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黎平县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黎平县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77万hm2.占黎平县粮食种植面积的70%以上.每年稻谷总产量在13万t左右。全年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4.67万hm2次,其中中后期病虫害穗颈瘟、稻曲病、纹枯病、褐飞虱、  相似文献   

2.
<正>新罗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全年种植面积1.23万hm2,早稻种植面积3 333.3 hm2。近年来,新罗区早稻部分田块穗颈瘟暴发成灾,严重影响早稻产量,造成很大的损失。2011年全区穗颈瘟发生面积约46.7 hm2,一般田块病穗率1.5%~18.3%,病穗率大于70%即绝收的田块约2.7 hm2;2012年穗颈瘟发生面积40.0 hm2,一般田块病穗率2.2%~20.4%,绝收面积约1.7 hm2;2013年发生面积80.0 hm2,  相似文献   

3.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贵州省主要水稻产区,每年稻瘟病(稻叶瘟和穗颈瘟)发病面积约4.67万hm2。2012年黔东南州水稻穗颈瘟发生面积2.14万hm2,造成绝收面积235.2hm2,使全州水稻产量损失严重。为进一步做好水稻穗颈瘟的防治工作,笔者对2012年水稻穗颈瘟偏重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1症状水稻穗颈瘟发生在穗茎、枝梗处。受害部分呈淡褐色或  相似文献   

4.
李大庆  刘辉 《植物医生》2002,15(4):32-33
稻瘟病是贵州省余庆县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常年都有一定程度的发生。为了搞好水稻穗颈瘟的防治,筛选出一种对水稻穗颈瘟防治效果好的农药,供 大田生产推广应用,我们于2001年7~9月在贵州省余庆县龙家镇曙光村进行了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等农药防治水稻穗颈瘟小区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  相似文献   

5.
黄钧如 《植物保护》1989,15(4):40-40
南丰县早稻稻瘟病,在70年代前仅山区或少数老病区局部发生。从80年代起发生时间提早、面积扩大,秧田和本田都发病。一般年穗颈瘟在6—16%左右。全县19万亩早稻田年损失稻谷50—500万公斤不等。  相似文献   

6.
营山县水稻常年种植面积2.53万hm^2,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重大流行性病害,该病的发生轻重直接影响全县粮食生产的丰欠。近年来,稻瘟病在营山县大发生频率增加,特别是2004年大流行,叶瘟发生0.62万hm^2,穗颈瘟发生0.69万hm^2,损失稻谷1.42万t。2005年入夏以来,受阴雨寡照天气较多和水稻品种抗性较差等冈素影响,水稻叶瘟发病早、来势猛、病点多、分布广,穗颈瘟呈大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7.
不同时期施药对穗颈瘟的防效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清水稻穗颈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探讨穗颈瘟的防治适期和次数,为大面积开展穗颈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010年8—9月在贵州省余庆县小腮镇春景村进行了不同时期施药对穗颈瘟的防效和对水稻产量影响的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四川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生产。1.2供试作物供试作物为水稻中优85品种。  相似文献   

8.
林子星 《植物保护》1990,16(3):50-50
稻瘟病在我县是水稻丰产的一大障碍,1981年全县发生近4万亩,约占双早面积的50%,损失650多万公斤粮食。近几年调查发现早稻破口抽穗期与梅雨天气相遇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当年早稻穗颈瘟发生程度。在低山区早稻熟期不同品种穗颈瘟发生轻重依次为迟熟种<早熟种<中熟种,但是中  相似文献   

9.
穗颈稻瘟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高产耐肥杂交水稻普及后,随着插秧密度和施氨水平的提高,更加重了该病的发生流行。1985年该病在勉县大流行,全县1.3万多公顷水稻发病5300多公顷,损失稻谷500万公斤。穗瘟的发生流行除与品种(组合)的抗  相似文献   

10.
<正>水稻是雷山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5 333 hm~2,每年稻瘟病(叶瘟和穗颈瘟)发病面积在1 000 hm~2以上。2014年水稻穗颈瘟的发病面积为872 hm~2,造成120 hm~2水稻绝收。为进一步做好水稻穗颈瘟的防治,笔者分析2014年水稻穗颈瘟偏重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1.为害症状水稻穗颈瘟发生在穗颈、枝梗处。在稻株穗颈上,初期生褐色小点,扩展后变为褐色或黑褐色,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普定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为0.70万hm2 左右 ,1993至1998年6年间 ,水稻总产量连续上新台阶 ,1998年水稻总产达4858.8万kg。但由于1999年气候异常 ,前期降雨较晚 ,水稻移栽期延迟 ,后期低温、寡照、高湿 ,加之品种抗病能力减弱 ,偏施氮肥及农户预防意识差等原因 ,导致普定县水稻遭受近20年来罕见的穗颈瘟大发生。发生特点是 :面积大、涉及面广 ,11个乡(镇)均不同程度受害 ;发病品种多 ,糯稻、粳稻、籼稻及所有杂交水稻组合均不同程度受害 ;发病速度快 ,8月中旬前 ,稻瘟病叶瘟仅为零星出现 ,而…  相似文献   

