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双锅曲毫机,为了提高机器的运动平顺性及降低噪音,对双锅曲毫机的曲柄摇杆机构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以其最小传动角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双锅曲毫机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运用Matlab编制了基于蚁群算法的双锅曲毫机优化设计程序,并运用此程序进行了优化计算及验证试验。优化结果表明,曲柄长度200 mm,连杆长度333 mm,摇杆长度310 mm,机架杆长度为320 mm,最小传动角由14.6o增加到21.1o,噪音由75 dB减小到70 dB,珠茶成型率由84%增加到92%,碎茶率由8.6%下降到7.2%。该研究为提高双锅曲毫机的工作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青 《福建茶叶》2016,(1):162-163
茶叶理条机是茶叶制作加工中的重要设备之一,茶叶理条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茶叶加工之后的品质高低,因此,面对传统理条加工工艺的弊端,应用自动化理条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茶叶机械制作的发展现状入手,利用三菱PLC控制技术对茶叶自动化理条机组的加工过程进行分析,设计了机组的总体方案和控制系统的软硬件,不断提高茶叶理条机的自动化水平,进而便于用户操作,减轻劳动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理条效率,改善茶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为了防止茶叶在理条过程中出现色泽变黄、变暗或产生焦味的现象,需要有效地控制理条过程中的温度,提高茶叶的加工质量。将模糊算法与理条过程的温度控制结合,运用Matlab对设计进行仿真及进行理条实验,表明主副加热部件模糊温度控制精度高,超调量小,碎茶率为6%(传统方式碎茶率为11.8%,单一加热部件模糊控制碎茶率为8.3%),理条温度为90℃,评审分数为932.5分,优于传统理条方式与单一加热部件模糊控制理条方式,该研究为提高茶叶理条质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一、茶叶自流式理条机现状茶叶自流式理条机是近几年研发设计生产的新一代产品,主要适用于高档名优茶类的理条作业,并可实现自动连续化生产。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自流式理条机按制茶工艺要求,分别有单台机、二台机、三台机组合等形式,因其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深受广大茶农喜爱并被迅速推广。分析目前众多自流式理条机的运动方式基本采用曲柄连杆驱动,运动受力点为滑杆机构,其运动轨迹为往复直线运动(图1)。经实际生产使用所得结论: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如操作使用时滑杆油槽需定期加油,滑套容易磨损,振动噪音大,茶叶在U型多槽锅内无法实现翻抛的动作,茶叶透气性不充分,条索不紧结,影响茶叶品质和外观质量等。  相似文献   

5.
文献摘要     
《中国茶叶》2005,27(1):40-43
文献摘要专利申请号:01252348.8公开号:2528233专利名称:热风加热式理条机本发明是在原有茶叶理条机的基础上,增加热风送风装置,并在每个U型理条槽的槽体内安装网状冲孔或其他形状的通风透气结构,来达到热风加热理条的效果。该发明具有效率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及无污染的优点。由于热风在槽内流动,茶叶的整个加热理条过程为通风透气状态,因此具有理条快速,成品色泽翠绿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专利申请号:01254172.9公开号:2528234专利名称:电动炒茶机本发明包括电机、传动机构、炒锅、摆动轴、抄手连杆、抄手和加…  相似文献   

6.
正龙游海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原浙江捷迪包装设备厂)位于浙江省龙游县工业园区,公司自主研发并设计生产新型高效茶叶杀青理条机、白茶生产线、龙井茶自动化生产线等多种茶叶自动化加工机械,并获得多项发明专利。产品具有性能稳定、产能高、传动平稳、噪声小、能耗低等诸多特点,设备投入市场后,深受广大茶叶加工生产企业好评。  相似文献   

7.
正安徽池州市现有茶园面积22万亩,前期高档鲜叶一般都制作扁直形茶叶,但影响扁直形茶叶制作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过去使用的硬质加压棒产生的噪音大,茶叶碎末多,叶底破损严重等情况,为了解决这个瓶颈问题,对加压捧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将硬棒子改成软棒子,选择经济、环保、无味无染色的白棉布和可以食用的大米做材料,不影响茶叶的天然品质,经过试验研究形成了"用米棒子制作扁直形茶叶技术"。一、米棒子制作扁直形茶的优势1.制作茶叶时噪音小由于"米棒子"比木棒子等其他棒子柔软,与理条机槽内壁碰撞时产生的噪音小。  相似文献   

8.
1993年浙江省从安徽引进名优茶多功能加工机械,并作了一些重大技术改进,其核心内容是配置圆柱形加压软棒,制茶时向锅槽中投入软棒以压扁茶叶,使多功能机开始用于龙井茶生产。改进后的多功能机使茶叶杀青、理条和压扁工序在同一机器上完成,一机多用,适应性强,深受广大茶农的欢迎,在生产上得到迅速推广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机制龙井茶色泽偏暗、条索狭长、外形粗糙少光泽,以及机械噪声大等。这些问题除了与机制工艺技术有关外,还与机械结构和性能密切相关。本研究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机械结构…  相似文献   

