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蚕期雨天多,采回来的湿桑叶,要把它摊放在贮桑室内,让它凉凉干,再用这凉干了的桑叶喂蚕;如果是小蚕期,用叶量少,还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揩干桑叶。这是因为春天雨水多,桑叶含的水分也多,足够满足蚕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果春蚕期用湿叶喂蚕,一方面会导致蚕座潮湿,有利于病菌滋生,同时蚕儿吃了过多的水分会影响其胃  相似文献   

2.
走进蚕室,就好像进入了昆虫的世界,在一层层绿色的桑叶中,条条白白胖胖的蚕儿在蠕动,它们轻盈地移动着身躯,迅速地啃食着桑叶,发出一片沙沙声,伴着一股股扑鼻的桑叶的清香,真有些心旷神怡,养蚕是多么有兴趣而又有意义的劳动啊!  相似文献   

3.
桑叶是蚕的唯一食料,但当桑叶供应不足时,也有用其他植物的叶作为代替品,例如柘叶、楮叶、榆叶、野芥子叶之类,自古以来已有人用作代用饲料。原来蚕的嗜食桑叶的习性,全靠嗅觉,因此就有人利用桑叶粉末涂抹上莴苣的叶上,能诱致蚕儿食下;也有人除去蚕儿的大顋,使失去嗅觉,能使蚕变成杂食性。又由于蚕只依靠嗅觉来识别桑叶,对于没有桑叶的味风的其他植物,也许会由于饥不择食而一时勉强食下,伹在一般情况下蚕都是不食的,因此当给予代用食物时要考虑到蚕儿的嫌忌性和有害的  相似文献   

4.
室外大棚斜面条桑育养蚕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实 《江苏蚕业》2002,24(1):31-32
1 优点 (1)省工省时:节省摘叶劳力和时间50%;节约桑叶5%;节省养蚕设备80%。(2)操作简便:新桑条梢叶直接放在蚕座上喂蚕,重点是5龄期每天不用除沙。(3)桑叶新鲜:新梢条带叶养份不易流失,桑叶失水率低,壮蚕提高食下率。(4)空气流通:棚内空气新鲜,残桑、蚕沙的不良气体易挥发,蚕座环境卫生;(5)病蚕传染少:5龄期易发蚕病,因是条桑育,病蚕爬持力下降,病蚕、蚕粪从条与条之间下跌,很少通过病蚕、蚕粪、桑叶传染给健康蚕。(6)养蚕张数:壮蚕期一个劳力可负担2-3张蚕种。(7)蚕茧量高:张单产茧…  相似文献   

5.
<正> 新沂县炮车乡陆营三队有桑园30亩,分别由14户社员承包。1984年5月在这个队桑园东北方95米处,新建了一座砖窑,每天烧砖100方,日耗煤7500斤,烧窑时遇有东北风,烟雾弥蔓桑园,严重污染了桑园环境。夏蚕与中秋蚕时,由于多为东南风与西南风,降雨又较多,因此,影响尚不突出,蚕作还属正常。但对9月12日收蚁的晚秋蚕,由于风向东北偏多,废气污染桑园的问题就表现严重,经送样检测桑叶含氟量高达236.2~273.4ppm。全队各承包户饲养的42张蚕  相似文献   

6.
桑叶浸渍消毒是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有效方法,但桑叶浸消后往往会引起叶质下降,影响蚕种繁育成绩。通过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含0.5%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和2 000倍液消毒精(溴氯海因磷酸三钠)浸消的桑叶饲喂秋丰、白玉的5龄原蚕,调查原蚕的体质、蚕茧质量和一代杂交种质量等主要项目。结果表明:各消毒药剂浸消桑叶均能有效防控微粒子病,春、秋2期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浸消的桑叶饲育5龄原蚕,原蚕生命力、蚕茧质量、一代杂交种质量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用含0.5%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处理区,且克蚁制种量春制种(11.45张)高20.65%、秋制种(9.94张)高14.38%;用消毒精2 000倍液浸消的桑叶饲育5龄原蚕,原蚕生命力、蚕茧质量略优于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处理区,但公斤茧制种量(3.31张)略低于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处理区(3.35张)。说明用消毒精2 000倍液和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浸消的桑叶饲育5龄原蚕,对蚕种繁育成绩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桑蚕人工饲料育实用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缪云根  徐俊良 《蚕桑通报》1994,25(2):13-14,12
小蚕人工饲料育,大蚕桑叶育中间试验的情况表明:前期蚕儿生长发育欠齐,发育经过延缓,3龄饷食始转换桑叶育后,生长发育趋于整齐,至4龄时已与全龄桑叶育无明显区别。小蚕人工饲料育较之全龄桑叶育.其张种产茧量、万蚕收茧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茧质指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正宜州区安马乡顺丰桑蚕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6月,位于安马乡安马社区木塘屯。该合作社坚持"诚信为本,质量第一"精神,不断完善育蚕基础设施,健全蚕桑服务团队。合作社拥有小蚕共育室16间,贮桑室200 m~2,桑叶保鲜冷库25 m~2,每批可育小蚕1 000张,年育商品小蚕约1万张。长期熟练工人10人,可以提供就业岗位60个。2019年全年发放蚕种约7 000张,该社负责安马片区贫困户帮  相似文献   

