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民  李哲 《畜牧兽医杂志》2012,31(6):117-117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镇郊王某饲养10~30kg仔猪162头,于2012年3月14日突然有8头仔猪发病。体温升高达40℃~41.5℃,精神沉郁,腹泻,排出黄色米汤样粪便,其中有7头病猪头部、耳朵、躯干及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斑,继而出现淡黄色的小水泡,并在毛根处蓄积黄褐色渗出液,两天后病猪体表被覆一层黄褐色油脂样恶臭的渗出物,陆续发病并有11头仔猪出现神经症状,姿势各异,多数呈匍匐状,个别呈劈叉式和犬坐式,发病5d后,12头仔猪死于衰竭2剖检变化病死的仔猪除尸表脱水和浅表淋巴结肿胀外,主要集中在以下器官:肝、脾表面散布数量不等的小点出血,肾脏布满针尖状出血点;胃底可见出血;脑膜充血、出血、水肿。  相似文献   

2.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病猪皮肤布满红色斑点、皮肤油脂样渗出以及体表形成黑色痂皮为主要特征,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笔者结合一起临床病例诊治情况,对仔猪渗出性皮炎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养殖户诊治该病提供技术指导。1发病情况2019年5月17日,柘荣县某养猪场反映5d前场内6日龄仔猪发病,病猪面颊、耳廓等部位出现红斑,继而迅速蔓延全身,皮肤油脂样渗出。畜主曾用阿莫西林、青霉素等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明显。该猪场存栏仔猪110头,截止5月17日,共有49头仔猪陆续发病,死亡8头,发病率为44.5%,死亡率为16.3%。  相似文献   

3.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名猪油皮病,常发生于1~6周龄的哺乳仔猪。其特征为发病急,皮肤脂肪分泌过多,皮肤呈粘湿油脂状。该病死亡率虽然不高,但严重影响仔猪的发育。1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一养猪场饲养25头母猪,2002年8月陆续有4头母猪生产,仔猪出生后7~10日龄,相继发生皮肤病。病初表现为精神沉郁,部分猪伴有结膜炎症状,刚开始在皮肤上出现丘疹样小颗粒,继而慢慢增大,形成水疱及脓疱,破裂后流出渗出液和皮脂,此时用手抓摸,皮肤易脱落。病程稍长,病变部位成黑褐色痂皮覆盖,病变范围扩大至全身,如头部、耳、眼周围,胸腹部均出现病变。症状最危重的2…  相似文献   

4.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猪油皮病,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仔猪皮肤表层组织的-种炎症,以皮肤有血浆、皮脂渗出为特征.2009年我市某养猪户发生了—起仔猪渗出性皮炎,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009年8月,北镇市某养猪户饲养的28头仔猪于9日龄时突然发病,体温升至40℃以上,病猪精神萎顿,不食,饮欲增加,腹泻,迅速消瘦.  相似文献   

5.
我市一家规模化养猪场,2005年7月中旬仔猪陆续发生以体温升高、不食、渗出性皮炎症状为主的疾病,经临床观察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葡萄球菌感染。1发病情况该场饲养仔猪600头,发病123头,多发于20~40日龄,病猪营养状态较差,被毛粗乱,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抑郁,食欲不振,发病率达到20%以上。2临床症状病猪有渗出性皮炎,耳根、四肢下部、背部、腹部等出现黄色水泡,病重仔猪波及全身,有的水泡破溃,附着于猪体表面,有的出现化脓现象,有的部位皮肤脱落,水泡与皮肤粘合成痂皮,揭开硬痂露出鲜红的肉面,内脏等其他部位无明显的病变。3实验室检验取…  相似文献   

6.
仔猪油皮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损伤哺乳仔猪、断奶仔猪的皮肤黏膜,患病仔猪先是从眼睑等部位出现点状斑点,继而全身皮肤有脂性黄褐色胶样渗出物。本病在仔猪中可呈低发病率的散发性发生,也可引起仔猪流行性发作。严重病例死亡率可达60%以上。临床症状:病猪瘙痒,在脸部、腹部等先出现潮红,随后全身皮肤红肿,不时在栏杆和料槽旁磨擦,患处有油脂状黄褐色液体渗出,并有特殊的腥臭味。体温40℃以上,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急促,四肢关节肿大、跛行。发病严重的仔猪出现口吐白沫、角弓反张、脱水、败血症等症状,常在短时间内死去。  相似文献   

