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压砂西瓜施肥技术试验总结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海原县种植的压砂西瓜的吸肥特性和土壤供肥能力,探讨在同等条件下不施肥与施不同肥料对海原县压砂西瓜的增产效果。试验证明,在海原县压砂西瓜主产区的中等肥力条件下,不论施哪一种肥料,压砂西瓜的生长都比不施肥的压砂西瓜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2.
旱地烟叶不同覆盖方式增产节水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中,地膜+秸秆覆盖增产增收效果最好,地膜覆盖次之;秸秆覆盖处理对0~20 cm土壤保墒效果较好,地膜覆盖对20~40 cm土壤保墒效果较好;地膜+秸秆覆盖的节水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朝阳地区大平顶枣为试验对象,研究了3种耕作处理方法对大枣果实产量和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处理对大枣的产量提高显著,与免耕和清耕2个处理的差异显著;覆盖处理除可溶性糖酸外,其他品质指标比另外2个处理提升效果最好。因此,3种处理中,覆盖处理相对免耕和清耕在产量和品质上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四川大英县不同土壤管理方式下李园的土壤理化性质 ,结果表明 :不同土壤管理方式下 ,夏旱期间土壤含水量以刈割覆盖处理最高。刈割压埋、畜粪还园处理在土壤保温和降温方面的效果不如刈割覆盖处理明显 ,但优于清耕处理。各处理间土壤容重变化较大 ,0~ 2 0cm土层畜粪还园处理的土壤容重较清耕减少 0 4 5 g/cm3 。土壤养分指标值较试验前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各处理土壤养分值以畜粪还园处理为最好。  相似文献   

