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外源氮对盐胁迫下库拉索芦荟幼苗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外源不同浓度硝酸铵对盐胁迫下库拉索芦荟幼苗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施硝酸铵(3.75~18.75 mmol·L - 1 ) 能够显著增加NaCl 200 mmol·L - 1胁迫下植株的干质量。随着供氮水平的增加, 叶片中氮、磷、钾、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总蒽醌的含量均明显增加, 并在外施11.25~15 mmol·L - 1硝酸铵时达到最大值; 而外施硝酸铵浓度增至18.75 mmol·L - 1时, 各指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同叶位叶片各指标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上位叶全磷、总蒽醌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较高, 中位叶可溶性糖的含量较高, 全氮在下位叶积累较多。氮、磷、钾、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等含量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是外源氮提高了芦荟植株抗盐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碳对切花月季瓶插寿命和抗氧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浓度(0.001、0.01和0.1μmol·L - 1 ) 的外源一氧化碳(CO) 供体高铁血红素(Hematin, H) 对切花月季‘影星’的瓶插寿命和抗氧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CO供体在0.001~0.01μmol·L - 1范围内, 随使用浓度的提高延长了切花月季的瓶插寿命, 其中0.01μmol·L - 1处理效果最明显, 而0.1μmol·L - 1的处理反而缩短切花月季的瓶插寿命。进一步研究发现, H 0.01μmol·L - 1处理还不同程度地上调前期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显著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3.
外源多胺对核桃雌雄花芽分化及叶片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以‘辽宁1号’核桃为试材,研究了外源多胺对雌雄花芽分化及叶片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喷施1×10-3mol·L-1和1×10-4mol·L-1的腐胺(Put)和亚精胺(Spd)能够显著增加雌花数量,提高雌雄花芽比例。在雌花芽生理分化期,芽内Put、Spd和精胺(Spm)含量升高并达高峰,叶片内Put含量累积并达高峰,而Spd、Spm含量变化不大。1×10-3mol·L 的Put和Spd处理可提高叶片内源多胺含量,其中内源Put、Spd的含量升高早于内源Spm含量的升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汽雾栽培方式对马铃薯根际连续35 d 的CO2 处理表明: 温室大气处理(CO2 380~920μL·L - 1 + O2 21 %) 和室外大气处理(CO2 380μL·L - 1 + O2 21 %) 马铃薯植株的形态特征非常接近, 其株高、叶面积、根系质量、匍匐茎数量、块茎产量以及生物量均比根际高CO2 处理(CO2 3600μL·L - 1 + O2 21 %) 明显提高, 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 浓度增加, 光呼吸速率与CO2 补偿点降低, 叶片光系统Ⅱ功能改善,光合速率提高, 植株生长发育旺盛, 块茎产量增加, 说明合适的根际CO2 浓度(CO2 380~920μL·L - 1 + O2 21 %) 可能是汽雾栽培马铃薯植株生长旺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盐胁迫下黄瓜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盆栽试验,以耐盐的津春5号和盐敏感的津优1号黄瓜品种为试材,以NaCl为盐胁迫条件,浓度为0、200 mmol·L-1,根 系分泌物浓度为0、30、20 mL·株-1,研究盐胁迫下不同浓度的黄瓜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 处理降低了黄瓜的茎粗、株高、土壤酶活性、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及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了速效钾含量。盐胁迫下,除速效钾 外,30 mL·株-1的低浓度根系分泌物对各处理指标均有促进作用,对盐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20 mL·株-1的高浓度根系分泌物对各 处理指标有抑制或显著抑制的作用,加重了盐害的胁迫程度。  相似文献   

6.
‘雪青’梨叶片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汤绍虎  孙敏  周启贵  龙云  李道高 《园艺学报》2005,32(6):1084-1087
 以‘雪青’梨叶片为外植体, MS为基本培养基, 培养温度(25 ±1) ℃, 光照强度2 000 lx,14 h /d, 继代周期30 d。在MS + 2,4-D 2 mg·L - 1 + 6-BA 0.5 mg·L - 1培养基中, 外植体脱分化率达100% ,愈伤组织增殖倍数达12.05; 在MS + 6-BA 5 mg·L - 1 + IAA 0.1 mg·L - 1中, 不定梢诱导率达100% , 在MS+ 6-BA 2 mg·L - 1 + IAA 0.1 mg·L - 1 +CH 100 mg·L - 1中, 1~6代不定梢平均繁殖系数达7; 在1 /2MS +IBA 2 mg·L - 1 + 6-BA 0.5 mg·L - 1 +AC 500 mg·L - 1中, 不定梢生根率达67.50%; 68株试管苗移栽到珍珠岩营养钵中, 30 d成活46株, 成活率为67.65 %。  相似文献   

