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采石废弃地植被快速恢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植物学、生态学原理出发,利用采矿学、地貌学、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原理和经验,论述了破坏山体采石废弃地植被生态恢复的原则、技术流程、模式及植被绿化技术,可供同类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幕府山的早期露天开采使山体从地形、地貌到土壤、岩石,从景观系统到生态系统都受到了巨大破坏。近些年,当地政府实施了幕府山植被恢复重建工程,其整体绿化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笔者从植物多样性的角度对幕府山的植被生长现状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意在为幕府山植被恢复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淄博市周边破坏山体立地类型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淄博市周边破坏山体为研究对象,根据野外调查结合植被恢复的影响程度,确定了破坏山体外貌形态、边坡高度、坡度、土层厚度和砾石含量5个立地因子,并对之进行了分级量化;利用聚类分析法将破坏山体划分为7个立地类型和16个亚型;不同立地类型特征和植被恢复难易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4.
高速项目对林地破坏的严重程度不一,造成建设中的工程临时用地地形地貌千差万别,植被恢复十分困难,设计模式多变。针对工程建设内容及山体现状划分施工便道、施工区、弃碴场、生活区等4种不同的造林地块类型,并在经济实效的基础上,进行了植被恢复措施设计,可以为加快修复临时用地项目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明确了承德市区周围阳坡、半阳坡瘠薄山地植被现状的基础上,从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目标出发,文章对山体植被退化、遭受破坏的原因以及在恢复山体植被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高速公路沿线阳坡、半阳坡的生境条件,从恢复生态植被的设计原则,被损毁的边坡治理模式,山体坡面植被恢复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矿山及其他工程破损山体植被恢复方法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各类矿山及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破损山体进行植被恢复具有技术性强、恢复难度大、投入成本高等诸多特点。该文在辽宁省青山工程建设治理破损山体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对破损山体进行植被恢复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植被恢复治理的方法、步骤和适宜标准。  相似文献   

7.
闽南沿海裸露山体植物绿化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闽南沿海地区过度开山采石造成山体裸露、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在对裸露山体类型进行化。底层为有土层的乱石堆,将乱石堆耙开呈坑状,划分基础上,提出不同类型山体的绿化方案,为裸露山体综合治理,美化生态环境,减缓水土流失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探索了被破坏山体的两种整治方式:基础地形的整治和环境整治。环境的整治不仅创造了良好的景观效果更是维持生态平衡、保持水土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几种典型破坏山体的不同整治方法,以及绿化恢复的条件和顺序,在恢复过程中还需要景观的审美效果,并最终通过绿化恢复来达到景观与生态保护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摘要:对裸露山体绿化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通过对丹江口市裸露山体现状、成因及特性进行分析,明确了覆绿工作原则,提出了覆绿主要技术,并针对不同的区域提出具体的覆绿措施,为丹江口市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杨岭废弃矿山山体开采破坏严重、植被稀少,影响周围风景区景观等问题,采取整地并客土回填、完善排水系统、工程和植被护坡、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措施,以达到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当地群众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太原市目前仍有405.37 hm2的破损山体弃置地,西山地区山体植被修复工程必须持续推进.笔者阐述了当前太原市破损山体弃置地现状,以西山地区破损山体植被恢复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对应的植被恢复思路及技术,并分析了治理成效,为同类型山体修复提供了可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12.
邝立 《绿色科技》2013,(2):190-193
以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山体公园为例,详细阐述了山体公园森林防火植被绿化的方法,从防火植被规划、防火预防系统等方面着手,应用植物的物候效应及木料的抗火耐受极限来进行控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防火预防体系,将山体公园的森林防火纳入管理者及游人的观赏游乐中,使城市山体公园的生态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从而减少火患,为类似的山体公园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可以恢复因修建高速公路而破坏的地貌和植被,并形成自然景观。在绿化美化服从于公路功能景观需要的前提下,从绿化目标、绿化模式、绿化步骤等方面探讨了机场高速公路边坡的绿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历史上,长江流域森林植被丰富。历经战乱、人为破坏,加上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致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洪涝、干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三峡工程的长期安全营运。绿化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夙愿,也是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直辖以来,重庆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峡库区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里氏8.0级汶川特大地震及以后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对崇州市生态系统和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了尽早修复区内受损生态系统和大熊猫栖息地环境,四川省确定了崇州市“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建设任务.对崇州市“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建设监理进行探讨,希望对业内工作人士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北京首钢建材化工厂的采石区山体景观破坏较大,通过边坡绿化和生态景观构建逐步恢复了其原有面貌,为探寻非煤矿山景观治理途径提供了有益实践。  相似文献   

17.
北京首钢建材化工厂的采石区山体景观破坏较大,通过边坡绿化和生态景观构建逐步恢复了其原有面貌,为探寻非煤矿山景观治理途径提供了有益实践。  相似文献   

18.
随着辽宁省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建筑采石和公路建设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长期的无序开采造成了山体破坏、植被丧失,致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对破损山体的生态治理已成为辽宁省林业的重要工作,通过对彰武县北山破损山体进行立地条件分析,施以整地、降坡、客土等工程措施,栽植适宜乡土树种,最终达到恢复生态功能、改善人居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长久以来,鉴于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治市开挖了许多采石场。由于长时间的开采,大量山体被开挖,形成裸露的岩石创面,生态植被遭到破坏。为了改善环境,修复生态,再造绿色景观,从2009年开始我们借鉴外地治理经验,结合长治市的实际情况,在主要通道干线两侧的采石边坡绿化中实践总结出回填客土,植树绿化法;削坡填石,覆土植树法;砌石筑池,栽植爬山虎法等三种治理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龚纯 《绿色科技》2019,(9):142-143
指出了随着交通建设的加快、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周边生态环境无法避免地遭到了一定破坏,山体的开挖破坏了原有植被覆盖层,导致出现了大量裸露山体,从而导致植被很难自然恢复,以往传统的造林方式难以取得成功,加大了复绿的难度。以怀化市鹤城区裸露山地复绿为例,通过实践表明,采取客土覆盖播种,树穴内回填种植土,使用带土球的两年生以上大苗,加大造林密度等造林复绿的技术方式,既实用可行,又能使施工单位准确地把握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以机械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工劳务成本,节约了投入成本,可以迅速达到造林复绿、修复生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