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辽宁省农科院育成的“辽豆三号”大豆新品种已推广300余万亩。它具有成熟期适中、茎秆韧性强、抗倒伏、繁茂性好、豆荚分布均匀、三粒荚居多、抗霜霉病毒素病、高产稳产等特点。在我省大豆丰收杯高产竞赛中连续三年夺魁,1987年海城市耿庄镇大英村53.1亩,亩产261.5公斤,辽阳市弓长岭区安平乡北沙村56.9亩,亩产255.3公斤。1988年辽阳县黄泥洼镇烟台村6.2  相似文献   

2.
中籼扬稻2号具有耐肥抗倒,穗大粒多,分蘖性强,繁茂性好和高抗白叶枯病等优点,1987年我们种植3000多亩,平均亩产千斤以上。1988年参加省“丰收杯”竞赛的2.04亩高产试验田,实收稻谷1687.7公斤,折亩产827.3公斤。 试验地在洪泽农场农科所604号第7条田内,土质为腰黑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41%,碱解氮135ppm,速效磷5.54ppm,速效钾320ppm,pH值8。稻种经严  相似文献   

3.
1986~1987年度,我们在本县漆桥乡舟村设省油菜“丰收杯”竞赛百亩丰产方的试验研究,取得亩产219公斤的高产成绩夺魁。该村地处茅山丘陵南缘,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丰产方面积121.3亩,为紫色土质。其中冲田88.5亩,傍岗田32.8亩;中籼稻茬口94.2亩,后季稻茬口27.1亩。供试品种以宁油7号为主,搭配宁7-8和华油8号。本文就丰产方技术资料和辅助试验资料对油菜高产形成规律与栽培技术予以总结。 产量形成与高产途径 据丰产方产量构成因素与亩产量通径分析结果(表1)表明,在亩产155.4~283.5公斤范围内,亩有效角果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角粒数次之,千粒  相似文献   

4.
辽豆三号大豆新品种高产、稳产、抗病、品质优良。尤其产量突出。年种植面积由1985年的40万亩扩展到1987年的100万亩。在大面积获得丰收同时,出现了一些高产田块。据1985和1986两年的不完全统计,全省出现亩产超250公斤的地块就有3000多亩。为进一步探索辽豆三号高产原因,安排本研究。  相似文献   

5.
1988年我们参加了江苏省棉花百亩丰产方“丰收杯”竞赛,在鹿河乡新市村56块田100.94亩面积上,取得了麦套棉平均亩产115.57公斤的高产成绩。现将丰产方棉花生育规律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土壤条件与栽培经过 小麦棉花套作,棉花品种为抗病棉86-1。轻沙壤土质,肥力中等。栽前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12%,全氮0.1318%,全磷0.1808%,  相似文献   

6.
年度1988年 活动项目推广小麦玉米带培养吨粮田 活动内容及效果种植小麦玉米带田57亩,平均亩产802公斤,其中吨粮田62亩,完善了吨粮田措施;编印了“吨粮田经济效益和技术措施”250份。1989年培养吨粮田、小麦千斤田、试验玉米套平菇种小麦玉米带田110亩,培养吨粮田44.5亩,单种小麦千斤田84亩,试验玉米套平菇0.27亩,“创出双千亩”的新路子;编印“玉米带田套平菇亩产双千高效益”250份。1990年吨粮田、小麦千斤田、试种地膜棉花、示范复套油菜培育吨粮田73.1亩,小麦千斤田13.5亩,试种地膜棉花0.92亩,复种套种油菜16亩;编印了地膜棉花、复套油…  相似文献   

7.
油菜是本区主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万亩左右。1977年以前,双三制面积大,油菜以育苗移栽为主(移栽苗占70%),亩产不满百斤。1978年推广杂优稻后,早茬增多,油菜直播面积增加(占71.6%),单产随着提高,达161.6斤。1982年,油菜面积猛增到21767.1亩,直播油菜占96%,平均亩产高达312.03斤,并出现了亩产近400斤的高产片和超500斤的高产田。  相似文献   

8.
1988年,本所设置在建湖县庆丰乡的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田中,东王村二组吴立存种植的4.1亩(简称甲田)平均亩产306公斤,谷庄村合心组崔志顺种植的1.7亩(简称乙田)平均亩产304.5公斤,创该乡杂交稻制种高产记录。现将这两块高产田的栽培技术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业科学》1990,(1):24-25
<正> 祁县是山西省农科院“六六六工程”科研成果综合示范县,也是晋中地区农业现代化试验县,1988年在两个乡(镇)5个自然村1200亩水地春玉米示范田获得丰收后,1989年6万亩水地春玉米获得大面积丰收,平均亩产达到了659.9公斤,其中2万亩农大60平均亩产730公斤,1万亩高产方平均亩产755公斤,41.2亩高产地块,平均亩产922.41公斤,贾令镇吴家堡村武祥中承包的1.386亩,经晋中地区科委、农业局组织验收,亩产1005.59公斤。祁县玉米获得丰收的主要原因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海城市王石乡王石村农民高桂英,今年在3.5亩承包田,实行花生覆膜栽培,由于采取科学种植,科学管理,在战胜持续高温、干旱的情况下,夺得了高产。收获前,经省、市有关部门的专家和科技人员,共同进行田间实测验收,认定亩产为600.3公斤,亩纯收入680元,达到了省农牧厅规定的丰收杯竞赛“面积2亩,亩产600公斤”的指标。其增产的措施是: 1.选地,选择土质较好的平肥地砂质壤土生茬地种植花生。 2.选用裸壮、角多、高产的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农业厅下派东阿县的挂职干部,发挥自身优势,力争给基层多办实事。他们组织实施的农业部10万亩“丰收计划”项目喜结硕果。据专家测定,1998年项目区平均亩产达到350公斤,较全县单产303公斤增产15%左右。其中,由下派干部任万明、范作军负责实施的姜楼乡10000亩小麦良种稀植扩繁田,平均亩产达到390公斤。 在10万亩“丰收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省农业厅下派干部以东阿县农业局为依托,以科技带动为先导,全面运用小麦高产栽培技  相似文献   