7.
李春龙 《中国蔬菜》2009,1(20):46-49
以辣椒品种二荆条为试材,研究了外源化感物质香草酸对辣椒幼苗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4种土壤酶活性均随着香草酸浓度增加而呈增大的趋势,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多酚氧化酶,在香草酸浓度为1×10-7 mol·L-1 时,其活性较对照显著增加了13.3 %;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均随着香草酸浓度的增加而呈降低的趋势,而土壤 硝态氮含量却呈增加的趋势;4种土壤酶活性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及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硝态 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以小菊‘七月红’品种为试材, 进行了细胞悬浮培养及植株再生诱导的探讨。结果表明, MS+ 1.0 mg·L -1 2, 4-D + 0.2 mg·L -1 6-BA培养基适合从试管苗茎段有效诱导生长迅速、质地疏松的愈伤组织。获得的愈伤组织在MS + 0.5 mg·L - 1 2, 4-D + 0.2 mg·L - 1 6-BA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 建立细胞悬浮培养体系。悬浮细胞的生长曲线呈上升的半抛物线型, 细胞生长大致分缓慢生长期(0~2 d) 、对数生长期(2~10 d) 和停滞期(10 d以后) ; 随着悬浮细胞生长, 培养液pH值迅速下降。悬浮细胞固液双层培养表明, 在培养基MS + 0.2 mg·L - 1 KT + 0.2 mg·L - 1 2, 4-D上植板率最高; 4℃低温2 h处理能促进悬浮细胞生长, 提高植板率; 随着继代次数增加植板率呈下降趋势。培养1个月后, 形成了直径约0.2 cm的愈伤组织, 将其转到MS + 2 mg·L -1 6-BA + 0.1 mg·L - 1 NAA培养基后, 继代4次, 分化后出芽; 分化芽在培养基MS + 0.5 mg·L -1 NAA上诱导生根, 形成小植株。  相似文献   

9.
云南野生早花象牙参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云南野生的早花象牙参叶片为外植体, 探讨了叶片的不同部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暗培养、水解酪蛋白和椰子汁对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叶片基部, 暗培养, 水解酪蛋白和椰子汁均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 暗培养促进了不定芽的再生。适宜早花象牙参叶片愈伤组织形成的诱导培养基为MS + 6-BA 1.5 mg·L - 1 +NAA 0.1 mg·L - 1 +水解酪蛋白800 mg·L - 1 +椰子汁50 mL ·L - 1 , 再生培养基为MS + 6-BA 1.5 mg·L - 1 +NAA 0.1 mg·L - 1 , 增殖培养基为MS + 6-BA 0.6 mg·L - 1 + NAA 0.1 mg·L - 1 , 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 0.8 mg·L - 1。  相似文献   

10.
外源褪黑素对硝酸盐胁迫下番茄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粉冠军"番茄为试材,采用灌根方法,研究了0、50、100、150μmol·L-1外源褪黑素(MT)对75mmol·L-1硝酸盐胁迫下番茄幼苗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渗透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以期探索外源褪黑素抵御番茄幼苗硝酸盐胁迫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75mmol·L-1硝酸盐胁迫下番茄幼苗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逐渐提升,50、100、150μmol·L-1外源MT缓解幼苗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上升速率,100μmol·L-1 MT效果最显著。75mmol·L-1硝酸盐胁迫处理的SOD、POD、CAT和APX活性均高于对照,AsA和GSH含量低于对照,但外源50、100、150μmol·L-1 MT均能够提高番茄抗氧化酶活性,增加AsA和GSH的含量,提高番茄幼苗硝酸盐胁迫的抗性。100μmol·L-1 MT激活抗氧化系统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1.
金属离子对霍山石斛类原球茎增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单因素浓度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Mg2+ 、Ca2+ 、Fe2+ 、Mn2+和Zn2+离子对液体培养霍山石斛类原球茎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5种金属离子对类原球茎增殖影响的主次顺序为Fe2+ >Mn2+ >Mg2+ >Ca2+ > Zn2 + , 促进类原球茎增殖的优化组合为Mg2+ 1.5 mmol·L -1、Ca2+ 4.5 mmol·L -1、Fe2+ 0.1 mmol·L -1、Mn2+ 0.5 mmol·L -1、Zn2+ 0.06 mmol·L -1。经优化的液体培养基增殖的类原球茎能保持植株再生能力, 平均每克类原球茎增殖后可再生植株1 985.2株, 是相同时间内对照类原球茎再生植株数的4.2倍。  相似文献   

