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17年至2018年对蕉柑新品种“特晚熟蕉柑”进行了落花落果和果实生长发育观察,并对果园温湿度与落花落果和果实生长发育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特晚熟蕉柑从4月2日开始落蕾,至4月21日结束,历时20天;4月4日开始落花,至4月21日结束,历时18天;4月4日第一次生理落果开始,5月4日达最高峰,至5月18日结束,历时45天;5月9日第二次生理落果开始,5月16日达最高峰,至7月2日结束,历时55天;2018年平均单株成花总量18747朵,落蕾率为8.85%,落花率为4.35%,第一次生理落果率为76.26%,第二次生理落果率为8.38%,自然坐果率为2.16%;各时期生理落花落果率排序为第一次生理落果率>落蕾率>第二次生理落果率>落花率;特晚熟蕉柑果实生长在不同年份均表现前期果实纵径大于横径,后期果实横径均大于纵径,整个果实生长发育动态曲线呈抛物线,果实成熟时近]圆形;特晚熟蕉柑果实纵横径均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增长最快。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特晚熟蕉柑落蕾量与日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第二次生理落果量和果实纵、横径增长量与日平均气温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日平均气温与落花量和第一次生理落果呈正相关;空气湿度与果实横径增长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落蕾量、第二次生理落果量及纵径增长量呈负相关,与落花量和第一次生理落果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掌握落花落果规律,制定合理的保花保果措施,2012~2013年,对桂柚1号的落花落果进行了观察研究。 [方法] 选择树势中庸一致的3株树,树下铺设防虫网, 每天统计落蕾落花落果数量,绘制出落花落果曲线图。[结果]2012年落蕾从4月上旬持续到4月下旬,高峰期为4月17日和18日;落花由4月中旬持续到5月上旬,高峰期为4月22~30日,生理落果从4月下旬开始,持续到6月下旬。第一次生理落果从4月下旬持续到5月下旬,其中5月2日和5月7日有两次落果高峰期,第二次生理落果由5月上旬持续到6月下旬,5月2~4日及5月8~12日有两次落果高峰期;2013年,落蕾落花从3月下旬开始,持续到4月中旬,其中落蕾从3月下旬持续到4月中旬,高峰期3月28日~4月6日,落花从3月下旬持续到4月中旬,高峰期3月30日~4月7日,生理落果从4月上旬开始,持续到6月上旬,第一次生理落果从4月上旬持续到5月中旬,其中4月4~6日为落果高峰期,第二次生理落果由4月中旬持续到6月中旬,4月19日~5月5日为落果高峰期。2012、2013年桂柚1号的坐果率分别为2.9%和1.7%。[结论] 桂柚1号的生理落果开始与持续时间因年份而异,大致从3月下旬、4月上旬开始,6月中下旬结束,持续近3个月,落蕾落花占43.4~49.5%,落果占50.5~56.6%,坐果率1.7~2.9%。  相似文献   

3.
在近十年的栽培过程中 ,甜柿落果现象时有发生 (甜柿多数品种的着果率为 15 %~ 2 0 % ) ,导致减产。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防止 ,对提高和稳定产量很有必要。1 甜柿落果的时间从开花结果至成熟采收。前期从开花后 10天(5月下旬 )至 7月上旬 ,6月上中旬落果最多 ,主要为营养性生理落果。后期落果在 8月中下旬至采收前 ,10月上中旬落果较多 ,主要是病虫为害引起的落果。因品种不同 ,落果的程度有轻有重 ,第一次落果很普遍 ,第二次落果仅有一部分品种出现。前期落果柿蒂与幼果一同落下 ,后期落果柿蒂不脱落。2 落果原因2 1 营养不良 造…  相似文献   

4.
桃易成花,着果率较高,多数年份能丰产,甚至需疏花疏果,但有些年份大量落花落果,造成减产。1落花落果原因 ①花器发育不全。花芽发育过程中因营养不足或环境不良(如光照不足,低温受冻等)使雌蕊退化,不能完成受精作用,一般在盛花期后4天至两周大量落花落幼果,为第一次生理落果期。另外,北方品种引种在江苏兴化市常因冬季冷温量不足,花芽发育异常,会出现开花不按时,花器发育不良,从而导致严重落花落果。②雄性不育。桃树多数品种能自花结实,但也有少数品种无花粉,自花不实,如白花、源东大白桃等。无花粉授粉引起的落果多…  相似文献   

5.
目前影响杏树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多数品种产量不稳定和落花落果严重。正确选择栽培品种是当前杏树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所从美国引进的金太阳、凯特杏和玛瑙杏 ,具有适应性广、抗性强和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是有发展前途的品种。1 甜杏金太阳1 1 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较大 ,平均单果重 6 6 9g ,最大果重 87 5g。近圆球形 ,果顶平 ,缝合线浅平 ,两半部对称。果面光洁 ,底色金黄色 ,阳面着红晕 ,外观美丽。果肉黄色 ,肉厚 1 4 6cm ,可食率 96 8% ,离核。肉质细嫩 ,纤维少 ,汁液较多 ,有香气 ,品质上等 ,果实成熟时可溶性固形物达 14 7%…  相似文献   