7.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感染哺乳仔猪和刚断乳仔猪,以猪的全身性皮炎为主要特征,笔者于2007年6月诊治一例该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7年6月,上杭县才溪镇一规模养殖场存栏生猪200头左右,其中母猪21头。6月初1头长大二元母猪在新建的高床上顺利产下13头健康仔猪,至23日龄时有5头仔猪发病,仔猪的颈部、背部出现湿疹样病变,畜主用青霉素等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后求诊。2临床症状发病仔猪体温39.7℃,不安,减食。仔猪颜面部皮肤、耳朵周围、颈部、腹部、臀部皮肤发红、增厚,可见针尖大至粟粒大的湿疹样疹块。病猪不时在…  相似文献   

8.
2005年9月,山东省滨州市某养猪场的3月龄仔猪发生了一种以耳、鼻及腹部皮肤发焦、体温升高和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曾用氟苯尼考、头孢拉啶、利巴维林、磺胺嘧啶进行治疗,未见好转。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仔猪副伤寒继发非典型性猪瘟,经采取紧急接种和药物治疗,控制了疫情。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发病仔猪体温升高至40.5~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大部分仔猪腹泻,粪便呈水样或粥样。病猪全身皮肤呈黑紫色。病程后期消瘦,卧地不起。肝脏有出血斑;脾表面出血,周边见花蕾样出血;肾黄染呈青铜色,左…  相似文献   

9.
<正> 仔猪渗出性皮炎,也叫仔猪葡萄球菌皮炎,是猪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仔猪急性接触性皮炎,以全身油脂样渗出性皮炎为特征。细菌侵入途径为皮肤创伤,疾病传播迅速,同一窝的仔猪可在短时间内相继感染发病,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为接触感染,母猪的皮肤、耳朵等处藏有的病菌,是主要的传染源。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才能控制疫病的发展。河北省威县章台乡王某养猪场,2006年7月间发生一起仔猪渗出性皮炎,共有发病猪87头,死亡5头,通过诊治使疫情迅速控制,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症状2006年7月20日,河北省威县章台乡王某饲养的150多头猪,其中13头母猪,40多头架子猪,其它均为仔猪,有一窝仔猪发病12头,1周内先后  相似文献   

10.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由致病性葡萄球菌引起的,又可称为猪油皮病。是一种主要发生在仔猪哺乳期和断奶期的急性传染病,10~20日龄的哺乳仔猪最为易感。特征性的临床症状为皮肤破损且伴有大量渗出物渗出、皮肤表面湿润、触摸有黏腻感,故称此种皮肤为"油皮",病猪常因严重的细菌感染和脱水而死亡。笔者团队于2021年3月20日剖检了由山东省泰安市银山镇戴庙村牛某某带来的2头病死猪,根据畜主叙述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仔猪渗出性皮炎。根据药敏试验,及时准确地用药治疗,并采取了综合性防控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猪油皮病,由葡萄球菌引起,被感染的仔猪皮肤油脂分泌过度,导致皮肤呈黏湿润油脂状。仔猪渗出性皮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窝仔猪如果有一头或者几头发病,发现和治疗不及时会造成整窝仔猪发病,对我国猪养殖业的危害较大,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阐述了猪渗出性皮炎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测,重点探讨了该病的治疗和预防对策,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2月8日,田某购38日龄仔猪26头,到家后每头口服1.5头份剂量的仔猪副伤寒疫苗,次日一头死亡,第3天发现死亡3头。具体症状如下:1临床症状病猪精神不振,耳根、胸前及腹下皮肤有紫斑,喜饮水,体温达到(40.5℃),打寒战,眼睛有分泌物,上下眼睑粘连。先便秘后腹泻,粪便呈水样,有的仔猪排黄绿色粪便,有的粪便中混有血液,散发出恶臭气味。病猪逐渐消瘦、脱水而死王。  相似文献   

13.
1 发病情况 我县某猪场有24头母猪,2005年9月8日有一窝刚出生5d的仔猪突然发病,先是2头仔猪在耳根部和尾根部出现皮肤破溃,有透明黏液渗出,后转为黑色痂皮,接着在2d内全身出现油性黏液渗出,气味恶臭,然后黏液、被毛一起干燥结块贴于皮肤上形成黑色痂皮,外观象全身涂上一层煤烟。严重感染仔猪像个黑刺猬,被毛矗立,腹泻消瘦,食欲废绝。3d内整窝仔猪全部出现这种症状,母猪不发病。此后,其他母猪刚产的仔猪也在同样的时间段发病。发病率达100%,死亡率为30%。  相似文献   

