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原油降凝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康万利  马一玫 《油气储运》2005,24(4):3-7,i001
介绍了国内外原油降凝剂的发展概况,重点阐述了原油降凝剂的作用机理、结构特征、降凝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原油组成、热处理温度、冷却速度、降凝剂加入量、剪切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给出了国内现有降凝剂的种类和国内外降凝剂的现场应用实例.提出应加强原油降凝剂降凝机理、对用于原油降凝与降粘的不同化学剂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以及原油降凝剂研究方向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苏丹Hehlig油田生产的稠油对CNPC型降凝剂的感受性变差,改性效果不佳,为了保证客道的安全运行,研制开发了适合当前苏丹混合原油输送的新型高浓度粉末分散型降凝剂,并进行了室内改性效果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型降凝剂在降凝、降粘及抑制蜡析出等性能均超过了苏丹现在所使用的CNPC型降凝剂。  相似文献   

3.
化学降凝剂改性是含蜡原油降凝、降黏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近年来新型化学降凝剂的出现使降凝剂的改性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总结了国内外现有的新型化学降凝剂的种类及制备方法,列举了新型化学降凝剂对含蜡原油改性效果的评价手段,阐述了新型化学降凝剂的改性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今后新型化学降凝剂的研究方向:将表观、介观、微观3个层面的研究统一起来,进一步明确新型化学降凝剂的改性机理,提高其普适性;与含蜡原油低温输送研究相结合,揭示改性原油的低温流动规律。  相似文献   

4.
化学降凝剂改性是含蜡原油降凝、降黏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近年来新型化学降凝剂的出现使降凝剂的改性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总结了国内外现有的新型化学降凝剂的种类及制备方法,列举了新型化学降凝剂对含蜡原油改性效果的评价手段,阐述了新型化学降凝剂的改性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今后新型化学降凝剂的研究方向:将表观、介观、微观3个层面的研究统一起来,进一步明确新型化学降凝剂的改性机理,提高其普适性;与含蜡原油低温输送研究相结合,揭示改性原油的低温流动规律。  相似文献   

5.
PMAE系列原油降凝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洪江  刘祥 《油气储运》2005,24(10):36-38
以丙烯酸十八碳醇酯、马来酸酐和混合高级脂肪多元醇为主要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和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原油降凝剂并对其降凝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当丙烯酸十八碳醇酯、马来酸酐、混合高级脂肪多元醇三种物质的量配比为2:1:1,聚合温度为90℃时,合成的降凝剂PMAE-2降凝效果最好.南阳原油中添加0.5‰的PMAE-2合成降凝剂后凝点下降了22℃,对胜利原油和延安原油也同样有良好的降凝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帆  李旺 《油气储运》1999,18(2):22-25
输油管道添加降凝剂是改善原油代温流变性的一种物理化学方法,从降凝剂的筛选和复配,处理条件,应用方式,配套设施、应用效果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含蜡原油添加降凝剂输送工艺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指出了降凝剂在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添加降凝剂的输油技术进行了客观评价,展望了降凝输油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邱姝娟 《油气储运》2011,30(8):673-674,591,592
对哈萨克斯坦(哈国)原油和哈国与塔里木混合原油进行物性分析,结果表明:哈国与塔里木混合原油的蜡含量相对较低、胶沥含量相对较高,哈国与塔里木混合原油比哈国原油反常点低10℃以上。根据鄯善首站的现场测量结果,降凝剂对哈国与塔里木混合原油的降凝效果不佳,而改进型降凝剂对哈国与塔里木混合原油的降凝效果明显。沿线的监测结果表明:改进型降凝剂对哈国与塔里木混合原油具有一定的降凝效果,尤其在玉门站二次加剂以后,张掖站、西靖站进站原油凝点维持在-2~0℃。针对原油管道输油方案和取样器具的设计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型油品降凝剂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诚  张宁  代晓东  李国平  高山卜  高艳清 《油气储运》2011,30(12):884-888,3
基于现有降凝剂产品存在的不足,围绕普适高效、经济环保的新型降凝剂的研发需求,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传统降凝剂改性和新型油品降凝剂合成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传统降凝剂进行化学改性,目的是将极性基团引入传统降凝剂,例如:EVA的接枝改性和马来酸酐的醇解/胺解.新型含氮聚合物、富马酸酯共聚物、季戊四醇硬脂酸酯、氢化共轭二烯烃共聚物、星型结构共聚物创新了降凝剂的分子结构,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从分子结构设计的角度,阐述了各种实验产物的微观结构单元在含蜡原油降凝过程中的作用:适量的芳香环可以增强降凝剂与沥青质的相互作用,抑制蜡晶生长;结构规整的聚两性电解质有助于蜡晶分散;星型结构能够提供对称空间结构,使蜡晶形成球晶;季戊四醇硬脂酸酯、均苯四酐等新单体为降凝剂分子设计提供了多样性选择,拓宽了降凝剂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9.
纳米技术在含蜡原油管道输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结了含蜡原油管道加剂综合热处理工艺技术的局限性和纳米材料的特殊效应,讨论了将纳米技术用于含蜡原油降凝降粘管道输送的优越性,在秦京线迁安—宝坻工业管道、宝坻—宝坻中试环道进行了纳米材料改性含蜡原油的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纳米材料改性剂可参与石蜡的结晶过程并影响晶体的结构,使低温原油的内部结构强度减弱并且动、静态时效稳定性变好,有效改善了含蜡原油的低温流动性,其降凝降粘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化学降凝剂,可实现含蜡原油的安全、节能输送。  相似文献   