5.
地面覆盖方式对黄芪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观察了不同地面覆盖方式的保墒效果及对黄芪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保墒效果以秸秆覆盖最好,蛭石+黑色遮阳网覆盖次之,蛭石覆盖较差。3种覆盖方式均能促进黄芪幼苗生长发育,以蛭石+黑色遮阳网覆盖效果最好,秸秆覆盖次之,蛭石覆盖较差。综合分析后建议采用蛭石十黑色遮阳网覆盖方式,可达到优质育苗、高效节水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朱琳  李世清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3):2528-2537
【目的】探寻不同覆盖措施下玉米籽粒氮素积累和物质转移的"源-库"过程。【方法】以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典型旱作农业区春玉米生产体系为对象,通过2年田间试验,对覆盖地膜、覆盖砂砾和不覆盖3个处理的光能捕获和土壤温度进行定位观测,分析干物质累积转移和氮素的积累,揭示地表覆盖对"源-库"过程的影响。【结果】覆膜处理的有效积温显著高于不覆盖处理,与覆砂处理差异不显著。覆膜处理辐射生产效率显著高于覆砂处理。覆膜处理的积温生产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辐射生产效率在2010年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但在2011年显著高于不覆盖处理,低于覆砂处理。茎+叶鞘的干物质转移量最大,地表覆盖对转移干物质贡献率及干物质转移率影响不显著。覆膜条件下,玉米单穗粒重及单穗粒数在收获时均高于其他处理。在吐丝后前30 d,覆膜处理籽粒平均含氮量明显高于覆砂和不覆盖处理;灌浆30 d至成熟,处理间籽粒含氮量差异较小,覆膜处理略高于覆砂和不覆盖。由于籽粒干重差异,覆膜处理籽粒氮累积量显著高于覆砂处理和不覆盖处理。覆盖处理有效提高了果穗上部籽粒氮素累积,其次为中部和下部籽粒;覆膜处理果穗各部分籽粒氮累积量明显高于覆砂和不覆盖处理;干物质转移量和转移干物质贡献率均与单穗粒重和有效积温呈正相关,达到了显著水平,而与单穗粒数、光合有效辐射捕获量、积温生产效率及辐射生产效率虽呈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覆膜通过影响单穗籽粒数及穗粒干重而增加籽粒干物质累积能力,进而促进籽粒氮素累积,增加产量。【结论】覆膜促使源能力和库容量的协同增加是玉米增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以闽楠幼林林地土壤为对象,研究在高温下5种不同覆盖方式(清耕处理、地膜覆盖、杂草覆盖、枝叶覆盖、生草覆盖)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覆盖方式在高温下对土壤性状产生了影响:地膜覆盖提高了地表温度,且地膜覆盖下的地表温度上升最快,上升幅度最大,杂草覆盖、枝叶覆盖和生草覆盖则降低了地表温度,生草覆盖的降温效果最好;地膜覆盖、杂草覆盖、枝叶覆盖和生草覆盖都能提高地表湿度,其中地膜覆盖前期保湿效果最好,后期则低于清耕处理;地膜覆盖的土壤水分散失最慢最少,杂草覆盖和枝叶覆盖次之,生草覆盖的水分散失最快最多。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覆砂和灌水量对退耕压砂地生态枣林土壤水热及产量的影响,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开展大田试验,通过设置2种覆盖方式[覆砂(M)、裸土(N)]和3个灌水量[低水180 mm(W1)、中水210 mm(W2)、高水240 mm(W3)],研究覆砂和灌水量对土壤温度、土壤贮水量以及枣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裸土相比,覆砂使0~10 cm土壤温度提高0.8~3.1℃。覆砂后土壤升温时段(10:00—14:00)明显滞后于裸土(8:00—14:00),升温速度比裸土处理快0.4℃·h-1。覆盖方式及灌水量对枣树全生育期0~80 cm土壤贮水量影响显著(P<0.05),覆砂处理较裸土处理平均提高10.97%,且在土壤含水率较低的萌芽展叶期增幅最高,达14.54%。覆砂条件下枣树生长指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裸土,不同灌水量下枣果产量从高到低表现为W3>W2>W1,分别较裸土处理增加5.99%、10.54%、26.79%,其中MW2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1.55 kg·m-3。综上,MW2处理(覆砂、灌水量210 mm)可作为宁夏中部干旱带退耕压砂地生态枣林适宜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9.
覆盖对茶园土壤温度和杂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井冈山夏季高温季节,采用单因素对比试验,探究了5种覆盖材料在茶园中降低土壤温度、抑制杂草生长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稻草、谷壳、防草布、黑膜覆盖均可以显著降低茶园土壤温度,减少土温的日较差,并且提高土壤含水量;除了白膜覆盖处理外,其他覆盖处理均能有效地抑制茶园行间杂草的发生和生长,其中防草布和黑膜覆盖处理的防杂效果较佳;黑膜、白膜和防草布覆盖处理的覆盖和防草总费用分别比无覆盖对照降低了10965、6245、5121元/hm2.因此,黑膜覆盖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其次是防草布覆盖处理.  相似文献   

10.
在井冈山夏季高温季节,采用单因素对比试验,探究了5种覆盖材料在茶园中降低土壤温度、抑制杂草生长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稻草、谷壳、防草布、黑膜覆盖均可以显著降低茶园土壤温度,减少土温的日较差,并且提高土壤含水量;除了白膜覆盖处理外,其他覆盖处理均能有效地抑制茶园行间杂草的发生和生长,其中防草布和黑膜覆盖处理的防杂效果较佳;黑膜、白膜和防草布覆盖处理的覆盖和防草总费用分别比无覆盖对照降低了10965、6245、5121元/hm2。因此,黑膜覆盖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其次是防草布覆盖处理。  相似文献   

11.
保护性耕作对黑钙土水分及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黑龙江省兰西县黑钙土为研究对象,在常规、免耕、秸秆覆盖3种耕作处理下,研究了玉米田不同深度下土壤水分及温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可以增加土壤水分,以20 cm土层内效果明显.3种耕作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差异不大,秸秆覆盖处理增加水分的效果最好,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量略高于免耕处理,保护性耕作对增加20 cm以...  相似文献   