12.
杨凤娟  魏珉  苏秀荣  王秀峰 《园艺学报》2009,36(9):1291-1298
 以‘新泰密刺’黄瓜为试材, 采用焦锑酸钙沉淀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 研究不同浓度NO3- 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分生区细胞内Ca2+的分布变化, 以期为探讨不同浓度NO3- 胁迫下细胞Ca2+行为特征与黄瓜对NO3- 适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对照生长条件下(14 mmol·L-1 NO3- ) , 黄瓜根系分生区细胞内Ca2+主要出现在细胞膜和小液泡内, 线粒体、细胞质和细胞核及核仁内也有少量的较小颗粒钙沉淀。而其它浓度NO3- 胁迫下, 其根系分生区细胞Ca2+定位分布变化明显。在56和140 mmol·L -1NO3- 浓度下, Ca2+有向细胞基质分布的趋势, 其细胞间隙、细胞质和线粒体中亦出现大量钙沉淀颗粒。且不同处理浓度下, 线粒体和小液泡数量及结构变化较大。而当NO3- 浓度达182 mmol·L -1时, 根系分生区各细胞器内钙沉淀颗粒明显减少, 此时Ca2+的变化是各细胞器及膜系统遭严重破坏的结果。综上可知, 黄瓜幼苗可通过根系分生区液泡内Ca2+向细胞基质分布变化, 来增加对高浓度NO3- 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3.
白菜亚硝酸还原酶基因BcNiR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菲菲  蒋芳玲  侯喜林  李英  杨学东 《园艺学报》2009,36(10):1511-1518
 以白菜品种‘苏州青’自交系叶片cDNA为模板, 采用RT-PCR、3′RACE和5′RACE技术, 获得了编码亚硝酸还原酶基因(NiR) 的cDNA全序列1 852 bp, 包含有1 749 bp的开放阅读框, 编码583个氨基酸, 命名为BcNiR。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NiR1、烟草nii2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同源性, 分别为83%和76%。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 BcNiR具有完整的NiR蛋白结构, 含血红素蛋白β - 化合物区域, 一个明显的西罗血红素siroheme结合位点和4Fe-4S区域, 可以在SWiSS-MODEL数据库中搜索到与之相近的三维结构。RT-PCR结果显示, 该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量远远高于根系, 在以0、10、20、30、40 mmol·L - 1硝态氮各分别处理0、2、4、6、8、12 h的试验中, 30 mmol·L -1处理4 h可使BcNiR的表达量达到最大; 5和10 mmol·L - 1铵态氮处理试验表明, 高浓度的铵抑制该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杧果生长期喷施水杨酸处理对果实采后品质和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凯芳  姜微波 《园艺学报》2008,35(3):427-429
 在杧果(Mangifera indica L. 'Zihua')生长期分别用1和0.1 mmol·L-1水杨酸(清水为对照)进行3次喷施处理,果实采收后于13℃,85%~95% RH的环境下进行贮藏,并定期取样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0.1mmol·L-1水杨酸处理能延缓杧果果实衰老,显著抑制果实病斑扩展,有效降低果实的接种发病率;而1mmol·L-1水杨酸的作用却相反。  相似文献   

15.
不同供氮水平对韭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对‘汉中冬韭’产量、硝酸盐含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2~20 mmol·L - 1氮素水平范围内, 随韭菜叶片硝酸盐含量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也呈升高趋势。当氮素水平为8~12 mmol·L - 1时, 韭菜产量、维生素C、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 而硝酸盐含量和纤维素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以产量和品质作为衡量指标, 水培韭菜以8~12 mmol·L - 1的氮素水平为宜。  相似文献   