6.
葡萄避雨栽培的优点及配套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避雨栽培的优点 减较病害 ,降低成本。南方葡萄主要受黑痘病、炭疽病、灰霉病和霜霉病等 4种病害为害 ,雨水是这些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媒介。据笔者观察 ,以美国红提为例 ,避雨栽培的基本上未发生病害 ;露地栽培的黑痘病病叶率 6 0 %~ 72 % ,灰霉病病穗率达 88 1%~ 10 0 % ,霜霉病病叶率13 7% ,炭疽病病果率 11 9%。避雨栽培可减少5 0 %的农药使用量和工时 ,不仅降低成本 ,还可减少果实农药残留量。着果稳定 ,确保良穗。目前南方种植的葡萄仍以鲜食兼加工酿酒的巨峰品种为主 ,该品种落花落果严重 ,着果率不高。我地 4月底至 5月上旬…  相似文献   

7.
以早熟龙眼品种(桂冠早,暂定名)、中熟龙眼品种(石硖)、晚熟龙眼品种(桂明一号)为研究对象,观测并分析3个不同熟期龙眼品种开花习性和果实生长及落果规律,为早熟新品种桂冠早的审定工作及后期推广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桂冠早雌雄比为1:1.69,比石硖和桂明1号多两倍,且桂冠早雌雄花开放动态曲线表现出同步性,相遇期长达14天,而石硖和桂明1号雌雄花开放错开,石硖相遇期为12天,而桂明一号相遇期仅8天,树体不同方位雌雄开放规律性不强;果实发育第二阶段(假种皮发育期)桂冠早果实相对生长速率较快,生长周期仅77天;三个龙眼品种落果率均集中在花后前三周,桂冠早累积落果率达71.05%,且采前1个月日均至少有1个果实脱落;桂冠早和桂明1号果个较大与其库强和库活性较大有关;石硖属于高糖小果型,桂明1号属于低糖大果型,桂冠早属于高糖中果型。  相似文献   

8.
2015-2016年,在广西桂林对3-4年生的迟熟沙糖橘落蕾落花落果情况及环割对生理落果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桂林气候条件下,迟熟沙糖橘没有出现落蕾和正常落花现象,开花期、第一次生理落果期和第二次生理落果期出现时间及两次生理落果持续时间因年份不同而异,第一次生理落果出现在4月下旬初期至5月下旬末6月上旬初期,历时40d左右,落果占总果量的67.58%-70.86%;第二次生理落果出现在5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初期,历时49-58d,落果占总果量的21.78%--26.16%。两次生理落果占总果量的92.68%-93.74%,坐果率6.26%-7.36%。第一次生理落果末期与第二次生理落果前期约有10d重叠,在生理落果高峰期遇日最高气温超过31.0℃时会引起当日或次日异常落果。在两次生理落果前或第二次生理落果前进行环割,能显著减少生理落果从而提高坐果率。  相似文献   

9.
正据《北方园艺》2020年第9期《麻核桃落果规律及影响因素》(作者朱轶群等)报道,以不同品系麻核桃为试材,采用调查和生理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品种、树体方位、结果枝状态、果序位置、生理变化与麻核桃落果的关系。结果表明,麻核桃落果率为76.73%~94.77%,落果高峰在花后5~20 d,占总落果率的90%以上,生理落果高峰在花后55~80 d,是否有生理落果高峰因品种而异;中午的落果率明显高于白天其他时段;树体上层、外围、粗壮的斜生结果枝着果率较高,果实序位对麻核桃落果有影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日前,广西遭遇50年来严重的异常天气,4月上中旬接连出现冷空气入侵,广西有关部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倒春寒造成荔枝龙眼等果树落花落果,确保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1.
黄恕 《畜牧市场》1991,3(3):222-223
核桃落果一般是因品种、虫害、生理和自然灾害而引起。克服核桃生理落果,应在栽培上加强头年的叶片管理,做到4月以后不抽梢,10月以前不落叶。并在当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果如食指大时和第二次生理落果前(即6月10日前)各喷一次核桃防落素.克服核桃虫害落果的关键,是在5月20日左右喷一次速灭杀丁,以后每隔10~15天连续3次喷用速灭杀丁或磷胺,将象鼻虫杀灭于产卵之前.选用晚花高产良种—南江1号和南江2号,能使雌雄花期相近,避开自然灾害,获得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2.
樱桃结实率低的原因主要是生理落果严重所造成的。樱桃生理落果一般有三次。第一次出现在谢花以后两周左右出现落花、落果。主要是授粉树没有配植好,或遇花期低温、多雨,不利于昆虫传粉,致使授粉、受精不良。此外上一年采果后管理不当,影响了花芽分化的质量,造成花器发育不全,出现畸形花等。因而落花严重,果实不能膨大。  相似文献   