12.
<正> 1990年滑县县委、县政府组织22个乡镇,对30万亩夏玉米进行高产开发,经县高产开发指挥部验收,平均亩产566公斤。有165块高产田,面积1007.3亩,平均亩产650公斤以上。枣村乡西莹村唐福吾种植的一亩掖单13,亩产达906公斤。在开发方的带动下,全县53.6万亩夏玉米平均亩产370公斤。高产开发田普遍实行麦垄套种,主要抓了四项关键技术措施。一、扩大种植良种,改平展叶型为竖叶型玉米品种。开发方种植竖叶型玉米品种面积占70%以上,竖叶型品种上部叶片上冲,叶相直立,夹角较小,有利于光的投射,植株冠层形成了良好的透光层,提  相似文献   

13.
直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直播油菜省工节本,增产增效,深受农户青睐.2001年全市夏收直播油菜面积达5万多亩,占油菜总面积的70%以上.目前全市大面积直播油菜亩产在130kg以上,2000年60亩高产示范方平均亩产达181.3kg,其中最高田块亩产达220kg.  相似文献   

14.
玉米比空栽培是近年出现在我省的一种高产栽培方式,其特征是,在玉米行间留有空行,种两行空一行称"二比空",种三行空一行"三比空"…….据1984年铁岭市51个乡(镇)102个点调查,30万亩二比空玉米平均亩产611.65公斤,比清种增产67公斤,增产率12.3%.同年开原县八棵树镇玉米比空面积2.5万亩,占玉米播种面积75.8%,平均亩产698公斤,比清种增产14.9%.1987年在省开展的作物丰产杯高产竞赛中,有5块玉米高产  相似文献   

15.
<正> 1987年,我院在郾城县进行了夏玉米万亩500公斤高产开发研究,万亩试验基点设在郾域县三个乡的13个行政村,种植夏玉米面积11904亩,亩产520.3公斤,高产示范获得成功,带动的三个乡、一个镇的七万多亩夏玉米亩产337.4公斤,促进了全县45万亩玉米增产,亩产达到323.3公斤。1987年夏玉米高产示范开发研究是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1998,(9)
油菜免耕撒直播栽培技术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工效。近年来,免耕撒直播油菜已作为永康市开发冬季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举措。种粮大户金圣1997年冬种植的18.8亩免耕撒直播油菜,在生育期间遇长期阴雨寡照的气候条件下,仍实收菜籽1991.5公斤,平均亩产105.9公斤,高产攻关田亩产达150公斤,亩获利平均在120元左右,这充分显示了免耕撒直播油菜有较大的增产潜力。现将有关技术经验介绍如下:1.力争早播,施足基肥免耕撒直播油菜由于受前作茬口的制约,播种期一般都较迟,因此要尽量安排在早熟的晚稻田并及时收获晚稻,力争早播早出苗,争取10月底前播种完毕,最迟不超过11月10日,  相似文献   

17.
连云港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无霜期长,小麦生长期间光照充足、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是本省小麦高产区之一。为了探索小麦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我市自1978年以来进行了38块田的小面积高产试验,有14块田32.83亩平均亩产达611.4公斤,其中1984年东海县农科所1.208亩泗阳936亩产641.4公斤,1988年赣榆县赣马良种场2.05亩枣庄20-24亩产663.8公斤,1989年东海县石榴乡农技站2.077亩临沂85-14亩产699.26公斤。这些小面积的高产经验,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促进农业高产、优质、高效。近年来我所在水北镇三都村建立了晚稻-油菜-西瓜套种轮作栽培模式示范基地300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水稻平均亩产500公斤,产值800元;油菜平均亩产152.4公斤,产值628元;西瓜平均亩产3500公斤.产值1050元,三热亩产值2478元。油菜套种西瓜,油菜可为西瓜遮荫,提高西瓜的成活率;油菜收获后,油莱秆荚壳返哺回田,  相似文献   

19.
<正> 临猗县历史上种植白菜型油菜,1962年引入甘蓝型胜利油菜和跃进油菜,均因不抗冻而失败。1976年,引入了低芥酸甘蓝型油菜秦油3号,种植成功,大面积推广后成效显著,为当地油菜生产提供了一个新品种。一、秦油3号的特点 1.生活力强,发育快,生长健壮,产量高。1987年在临猗县牛杜、太范两个村示范种植105.5亩,平均亩产218.5公斤,比当时推广的晋油1号亩产158公斤增产27.5%。最高亩产景同根等3户,达到250公斤以上。县  相似文献   

20.
油菜历来是我镇的主要油料作物。九十年代以来,我们推广了各项适用高产配套技术,探索油菜高产、高效的新路子,取得了增产、增效的良好成效,涌现了不少亩产125公斤的高产圩和150公斤以上的高产田块。综合我镇油菜高产的技术经验,主要是围绕“冬壮春发”的高产长相,以培育壮秧、科学施肥、防止渍害、适时收获为技术突破口,推广双垅高产栽培技术,达到壮苗越冬、春季早发,增枝增角,粒重高产的目标。其主要配套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