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鲴鱼养殖     
正鲴鱼是细鳞斜颌鲴、黄尾密鲴、圆吻鲴、银鲴等四种鲴鱼统称,是湖南省洞庭湖水系的名产。此鱼鳍与鱼尾分别呈青黄色与橘黄色,规格为500克左右,别名黄板刁、黄姑子、板黄鱼等。鲴鱼有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的特殊功能,又称生态鱼。鲴鱼适合规模养殖且营养丰富,深受群众喜爱,是有重要经济价值和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2.
<正>鲴鱼是细鳞斜颌鲴、黄尾密鲴、圆吻鲴、银鲴等四种鲴鱼统称,是湖南省洞庭湖水系的名产。此鱼鳍与鱼尾分别呈青黄色与橘黄色,规格为500克左右,别名黄板刁、黄姑子、板黄鱼等。鲴鱼有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的特殊功能,又称生态鱼。鲴鱼适合规模养殖且营养丰富,深受群众喜爱,是有重要经济价值和发展前途的自然增值优良鱼类,是全国重点推广的四大优质鱼之一。一、鲴鱼的养殖前景鲴鱼生长快、易捕捞、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3.
<正>鲴鱼是细鳞斜颌鲴、黄尾密鲴、圆吻鲴、银鲴等4种鲴鱼的统称。鲴鱼营养价值丰富,适合规模养殖,是全国重点推广的四大优质鱼之一,可作为当前农业水产品结构的最佳优质鱼进行调整、优化。一、培育鱼苗鱼种培养鱼种应分2个阶段,第1阶段为发花阶段,时间20~30天,鱼苗规格3厘米以上。第2阶段为培育大规格鱼种,时间一般在3个月左右,鱼种规格12厘米左右。要求鱼池规格整齐,最大水深可达2.5米,并有良好的排灌  相似文献   

4.
奶牛品种有乳用专用型,如荷斯坦牛(又称黑白花牛,见第24页图5)、娟姗牛(见第24页图6);有乳肉兼用型,如弗莱维赫牛(又称德国宝牛,见第24页图7)、西门塔尔牛、瑞士褐牛。从当前全世界奶牛饲养实际情况看,饲养比较多的有荷斯坦牛、娟姗牛、弗莱维赫牛、更赛牛、爱尔夏牛及瑞士褐牛等,其中荷  相似文献   

5.
鲴鱼是鲴亚科鱼类的总称。目前作为池塘、水库、湖泊养殖的鲴鱼主要有细鳞斜颌鲴、圆吻鲴、黄尾鲴和银鲴4种。它们均属中小型名优食用鱼。鲴鱼抗病能力强,食料来源广,生长速度快,含肉量高,肉质细嫩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人工养殖鲴鱼发展较快,但技术不够成熟,致使产量不高,商品率低,经济效益不显著。现将鲴鱼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斗鱼     
<正>斗鱼,是色彩斑斓的热带观赏鱼,因其雄鱼凶猛好斗的个性而得名,其中著名种类有中国斗鱼(见第24页图2)和泰国斗鱼(见第24页图3)。斗鱼呈长卵形而侧扁,有着丝带一般的鱼鳍,体色鲜艳、美丽,色泽有红、紫、蓝、绿、白、黑和棕等色,游态优雅。对于名贵的雄斗鱼品种,只能单独培养,到达成年后,就连雌鱼也不能同池放养,其他鱼更不行,因为它的好斗会殃及整个鱼池。  相似文献   

7.
蔬菜枯萎病     
<正>蔬菜枯萎病是瓜类、茄果类和豆类蔬菜上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通常是由镰刀菌侵染植物维管束组织而发生,主要危害黄瓜(见第21页图1)、茄子(见第21页图2)、番茄(见第21页图3)、辣椒(见第21页图4)、菜豆(见第21页图5)、豇豆等蔬菜作物以及西瓜。蔬菜枯萎病发病率一般为5%~25%,导致减产10%~30%,给蔬菜生产带来较大的威胁。症状特点蔬菜枯萎病的典型症状是植株萎蔫(见第21页图1~5),多在成株期开花结果后表现症状。发病初期,病株叶片自上而下逐渐萎蔫,似缺水状,到中午前后,萎蔫  相似文献   

8.
发生症状溃疡病(见第24页图1)危害叶片、枝梢、果实及萼片,形成木栓化突起的病斑。受害叶片的病斑开始为针头大,黄色(见第24页图2),油渍状斑点后扩大成近圆形病斑,直径2~5毫米,叶的两面隆起,木栓化,表面粗糙,灰褐色(见第24页图3),呈火山口状开裂,病斑边缘呈  相似文献   

9.
(续第3期第20页)发生症状稻瘟病分布在全国各稻区,受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见第21页图1)、穗颈瘟(见第21页图3)、枝梗瘟(见第21页图5)和谷粒瘟(见第21页图6)等。苗瘟发生于3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叶瘟由于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不同,病斑分为4种类型。慢性型病斑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渐扩大为梭形病斑(见第21页图2),  相似文献   

10.
奶牛品种有乳用专用型,如荷斯坦牛(又称黑白花牛,见第24页图5)、娟姗牛(见第24页图6);有乳肉兼用型,如弗莱维赫牛(又称德国宝牛,见第24页图7)、西门塔尔牛、瑞士褐牛.从当前全世界奶牛饲养实际情况看,饲养比较多的有荷斯坦牛、娟姗牛、弗莱维赫牛、更赛牛、爱尔夏牛及瑞士褐牛等,其中荷斯坦牛占的比例最大,很多国家饲养数量占奶牛90%以上,目前,我国饲养的奶牛90%也是荷斯坦牛.根据牛的生产性能、适应性,这里介绍荷斯坦、娟姗和弗莱维赫3个品种.  相似文献   