16.
外源钙对苹果果实乙烯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源Ca2 + 浓度低于350 mmol ·L-1时, 可促进‘红富士’苹果果实乙烯释放, 在400 ~1 000 mmol·L-1之间时, 乙烯的释放速率仅为对照的29. 8 %~41 %。分别用高浓度(500 mmol·L-1) 与低浓度(80 mmol·L-1) CaCl2处理果实12 h, 随处理时间延长, 低浓度钙促进乙烯释放量持续增加, 12 h 时乙烯释放量是2 h 时的2. 9 倍, 而高浓度钙抑制乙烯生成的效应比较稳定, 保持在12. 6~14. 4 nL·g-1。低浓度的Mg2+、Mn2+也有刺激乙烯生成的作用。Ca2+的胞内流动抑制剂La3+及CaM的抑制剂TFP (三氟啦嗪) 在80 mmol·L-1的CaCl2存在时, 明显抑制乙烯释放。  相似文献   

17.
马博英  徐礼根 《园艺学报》2007,34(2):469-472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0、1、8、16 mmol·L-1 4个供氮水平下香根草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酶类活性和MDA、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浓度的增加,香根草叶片Pn、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电子传递量子产率(Ф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8 mmol·L-1氮浓度时达最大,16 mmol·L-1氮浓度时最小,而1 mmol·L-1与8 mmol·L-1氮浓度时相比差异不显著;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则先下降后升高;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上升。这些结果说明香根草叶片在低氮情况下能保持较高的Fv/Fm、ФPSⅡ、qP和抗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8.
梨组织中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的原位RT-PCR检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了建立梨树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原位RT-PCR检测技术, 用已知带有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的库尔勒香梨和无病毒实生苗叶片为材料, 利用D IG标记, 研究了香梨病毒的叶片石蜡切片IS-RT-PCR检测技术。包括AMV逆转录酶、dNTPs、RNasin及互补引物浓度对cDNA合成的影响, 退火温度、Taq DNA聚合酶、Mg2+ 、引物浓度及循环次数对原位PCR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RNasin的用量大于0.2 U·μL-1时,信号强度随着RNasin量的加大而增强; 只有当dNTPs浓度达1.0 mmol·L-1时才能生成一定量的cDNA;AMV浓度在0.3~0.5 U·μL-1均可进行正常的逆转录, 而且在该范围内产物的量随AMV浓度提高而增多; 引物浓度达到0.9μmol·L-1以上时才能进行有效的逆转录, 并且生成的cDNA的量随引物浓度增大而增加。原位扩增ACLSV的cDNA适合退火温度为56℃。循环20~30次可出现较强的蓝色信号, 引物浓度在0.8~1.2μmol·L-1时显色较好; Taq酶浓度为20 U·mL-1以上, 均显示较深的蓝色; Mg2 +浓度为1.5mmol·L-1就可满足原位PCR所需。获得了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的原位PCR优化检测体系, 利用建立的优化程序对香梨样品进行了检测验证, 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对羟基苯甲酸(p-HB)对豇豆枯萎病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挑战接种后对幼苗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p-HB对豇豆枯萎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而中、高浓度(5.0、10.0 mmol·L-1)p-HB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在1.0~10.0mmol·L-1范围内,p-HB 随着浓度的升高对豇豆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大;1.0~10.0 mmol·L-1的p-HB均能降低幼苗的发病率,尤其是浓度为10.0 mmol·L-1时,能显著降低幼苗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培养基对胡萝卜悬浮系茄红素合成代谢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燕  陈大明  王鸣  陈杭 《园艺学报》2003,30(5):545-548
 以胡萝卜品种‘新透心红’稳定的细胞悬浮系为材料, 研究了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和PO43-浓度对其茄红素合成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B5 、MG5 、ER 和White 培养基中, MG5 培养基最适宜于茄红素合成代谢, 细胞中茄红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培养基。以MG5 为基本培养基, 在7 个蔗糖浓度处理中, 100.0~120.0 g·L-1范围内, 细胞中茄红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茄红素合成代谢活性最高; 在13个PO43-浓度处理中, 30.0~50.0 mmol·L-1范围内, 细胞中茄红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茄红素合成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