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主要玉米杂交种系谱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山东省80~90年代推广的主要玉米杂交种的系谱是以黄早4、Mo17、8112、330和E28等骨干自交系及其衍生系为主,与其他自交系杂交,形成了较大的品种系谱群。这些玉米杂交种对山东省的玉米生产起了很大推动作用。系谱分析还表明,美国种质对山东省的玉米育种效果影响较大。今后要改进育种方法,提高育种效率,选育推广紧凑大穗型玉米杂交种,进一步加大密度,使玉米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玉溪地区80 ̄90年代推广的主要玉米杂交种的亲本自交系是330、Mo17、黄早4、丹340、掖107、SSE238、8112等骨干自交系及其衍生系,与其它自交系杂交,形成了一定的品种系谱群。这些杂交种对我区玉米生产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分析表明,山东省和辽宁省的玉米种质资源对我区玉米生产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今后我区的杂交玉米发展方向是要进一步推广紧凑大穗型玉米杂交种,加强群体改良工作,使玉米产量再上  相似文献   

3.
对近10年我省生产上订推广应用的玉米杂交种及区试参试组合的系谱分析表明近年来,我省玉米育种主要采用了77,478,Mo17,5003这4个骨干自交系,及其衍生系组配出一批优良杂交种,育种上的进一步突破需注意拓宽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玉米生产上推广的杂交种种质类群主要来源于Lancaster、Reid、旅大红骨子、塘四平头等种质类群。其中Lan-caster类群在杂交种数量和种植推广面积上均占主导地位,是吉林省玉米育种和生产的最主要类群之一,它具有遗传基础丰富、配合力高、抗病力强、经济性状、适应性广等特点。本文通过对其代表系MO17及其衍生系的分析,阐述了该系在吉林省玉米育种和生产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玉米新品种     
申薇 《新农业》2005,(7):46-47
是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以自选系A-415为母本,A-100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2005年1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辽宁省春播生育期136天左右,属晚熟杂交种。  相似文献   

6.
黄改系即黄早4及其改良的衍生系,具有配合力高、株型好、耐旱耐瘠、适应性广等特点。统计分析吉林省1980~2006年审(认)定的358个品种亲本种质表明,我省利用黄早4及其改良衍生系组配的杂交种90个,自选黄改系29个,其中吉单180、四单19、吉单209、通吉100、郑单958、银河101等种植面积较大,为吉林省粮食生产、畜牧业及加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针对黄改系及其组配杂交种耐旱、质优、耐密特性,浅议在吉林省玉米育种与生产上进一步应用的发展前景。指出今后我省利用黄改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盛泰228是李威等于2011年以自选系HT9-22为母本、自选系HT6-0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于2018年通过吉林省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淀粉含量高、容重高、抗病性较强、抗倒性好、熟期适宜等特点,适宜吉林省大部分地区种植,是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种植的优良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84年~1993年陕西省种植面积在0.67万hm~2以上的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玉米杂交种的生产已基本达到单交种化;生产上使用的杂交种比较集中,省外系和国外系组成的杂交种面积较大;玉米杂交种亲本系利用更趋集中,种质基础狭窄;玉米自交系主要采用以窄基为主的选育方式;种质杂交模式主要是美国的瑞德黄马牙、兰卡斯特分别和中国的唐山四平头、旅大红骨的杂交形式。  相似文献   

9.
伊单31是吉林省稷秾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A840为母本、外引系昌7-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杂交种。2010-2013分别参加吉林省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2013年通过吉林省审定。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在吉林省的中晚熟区域、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辽宁省北部种植。  相似文献   

10.
11.
12.
泽玉19是由吉林省宏泽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于2000年以自选系HZ66为母本,以HZ1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良玉米杂交种,2006年经吉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  相似文献   

13.
九单100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5071为母本,自选系549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稳、中晚熟、耐密玉米杂交种,2010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优质抗病,制种技术简单,制种产量高,适合吉林省大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杂交大豆昆虫传粉及制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过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吉林省农科院于2002年审定了世界上第1个大豆杂交种杂交豆1号,并于2006年审定了第2个大豆杂交种。从2000年开始,在封闭及开放条件下,利用苜蓿切叶蜂、蜜蜂、花蓟马等昆虫媒体为大豆传粉,进行不育系繁育及杂交种制种技术的探讨。已经实现在网室内利用蜜蜂及切叶蜂传粉,配制大豆杂交组合和生产小批量杂交种子,不育系结实率达到55.9%~100%;开放条件下,在干旱、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利用蜜蜂及苜蓿切叶蜂传粉,不育系结实率达到50%~80%,制种产量获得了较理想的结果。吉林省农科院在吉林省西部及内蒙古东部干旱地区,建立了制种基地,进行了较大面积的大豆不育系扩繁及杂交种制种试验,制种技术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15.
九单57以外引系444为母本,自选系1216为父本,于1998年育成,2004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为127d,需≥10℃积温2650℃,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的特点,适宜我国各主要玉米产区推广应用.种植密度为5.0万株/hm^2.制种时父母本同期播种.  相似文献   

16.
近10年辽宁省玉米种质资源应用变化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10年辽宁省审定的普通玉米杂交种进行系谱分析,归纳整理出了10年中辽宁省玉米常用种质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及演变历程,总结了目前辽宁省常用玉米种质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并对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与利用途径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对玉米杂交种的要求是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大数量的优质产品,以获得最高生产效益。近年来吉林省白山,靖宇,抚松,汪清,敦化、延边等早熟玉米生产区玉米总产有大幅度提高,种植早熟、高产、抗倒、抗病、耐密植玉米杂交种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吉东20号系吉林省吉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MB为母本,D22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中熟玉米杂交种。2005年1月通过吉林省审定,同年在辽宁北部、吉林省中熟区域及黑龙江的“四单19”区域均有大面积生产试种,产量及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受到当地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81~1990年河北省玉米杂交种的应用和区域试验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相当狭窄,塘四平头、获嘉白马牙和美国血缘种质的播种面积占主要玉米杂交种的83.8%.黄早四、Mo17、自330和获白四大自交系1万hm2以上,占杂交种面积的50%左右。选系的方式以二环系为主。河北省生产用玉米杂交种主要来自周围相邻省份。1990年河北省自育杂交种播种面积只占16.9%,自选自交系为12.0%.单交种更加普及,三交和双交种则大大减少。期间,全省玉米籽粒产量的育种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通玉9585”玉米杂交种子为例,对其生产种植期间的处理种子、环境条件、土地平整、质量管理、收成、田间管理等内容进行研究,最终确认吉林省适合通玉9585玉米杂交种子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