9.
因原蚕抗逆性低,故原蚕饲养多集中在气候适宜的三月、四月、九月、十月里。而在桑树生长旺盛的夏蚕期则较少鉰养,特别是纬度低的粤西地区,因夏季气温较其他地区要高,难养原蚕。今后在粤西地区,如何充分利用夏季的桑叶,饲养原蚕多制蚕种是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在今年的七月份,进行了试繁,饲养“两广一号”原种86克,产茧210.15公斤,制种730张,50kg茧制种173.69张,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夏繁原蚕的饲养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县秋蚕张产茧量一直徘徊在30~35kg之间,虽饲养品种、模式和春蚕一样,但张产茧量却比春蚕低10~15kg。分析其原因,除气候因素等客观条件外,秋季桑叶质量差是最主要原因。通过对秋季桑叶化验,发现主要是由于桑叶含水少、营养低、带毒等,蚕儿食下后导致蚕体虚弱,抗病力下降,从而引起发病多、发育不齐,蚕头损失率高,蚕茧产量迟迟上不去。所以,要提高秋蚕产量,应从提高秋蚕体质,提高抗病力着手,在加强秋蚕消毒防病工作的同时,采取措施,切实提高秋叶质量。1秋叶质量差的主要原因1.1不养或少养夏蚕由于夏蚕期气温高、饲养量少、茧价低、易…  相似文献   

11.
覃焕星 《广西蚕业》2007,44(1):24-24
春季饲养第一批蚕,一般是在三月份发蚕种.这时因为气温低,影响蚕卵出蚁和蚕儿生长,又因低温、光照少,影响桑叶营养的合成,桑叶水分含量高,营养差,加上春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蚕儿容易发生僵病.因此,第一批蚕成活率及茧产量比较低.如能改善上述不利因素,则可把蚕养好,提高蚕成活率及产茧量,一张蚕可收鲜茧50公斤左右.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覃焕星 《广西蚕业》2006,43(1):65-65
春季饲养第一批蚕,一般是在三月份发蚕种.这时因为气温低,影响蚕卵出蚁和蚕儿生长,又因低温、光照少,影响桑叶营养的合成,桑叶水分高,营养差,加上春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蚕儿容易发生僵病.因此,第一批蚕成活率及茧产量比较低.如能改善上述不利因素,则可把蚕养好,提高蚕成活率及产茧量,一张蚕可收鲜茧50公斤左右.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春季饲养第一批蚕,一般是在三月份发蚕种.这时因为气温低,影响蚕卵出蚁和蚕儿生长,又因低温、光照少,影响桑叶营养的合成,桑叶水分含量高,营养差,加上春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蚕儿容易发生僵病.因此,第一批蚕成活率及茧产量比较低.如能改善上述不利因素,则可把蚕养好,提高蚕成活率及产茧量,一张蚕可收鲜茧50公斤左右.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江西饲料》2001,(6):37
在人们的印象中,蚕离不开桑叶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但西南农业大学近期研制出的一种能代替桑叶的人工饲料,使蚕与桑叶之间失去了这种必然的联系。 据中国蚕丝学会理事、西南农业大学蚕丝学院副院长吴大洋教授介绍,这种饲料是按桑叶的主要营养成分,由豆饼、豆渣、淀粉、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等多种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实验证明,食用这种人工饲料的蚕,从发育、成长到吐丝都与食桑叶的蚕一样。其吐出丝的颜色较食桑叶蚕的丝更白,丝产量和质量与正常蚕没有两样。 西南农业大学的这一研究成果,目前已在四川省绵阳市投入了实际生产。据介绍,今年绵阳市采用饲料养蚕的数量已达 1200多张,涉及到近千户农民。由于还没有完全解决低成本生产,目前这种饲料主要用于食物消耗量较小的“小虫”时期。 (辛旺 )  相似文献   

