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探讨贺兰山东麓地区不同滴灌肥施用量对鲜食葡萄红地球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施用NPK滴灌肥480 kg/hm2能够提高果实的总糖含量,降低果实的总酸含量,但促产效应不明显;施用NPK滴灌肥960 kg/hm2,葡萄促进长势较明显,能够提高果实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但产量有所降低;施用NPK滴灌肥720 kg/hm2,红地球葡萄产量最高能达到29.55 t/hm2,对施肥量与红地球葡萄产量进行模拟,计算4年生红地球葡萄的最高产量施肥量为756.6 kg/hm2,可作为贺兰山东麓风沙土红地球葡萄的一个合理施肥量。  相似文献   

2.
新疆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化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地球葡萄是晚熟、耐贮的鲜食葡萄世界名种,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已发展成为我国鲜食葡萄第二大主栽品种,目前栽培面积达2万hm2。伊犁河谷1995年由历夫伦引入霍城县种植,品质可以和原产地美国加利福尼亚相媲美。从1998年开始,伊犁河谷红地球  相似文献   

3.
红地球葡萄品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红地球葡萄的品种特性,介绍了红地球葡萄在天津地区的栽培特点及综合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随着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迅速发展.红地球葡萄霜霉病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主要原因是栽培管理技术不规范.使红地球葡萄品质下降产量降低.通过2008年-2009年对红地球葡萄霜霉病发生进行调查,总结出了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霜霉病综合防治措施,为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贺兰山东麓5年生红地球葡萄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方法,在相同滴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次数对红地球葡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滴灌条件下,灌水12次的葡萄梢长最长,副梢发生率最高,叶片鲜重和干重最大,鲜干比最大,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灌水12次的葡萄Vc、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灌水14次葡萄产量最大,还原性糖含量最高,总酸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6.
霍城县建成新疆主要红地球葡萄生产基地,在实践中总结出建园、整形和修剪、田间管理、采收、分级、埋土到出土等成熟配套栽培技术.盛果期产量15~22.5t/hm2,一级果率达90%,商品率90%.红地球葡萄采用小棚架,1500~3000株/hm2.  相似文献   

7.
红地球葡萄又名红提,属晚熟葡萄品种,由于倍受人们青睐,着重介绍了红地球葡萄的成熟衰老机制和储藏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已成为当地林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受气候条件、病虫害危害和各地红地球葡萄种植面积逐年加大等因素影响,伊犁红地球葡萄产业发展面临重重困难,发展绿色红地球葡萄产业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和《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等相关要求,进行了相关试验与示范,并对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进行了集成与优化,制定了绿色食品红地球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大面积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和《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等相关要求,集成与优化相关技术,包括绿色食品红地球葡萄扦插育苗、营养袋育苗、嫁接育苗、苗木出圃、苗木分级、苗木贮藏、包装运输技术等,制定了绿色食品红地球葡萄育苗技术规程,为伊犁河谷大面积进行绿色食品红地球葡萄建园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红地球葡萄在全国的迅速推广,各地不断总结出一些适宜于当地的栽培技术.云南省大理州是全国重要的红地球葡萄主产区,经过多年对红地球葡萄栽培技术的探索与实践,大理州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总结出一套红地球葡萄在大理州标准化栽培的技术,全面介绍了从建园、种植、管理到采收的全套标准化栽培技术,旨在为全国红地球葡萄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红地球葡萄在中国所占有的市场份额的增加,红地球葡萄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通过各界专家学者的努力,我国在红地球葡萄的栽培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综述了近几年我国红地球葡萄品种栽培技术方面研究成果,包括: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生长期的水肥管理、整形修剪以及果实套袋技术,对今后栽培技术和生产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根据清徐葡萄产区几年来栽植红地球葡萄的实践,总结出几项关键性的果穗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高台县新坝乡小泉村、暖泉村地处高海拔冷凉山区,自2007年开始,这两村进行设施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并成功做到了第一年定植,第二年产量500kg,第三年产量1250kg以上,果品可延迟到1月下旬至2月上旬上市,且口感好、品质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作者根据5年来的栽培经验,总结出了适宜高海拔冷凉山区设施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整形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已成为当地林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但这几年由于受到气候条件、病虫害危害严重和各地红地球葡萄种植面积逐年加大等因素的影响,伊犁红地球葡萄产业发展面临严重困难,发展绿色红地球葡萄产业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和《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等相关要求,进行了相关实验与示范,并对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进行了集成与优化,制定了绿色食品红地球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为大面积进行绿色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红地球葡萄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综合防治”和“安全食品”理念对红地球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1999年我县引进红地球葡萄新品种25000株集中定植在都沟村,进行示范栽培.由于我们采取了科学的果园管理制度和先进的葡萄栽培技术,3年来树体长势强壮,挂果早,产量高,对我县红地球葡萄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将红地球葡萄的花果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生产高档、优质果品,在果树栽培管理上通常采用果实套袋技术,但不同果树品种各自均有最佳的套袋摘除时间。红地球葡萄是我镇近年引进种植的新品种,在本地也采用果实套袋技术,但种植过程尚缺乏套袋摘除最佳时间掌握经验,为此,笔者特进行了红地球不同时期除袋的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和《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等相关要求,制定了伊犁河谷绿色食品红地球葡萄育苗技术规程,包括扦插育苗、营养袋育苗、嫁接育苗、苗木出圃、苗木分级、苗木贮藏、包装运输技术等内容,以期为伊犁河谷大面积进行绿色食品红地球葡萄建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红地球葡萄在贺兰山东麓沙荒地栽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文章从建园技术、树体管理、肥水管理、果穗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红地球葡萄的主要栽培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红地球葡萄在贺兰山东麓沙荒地栽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文章从建园技术、树体管理、肥水管理、果穗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红地球葡萄的主要栽培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