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优质油菜“一菜两用”技术,是指利用符合国家双低标注(芥酸含量小于1%,硫代葡萄糖甙含量小于30微摩尔/克)的优质油菜品种,其菜苔没有苦涩味而可作蔬菜食用,然后通过再生分枝开花结实的特点,采用早播,早栽、早管早发等一整套技术体系。中双9号为甘蓝型油菜半冬性常规品种,生长周期具有苗势旺、苔期早、再生能力强和恢复性能好的特点,是“一菜两用”技术的首选用种。此外,搞好技术配套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技术核心是选用适当品种.配合早秋发栽培技术.主攻早发、早苔、壮苔,实现菜苔、菜籽双高产、双高效。该技术被湖北省农业厅列入2005年重点示范推广的农业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摘苔次数对油蔬两用油菜产量、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双72”、“沪油15”等油蔬两用双低油菜通过采用省工节本的轻型栽培技术,在保持油菜籽产量稳定前提下,于菜苔高35cm左右,摘苔10cm,作为无公害蔬菜上市鲜销,或加工成绿色保健的优质脱水蔬菜“万年青”。由于早春新采的菜苔色绿味美,清香无苦味,且基本无病虫害和农药污染,菜苔中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锌、硒等含量高于油冬儿青菜苔,产品质量可达国家绿色食品标准,供应上海、  相似文献   

4.
在相同栽培条件下,选用优质油莱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株高条件下摘薹长度对"一菜两用"油菜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株高条件下摘薹长度对"一菜两用"油菜的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鲜重、千粒重及单株产量具有不同的影响,在油菜株高为50~55 cm时摘薹15 cm为油菜"一菜两用"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5.
紫菜苔是十字花科芸苔属芸苔种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能形成柔嫩花苔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红菜苔、红油菜苔、红油菜、芸苔菜等。紫菜苔由芸苔演化而来,起源于中国湖北武昌洪山一带,所以又称洪山菜苔。洪山菜苔和武昌鱼被称为“楚天”的两大名菜。在东汉和三国时就有...  相似文献   

6.
《当代农业》2010,(8):23-23
该模式是油菜在一个生长周期内先在苔期收获菜苔作蔬菜食用后,再在成熟期收获油菜籽.从而实现“一菜两收”。  相似文献   

7.
“浙双-71”是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早熟、高广、双低和高出油率品种。一般出油率40%左右,籽粒亩产140kg左右,成熟期同“高油605”相仿,增产6%。”浙双-72选系”双低苔、油两用油菜,是慈溪市种子公司在“浙双-72”油菜品种中,通过多年的菜苔测试、筛选和系统选育而成。我市2002年引试,经2003~2004年示范推广,菜苔鲜食、脱水加工和市场销售都取得基本成功。打一次主蕻,亩产鲜苔  相似文献   

8.
<正>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是一种利用部分油菜品种抽苔早,菜苔口感好,分枝能力强,菜籽丰产性好的特点,提高油菜生产经济效益的新型耕作栽培方法,都昌县农业局从2012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展了油菜"一菜两用"栽培试验示范,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用地试验安排在都昌县徐埠镇油菜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高桥村核心区,油菜田肥力较女子,土质为粘壤土;试验田前茬为中稻,面积900㎡。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菜油两用油菜适宜的品种、摘苔次数与摘苔量、摘苔后产量结构的变化及对产量的影响、干菜苔加工方法以及菜油两用油菜的生产效益,系统分析了安徽菜油两用油菜的生产优势与制约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发展菜油两用油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播种量和摘苔高度对油菜菜苔、菜籽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稻田免耕直播条件下,播种密度为2.01kg/hm^2,在苔高为30~35cm时摘苔20cm处理的菜苔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高,菜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大粒蚕豆新品种"大朋一寸"推广应用的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萍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8):102-105
“大朋一寸”是白花、绿皮、大粒型蚕豆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广、丰产稳产、品质优良等优点,纯效益为3万多元/hm2。对、“大朋一寸”推广应用中涉及的良种繁、种子包衣、药剂拌种、品质栽培、秸秆利用等配套技术进行试验研究,为提高“犬朋一寸”生产的标准化水平、促进“大朋一寸”产业化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在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中,积极探索出一种符合本地实际的新模式,称为"辽宁模式"。对该模式特点架构等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分析,使读者深入了解"辽宁模式",并对以后的发展建设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秋葵的应用价值和产业化开发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秋葵是一种菜、药、花、饲兼用型植物,有着广阔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本文从黄秋葵的种质利用、应用价值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前景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卢一科 《广西农学报》2009,24(6):14-15,34
测土配方+稻草还田技术措施,既能提高稻草利用率、杜绝焚烧稻草引发生活环境污染,又能提高水稻产量,是一项较好的沃土技术。通过小区重复对比试验,研究不同沃土技术措施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产量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测土配方+稻草还田比常规对照平均每667m^2增产稻谷69.4kg,增长15.0%。  相似文献   

15.
从香蕉品系"8818"组织培养繁殖后代中,选育出果指整齐,生育期短的香蕉新品系"W-07",主要表现中矮杆(231cm),茎粗中等(70.2cm),苗期生长较快,叶色浓绿,叶形椭圆形,叶形比(长/宽)2.05;果穗6~8梳,平均每梳质量4.0kg,穗长80.6cm,单穗重24.42kg,单果重180g,果指数130.2条/穗,果指长20.3cm,产量高,全生育期317d(春植)。"W-07"适宜在海南岛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培养食品加工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构建了校企衔接、素质递进"2121"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综述"2121"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教学计划、实施要求及实践效果,以期通过"21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学生职业技能由单一到综合,职业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7.
基于RFID的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RFID技术为依托,以农超对接中的“基地-加工企业-超市”为主要模式,围绕无公害蔬菜生产、包装、销售的主要环节,建立基于RFID的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对无公害蔬菜从产地到加工经营企业整个流程实施有效监管和追溯,增加对无公害蔬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的密度和范围,及时依据检测结果做出准否上市的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8.
容新民  文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322-11324
以红地球葡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传统棚架改高“厂”型树形对伊犁红地球葡萄节间生长情况、果实相关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探索出适宜当地红地球葡萄优质、高效生产的架式与树形。结果表明:采用高“厂”型的整形方式可显著降低结果枝的节间长度,显著增加果实的单粒重及果实纵横径,增幅分别为43.56%、34.05%、32.10%;提高了果实的等级和商品果率,并最终增加了产值,增幅为29.7%,具有指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山区水稻和油菜综合生产能力,为贫困山区农民探索出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良好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广西柳州市开展“超级稻+再生稻+油菜”生产模式研究,通过油菜新品种的引进评比示范,筛选出适合该模式种植的生育期适中、高产、抗病的“双低”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文革"结束后,随着国家政治气氛的宽松,四川、安徽等地农村出现各种形式的承包制。小岗村后来成为典型个案。1978年底,小岗村一二十户农民冒着违反国家农业政策的风险,实行包干到户的"大包干"制,此举扭转了他们长期贫困的境地。而且,以此为契机,各地的改革试验共同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改革大局。"小杠杆撬动大局面"这一中国改革中的特色,既基于基层生产的实践,也得益于高层领导的决策。这种模式只要具有成功的基层试点,民主的领导作风,以及决策层以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为重的立场,就是一条可以持续发展、成功的模式,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其中的规律。相信这种探索也将会对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