12.
宁夏中部干旱带自然条件差,尤以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最大,群众生活困难。近年来,随着实施“避灾抗旱”战略和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压砂地富硒砂地西瓜面积已超过100万亩,总产量100万t.总产值6亿元,农民人均纯增收460多元。压砂地也叫砂田、砂地、石田,是指在干旱地区用砾石覆盖于土壤耕层表面的一种免耕农田。建设压砂地是干旱地区的一项农田基本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的中卫香山地区,目前已累积发展压砂地12000hm^2,种植的压砂西(甜)瓜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和支柱产业。为了持续利用压砂地,保证压砂地继续有效益,我们从2001年开始在压砂上地进行枣树栽植密度及提高枣树造林成活率的试验,累积栽植枣树280hm^2,平均造林成活率达80%以上,并且,在压砂地采取枣瓜间作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覆盖材料对大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露地种植为对照(CK),设置3个覆盖材料处理,分别为玉米秸秆覆盖(T1)、地膜覆盖(T2)、腐熟羊粪覆盖(T3)。结果表明:地表覆盖能够显著提高大蒜的株高、假茎粗、假茎长、各部分生物量、产量和单头鳞茎重,且地膜覆盖处理的长势最好,产量最高,为1263.51 kg/667 m2,其次是腐熟羊粪覆盖,产量为1241.02 kg/667 m2,两个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生态效益,腐熟羊粪覆盖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不同覆盖物对春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覆盖条件下,对春小白菜的形态指标进行调查和产量分析,结果表明:利用20g/m^2无纺布覆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骏枣’为试材,探究不同覆盖材料对干旱区枣园土壤温度、水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本试验设置3种材料对枣园进行覆盖,分别为140 g/m2的园艺厚地布(T1)、100 g/m2的园艺薄地布(T2)、液态地膜(T3),以不覆盖处理作为对照(CK)。结果表明:3种覆盖处理下土壤温度随着土层深度增加逐渐降低,土壤含水量随土层增加而升高。各覆盖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以0~10 cm土层效果显著。与CK相比,T1和T2覆盖处理能明显降低地温,其中T1覆盖处理效果较好,T2覆盖处理次之,而T3覆盖处理相比CK提高了土壤温度。T1、T2和T3覆盖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含水量,T1覆盖处理效果最好,T2覆盖处理次之,T3覆盖处理效果不明显。3种覆盖处理均能提高树体生长指标,提高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叶片氮含量,T1覆盖处理效果优于其他覆盖处理,其中T3覆盖处理效果不明显。在果实品质方面,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等含量均表现为T1>T2>T3>CK。因此,枣园覆盖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生长期内的土壤温度,提高土壤...  相似文献   

17.
稻草不同还田方式对晚稻田土壤供肥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稻草翻压和稻草覆盖免耕2种不同还田方式对晚稻田土壤供肥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翻压和稻草覆盖免耕,在晚稻移栽后18 d内与禾苗争氮作用都不明显,但在18 d后存在明显差异,稻草覆盖免耕处理土壤速效氮含量比稻草翻压高,土壤供氮能力强,有利于晚稻分蘖成穗;二种方式稻草还田的供钾效果十分明显,比较而言,稻草覆盖免耕处理土壤供钾性能较稻草翻压稳定持久,其供钾强度变化趋势同水稻吸钾规律大致相同,有利于水稻对钾的吸收,减少钾素流失.  相似文献   

18.
对梓树播种育苗床面不同覆盖物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以草帘覆盖处理效果最好,出苗率较地膜覆盖和无覆盖(CK)分别高出126%和87%,差异达显著水平,建议生产中采用草帘覆盖苗床。  相似文献   

19.
以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探讨3种田间处理方式对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苹果产量方面,压草覆盖能显著提高苹果产量,与除草剂处理和人工除草处理差异显著。在苹果品质方面,压草覆盖处理除了苹果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外,其他各项指标均较高,相比其他2个处理差异显著。综合比较,压草覆盖处理有利于提高富士苹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孟高中  张永辉  徐余勇  王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582-16584
[目的]为了筛选有利于提高土壤营养且改善烟叶成分的秸秆覆盖方式。[方法]研究了不同秸秆(春冬小麦)覆盖处理对烟田土壤速效养分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经过秸秆覆盖处理的小区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及产质量明显高于对照;以全秸秆覆盖、团棵期倒垄培土处理的效果最好。[结论]在烟叶实际生产中,建议采取全秸秆覆盖,并且在团棵期倒垄培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