15.
西南农业大学近期研制出的一种代替桑叶的人工饲料。据西南农业大学蚕丝学院副院长吴大洋教授介绍,这种饲料是按桑叶的主要营养成份,由豆饼、豆渣、淀粉、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等多种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实验表明,食用这种人工饲料的蚕,从发育、成长到吐丝都和吃桑叶的蚕一样,其吐出的丝的颜色较吃桑叶的蚕更白,丝的产量和质量与正常蚕没有两样。   西南农业大学的这一研究成果目前已在养蚕大省——四川省绵阳市投入了实际生产。据介绍,今年绵阳市采用饲料养蚕的数量已达 1200多张,涉及到近千户农民。由于还没有完全解决低…  相似文献   

16.
潘志新 《广西蚕业》2002,39(3):48-48
一头蚕一生要吃 1 5~ 1 7.5克桑叶 ,每生产 1公斤蚕茧需要桑叶 1 2~ 1 3公斤 ,饲养一张蚕种 ( 2 .5~ 3万头 )需桑叶 375~ 52 5公斤。其中 1~ 3龄期所需桑叶占 5% ,四龄期占 1 0 % ,五龄期食量最大 ,约占 85%左右。小蚕期 1~ 3龄用叶应采适熟、有光泽、叶肉厚、含蛋白质较高的新鲜桑叶。一般根据龄期不同选采叶的标准也不同 ,一龄可采选自顶芽向下数第 3~ 4片叶 ,叶色呈淡黄绿色 ;2龄可采选第 4~ 5张叶子 ;叶色嫩绿色 ;3龄采选深绿色的成熟叶。大蚕期 ( 4~5龄 )除嫩叶、枯黄叶、泥叶和虫害叶外 ,其余均可采用。若采用条桑育 ,最好提…  相似文献   

17.
如何使一担桑叶能产生更多的茧丝,是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经济指标。历来生产上都很强调良桑饱食,对于饱食,不应错误地理解为给桑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蚕的生长发育,运用科学饲养技术,保证蚕儿健康,促使蚕儿多吐丝。为此,我们结合生产实际,对于一张种到底用多少桑叶量,产多少蚕茧比较经济合理,进行了调查和试验。  相似文献   

18.
<正> 桑叶是蚕的粮食,是蚕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桑叶数量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蚕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及产茧量和产丝量高低的问题。《豳风广义》上说:“清明浴罢桃柳汤,谷雨蚕出细如芒,阿婆把称定分量,量叶下蚁养几筐。”这足以说明自古以来都是提倡量叶养蚕的。近几年来,养蚕生产中常出现盲目确定蚕种数量,导致桑叶不足而倒蚕,或让蚕饿着上簇结茧,造成茧质差,产茧量低,产值亦低。个别地方还出现养蚕数量不足,而浪费桑叶。若做到量叶养蚕,则可避免桑叶不足或过剩,使蚕能得到饱食,生长发育良好,蚕体健康,蚕茧产量高,丝量多,产值高。因此,在养蚕季节到来之前,应  相似文献   

19.
<正>秋蚕期是蚕农一年中饲养次数最多,饲养量最大的一个时期。秋蚕期,气温高,微粒子病毒繁殖快,而桑叶质量差蚕儿抵抗力下降,从而使微粒子病的爆发成为可能。为确保秋蚕稳产高产,控制微粒子病的爆发。必须切实做好把三关:"消毒防病关、桑叶病虫害控制关、饲育关"工作。1消毒防病关"一消":消毒。养蚕前(收蚁前10日)进行一次环境、蚕室、蚕具消毒。1环境消毒。清除原蚕户房前屋后等周围的杂草、垃圾和  相似文献   

20.
吐丝结茧是蚕的本能。但是,在养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蚕期中吐浮丝,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得从它的祖先说起,蚕的祖先原是生活在野外,经受风吹雨淋。当它在桑树上吃完一张桑叶以后,为了继续寻求另一张桑叶,就吐出丝来,一端粘在桑树上,一端吊了自己身体随风飘荡,当落到另一张叶上,就继续食桑。后来,由于长期来人工饲养,进行驯化,这种吐丝现象已大为减少,但必竟或多或少还保留这种本能。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