的发酵、分离工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且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寻找天然生物防腐剂,对纳豆菌的抗菌作用及其发酵液的抗菌成分进行了研究。纳豆菌经培养取其上清液,用Sevage法提取蛋白,无水乙醇提取多糖,制备蛋白及多糖水溶液。采用管碟法测定培养物上清液、蛋白及多糖水溶液的抗细菌和真菌能力。研究发现培养物上清液、蛋白及多糖水溶液均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细菌、真菌皆有一定的拮抗作用,特别是对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啤酒酵母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中以志贺氏菌最为敏感;同时经比较分析发现,抗菌作用的主要组分是蛋白;纳豆菌的抗菌物质可起到杀菌作用,而非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4.
食品源保鲜剂对凤凰水蜜桃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取直接喷果的方式,观测和比较了两种食品源保鲜剂生姜浸提液和花椒浸提液对白花水蜜桃(Prunus persica)采后保鲜品质的影响,果实处理后装入保鲜袋置于常温条件下(28~30℃),24 h后测量其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花椒浸提液保鲜效果最优,生姜浸提液保鲜效果次之,均好于对照组。而且,这两种方法简便可行,相对安全,因此,对凤凰水蜜桃而言,两种农艺方法均为有效且无污染的生物保鲜剂,特别是花椒浸提液,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张辉  张海莲  李丽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423-11424
[目的]为毛蚶这类易腐败变质的食品研究出既能有效延长保鲜期,又能保持原有品质且相对安全的保鲜方法。[方法]以毛蚶为研究对象,在-3℃微冻条件下采用生物保鲜剂、涂膜保鲜、气调保鲜等不同保鲜方法对毛蚶进行保鲜处理,测定其在保鲜过程中的菌落总数变化。[结果]在微冻-3℃时毛蚶保鲜时间能达30 d,采用G(Nisin,溶菌酶,NaCl,甘氨酸等,充N2及CO2)、C组(Nisin,溶菌酶,NaCl,甘氨酸等)方法处理保鲜的毛蚶,其菌落总数上升较少,保鲜效果较佳。[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毛蚶保鲜方法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江西省某万头猪场选留的二元杂种母猪和成年杜洛克公猪进行杂交,采用不同的配种方式,观察其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观察结果表明:全人工授精的效果最好,窝均总产仔数比自然交配多0.49头,比半人工授精多0.31头,窝均产活仔数也比自然交配多0.44头,比半人工授精多0.28头,虽然情期受胎率和初生窝均重略低于自然交配,但高于半人工授精,且3种配种方式没有本质差异,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因此,在中大型猪场推广实行猪的人工授精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对吕梁市景观空间格局随地形起伏度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脆弱生态环境治理和景观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基于ASTER GDEM数据提取吕梁市地形起伏度,利用2008年Landsat-5 TM和2018年Landsat-8 OLI数据解译结果,运用Fragstats 4.2对斑块类型水平景观指数进行了计算,并对吕梁市景观空间格局随不同地形起伏度的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1)吕梁市的地形起伏度以丘陵为主,其面积占研究区的66.19%。景观类型则以黄土地貌和林地为主。2)平原地区,未利用地的斑块面积由324.12 km2减小为133.62 km2;水域连通性增大;受水分影响大的景观类型优势度明显,分布集中;居民点的最大斑块指数减小0.60%,斑块数量增加2 186个,景观形状指数减少66.05,散布与并列系数增大13.07%,表明其分布范围扩大,分布越来越密集,斑块形状愈加规整,斑块连通性加强;未利用地的景观形状指数减少96.01,其斑块结构愈加简化。台地地区,黄土地貌、林地和旱地的斑块面积分别增加278.03、505.97、284.64 km2。丘陵地区,2018年林地的最大斑块指数达14.76%,为优势景观类型;水域和旱地的景观形状指数分别由166.54、363.26增加到224.32、454.14;水域、林地、旱地的斑块破碎度增大,斑块类型更丰富。小起伏山地,林地的斑块面积由86.50 km2增加到103.58 km2,林地为该区的主要景观类型。随着地形起伏度的变化,吕梁市景观空间格局分异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生猪价格波动特征及形成机理的异质性,借助2000年1月至2017年3月生猪价格数据,从结构突变的视角出发,借助非参数Mann-kendall识别价格数据的结构变点,并利用Census-X12和协方差分析方法探索三种成分在不同阶段对生猪价格贡献度的异质性,构建统计模型分析生猪价格波动的成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2000年1月-2017年3月间,生猪价格在2007年5月发生了突变;相对于前一阶段,2007年6月-2017年3月期间价格的不规则成分影响增大,季节性越来越明显,2007年5月之后生猪价格背后影响因素对其非线性作用更为突出;不规则因素对生猪价格的贡献度从第一阶段的0.004增加到第二阶段的0.014,季节因素的贡献度从0.029上升到0.065,但趋势周期因素的贡献度从0.967下降为0.921。整体来说,猪肉价格和仔猪价格对生猪价格的影响较大,不同影响因素在不同的阶段对生猪价格的作用大小及作用方向存在差异,养殖成本和疫情成为新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6-2010年福建省福州和厦门的环境监测资料和气象资料,对城市空气质量等级出现正、负突变的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厦门SO2浓度高于福州;这2个城市PM10和NO2的浓度分布基本相同,但厦门出现PM10轻度污染的次数比福州少;福州和厦门在1-4月份出现轻度污染的几率比其它月份大,且福州高于厦门;福州PM10浓度出现等级突变的事件比厦门多,更易发生轻度污染事件;影响福州和厦门出现PM10浓度等级突变的主要天气系统为变性冷高压、低涡切变、暖区辐合和高空槽;日雨量越大,福州和厦门出现PM10浓度等级负突变的机会越多;福州和厦门PM10浓度在等级突变上受风向的影响比较明显,风速强弱决定着浓度等级突变的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