11.
(续第6期第20页)发生症状稻曲病(见第21页图1)又称伪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青粉病,俗称"丰产果"。该病仅发生于穗部(见第21页图2),危害谷粒。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块,渐膨大,内外颖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见第21页图3),即孢子座,后期包于内外颖两侧,呈墨绿色(见第21页图4),初外包一层薄膜,后破裂,散生墨绿  相似文献   

12.
贺佳 《湖南农业》2013,(6):25+24
孔雀鱼(见第24页图5)是一种重要的观赏鱼类,又名彩虹鱼、百万鱼、库比鱼等。其尾鳍形状各式各样,色彩缤纷,上有形似孔雀尾羽上的彩色圆斑,宛如孔雀开屏,故称"孔雀鱼",因其色彩艳丽,也被称为"水中活着的宝石"。1.形态特征孔雀鱼体形侧扁,成纺锤形,体长5~10厘米。体色艳,基色有淡红、淡绿、淡黄、红、紫、孔雀蓝等。尾部长占体长的2/3左右,有极为美丽的尾  相似文献   

13.
道观河水库细鳞鲴的年龄与生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细鳞鲴(Xenocypris microlepis Bleeker)作为一种优良的养殖品种,有关其生态习性、繁殖与养殖技术、引种和驯化皆有较多报道,但对于细鳞鲴生长特性的研究较少。细鳞鲴是武汉市新洲区道观河水库中重要的经济鱼类,近年来产量显著下降。研究该鱼的生长特性,将有助于道观河水库合理持  相似文献   

14.
鲴鱼种类较多,目前主要养殖的有黄尾密鲴、银鲴、细鳞斜颌鲴等.鲴鱼具有生长快,抗病、耐寒力强,群体产量高,繁殖、起捕容易,含肉率高,味道细嫩、鲜美等优点,适合池塘、湖泊、水库、河道等水域内养殖.  相似文献   

15.
<正>斑点叉尾鮰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广、肉质上乘等优点,皮滑肉嫩,味道鲜美,是加工鱼片的上好原料。在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品种退化现象比较严重,养殖过程中发病比较多,现将斑点叉尾鮰常见病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病毒病症状由鮰疱疹病毒I型感染引起鱼苗、鱼种大批死亡,腹部膨大(见第21页图1),眼球突出(见第21页图2),鳍基、腹部和尾柄处出血的一种鱼病。病鱼表现为嗜睡、打旋或水  相似文献   

16.
水产适度推广品种  黄尾密鲴  黄尾密鲴属鲤科,又称黄尾、黄姑子。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水库水域中,天然产量丰富。栖息于水体中下层,主要食物为植物碎屑,藻类次之,也食一些甲壳类及水生昆虫等水生动物。具有生长快、食性广、抗病抗寒力强、繁殖力强、易捕捞、群体产量高等特点。一般2龄达性成熟,4—6月为繁殖期。最大个体可达1公斤,通常2年可达0.5公斤。  黄尾密鲴是适宜湖泊、水库、池塘养殖的优良品种。池塘混养,亩放250—300尾,成活率可达90%以上,经一年饲养,尾重可达商品规格(0.15—0.25公斤),亩产量可达50公斤以…  相似文献   

17.
蔬菜软腐病     
易图永 《湖南农业》2015,(2):28-29,21
蔬菜软腐病又称水烂、烂疙瘩,除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如萝卜、大白菜等)外,还可危害马铃薯、番茄、莴苣、黄瓜、芹菜和葱类等蔬菜,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失。症状特点大白菜和甘蓝包心后开始发病,早期外围叶片在烈日下表现萎蔫(见第21页图1),早晚恢复常态,数日后外叶不再恢复,露出叶球(见第21页图2、3),严重时叶柄基部和根茎部心髓组织完全腐烂,充满灰黄色黏稠物(见第21页图4),并发出恶臭。腐烂  相似文献   

18.
黄颡鱼     
黄颡鱼(见第24页图6)俗称黄腊丁,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其种类较多,有黄颡、岔尾黄颡、长须黄颡和江黄颡等。1.形态特征黄颡鱼体长,腹面平,体后半部稍侧扁,头大且扁平。吻圆钝形,口裂大,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颌,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侧位,眼间隔稍隆起。须4对,鼻须达眼后缘,上颌须最长,可伸达胸鳍基部之后。体背部黑褐色,体侧黄色,并有3条断续的黑色条纹,腹部淡黄色。各鳍均为灰黑  相似文献   

19.
河蚬     
<正>河蚬(见第24页图5)既适合于湖泊大、中型水面放流增殖,也适合于小型水面或者池塘投饲、投肥养殖。养殖河蚬成本低、产量高、易捕捞,可以当年放养当年收获,经济效益显著。河蚬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蚬干、罐头、冻蚬肉或腌制成咸蚬。河蚬亦可以作农田肥料,对酸性土壤有改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是"鱼米之乡",鱼类资源丰富,主要经济鱼类有"四大家鱼"(青、草、鲢、鳙)、鲤鱼(芙蓉鲤、三元鲤等)、鲫鱼(芙蓉鲤鲫、湘云鲫、彭泽鲫、中科三号银鲫等)、鳊鱼(团头鲂)、鳜鱼、鲶鱼(土鲶和大口鲶)、黄颡鱼、鲴鱼、鮊鱼、才鱼、加州鲈鱼和斑点叉尾(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