12.
贵州稻瘟病流行原因和近期预防措施沈仲宁,罗禄怡(贵州省植保站,550001)(黔南州植保站)近几年来,稻瘟病在省内年趋严重,1993年暴发成灾。发病面积由1989年的143.16万亩上升到1993年的550万亩,其中颈瘟面积由71.35万亩上升到32...  相似文献   

13.
广西早稻本田病虫草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华生 《广西植保》2001,14(1):19-19,28
广西早稻病虫草发生严重,常年为偏重程度发生。要做好防治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根据水稻的生长特性,做到合理施肥、科学用水、提高水稻抗性,改善田间水气候、减轻病虫发生、在此基础上,认真抓好草害、稻飞虱、穗颈瘟等病虫草的防治。防治的原则是不同的病虫宜采取不同的对策,稻飞虱,三化螟等害虫应采取压前控后;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病虫的防治以保护三片功能叶不受害为目的,孕穗到抽穗期间为防治重点,穗颈瘟、稻曲病、稻粒黑粉病、三化螟等穗期病虫的防治重点在水稻破口至始穗期间;叶瘟、三化螟等要重点做好病虫中心的防治,以控制其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14.
《广西植保》1994,(1):16-19
1993年广西水稻主要病虫鼠害发生为害实况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病虫测报站1993年广西水稻病虫鼠害的总体发生为中等、局部偏重年份。全年水稻病虫鼠害发生面积为8101.58万亩(次),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25.0%,比1992年减少7.0%;防治面积80...  相似文献   

15.
1992年广西水稻病虫的总体发生程度属中等、局部偏重年份.全年水稻病虫鼠害发生面积为8713.68万亩(次),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36.7%,比1991年减少8.2%;防治面积为8882.15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101.9%.若不实施人为防治,可造成稻谷产量损失185.68万吨,经防治后挽回损失155.70万吨.其中,虫害发生面积为5422.32万亩(次),占病虫鼠害发害发生面积的62.2%.1992年水稻病虫发生的总特点是:虫害重于病害,上半年重于下半年;主要病虫发生程度与1991年相比,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相对稳定;稻瘿蚊、稻瘟病、田鼠有所回升;稻飞虱、三化螟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则  相似文献   

16.
黄沙公社位于上犹东南部,地处犹江两岸,与南康、崇义两县接壤,海拔150米,年平均气温19℃,无霜期290天。种植双季稻为主,稻蔗混栽。常年早稻面积8,300亩左右。历年稻瘟病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79年早稻穗颈稻瘟大流行,全社发病面积3,200亩,占早稻种植面积的37.21%、严重田块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2016年4~9月在贵州余庆县进行了100g/L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防治水稻穗颈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0g/L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每667m~2用30、45、60mL对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和水稻产量随用药量增加而提高,与对照药剂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g/667m~2、40%稻瘟灵乳油100mL/667m~2相比,防治效果和产量均较对照高。防治效果、产量以100g/L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60mL/667m~2最高,其次是100g/L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45mL/667m~2。在防治稻穗瘟病时100g/L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可作三环唑、稻瘟灵的替换或替代产品,建议施用量45~60mL/667m2。  相似文献   

18.
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水稻品种‘空育131’和‘垦鉴稻6号’稻瘟病发病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稻瘟病的发生程度与施氮量有关, ‘空育131’在施氮量为150 kg/hm2时, ‘垦鉴稻6号’在施氮量为150~170 kg/hm2时, 叶瘟、穗颈瘟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低且病情发展进程慢。稻瘟病发生程度与水稻品种有关,‘空育131’的叶瘟发病率、病情指数比‘垦鉴稻6号’高, 但‘空育131’的穗颈瘟发病率、病情指数比‘垦鉴稻6号’低。通过掌握‘空育131’和‘垦鉴稻6号’的施氮量, 可有效控制稻瘟病, 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9.
绥阳县水稻稻瘟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也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稻瘟病又名稻瘟热,俗称火烧瘟、麻叶子、刻颈瘟和黑节病。根据发病时期和发病部位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等,以叶瘟、穗颈瘟最为常见,为害较大。  相似文献   

20.
王少清 《植物保护》1989,15(3):40-41
水稻稻瘟病是我县历年早稻主要病害之一,80年代开始大面积种植杂交稻汕优2号以来,该病加剧,1984年早造叶瘟发生12.6万亩,穗瘟发生6.3万亩,损失稻谷113.27万公斤。是我县历史上发病面积最大,损失最重的1年。为此,1985年至1987年3年我县全面推广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获得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