10.
降凝剂改善西峰原油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添加降凝剂改善西峰原油流变性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对试验结果和影响加剂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西峰原油添加10 mg/kg GY-3降凝剂后,其凝点、反常点和低温表观粘度大幅度降低,当重复加热温度低于50℃时,会恶化加剂原油的低温流变性.GY-3降凝剂的降凝效果具有较好的抗高速剪切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张付生 《油气储运》2000,19(6):32-34
通过对管输原油降凝剂的研究和总结,阐述了重复加热和剪切对原油加剂改性效果的影响。提出降凝剂的研究应注意提高降凝剂对改性效果的抗重复加热性能和抗剪切性能。  相似文献   

12.
林森  吴迪 《油气储运》1999,18(11):47-50
探讨了用转轮流动模拟器评价原油降凝剂的效果和模拟输油管道输送添加降凝剂含蜡原油的工业性试验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用转轮模拟器可以方便地测定了不同加剂量下降摩擦因子和原油视粘度随温度的曲线及管输温度界限等数据。  相似文献   

13.
李立  高艳清 《油气储运》2003,22(4):31-34
针对魏荆输油管道输量逐年下降的实际情况,为保证管道在低输量条件下安全运行,提出了添加降凝剂综合处理的输送工艺,对添加的GY一3降凝剂进行了室内筛选和评价,通过现场试验,成功地将该管道的最低输量由5000t/d降至2500t/d,实现了魏荆输油管道在低输量条件下的安全输送,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赵帆  毛婉茹 《油气储运》1996,15(8):10-13
在长输管道输送的原油中添加降凝剂并加热到一定温度,可以降低原油的凝点和粘度,从而改善原油的低温流变性。在管输原油中添加减阻剂,则可改变管中轴流的流态,减少沿程的摩损失,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添加降凝剂综合处理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低输量管道中,取得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聚合物类型降凝剂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锦昕 《油气储运》1996,15(10):7-11
在原油中添加降凝剂,可以降低原油凝点,改善原油低温流动性,以利于实现含蜡原油管常温输送。聚合物类型的降凝剂可分为均聚物和共聚物两类,分别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常用的聚合物类型降凝剂的合成方法、化学结构式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新疆三化线进行了加KD-1降凝剂现场工业试验,在石化分输站出现了凝点严重反弹现象。经过分析,判断为"范县现象",即针型阀带压取样使样品以及凝点测试结果失真。通过采用流程卸压取样的方法,证实了该判断并获得了真实的油样和凝点数据。以彩石沙混油加剂40mg/L处理的测试结果为例,说明了流程卸压取样的实施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大庆原油降凝剂复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不同区块大庆原油对降凝剂的感受性与其物性特征和碳数分布的关系。以吸附与共晶理论为基础,结合不同区块原油的蜡碳数分布规律对VA含量相同但分子量不同的系列EVA进行复配,同时开展具有不同官能团的化合物与有效EVA的复配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VA含量为X2和X3的EVA对大庆原油体现出比其它系列EVA相对较好的降凝效果。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不同分子量的系列EVA经过复配之后改善了单一分子量EVA对南一联原油的降凝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加剂输送管道中,油样为密闭带压输送。在非密闭状态下进行长时间加剂原油管输模拟试验时,轻组分会挥发,分析了轻组分挥发对加剂混合原油低温粘度及原油凝点的影响,轻组分的挥发加剧了中低速剪切作用的影响,即掺入适当轻质油可进一步改善加剂原油的耐剪切性能。因此,在进行慢速降温的管流剪切模拟试验时,应使用密闭耐压罐。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终冷温度对加剂改性原油蜡沉积规律的影响,保持油壁温差相同,控制不同的终冷温度,采用搅拌槽蜡沉积装置、流变仪、差热扫描量热仪等试验仪器,对添加纳米降凝剂的大庆油、添加EVA降凝剂的大庆油以及大庆空白油进行静态蜡沉积对比试验与动态剪切对比试验。同时,结合分子扩散、胶凝等机理,分析不同试验条件下加剂改性大庆油的结蜡规律。结果表明:当终冷温度较低时,加剂油结蜡总量明显高于空白油,但结蜡总量中含凝油多、蜡晶结构较弱;空白油结蜡总量低,但蜡晶结构较强;随着终冷温度升高,加剂油与空白油的结蜡量逐渐降低并趋于一致。终冷温度较低且剪切剥离强度较弱时,添加降凝剂会增加管输蜡沉积量;一旦经过高剪切或提高终冷温度,加剂油的结蜡量将明显降低,管输安全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