9.
将蚁群算法应用于茶叶抖筛机的设计中,使其各个部件的参数得到优化,通过科学计算的方式来使茶叶生产的工艺进一步精细化。同时也使机械性能更加完善,既节约了能源,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也大大提高了茶叶的筛分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茶叶精制过程中,区分长短、粗细和去梗,一般都用筛分机械和拣梗机来完成,但震动厉害,容易产生噪音和粉尘,影响人体健康和机器寿命,亦影响建筑物特别是立体车间的动截荷。一、噪音的危害性噪音的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11.
恩施玉露是传统的针形名优茶,本文在对传统手工工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机械的概念设计,分析了整形上光机的开发思路、设计原理、设计方案和创新点,为这一新型针形做形设备的研究与开发为恩施玉露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萎凋机结构参数对萎凋性能的影响特性,通过流体力学软件进行萎凋环境的数值模拟分析,以无量纲化后的温度场综合指标作为萎凋性能优劣的评判指标,并采用响应面法(RSM)对影响萎凋性能的3个因素(萎凋机层高x1、萎凋机与萎凋房空间距x2、气路位置x3)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萎凋品质的影响重要性顺序依次为:气路位置>萎凋机层高>空间距;当萎凋机层高、空间距、气路位置分别为0.1、0.1、1.496βm时,红茶萎凋机温度场性能最优,所建模型决定系数为0.968β3,调整后的决定系数为0.927β5,标准偏差为0.061,最优方案理论值和实际值分别为:0.951β9和0.909β6。CFD和RSM融合分析方法,适用于红茶萎凋机的性能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13.
工夫红茶可视化富氧发酵机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红茶发酵设备与发酵工艺结合不紧密而造成的发酵温湿度不稳定、难翻拌、缺氧、品质不稳定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工夫红茶可视化富氧发酵机。文章描述了机器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对发酵筒、翻拌装置和隧道加热等装置进行了设计,确定了其关键参数值。该研究进行了发酵性能试验,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0℃、湿度大于90%、发酵时间3.5βh。与传统发酵相比,香气、滋味等有明显提高,感官品质总分高于传统发酵2.1分。本研制机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很好地满足优质红茶的发酵工艺技术要求,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目前茶叶在揉捻过程中揉捻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以6CR-40型茶叶揉捻机为研究对象,基于Solidworks对茶叶揉捻机进行三维建模,运用离散元仿真软件EDEM对茶叶揉捻机的揉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求各试验因素对茶叶揉捻机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运用二次正交旋转试验,通过Design-Expert软件进行优化求解,获得揉捻质量最佳的结构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当揉桶转速为42 r·min-1、棱骨高度为10 mm、揉盘倾角为3.8°时,茶叶的成条率为88.55%、碎茶率为1.83%。茶叶揉捻机具有较好的揉捻质量。验证试验结果与仿真优化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茶叶嫩梢采摘末端执行器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茶叶嫩梢的选择性采摘问题,以茶叶嫩梢的物理学特性为设计依据,设计了一种可夹提式采摘茶叶嫩梢的末端执行器,运用MATLAB软件的GUI模块及SolidWorks软件对采摘末端执行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优选分析,并获得最佳组合参数,通过运动学仿真分析可行且满足夹持力要求;采摘末端执行器模型在茶园进行采摘试验,结果表明,一...  相似文献   

16.
通过监测茶叶精加工设备工作时作业岗位噪声和工厂边界噪声的情况,比较其中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新式精加工车间作业岗位和工厂边界日间、夜间噪声情况合格率均为100%;传统精加工车间作业岗位噪声情况合格率33.3%,同时,工厂边界日间噪声合格率为81.25%,夜间合格率为62.5%。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茶鲜叶采摘机械的自动化水平以及采摘完整率,降低采茶机系统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本研究提出了机采茶蓬面割刀自动仿形方法和分布式快速控制原型机低成本开发方法,研制了仿形采茶样机,并开展室内和田间试验.仿形采茶机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感知往复式割刀与茶树蓬面间的距离信息,通过丝杆实现仿形传动;利用Hampel滤波和低通滤...  相似文献   

18.
加工过程对茶叶铅和铜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初制加工对茶叶铅和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叶加工是铅和铜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污染的程度因工序、作业方式和机具的金属组分不同而异。初制加工的各个工序都有可能使茶叶铅和铜含量提高,其中铜增幅最大的工序是揉捻,铅增幅最大的工序是摊放;随着揉捻压力增大、时间延长,茶叶铜和铅含量逐渐提高。由于加工方式,特别是揉捻的时间和压力不同,导致不同茶类有明显的区别,烘青和炒青的污染程度较重,红碎茶和工夫红茶次之,龙井茶几乎没有污染。茶叶加工过程中铅和铜污染的来源不同,铜主要来自铜质揉捻机,该工序污染的铜约占茶叶加工铜污染总量的90%以上;铅的污染则主要来自尘土,其次是揉捻机中的铅,摊放在不清洁的地上会导致茶叶铅含量成倍提高。因此,保持加工场所的清洁卫生和调整揉捻机揉筒和揉盘的金属组成是降低茶叶加工过程中铅和铜污染的有效途径。另外,对初制加工的茶叶,清除其中的黄片和茶末对于降低茶叶铅含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