13.
目前迁安市杏树面积达 5 8万hm2 ,年效益 5 30万元以上。品种以麦黄杏、银白杏和大香白杏等老品种为主。由于管理粗放 ,虫害发生严重 ,受害果率一般都达 5 0 %以上 ,严重年份达 90 % ,果实大量脱落 ,经济损失严重。1 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1 1 果实害虫。①杏仁蜂 :以幼虫为害果实 ,造成大量落果 ,或将杏仁蛀食一空 ,严重影响鲜杏和杏仁的产量。大黄接杏、白梅杏和山黄杏受害最重 ,白杏和李光杏受害较轻 ,山杏受害最轻。一般早熟品种较晚熟品种受害重。一年发生 1代 ,以幼虫在落地杏核内或枯干枝条上的杏核内越冬 ,也在留种的杏核内越冬。…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解决‘台农17’菠萝品种夏季催花难的技术问题,[方法]采用400-1000mg/L乙烯利1~2次,1~2%电石2次,1~2%电石2次+600mg/L乙烯利1次对菠萝植株进行催花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乙烯利催花处理植株的开花及果实成熟均比电石催花提早一周;单纯采用乙烯利催花1~2次,菠萝抽蕾开花率在0~51.67%;采用1~2%电石催花2次,抽蕾开花率在82.22%~85.55%;两次电石加1次乙烯利催花,抽蕾开花达98.89%~100%。电石催花及电石+乙烯利催花处理小果数目及果形指数极显著高于乙炔烯利处理。[结论]说明1~2%的电石催2次+600mg/L催1次是夏季‘台农17’菠萝品种理想的催花方法。  相似文献   

15.
据《果树学报》2019年第2期《丰产期沙糖桔落果规律及环割(剥)保果效果研究》(作者张社南等)报道,以丰产期沙糖桔为试材,研究其落果规律及环割(剥)对其生理落果、秋梢萌发与成花的影响。结果表明,沙糖桔开花期在4月上旬,开花期间无落蕾、落花现象;第一次生理落果出现在4月21日至5月23日。  相似文献   

16.
梨实蜂 ,俗称花钻子。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梨实蜂发生面积逐年扩大 ,为害程度逐年加重。1998年郓城县梨实蜂大发生 ,全县 14 0 0hm2 梨树受到不同程度的为害 ,发生严重梨园 5月中下旬落果率达 36 % ,轻的落果率也在 15 %左右 ,严重影响梨产量及经济效益。1 为害特点 梨实蜂仅为害梨 ,成虫在花蕾上产卵 ,被害花蕾出现一稍为鼓起的小黑点 ,内有长椭圆形的白色卵 1粒。幼虫孵化后 ,先为害花蕾基部 ,出现小黑点。落花后 ,花萼上有一黑色虫道 ,幼虫随后蛀入果心为害。幼果受害后 ,萼筒处变黑 ,并有一黑色虫孔 ,最后被害果变黑脱落。2 …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日前,笔者在砀山县红富士苹果主产区的葛集、良梨、李庄、砀城等乡镇调研时了解到,今年该县红富士苹果着果率偏低,据调查,着果率只有12.6%左右。据县农业委员会专家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红富士盛花期(4月7—12日)连降两次中到大雨,花粉被雨水冲掉大部分,导致授粉不良,落花落果严重;  相似文献   

18.
1金粉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1.l肥水管理失调肥水不足会导致植株生长衰弱,进而使第一二次花的着果率大大降低;肥水过多,特别是氮肥过多会导致枝梢生长过旺,混合花芽多,单生或双生花芽少,也会降低第一二次花的着果率,同时大量抽发秋稍造成第二次生理落果严重。1.2授粉受精不良由于前期营养不良造成花器发育不全或开花期间通长期阴雨天气均影响授粉受精,造成特别严重的落花落果。1.3果园立地条件差及栽培管理不善山地坡须向阳又无灌溉条件的果园,夏秋高温干旱季节遇暴雨会造成大量裂果、落果。夏秋季果园除草会增加来前落果量。1.4…  相似文献   

19.
试验设在扬州大学农学院6年生葡萄园,供试巨峰株行距1m×1.5m,篱架栽培,管理水平中等。CA_3浓度50mg/l,链霉素(SM)浓度100mg/l,CA_3+SM浓度为(50+100)mg/l。第1次处理在盛花前5天(5月10日)浸花序,第2次为盛花后5天(5月20日)浸穗。结果表明,链霉素能增加果穗着果数,减轻落花落果;赤霉素能促进无籽果形成,盛花期前处理显著优于花后处理。对巨峰葡萄在花前5天浸  相似文献   

20.
在果桑种植过程中,部分优良果桑品种落果严重,“台湾长果桑”的落果率甚至达到50%~80%,给果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以“台湾长果桑”为试验果桑,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防落素进行桑果不同发育时期喷施及不同喷施次数的效果试验,调查座果率;选取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果桑保果药剂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防落素250~1 000倍液或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粉剂3 000~5 000倍液、 85%2,4-滴钠盐可溶性粉剂3 000~5 000倍液在果桑盛花期喷施1次,对减少“台湾长果桑”的落果有明显效果,果桑的座果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