14.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仔猪皮肤表层组织的一种炎症。主要发生于5周龄内的仔猪,1周龄内仔猪发病率最高,该病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给养殖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县某猪场2005年7月曾流行此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5年7月,该猪场从我省连云港市购进断奶仔猪168头,3~5 d后,发现少数仔猪出现皮炎症状,并迅速在猪群中扩散漫延,陆续出现死亡。发病35头,发病率20·8%;死亡9头,病死率25·7%。2临床症状病猪精神沉郁,畏寒怕冷,病初在头面部、耳廓、腋部和肋部等处皮肤上出现炎症红斑,2~3 d后,扩展到全身,炎症处有大量…  相似文献   

15.
<正> 1 猪丹毒急性型的临床症状随着日龄和免疫状态而不同。病仔猪精神沉郁,食欲废绝,高烧(41~42℃)。皮肤和耳朵发红并有红色斑点。大猪患病食欲废绝,发烧,于24~45小时内皮肤上形成钻石斑,随着病情发展,能触摸到。病白毛猪皮肤呈紫红色。妊娠母猪流产,公猪发烧,使母猪返情增加。慢性型病猪可以康复,皮肤结节坏死并且发黑,  相似文献   

16.
仔猪坏死性皮炎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常见皮肤、皮下组织坏死 ,但全身弥漫性皮肤坏死并不多见 ;但我市某乡于1 997年— 1 998年该病呈地方性流行 ,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在 3— 5月份 ,相继出现了仔猪全身弥漫性皮肤坏死病例 ,发病仔猪 2 0— 30日龄。 1 997年某村屯有 6户 2 9头仔猪发病 ,1 998年有 4户 37头仔猪发病 ,两年共发病 6 6头 ,其中全身性皮肤坏死 5 3头 ,占发病数的 80 %。病猪经用多种抗菌素治疗 ,效果不明显。 1 998年经笔者诊治后疫情得以平息。2 临床症状病初 ,仔猪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点或疹块 ,突出皮…  相似文献   

17.
猪渗出性皮炎又称油皮病,多数由葡萄球菌引起,常发生于1~6周龄的仔猪,以15~20日龄发病最多。发生率虽不高,多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但死亡淘汰率较高,为20%~80%。我省某猪场,饲养母猪125头,保育仔猪146头,哺乳仔猪78头。2004年11月5~15日,该场仔猪15头发病,死亡3头,临床表现体温升高,大部分皮肤呈龟背样结痂。经笔者诊断为猪渗出性皮炎。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治愈11头,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发病情况2月26日,博白县杨某的养猪场突然有大量仔猪发病,主要症状是腹泻,粪便呈水样或糊状,已持续数天,至当时已有发病仔猪200多头,几乎波及全场所有1月龄以下仔猪。遂到镇兽医站反映。(二)临床症状该猪场共有1月龄以下仔猪28窝,每窝都有腹泻病猪,并已经有10头死亡。发病仔猪被毛粗乱、脱水、消瘦、腹泻,粪便呈黄色或灰色,有些病情严重病猪的粪便呈液状,带有血。病猪身体粘满液状粪便,发出腐败乳汁样的酸臭味。发病仔猪体温在39℃~40.5℃。  相似文献   

19.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哺乳猪和刚断奶仔猪的急性传染病,常以全身油脂样渗出皮炎为特征,并可导致脱水和死亡。本病多为散发,也可引起流行性发作,无明显的季节性,但高温高湿的夏季发病高于其他季节。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粘膜传染,母体皮肤上的病菌是主要传染源。在环  相似文献   

20.
该病病原体为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当仔猪皮肤和粘膜破损、抵抗力降低时发生感染 ,同窝仔猪的感染率可达 10 0 %。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 ,但在气候温暖时多见。由于垫草污秽、仔猪皮嫩、相互踩蹬致使皮肤破损为致病的诱因。1 临床症状仔猪出生后 2 0d左右到断奶前多发 ,传播迅速。主要表现为渗出性皮炎。先在头部和毛少部位出现3~ 4mm大小的微黄色水泡 ,水泡迅速破裂 ,水泡液与皮屑、污垢粘合成很硬的痂皮 ,很快向周围及后躯发展 ,有搔痒感。该病多呈败血性经过。病猪体温升高、不食、吐出泡沫样唾液、呼吸迫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