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县级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需要对县级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优化.[方法]基于弹性规划的灰色多目标规划,依据人们生产活动对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与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目标的关系,将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类型整理重组归并,形成满足结构优化的决策变量.[结果]依据研究区特点,建立多种约束条件,采用WinQSB软件进行计算,得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针对计算得出的三套方案,定性分析了各个方案的优点及缺点,在土地结构优化的环节指导了规划方案最优的选择.[结论]此方法在多个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进行了应用,征求了多部门意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与当地发展和规划比较吻合,能够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对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唐文帅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5):209-212,225
以盐城市为例,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用多目标规划方法,通过构建土地利用结构多目标优化体系,设置土地利用结构利用优化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提出土地利用结构多目标优化方案和决策选择,对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灰色多目标方程,利用WIN-QSB中的GOAL Programming模块进行优化,共得到6个方案,方案3是土地利用结构熵与综合利用效益分析优化选择方法下最合理的优化方案,方案1是序参量指标体系灰关联分析优化选择方法下最合理的优化方案.利用序参量指标体系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对方案1和方案3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方案1是6种方案中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配置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以济源市梨林镇为例,分析该镇土地利用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运用灰色多目标规划模型,结合其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有关控制指标,对梨林镇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建立土地利用结构方案优选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出梨林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最优方案,为全镇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定量"参考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的评价与选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特别是从经济效益,社效应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最优结合角度来进行评价就更困难些。本文应用多目标决策的基本原理对总体规划方案的评价与选择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方案选择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土地系统内部结构的系统分析,应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在杭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进行了土地利用动态规划.通过调整模型中的人口、经济发展指标等调控参数,得出了在未来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5种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并展望到2050年。  相似文献   

6.
新疆阿克苏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要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耕地和生态用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分11个指标对新疆阿克苏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进行效益评价.结果表明,3种规划方案中以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因素相结合的规划方案综合效益值最高,并且大于规划基期年,是最优的规划方案.该方案可使阿克苏市的土地利用效益达到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土地系统内部结构的系统分析,应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在杭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进行了土地利用动态规划。通过调整模型中的人口、经济发展指标等调控参数,得出了在未来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5种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并展望到2050年。  相似文献   

8.
该文分析了生态服务价值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的必要性,并结合周口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可以将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及规划方案的生态效益量化为简单易懂的货币形式,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一种可以量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多规合一”的背景下,基于2019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灰色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优化2025年湛江市群井村土地利用结构。综合考虑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目标,建立了群井村2025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结果表明,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方案下,建设用地增加了33.72%,达到3种方案中的最高值;在生态效益最大化的方案下,群井村生态用地变化最明显,增加了108.59%;在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方案下,农业、建设和生态用地发展较为均衡,趋于最优的群井村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应用灰色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优化群井村土地利用结构,比上级规划下达的硬性指标更科学合理,优化结果的各项约束性指标更有利于推动美丽生态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是土地管理中的新课题,同时也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重要内容.以湖北省老河口市为研究对象,在阐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类型、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指标标准化方法的基础上,借助灰色模型GM(1,1)预测规划指标执行度,应用协调度函数评价规划实施效益,通过设置综合评价标准分析执行度与实施效益的深层次组合关系.结果表明,老河口市本轮规划(1997~2010年)实施效益良好,但部分规划目标设置已不符合实际情况,需要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相似文献   

11.
基于PSR模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项晓敏 《江西农业学报》2014,(7):118-123,127
基于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目标及任务,将PSR分析框架引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中,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评价模型,以长沙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PSR分析框架的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具备较强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可依据评价目标有针对性地选取评价指标;(2)模糊综合评价法可有效弥补因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不足,体现了规划实施过程的模糊不确定性;(3)2006~2010年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总体实施情况较好,基本实现了规划的预期目标,但在土地整治、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以及社会影响方面尚需加强。  相似文献   

12.
严明  廖铁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27-3628
结合正在进行的乐山市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部分基础资料,论述了在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关数据预测过程中,基于Excel的灰色预测模型的建立过程以及利用Excel计算并求解的具体方法.经证明,基于Excel的灰色预测模型,具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精确度高的优点,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阜新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研究了多级模糊模式识别理论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根据矿业城市的特点,结合阜新市经济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实际需要,对阜新市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了环境影响识别,归纳出总体规划方案中涉及的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3个主题,构建了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规划中各个环境主题对环境影响的贡献,以区域性本底背景及科学的研究判断标准为依据,确定了评价标准,建立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评价结果表明,环境影响级别特征值为1.941,阜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II级,其规划方案可能对环境造成比较小的影响。自然环境保护对环境影响最大,为了减缓环境影响应从自然环境着手,同时加强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在昌吉市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如火如荼进行的大背景下,通过对昌吉市建设用地进行分析,采用2000—2009年的建设用地数据,确立相关影响因子,建立了灰色系统GM(1,1)模型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分别进行精度验证,综合两个模型的优点,预测出2015年和2020年的建设用地需求量,为昌吉市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土地用途分区体系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分析土地用途分区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在中国应建立土地用途地域和土地用途分区两层次的分区体系。用途地域适用于县(市)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突出控制城镇扩张,经保护农地和自然环境。用途分区主要适用于城(市)镇土地利用规划和乡村土地利用规划,它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直接依据。分别提出了城镇地域和乡村地城的土地用途分区方法,并对土地用途分区控制规则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吐鲁番市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吐鲁番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实际,采用2001-2010年10a的建设用地数据,通过对研究区建设用地利用特征分析,建立了趋势预测模型、指数平滑模型和灰色系统GM(1,1)模型,分别对研究区建设用地需求量进行预测研究,并对3种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各模型的优缺点,最终预测出规划年期2015年和2020年的建设用地需求量,为吐鲁番市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罗志军  芦贱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657-9659
土地利用规划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十分必要的。阐述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及其内容,探讨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的确定,最后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进行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8.
阙泽胜  张俊平  王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664-11665
建设用地指标的合理分解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难点,以湖南省资兴市为例,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分解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资兴市建设用地需求分值最高的5个乡镇依次是鲤鱼江镇、皮石乡、三都镇、唐洞办事处、东江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资兴市建设用地指标分解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可以给实际指标分解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湖南省资兴市为例,结合规划基数转换实践,归纳总结了规划基数转换出现的耕地基数、建设用地基数、第2次土地调查数据还原和后备资源(特别是荒草地基数)等若干关键问题,并用实证研究将问题融入到整个规划基数转换实践中,提出了相应的具体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规划的实施评价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该文针对兴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分析,为兴义市即将启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