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北方树种色彩配置,主要从树叶颜色和过渡效果方面考虑;同时考虑了彩色树种与相应的季节变化,研究了金色与绿色、紫红色与绿色、红色与绿色、多彩树种美化配置图谱,作为效果图使用。多彩树种配置又分为渐变、突变、中间间隔3种方式。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石家庄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进行了阐述,认为树种的选择和配置应以乡土树种、速生树种、乔木树种为主,同时注重选择环保型、彩叶型、果树型树种,并加强野生树种、引进树种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加强苗圃建设和苗木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石家庄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石家庄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进行了阐述,认为树种的选择和配置应以乡土树种、速生树种、乔木树种为主,同时注重选择环保型、彩叶型、果树型树种,并加强野生树种、引进树种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加强苗圃建设和苗木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针对张掖市高海拔地区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单一,植物配置模式单调贫乏,千篇一律,景观效果不佳,高原城市特色不突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张掖市肃南、民乐、山丹的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调查,总结了张掖市园林绿化树种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张掖市园林绿化树种选择及配置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沿海岩质海岸防护林体系树种配置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针对我国沿海岸质海岸地区自然条件复杂、自然灾害多的特点,根据防护林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沿海岩质海岸防护林体系树种配置原则,在浙江省三门县、宁海县岩质海岸地区进行了树种配置设计,临海一面坡树种空间配置,并对所配置的树种生长情况进行了试验测定,为沿海岩质海岸防护林体系树种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样板.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城镇绿化树种配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千岛湖未来城镇绿化树种选择提出了建议和对策,认为科学规划,合理选择,丰富千岛湖城镇绿化景观;加强对乡土树种发掘、选育和应用,发展垂直绿化,开发利用宿根花卉和丰富地被植物,提高千岛湖绿化景观效果,突出千岛湖地方特色,是千岛湖城镇绿化树种配置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城镇绿化树种配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千岛湖未来城镇绿化树种选择提出了建议和对策,认为科学规划,合理选择,丰富千岛湖城镇绿化景观;加强对乡土树种发掘、选育和应用,发展垂直绿化,开发利用宿根花卉和丰富地被植物,提高千岛湖绿化景观效果,突出千岛湖地方特色,是千岛湖城镇绿化树种配置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森林临海”建设的树种选择与配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选择树种和配置,是建立稳定的森林植物群落和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根据临海市的自然地理特点和树种生物学特性,以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为主、引进树种为辅,乔木为主,乔、灌、藤、草相结合,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为树种选择原则,以生态优先、群落稳定,生态网络化,景观优化,多效复合为树种配置原则,对“森林临海”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滁州市区主干道园林绿化树种配置的变革分析、当前树种选择和配置格局的研究,指出目前该市主干道绿化树种存在的问题,并对主干道树种的选择和配置提出了建议,为今后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彩色树种的主要品种及其在园林景观构建中的应用,论述了彩色树种与园林景观的关系,探讨彩色树种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与形式,以及彩色树种的应用要遵循生物学特性、合理性、协调性三原则。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河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环境以及土壤、地形等特点,探讨该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中树种选择的原则、不同立地类型区造林树种和主要树种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2.
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苏北沿海城市公园——连云港苍梧绿园,通过野外踏查公园内现有的树种组成、群落配置、林相结构、景观特征等,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绿化树种数据库,分析公同中现有的75个树种生长情况、存在问题与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即加强乡土树种、景观树种、生态型树种的应用,加强抚育管理与...  相似文献   

13.
秦皇岛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及配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进一步搞好园林绿化,创建美好的城市形象,通过调查分析,对秦皇岛市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进行了论述。认为树种选择的原则,在乡土树种为主,选择抗逆性强,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价值的树种,速生树与长寿树相结合;在树种配置上,应视具体情况,根据园林美学原则,进行孤植,对植,丛植,聚植,林植,充分发挥树木和个体美和群体美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永顺县退耕还林试验示范区模式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永顺县勺哈乡退耕还林试验示范区进行立地类型划分与评价的基础上,在各立地类型区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进行了模式和林种树种配置。示范区内共配置了保土经济林还林模式、土壤保持还林模式、块状混交还林模式、山顶防护型还林模式与封山育林模式等5个模式,在各模式中配置了柑桔、板栗等经济树种和杉木、木荷、青榨槭、桤木、马尾松等用材树种。  相似文献   

15.
通过4种配置方式,对所选树种的生长情况、景观效果进行调查分析,选择出最佳的绿道树种及配置。试验表明:小叶榕树是理想的主干树种,红绒球、海南菜豆树、鸭脚木、夹竹桃均为较好的下层树种,而重瓣大红花则需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16.
公路绿化树种的配置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绿化景观效果,而且与树木的生长状况、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有很大关系。该文介绍了公路两侧和公路中间隔离带的绿化中乔木、灌木、花卉搭配的原则与配置形式。特别强调在树种搭配中应避免树种之间互为转移寄主的树种搭配问题。  相似文献   

17.
惠州市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树种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境内的生态景观林带作为研究对象,调查4个树种配置模式下的树木早期生长表现,并依据实地调查的立地条件,利用相关模型制作软件对4个不同树种配置模式下预期景观效果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4个树种配置模式下的树木成活率均值为84.25%,树高、胸径和冠幅的均值分别为3.27 m、5.36 cm和1.64 m,早期生长情况较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种树种配置模式中,树木早期生长综合表现较好的为模式GC1(夹竹桃、红花羊蹄甲、香樟、黄花风铃木等树种随机混交);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调查的9个树种树木早期生长综合表现排名靠前的为红花羊蹄甲、香樟树和美丽异木棉。总体而言,不同生态景观林带树种配置模式树木生长表现有所不同,并会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同时,立地条件、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均会对生态景观林带公路景观效果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凌柏芳 《防护林科技》2010,(3):109-110,123
以浙江省南湖区余新镇为例,根据浙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探讨了浙北小城镇绿化树种选择的原则和主要绿化树种,提出了树种配置的基本要求和各种绿化类型的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环境功能分区的原则及内容,将北京市划分为7个不同的环境功能区,依据不同的环境功能区特点以及树种配置原则,把树种选择与生态效应相结合,并针对性的提出可供选择树种与配置的建议,以期为北京的绿地规划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配置,关系到城市园林绿化的成败。文章简述了在城市绿化中应采用什么正确方法来选择和配置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